登陆注册
14937900000056

第56章 颜李学派的思想

第一节 颜李学派的思想特色

颜元(公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县人。其父颜昶过继给蠡县朱九祚为养子,后离家出走关东,颜母改嫁。19岁时,养祖父朱氏又因吃官司而破落,家庭生活完全由颜元承担。他耕田灌园,作医卖药,教授生徒,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39岁,养祖父母相继过世,颜元复回到原籍博野,以教书为生,著述不辍。

颜元少年时代的两位老师名吴持明、贾珍,吴通武艺,习兵法,曾撰有《攻战守事宜》,又懂医道。贾珍为人朴实、重气节,曾作二首对联,命颜元书写,悬于中堂。其一曰:“不衫不履,甘愧彬彬君子;必行必果,愿学?小人。”其二曰:“内不欺心,外不欺人,学那勿欺君子;说些实话,行些实事,做个老实头儿。”这样的师长和师教对颜元思想影响很大。

颜元19岁为庠生(秀才),但他不喜科举而热衷于世经之学,喜读《七家兵书》并研究军事、技击之术,24岁时,颜元在家中开馆授徒。这一年,他著《王道论》(即后来《四存编》之一《存治编》),主张恢复古代的井田、封建、学校,建立乡举里选和兵农合一的军事政治制度。从这篇文字中,可以看出颜元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颜元系统研习理学思想,是从读《陆王语要》开始的。他后来又读《性理大全》,一心一意地尊奉朱学,后又深感朱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更加重视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他将居所“思古斋”改为“习斋”(并以此为名号),同时撰述《存性编》与《存学编》。

颜元57岁时南游中州(今河南一带),走了2000余里,历时八个月,所到之处,与中州诸儒辨学论道,当他看到中州地方理学的影响还比较深,“人人禅子,家家虚文”时,更加强了必破程朱思想的决心。

颜元62岁时应聘主持漳南书院(在今河北省南部),为该书院制订了规模宏大的计划,实施自己的教育思想,但不久因漳水泛滥书院被淹,颜元不得已辞归乡里,后八年而卒。

颜元的著作主要有《四存编》(包括《存治编》、《存性编》、《存学编》、《存人编》)、《习斋记余》、《朱子语类评》、《四书正误》及后人所辑《颜习斋先生言行录》等。今有中华书局校点本。

颜元的弟子李?(公元1659~1733年)字刚主,号恕谷,保定蠡县人,21岁时始从颜元问学,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32岁时赴京乡试中举人,以后多次入京师,结交海内名士,宣传颜元的思想学术观点,李?晚年的思想受到毛奇龄、阎若璩等人影响,致力于考据学。其主要著作有《大学辨业》、《四书传注》、《拟太平策》、《恕谷后集》等,收入《颜李丛书》。

颜元的另一著名弟子名王源(公元1648~1710年)字?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一生未作官。王源在年轻时即喜好军事与兵书,自比为诸葛亮与陈亮,他认为程、朱“迂阔实不足有为”,王守仁“学入于禅”,皆不足取。经李?介绍师事于颜元,从学时间虽不长,但思想上继承了颜元经世与求实的精神。王源曾著有《易传》、《兵法要略》、《舆图指掌》、《平书》等,多已亡佚(李?的《平书订》保留了《平书》的一部分),传世有《居业堂文集》。

颜元以“功利”的观点看待理学,将理学的心性学说验之于实事实物,由此展开了对理学的批评。《存学编·性理书评》是有代表性的文字。李?继承师说,对理学的空疏无用作了揭露和斥责,他指出,“承南宋道学后,守章句,以时文应比,高者谈性天,纂语书,卑者疲精敝神于八股,不唯圣道之礼乐兵农不务,即当世刑名钱谷,懵然罔识,而搦管呻吟,遂曰有学”(《恕谷后集》卷九,《书明刘户郎墓表后》),这类批评颇多,功利主义的色彩十分浓厚。

强调经世致用,是清初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点,但有的学者主张通经以致用,即通过读经史、订群书以求道之所在,如顾炎武提倡“博学于文”。颜元在对经典的态度上与顾炎武有所不同,他说:“以读经史、订群书为穷理处事以求道之功,则相隔千里;以读经史、订群书为即穷理处事而曰道在是焉,则相隔万里矣。”(《存学编》卷二,《性理书评》)可见,他反对于经典中求道,更反对把经典本身当做道,他以学琴为例来说明自己的道理:“譬之学琴然,诗书犹琴谱也,烂熟琴谱,讲解分明,可谓学琴乎?故曰:以讲读为求道之功,相隔千里也;更有一妄人,指琴谱曰:此即琴也……谱果琴也?故曰: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颜元主张从实事实物中求道,这是颜李学派的特色。

颜李学派经世思想的总纲,是天下的富、强、安。颜元提出实现这个总纲的规划是:

如天不废予,将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

这种以富、强、安为宗旨的社会改造蓝图,其中包含着对于土地兼并、八股科举制度以及官僚制度的批评。他在《存治编》提出“复井田、复封建、兴学校”也是针对社会现实问题而言。在这方面,李继承和进一步发展补充了颜元的观点,主要见之于《廖忘编》与《拟太平策》。在《平书订》中,他还提出“变法”的主张,对于行习六艺,他还主张“参以近日西洋诸法”(见《李恕谷年谱》卷三),这些说明他的眼界在某些方面比颜元更开阔。

颜李的经世思想,一方面针对着时弊,同时他们又不能脱掉托古的外衣,这是他们思想上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颜元提出“师古之意,不必袭古之迹”(《存治编·封建》),因此,他们提出的“井田”、“封建”、“学校”,并不是要求回到西周去,而是要在现实世界中讲究“功利”。他们批评汉代董仲舒的“不计不谋”(即“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至于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才是“功利”的,颜元和李?也不能作出完满的解释。

第二节 颜李学派的人性论和伦理观

在人性论问题上,颜元肯定“生之谓性”的命题(见《四书正误》卷六),他反对理学家轻视“气质之性”的观点,而倾向于自然人性论。他说:“诸儒多以水喻性,以土喻气,以浊喻恶,将天地予人至尊至贵至有用之气质,反似为性之累者。然不知若无气质,理将安附?若去此气质,则性反为两间无作用之虚理矣。”(《存性编》卷一,《棉桃喻性》)不难看出,颜元认为所谓“气质之性”,也就是人的自然之性,是人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伦道德的根基。对此,颜元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说:

形,性之形也;性,形之性也。舍形则无性矣,舍性亦无形矣。失性者,据形求之,尽性者,于形尽之。贼其形,则贼其性矣。(《存人编》卷一)

这里所谓的“形”即人的气质之形,包括人的感官及其感情欲望,简言之,也就是人的形体。颜元认为,“性”既不能离开“形”而独立存在,同时也没有不表现“性”的“形”,这种观点,他称之为“形神不二”。

朱熹为贬低气质之性而抬高义理之性,用了许多譬喻。例如,朱熹以罩灯纸喻气质,以灯光喻性,认为“拆去了纸便是光”。颜元驳斥说:“此纸原是罩灯火者,欲灯火明,必拆去纸。气质则不然,气质拘此性,即从此气质明此性,还用此气质发用此性,何为拆去,且何以拆去?”(《存性编》卷一,《性理评》)这里仍然强调义理之性不能离开气质之性,扩而言之,在他看来,人如果离开了人的自然属性,也就不存在有道德属性。这种观点带有自然人性论的特色。

又例如,朱熹以水清喻天地之性,以水浊喻气质之性,意谓天地之性纯善,而气质之性驳杂不纯。颜元对此反驳说:“水流未远而浊,是水出泉即遇易污之土,水全无与也,水亦无如何也。人之性……引蔽习染,人与有责也,人可自力也,如何可伦?”这里用人性与物性的不同来批评朱熹的比喻失当,指出了人之性与物之性的区别所在,在颜元看来,人的气质之性:即人的自然之性并不能等同于其他事物的本性,因为人的自然之性中包含有思想和欲望,这是其他事物所没有的。正因为人性中有思想和欲望,所以人们经过教育和引导即可舍恶从善,因而人的气质之性与所谓义理之性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在程朱的人性论体系中,把“义理之性”与天理相联系,把“气质之性”与物欲相联系;因此,他们人性论的归宿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与此不同,颜元的人性论则从自然人性论出发,对人的欲望加以肯定。他说:“六行尤在人情物理用功。离人情物理则无所用功,离人情物理用功则非儒。”(《习斋记余》卷四,《给高阳孙衷渊书》)这里所说的“人情物理”即指人的自然生理要求。颜元写道:“人为万物之灵,而独无情乎?故男女者人之大欲也,亦人之真情致性也。”(《存人编》卷一,《第一唤》)颜元本人曾亲自受过《朱子家礼》之害,因此他对禁欲主义的说教有一种切身的痛恨。他曾指出这种禁欲与佛道、妖邪杂教没有什么两样,他指出从韩愈到程朱再到王守仁,虽号称“大君子”而实际上都有和佛道相通的不尽人情之处。

颜元写有《存人编》、《人论》,褒扬人的价值,显露出与理学家不同的伦理观点。在《人论》中,颜元把由天地万物到人的出现描述为一个自然过程,在这个自然演进的过程中,人是天地的产物,又是万物中最贵重者。人产生于自然,秉赋了天地的精华,与自然有着某种一致性,故称之为“肖子”;与此同时,人贵于万物之处,在于人能够役万物、改造自然,使自然能为人所用,这就有功于自然,故称之为“孝子”,这就是颜元在《人论》中阐述的“肖子—孝子”论。这种文化人类观有质朴的合理性,但它缺乏实证科学的论证,因此学术价值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颜元借用的宗法语言(天地、父母、孝子)背后,表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他所论的“人”,虽然还不是历史的人,但却含有天下人人平等的意味;他强调人有功于天地的独特价值,提出“天地仅因人而著号”肯定了人的作用,这是一篇关于“人”的颂歌。

李继承了颜元在人性论伦理观方面的观点,进一步申述颜元的论旨。在理欲论方面,李和师说一致,主张情欲的正当合理性,他点名批评了王守仁的“格去物欲”之说,指出不能把“形色天性”与“私欲”混为一谈(见《大学辨》卷三)。

颜李学派强调“理在欲中”,是以“理在事中”的哲学观作为基础的。颜元通过对“理”的字义剖析去说明“理在事中”。他说:“理者,木中纹理也,其中原有条理,故谚云:‘顺条顺理’。”(《四书正误》卷六)李进一步发挥了这种观点,说:“夫事有条理曰理,即在事中,今曰理在事上,是理别为一物矣,理虚字也,可为物乎?天事曰天理,人事曰人理,物事曰物理。《诗》曰:‘有物有则’,离事物何所为理乎?”(《论语传注问》)这里把理当作事物的原则,否定理学将“理”作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东西。

李不仅阐述“理在事中”,还从历史的进化中阐明“道在事中”。他说:世上刚有人类的时候,浑浑沌沌,后来有了夫妇、父子、兄弟、朋友的人伦分别,在此之后又有了君臣,即使是诛取禽兽、茹毛饮血这些事情也有先后的次序,这就形成了“礼”;而和上述活动相适应的前呼后立、鼓舞相从就形成了“乐”,于是射、御也随之出现,又由于统计、记录等等的需要,书册也出现了。久而久之,上述因社会生活需要而出现的仪式规矩制度化,“其伦为人所共由,其物为人所共习,犹逵衢然,故曰‘道’。伦物,实事也;道,虚名也”(《恕谷后集》卷十二,《原道》)。这样的看法阐发了道产生的历史过程,把人类社会生活的演进当作道产生的基础和根据。

第三节 颜李学派的教育思想

颜李学派经世致用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其教育思想。

颜元和李,都强调“学术”的重要,认为它是“世道”的基础。颜元在给李?《未坠集》所作的“序”中说:

学术者,人才之本也;人才者,政事之本也;政事者,民命之本也。无学术则无人才,无人才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平,无民命,其如儒统何?其如世道何!(《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

这里所说的“世道”,包括国家和百姓;世道的基础是教育,它由学术和人才两部分组成:学术,是教育的内容;人才是教育的产品,没有正确的教育内容,就不会有合格的教育产品,也就不会有官吏施行的治理方针,国家百姓就会深受其害。颜元提出“以九字安天下”,头三字即“举人才”。李?也说:“言经济首在复学校选举,以有人才乃有政事。”(《恕谷年谱》卷三)可见,颜李学派对教育重视的程序。

颜李学派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对宋明以来教育人才体制的抨击及对理学的教育方法的否定,一是具有经验论色彩的认识论。

宋明以来的教育人才体制,沿袭前代,实行的是科学考试制度,朝廷通过层层的考试关卡选拔人才,不仅空耗了青年学子的精力,而且考场上的繁文缛节也消耗磨损了人的锐气,即使通过了层层考试,也很少有人有独立的见解。颜元揭露说:“其间问先察貌,索结登年,巡视搜检,解衣跣足,而名而应,挫辱不可殚言。呜呼!奴之耶?盗之耶?无论庸庸辈不足有为,即有一二杰士,迨于出仕,气丧八九矣。”(《存治编》)这里颜元对科举教育的揭露是相当深刻的。

科举的最大害处,是以浮文虚辞取士,使人们远离社会生活的实际,把思想局限于狭小的八股文字天地。颜元批评说:“国家之取士者,文字而已;贤宰师之劝课者,文字而己;父兄之揭示、朋友之切磋,亦文字而已。”这种从文字到文字的学风,特别是形式上的八股,压抑了人们独立思考的精神,使学术呈现出死气沉沉的现象。颜元指出:“今人制艺,递相袭窃,通不知梅枣,便自言酸甜,不特士以此欺人,取士者亦以此自欺。彼卿相皆从此孔穿过,岂不见考试之丧气,浮文之无用乎?”

除了对八股科举制度进行抨击以外,颜李还批评了理学家所提倡的教育方法。颜元说:“朱子教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无异于半日当和尚、半日当汉儒。”(《朱子语类评》)所谓当和尚,是指佛教的参禅悟性;所谓当汉儒,是指寻章摘句的训诂考据之学,这些都是颜李所坚决摈弃的。颜元说:“但凡从静坐读书中讨来识见议论,便如望梅画饼,靠之饥食渴饮不得。”(《存学编》卷四,《性理评》)他又说:宋朝和明朝培养出的,大都是“上不见一扶危济难之功,下不见一可相可将之材”,南宋时如此,明末也是如此。颜元写道:“吾读《甲申殉难录》,至‘愧无半策匡时难,惟余一死报君恩’,未尝不凄然沱下也。”(《存学编》卷一,《性理评》)这些痛切的批评表明了颜元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心。

对于读书静坐的教育方法,颜元也试图从历史上进行分析,他认为主要是由于历史变迁特别是经过焚书坑儒以及五代的兵燹,使儒家的“经世之法”、“大学之制”逐渐沦亡,宋代周敦颐利用社会对学术的需要,把佛、道思想揉进儒家学说之中,经过程朱与陆王的进一步发展,“孔颜之学”遂亡(见《大学辨业序》、《存学编》等)。这样的观点,形式上是从历史上给予分析,实际上并未找到读书静坐的教育方法产生的真正历史原因。

颜李对理学教育思想的批评,仍带着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其理论依据,是具有经验主义倾向的认识论。

颜元首先强调从实事实物出发,反对从虚幻的主观感觉出发。他称用静坐方法获得的认识为“镜花水月”。颜元反对“悟道”的理由是因为他不承认有静止不动的感觉和思维,他说:“天地间岂有不流动之水?天地间岂有不著地、不见泥沙、不见风石之水?”这里用水比喻认识的主体,颜元认为,感觉思维就像流水一样,处于运动中,要迫使它静止,是很难做到的。

在颜元的教育思想中,特别重视“习”、“行”的范畴,他35岁时改所居“思古斋”而名为“习斋”,并以此为字号,他的学生钟?解释说:“斋以习名者何?药世也;药世者何?世儒口头见道,笔头见道,颜子矫枉救失,遵《论语》开章之义,尚习行也。”(《习斋记余叙》)“习”字在颜元的著作中屡见不鲜,它包含有习行的含义。这个范畴在颜元的思想体系中,有两层重要的含义:第一,这是知识的正确来源。他说:“心上思过,口上讲过,书上见过,都不得力,临事时依旧是所习者出。”(《存学编》卷一)第二,习行又可以验证知识。他说:“德性以用而见其醇驳,学问以用而见其得失。”(《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这里所谓的“用”也是习行的过程。为强调习行的重要,颜元还对《四书》中凡是含有习行意义的用语,都给予解释,阐明它们的习行的含义,例如“错”、“克”、“操”、“致”、“立”、“达”、“适”、“习”、“温”、“格”等。

颜元把注重习行的思想运用于教育实践,他认为习行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和道德修养。他说:“孔门习行礼乐射御之学,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性情,长人信义。”(《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值得指出的是,颜元虽然一再强调习行“孔门六艺”,但他论学并不局限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他说“博学之,则兵农钱谷、水火工虞、天文地理,无不学也”(《四书正误》卷二),这就超出了“六艺”范围。

颜元曾把自己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之中,他在应聘主持漳南书院时,曾制定了一套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颇能体现他注重习行的教育思想。他将课程分为四个科,即:武备科、文事科、艺能科(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学等课目)、经史科。

颜元的教育思想,不仅表现了颜李学派经世致用的特色,而且还表现出启蒙思想的闪光,他声称“昔人言本原之地在朝廷,吾则以为本原之地在学校”(《习斋记余》卷一,《送王允德教谕清苑序》),这种把学校(教育)摆在第一位的思想是非常可贵的。

同类推荐
  • 姜王剑

    姜王剑

    故事开头篇,也就是第一章,主人公司马孤辰意外碰上怪人,上演一部穿越故事。主人公穿越到了春秋时期,与姜国公主的浪漫情缘以及与姜国王子的恩怨情仇。
  • 惊梦浮生

    惊梦浮生

    凌云王朝武穆宗年间,丞相段骞休妻迎娶青楼花魁,轰动京城。不久发妻病逝,段骞废除其二女之位,仅立新夫人的女儿为唯一千金。有的人说,那两个女儿已经被杀。有的人说,她们侥幸逃出来了。她微微一笑,眸光清冷不言不语。她说:"我只求你来结束我的梦魇,其他尊位恩宠我从来不求。"他说:"我不能信你心中毫无怨言,却愿意带你逃离噩梦,信你辅佐于我。"他愿意帮助她复仇,也是在帮助自己巩固势力。随着层层抽丝剥茧,却意外发现她的接近不只是为了朝堂之上的恩怨博弈,还牵扯到江湖,引出更大的玄机……
  • 资治通鉴精选故事大全

    资治通鉴精选故事大全

    本书由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共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其内容多为军事政治方面的史实,展现了历代朝代的兴衰更替,重现著名战役的金戈铁马,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也有对著名历史人物精彩的点评。在文化史上,《资治通鉴》不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可以与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相媲美。本书精选《资治通鉴》中著名篇章,为使情节更完整、故事更生动,在合理翻译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了适当的加工,能帮助读者更了解我国的历史,获得阅读上的快感。
  • 项羽之兵锋

    项羽之兵锋

    一阙垓下悲歌,至今荡气回肠。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争鸣,历经百年的战乱,这便注定了,秦末的那场纷争不可能那么简单。冥冥之中,注定的只是一场惊天的巅峰对决。由于是基于历史记载的故事,我也得尊重历史,可能不是悬念重重。但还是希望能让你看到,这个不一样的项羽,还有我眼中的那个时代。书名本来想取名为《兵锋》,可惜被占用了。目前暂停注意:本书非穿越
  • 纷乱年代

    纷乱年代

    一段科尔斯大陆的历史,以被后世誉为时代三杰的三位好友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展开的一段爱与恨,血与泪,信仰与背叛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血染铃兰之最后的洗礼

    血染铃兰之最后的洗礼

    (原名:712之疯狂特编小组),讲述了祁然(域),靳亚(流),卓辉(漓),王葵一(隐)四人成为特编小组帮助部队执行任务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 暴力萝莉要成神

    暴力萝莉要成神

    “他”本是普法寺十八罗汉阵的一抹杀气,奈何方丈爷爷喊“他”去历练红尘。从此带着神兽,铁头功大杀四方。征战四方?不怕,神兽大黄一巴掌拍死他丫的!宫斗派斗?不怕,王妃奶奶率领镇南王府全家都是神助攻!修仙称霸?不怕,世子帅爹陪着上天入地!“唉,再也不能跟师兄们切磋武功了~”小奶娃托着萌萌脑袋皱眉师兄们吐了一缸老血“别,我们求求你走吧!”在另一个网站没有受众的书,免费贴到这边给大家看着玩吧。
  • 落花怨

    落花怨

    那日她偎在他怀里低声喃喃:“我一生别无所求,只愿在那繁华尽处,寻一无人山谷,铺一青石小路,建一木制小屋,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他执着她的手,皱眉凝着她美丽而哀伤的眸子。她抽回手,眼底深处皆是绝然,“只是这,终是太难。”——————他望着床榻边白衣胜雪的俊郎男子,“王爷,你曾说让我护她一世平安喜乐,而现在你却把她伤成这样。”男子沉默不语。“王爷,江陵求你了,放了她吧。”————“你还是不肯原谅朕吗?”年轻的帝王皱着眉痛心的看着面前绝美的女子。“你走吧,以后不要再来了。”她笑着摸摸儿子的头发,终是不再看他一眼。
  • 火影之荣耀

    火影之荣耀

    李默穿越成为鼬和佐助的老爹——宇智波富岳,还带来了一个超级芯片。所以李默便发誓,决不能让原著重演,决不能再让两个儿子如此坑爹啊!!!——————————本书算是一个自娱自乐的作品,所以更新上比较坑爹,毕竟还有另一本书在同时更新,望谅解一下下。
  • 灵龙之域

    灵龙之域

    李灵龙是个杀手,因为要刧回一件宝物而死……
  • 父母与孩子: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

    父母与孩子: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

    这套书与其他儿童教育书相比,可以说是一株奇葩,因为它的题材广泛,研究翔实。梅森的教育思想强调家庭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儿童、父母和教师等人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场所。读她的书,懂得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不断地理解自我教育。梅森在《父母与孩子》中认为,在受教育方面,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机会。只要按照孩子应走的道路去培养他,他长大以后就不会偏离这条轨道。父母应成为孩子的布道者,为孩子们的成长培养坚定不移的信心,按照孩子的思维规律来引导他健全心智的发育。尤其强调,优秀的品质需要培养,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为了帮助父母养育出对社会有用的孩子,书中贯穿大量生动的事例和富有启发性的技巧。
  • 再见,蔚蓝海岸

    再见,蔚蓝海岸

    六年前,一场扑朔迷离的潜水意外,让苏安宜从此在回忆中迷失,再也无法找到自己。六年后,她终于决定整理心情,前往所有迷惑的源头,探寻过往的一切。她以为自己已经空无所有,可以付出生命面对真相。然而当爱情再度来临,当真相揭开之时,却是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
  • 重生之王牌编导

    重生之王牌编导

    楚瑜好不容易攀爬到编导的顶点,突然重生回了高中时期。楚瑜:夭寿哦!并不想重生!每个摸爬滚打的女编导,最后都会转职成为女流氓。男主:……等等!?我的同桌画风变了?
  • 非常女生派

    非常女生派

    [花雨授权]平凡沉静的高二女生朱梅,与范思是如胶如漆的好朋友。直到有一天,校内纷纷传言范思与杨如华交往。对范思有一种莫名独占欲的朱梅在惶恐情急之下,向杨如华告白。生活里弥漫着甜蜜与苦涩的味道。
  • 天价追妻:冷少通缉小甜妻

    天价追妻:冷少通缉小甜妻

    首次相遇,她跌跌撞撞,扑倒在他怀里。他霸道:“既然你这么喜欢我的怀,就一直躺下去吧。”她呆愣了很长时间,最终抛下一句:“你有病吧。”领证结婚,霸道总裁放下冷漠,求着她:“老婆,求扑倒。”她翻了一个白眼:“滚。”她们结婚那天,他因为一个神秘的女人而狠心抛弃她,三年后他回来,竟然依然无法忘记。他霸道,有钱,是有名的冷少,爱他的女人很多,而他却独爱她一人。她心如死灰,已不可能再原谅他,可他依旧执着,开启天价追妻模式。“我的许诺,我一定要追到你。”冷漠的他竟然第一次在朋友面前流露出火热,坚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