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7900000009

第9章 名辩思潮

第一节 名辩思潮的形成

“名”指概念,分析概念必然联系到概念与事物(“实”)的关系,因而名辩思潮是以逻辑和认识论为内容的一种学术思潮。人类认识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早期认识发展史上,人类从认识自然开始,进而认识社会,再进而认识思维领域的问题。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一般进程。名辩思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人认识发展进到思维本身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名辩思潮兴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制度的激烈变化,许多事物的“名”与“实”发生了矛盾。事物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可是仍然沿用旧的名称,不能表达已经变化了的事物的内容,出现了“名、实相怨”(《管子·宙合》)的情形,于是产生了辩析概念的需要。特别是,成文法的制定和公布,在法律上产生了辩析名、实关系的需要,更促进了对逻辑问题的研究。名辩思潮的兴起,直接原因在于百家争鸣,争鸣的各学派各树一帜,自是而相非。各派为了论证自己的学说和驳斥其他派别的学说,必须进行论证,为此必须运用概念。什么是“君”,什么是“臣”?什么是“仁义”?什么是“忠孝”?什么是“天道”、“鬼神”?什么是“性命”、“圣贤”?儒、墨、道各家都使用这些概念,但对其作出各自的规定,作为自己学说的逻辑出发点。当各家进行争论的时候,都必须从自己的逻辑含义出发进行论证。所以各家都有自己的方法论和思维逻辑。在争鸣过程中,各家各派都对“名”、“实”关系提出各自的见解,后来又出现了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学派,于是形成名辩思潮。

孔子看到当时的现实不符合周礼的“名”,因而提出“正名”,企图用旧的“名”来匡正变化了的现实。虽然其中包含着某些逻辑学的意义,但并没有进一步从逻辑的角度加以发挥,还够不上独立的逻辑思想。

孟子力辟杨、墨,又同告子和许行学派辩论,他在辩论中重视概念的明确性和概念的分类,并揭露论敌运用概念时的四种错误,即所谓“四辞”。他说:

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上》)

“辞”是指偏执之辞,纠正的办法是揭露其片面性;“淫辞”是指夸张之辞,纠正的办法是揭露其随意性;“邪辞”是指背离原则之辞,纠正的办法是揭露其与大前提的矛盾;“遁辞”是指缺乏明确性之辞,纠正的办法是揭露其含混不清之处。孟子说的“四辞”既指概念,也所括判断在内。孟子运用逻辑方法所讨论的主要仍是政治伦理问题。但是他长于运用逻辑作为辩论的工具,对逻辑思想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老子主张“无名”,忽略概念的语言形式,使得理性思维带上神秘色彩。但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思辨性,表现出高度抽象的思维能力。庄子学派进一步研究了概念的灵活性,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庄子·齐物论》)的命题,“彼”、“是”不仅是指事物,也是指“概念”。这个“亦彼亦是”的公式与“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对立,把概念分析的水平提高了一大步。至于这个学派主观地夸大了概念的灵活性,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墨子的逻辑思想较孔、孟、老、庄都要丰富。他主张以“实”定“名”,提出“类”、“故”两个重要逻辑范畴,把“明故”、“察类”作为辩论中必须遵守的逻辑原则。墨子还说过,人们可因其所长而从不同方面“为义”,“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墨子·柱耕》)由此推测,很可能墨子以“谈辩”为专门学问教育部分学生。后期墨家中发展出一个支派专门从事逻辑问题的研究,与此是有渊源的。

《管子》书中提出“物至而名”(《管子·心术》)的命题,认为“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之圣人。”承认事物本身为第一性,要求“名”与事物相符合,并且把“圣人”理解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人,具有认识论和逻辑学的意义。

以上事实说明,各个学派为了论证自己的思想主张,反驳其他学派的观点,都不同程度地研究了逻辑问题。各家学说中都包含着多少不等的逻辑思想。百家争鸣的需要推动了逻辑思想的发展,成为名辩思潮兴起的直接动力。

名家和后期墨家中的一个支派专门从事概念分析和认识论的研究,这些派别出现后才形成了名辩思潮。

名家的起源,战国时多追溯到春秋末的郑国人邓析(公元前545~公元前501年)。他有相当的科学知识,据说是桔槔的发明者。他作过《竹刑》(一部写在竹简上的法律),是一位有名的诉讼律师。《吕氏春秋·离谓》篇记载,邓析“与民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一襦裤。民之献衣、襦裤而学讼者,不可胜数。”同篇还记载了一个故事;郑国有一个富人落水淹死了,尸体被别人得到。死者家属欲买回尸体,得到尸体的人要价很高,相持不下。死者家属找邓析出主意,邓析说:放心吧!这个得到尸体的人是不可能把尸体卖给别人的。得到尸体的人找邓析出主意,邓析说:放心吧!这家富人在别处是买不到这个尸体的。他的这种言论就是所谓“两可之说”。《吕氏春秋·离谓》篇说他:

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

邓析作为一名律师是否公正,那不是逻辑学的问题。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他之所以能做到“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是因为他善于推敲法律条文的概念,巧妙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进行推衍,又善于根据具体矛盾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因而对不同的行为找出法律的根据来。邓析可以说是名家的先驱人物,但他主要从事诉讼实际活动,还没有进入逻辑问题的理论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学派。名家作为一个学派是以惠施、公孙龙的辩学出现为标志的。

这里需要提及如何价名家的问题。战国至西汉各学派的学者对名家的评论互有差异,总体来看是否定多而肯定少。阴阳家邹衍认为:“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知,抒意通指,明其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史记·平原君列传》集解引刘向《别录》)肯定辩学有使人获得明确的知识和正确表达思想的作用。但又指责名家“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悖,巧譬以相移,引人声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庄子·天下》篇的作者对名家的看法是:“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对名家的标新立异、无视一般人习惯心理的言论抱着否定倾向。荀子从原则上肯定了“辩”的必要性,承认惠施等辩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同时又指责他们“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不可为纲纪。”司马迁对名家的肯定是较多的,认为“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也批评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班固从孔子的“正名”出发,对名家则抱全面否家的态度,说名家的一套“钩析乱而已”(《汉书·艺文志》),即仅仅起着制造混乱的作用。

各家对名家的否定之所以很多,除过各自的学派偏见之外,主要是因为对名家学术研究的对象没有明确的认识。名家学术研究的对象是逻辑和认识论,而不是政治和伦理问题。从这样的研究对象出他们的立论并不需要以传统的历史文化观念(如“先生”“大道”之类)作为依据;他们的目的只在探索思维形式的结构。换句话说,名家是一个研究认识论的学派,并没有把认识论淹没在政治伦理哲学当中去。在先秦以至整个中国古代的各个思想学派中,这是名家不同于其它学派的最为特殊之点。离开这一特殊点去评价名家,无论对其成就和错误都不易得到正确认识。

第二节 惠施的辩学

惠施(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18年)是战国时宋国人,曾为魏惠王相多年。主张对内实行“法治”,对外联合齐、楚抗秦。针对秦国征服天下的企图提出“去尊”,又随同魏惠王会见齐威王,使齐、魏互尊为王,是战国时“合纵”运动的实际组织者之一。但他知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学术上的地位。惠施是名家“合同异”派的代表人物,曾与庄子进行过多次辩论。《汉书·艺文志》名家类有《惠子》一篇,已经失传。关于他的思想主要散见于《庄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

惠施博学多才,自然科学知识丰富《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南方有个叫黄缭的人,“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能够“不辞而应,不虑而对”,滔滔不绝地讲出万物的种种道理来。《天下》篇的作者批评惠施“其道舛驳”,“弱于德,强于物”,“散于万物而不厌”,“逐万物而不反”。这些批评正好说明惠施注重自然问题的研究,具有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这是惠施的辩学能够不循旧说,不受习惯思维方式束缚,善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的重要原因。

惠施的辩学有十个命题,是观察研究事物得出的结论,称之为“历物之意”,或称为“历物十事”。这十个命题是: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谓之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谓之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汜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

惠施是怎样论证这十个命题的,已经无从得知。但是每个命题所作的判断本身都是明确的,我们基本能够理解这段大纲式的文字表达的思想,从而考察惠施的辩学。

“历物之意”涉及一系列哲学问题。

一、宇宙的无限性。任何有限的大都是“有外”的。惠施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用“无外”来定义“大一”,这“大一”就意味着无限大。任何有限的小都是可以量度的。惠施说“至小无内,谓之小一”,用“无内”来定义“小一”,这“小一”就意味着无限小。“大一”、“小一”的概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表述了宇宙无限性的思想。由于人们感官所能把握的都是有限的事物,宇宙无限性的问题成为人类思维碰到的一大难题。先秦时代自然科学处萌芽状态,人们还不能用实验手段证明宇宙的无限性,惠施借助丰富的想像力用“大一”、“小一”的概念表述了宇宙无限性的思想,达到当时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是与当时一般中国人的观念相反的命题。但若从空间无限性的观念来看,说天下之中央在燕北越南亦无不可。这一命题是宇宙无限性思想的一个地理学例证。“南方有穷而无穷”实际是包含两个对立的判断的统一命题。一个判断是“南方有穷”,一个判断是“南方无穷”。惠施命题把两者统一起来,认为就方向而言,南方是无限的;就中国而言,南方是有限的。这就超出了形式逻辑的范围,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

二、宇宙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这就是说,同类事物的个体之间以同为主叫“大同”,不同类事物之间以异为主,叫“小同”,而“大同”与“小同”之间的同与异都是“小同异”。宇宙中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共性、统一性,所以万物“毕同”;宇宙中任何事物之间又都有个性、多样性,所以万物“毕异”,这就是“大同异”。惠施用“大同异”表述的宇宙万物“毕同毕异”的思想,也就是宇宙统一性与多样性相联系的思想。

三、关于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惠施着重强调相对性。“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没有厚度的事物不可能成为一定的体积,从体积来看是无,但有长宽可以扩展到千里之大,从面积看显然是有。这是说明有与无的相对性。“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李颐解释说:“以地比天,则地卑于天,若宇宙之高,则天地皆卑,山与泽平矣。”(《经典释文·庄子音义下》)依此解释,这个命题是从空间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相对性。“日方中方睨”是说太阳刚到正中,同时也就开始西斜了;“物方生方死”是说一个事物刚生出来,同时也就开始死亡了。这两个判断是有差别的:“日方中方睨”既肯定了运动的间断性,又肯定了运动的连贯性,是一个正确的观点。“物方生方死”虽然承认了生死转化,有其正确的一面,但是忽视了生与死质的区别,是一个片面的认识。但惠施把两个判断连在一起,要表达的是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事物的变动不居。

四、关于人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从“大一”的高度看,宇宙万物(包括人类)是一个整体。战国时代有人说“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吕氏春秋·应同》),惠施的“天地一体”是同样的观点。因为“天地一体”,所以他主张“汜爱万物”。这种观点与儒家的“爱有等差”不同,与墨家的“兼爱”相近,也有不同点。墨家“兼爱”的对象限于人类。惠施“汜爱”的对象不限于人类,还包括自然界。惠施不是从政治伦理出发,而是从知识和逻辑出发确定人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正显示出名家学术的特色。

“今日适越而昔来”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周髀算经》说:

日运行处北极,北方日中,南方夜半;日在东极,东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南极,南方日中,北方夜半;日在西极,西方日中,东方夜半。

据此,惠施的时代可能已经有了时差观念,懂得在同一时间,遥远的两个地方,一地为“日中”,另一地为“夜半”;一地为“今日”,另一地还是“昔日”。惠施可能是用时差的知识说明人们时间观念的相对性。“连环可解也”这一命题的解释也有不同,或认为连环成后,终有毁日,连环成后无时不在毁的过程中,故曰“可解”。或认为毁坏连环的时候,也就是解开它的时候。或认为他以不解为解,故谓连环可解。

“历物之意”主要是一些哲学命题,没有专门提出逻辑理论问题来讨论,但也反映出惠施的逻辑思想。首先,他提出了一些从更高层次上反映客观世界的概念。“大一”、“小一”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绝对性的概念;“大一”是无限的、绝对的大,“小一”是无限的、绝对的小。“大同异”强调万物皆有同、万物皆有异的绝对性。“今”、“昔”、“生”、“死”、“卑”、“平”、“有穷”、“无穷”这些早已为人们使用的概念,在惠施的理解中又强调了它们的联系和转化,揭示了它们的相对性,也对更高层次上反映了客观事物。其次,“历物之意”运用定义的形式,从内涵方面指出了自然观和自然科学中某些“名”的确定性。“至大无外”就是“大一”的内涵,“至小无内”就是“小一”的内涵。给予“大一”、“小一”以确定的内涵,便是揭示宇宙无限性的一种尝试。强调“日方中方睨”,“今”可成“昔”,实际构成了对时空相对性的定义。“无厚不可积,其大千里”,实际上是对几何学上“面”的定义,从内涵上确定了“面”这个名的确定性。再次,“历物之意”中包含着“同中辩异”和“异中求同”的推理逻辑。“大同”就是同中有异,从同中认识异就是“同中辩异”。惠施说:

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其东走则同,其所以东走之为则异。故曰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狂者”和“逐者”都在“东走”,在“东走”这一点上是“同”,但二者要干的事(“东走之为”)却不同。从异中认识同就是“异中求同”。惠施能够从个别、特殊的万物出发推导出“万物毕同毕异”等一般规律性认识,就是运用了“异中求同”的逻辑方法。惠施历论万物是有其宗旨和归宿的,批评他“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庄子·天下》)是道家的偏见。

《庄子·天下》篇在惠施的“历物之意”之后还记述了当时辩者提出的二十一个命题。这二十一个命题涉及名实关系、物与感觉的关系和感觉能力、生物发生学、空间性质、运动性质等多方面的问题。各命题的观点并不一致。其中有些命题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认识价值,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飞鸟之景(影)未尝动也”等。有些属于明显的诡辩,如“犬可以为羊”,“鸡三足”等。也有些颇为费解,如“山出口”等。从学术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这批辩者推动名辩思潮走向高峰,涌现出一支与惠施观点不同的人物,成为公孙龙学派的先驱者。

第三节 公孙龙的辩学

公孙龙(约公元前319~约公元前252年)是战国时赵国人。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公元前325~公元前299年)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创始了提前传位于王子的所谓“内禅”。内禅以后,号称主父,伪装成使者入秦,“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史记·赵世家》),为袭秦作准备。最后他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欲分赵而王(原太子)章于代”,招来杀身之祸。赵武灵王使赵国强大起来,成为东方举足轻重的诸侯国,他的好出奇策,不拘传统的精神也给赵国留下巨大影响,对公孙龙的辩学起了某种诱发作用。公孙龙长于辩论,曾帮助赵国解决外交困难。据说赵、秦相约,一方欲为之事,对方给予帮助。后来秦攻魏,赵要救魏,秦谴责赵国背叛诺言。公孙龙向平原君献策说,赵国也可以派人去谴责秦国,说:赵要救魏,秦国不帮助赵国救魏,这也是背叛诺言(见《吕氏春秋·淫辞》)。公孙龙作平原君客卿20余年,深得平原君“厚待”(《史记·平原君列传》)。这些都说明,他的政治主张与赵国新兴地主阶级是一致的。在学术上,公孙龙反对惠施一派的观点,成为“离坚白”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公孙龙子》一书是流传至今的唯一的名家著作,全书六篇,《迹府》一篇是其弟子编纂的公孙龙传略,《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五篇是公孙龙的作品。

《指物论》研究事物和意识的关系,奠定了公孙龙辩学的理论基础,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一篇。篇中有“物”、“指”两个基本范畴。“物”就是万物之物,含义与通常所谓的“物”没有不同。“指”的本义是手指,是一个具体名词。因为人总是用手指来指指画画,“指”具有“指使”、“指示”的含义,又成了动词,如“千夫所指”的指。又引申为抽象名词,具有“旨”、“旨意”的含义。《指物论》中基本是在“旨”、“旨意”这一引申意义上使用“指”这个范畴的。作为“旨意”的“指”又有两种含义,有时表示独立于物体之外的属性,如白色、坚硬等;有时表示具体事物的属性,如白马之白色,石头之坚硬等。后一含义的“指”也称为“物指”,就是“定于物”的“指”。

《指物论》的要点是:

(1)“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2)“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

(3)“指者天下之所兼”。

(4)“使天下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天下无物,谁径谓指?天下有指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径谓无物非指?”

第一点是说,万物都是某些属性的总和,而定于万物的属性(“物指”)并不是这些属性自身。例如“马”这个物,是形体、颜色、性情等属性的总和,但是马的形体、颜色、性情等并不是形体、颜色、性情等属性自身。在体现于马以及其它一切物的形体、颜色、性情(“物指”)之外,还有抽象地存在着的形体、颜色、性情等属性(“指”)。第二点是说,抽象的属性(“指”)是不能被感知的(“无”),而物是可以感知的(“有”)。在这个意义上说,物与指不同,物不等于指。第三点是说,抽象的属性(“指”)能够自己转变为具体的物的属性(“物指”),为万物所兼有。例如,抽象的“白色”可以自己转变为白马的白色,白玉的白色,白雪的白色等等。这种转变是指固有的能力,并不需要凭借物。第四点是说,要认识“指”是离不开“物”和“物指”的。“指”“自藏”而不显现,如果没有“物”和“物指”,就不能认识“指”。人作为万物之一也是包括在“物”与“物指”之内的,没有“物”和“物指”也就没有人,那么谁来认识“指”与“物”的同异呢?归纳起来,《指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事物的本质是“指”。“指”不是“物”和“物指”,而决定“物”和“物指”。离开“物”和“物指”就不能认识“指”。

《指物论》涉及两个哲学问题:一是事物和属性的关系。它认为世界上没有无属性的事物,但又认为事物只是属性的总和。一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它所说的“物指”是个别,“指”是一般。它认为一般脱离个别而存在,并且决定个别。

《白马论》通过“白马非马”的命题进一步讨论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其论证共有五点:①“白马”与“马”的内涵不同。“马”这个概念指的是形状,“白”这个概念指的是颜色。“马”只有形状一种规定性,“白马”有形状与颜色两种规定性,所以“白马非马”。②“白马”与“马”的外延不同。要求“马”,黄马、黑马皆可,要求“白马”,黄马、黑马皆不可,证明白马非马。③本体是独立存在的。公孙龙认为“马”、“白”都是独立于事物存在的,两种属性结合而为“白马”,他说:“白马者,马与白也。”“马”只是一种抽象的属性,而没有与颜色结合,这时只能说“有马而已耳”。不能把两种属性的结合(“白马”)看成一种属性(“马”),所以“白马非马”。④反证。如果“白马是马”为正确,那么“黄马是马”同样正确。依照形式逻辑,白马是马,黄马是马,那么白马就是黄马,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白马非马”。⑤反驳“离白”论。有人不同意公孙龙“白马非马”的命题,说“白马”既然有“白”与“马”两个内涵,如果暂时把“白”这个内涵抛开(“离白”),就剩下“马”这个内涵,说明“白马是马”。这一观点是指出“白马”与“马”的概念在内涵上有重合部分,是符合实际的。公孙龙的反驳是这样的:“白”有两种,一种是“不定所白”的白,即作为抽象概念的白(作为“指”的白);一种是“定所白”的白,即表现为某物的白颜色的白(作为“物指”的白)。“白马”的白色已经与马结合,不能将其与马分离。“白马”作为一个整体已不再包含抽象的“白”和“马”。“白马”的“白”是不能从“白马”这一整体中分离出去的。所以“离白”是错误的。

《坚白论》对“坚白石”的讨论进一步探讨了事物与属性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公孙龙有两个观点:①“坚白石”的“坚”与“白”两种属性不能同时存在。理由是:“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公孙龙认为,人的不同感官各有局限,视觉不能辨别坚硬,触觉不能辨别颜色,所以只能说“白石”或“坚石”,否认坚、白二者在物体上的统一。②事物的各种属性可以脱离事物独立存在。理由是:“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某物为白色,但白色不限于此物的白色;某物坚硬,但坚硬也不限于此物的坚硬。又说:“坚未与石为坚,而物坚;未于物为坚,而坚必坚。”“坚”这种属性不体现于石的时候,可以体现于他物,即使不体现于任何物体上,坚本身一定就是坚硬的。人们之所以找不到这种抽象的“坚”是因为这时“坚”处于潜藏状态存在着(“坚藏”)。公孙龙把这种存在叫做“自藏”。“自藏”着的属性是感觉与理智都不能把握的。

《通变论》即通达变化之论,也就是对变化的研究。它的中心命题是“二无一”。什么叫做“二”公孙龙说:“一与一为二。”意思是一种属性与另一种属性(也就是两个“指”)相加为“二”。在他看来,“二”只是不同事物加在一起的一种复合物,不承认不同事物结合可以产生出新事物,他又认为这种复合物(“二”)之中又不再包含组成它的独立的原有属性(“一”),所以说“二无一”。公孙龙还认为,复合物中的某一属性虽然不同于独立存在的原有属性本身,却不能影响独立存在的原有属性本身,后者还是没有变化、不可能变化的。作为独立存在的属性的“一”永远是“一”,不能分解变化。《通变论》实质是不变论。不过应该肯定,《通变论》在分析复合物的不同类型时指出种种复杂情况,其见解不无可取之处。

《名实论》着重讨论“正名”问题,对前四论作了逻辑学的总结。主要内容是:①确定“名”、“实”等基本逻辑概念。文中说:“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这是说,每一事物都有使它成为该事物而不成为它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超越了质的规定性叫“过”,未充分表现出质的规定性叫“旷”。不“过”不“旷”叫“位”、“正”。“夫名,实谓也。”名是对实的称呼。

②提出了“正名”的标准。文中说:“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名怎样才算正确呢?只能用彼一名称称呼彼一事物,用此一名称称呼此一事物。以彼名称呼彼物,必须专限于称呼彼物;以此名称呼此物,必须专限于称呼此物。反过来,一事物也只能有一个名称,而不能既以彼为名,又以此为名。一个事物只能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名称,一个名称只能有一个与之相应的事物;否则在推论中就发生误解混乱。

③提出他的辩学的基本任务是“正名”,即“审其名实,慎其所谓。”

当时各学派都讨论“正名”问题,各有自己的角度。公孙龙是专从逻辑学角度研究名实关系,提出其“正名”理论的。他的《名实论》注意到概念的确定性和一贯性,阐述了逻辑的同一律,这无疑是中国逻辑思想史上的贡献。但他不承认概念自身的矛盾性和多样性,不承认概念之间的联系和转化。而他本人却把他的辩学当成完美的世界观,“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这显然是“过”了。公孙龙得平原君“厚待”多年,“及邹衍过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史记·平原君列传》)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局。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科学知识与辩学

后期墨家指战国中后期的墨家学者,是先秦诸子百家中自然科学知识最为丰富的一个学派,着重研究辩论中的逻辑和认识论问题。一般认为《墨子》书中的《经》(上、下)、《经说》(上、下)和《大取》、《小取》六篇以及《备城门》以下各篇是后期墨家的作品。

《考工记》把手工业者(“百工”)列为战国时期的六种社会成员之一,排在“王公”、“士大夫”之后,“商旅”、“农夫”之前,并说:“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反映出手生产积累的丰富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一系列有价值的基本概念和公式,使具体科学知识具备了初步理论形式,从而对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一少于二,而多于五,说在违位”数的定位“倍,为二也”倍数“异类不仳,说在量”不同单位的数量不能直接相比“端,体之序(厚)而最前者也”近似几何学的点“尺”相当于几何学的线“区,说在寡区”相当于几何学的面“厚,有所大也”相当于几何学的高度“方,柱隅四灌也”正方形“中,同长也”线、面、体的中心点“平,同高也”水平“圜(圆),一中同长也”圆和球体“撄,相得也”线、面、体互相交错“间”(间)两物体之间的间格或两物体之间的被夹物“次,无间而不相撄也”相切“搏”正球体此外,《经》(上)有四条文字,分别给生命、睡眠、做梦、气力下了定义。“生、刑(形)与知处也。”说生命是形体与知觉的结合。这个定义是荀子“形具而神生”的形神观点的前驱。“卧,知无知也”说睡眠是知觉机能暂时停止活动的状态。这个定义说明睡眠与死亡的区别,也区分了睡眠与醒的界限。“梦,卧以为然也。”梦是睡眠时出现的景象,当时以为是真的。“力,刑(形)之所以奋也。”力气是人的形体能够活动的原因。

墨经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论。它肯定了人具有认识能力。《经》(上)说:“知,材也。”《经说》(上)说:“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若明。”这里说“知”是认识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工具(“材”)。例如眼睛(“明”)具有视的能力(“明”)。但是只有“明”,还不能有所见。《经》(上)说:“知,接也。”《经说》(上)说:“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若见。”认识能力与客观事物相“接”才能发生认识。“接”就是感官与客观事物相遇(“以其知过物”),从而把客观事物反映到认识主体中来(“能貌之”)。例如视觉功能与客观事物相遇而有所“见”。这是认识发生的基本条件。有时还需要其他条件,例如需要有光,眼睛才能看见东西(《经说》(下):“目以火见”)。但是光本身没有“见”的能力,是目借助于光而“见”。所以,通过感官才能获得认识。《经说》(下)说:“惟以五路知。”“五路”就是五官。墨经强调感觉的作用,也承认思维的作用。《经》(上):“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又说:“言,口之利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这是说思维器官(“心”)具有分析辨别(“察”、“辩”)的作用,离开思维不能理解感觉到的东西。墨经还承认有些知识不是直接感觉得出的,关于时间(“久”)的知识就是这样。《经》(下)说:“知不以五路,说在久。”墨经的这些观点以事物的客观存在为前提,承认人的认识能力,看到认识主体与客观接触而发生认识。这是比较系统的反映论的认识论。

关于知识的分类,《经》(上)有非常简洁的概括:“知:闻,说,亲;名,实,合,为。”“闻,说,亲”是从知识的来源把知识分为三类。《经说》(上)说:“传授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通过别人传授得到的现成知识叫“闻知”。不受空间的限制,通过推论得到的新知识叫“说”知。“说知”的说与《小取》“以说出故”的“说”相同,指逻辑推理。亲身与事物接触得到的知识叫“亲知”。在三者的关系上,墨经强调“亲知”的重要性。《经说》(下)举例说:一个人在房子外边,不知房子里边是什么颜色,别人告诉他里边颜色与外边的颜色相同,他已知外边是白色,因而知道里边也是白色。这个人关于房子外边的颜色的知识是亲知,关于房了里边与外边颜色相同的知识是闻知,关于房子里边的颜色的知识是说知。可见亲知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名,实,合,为”是以知识的深度把知识分为四类。《经说》(上)说:“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这是说,只知道名称或抽象概念叫名知。如盲人关于形态、颜色的知识,只有抽象概念,而不能分辨这些概念所指的实物。感官接触了,却不知其名,未形成概念,叫实知。如小孩看到一些东西,却不能叫出其名称。能够把名称、概念与实物结合起来的知识叫合知。动机意志(“志”)与行动(“行”)相结合的知识叫为知。例如有了“存”的动机,又有制甲、修台的行动,二者相结合,才能达到国家生存的目的,才是对“存”的为知。有了“亡(无)”的动机意志,又有就诊、医疗的行动,才能真正达到无病的目的,才是对“亡”的为知。为知是“名、实,合,为”四类知识中最深刻的知识,认识是一个从浅到深的发展过程。这是对墨子区分“名”、“取”,以“取”鉴别“知”与“不知”的认识理论的发展。

后期墨家建立的逻辑学体系,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印度的因明学的成就可以媲美,是人类古代三大逻辑体系之一。

关于逻辑学的性质和意义,《小取》篇开宗明义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异同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乃)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这段精辟的论述有一个中心思想,认为研究逻辑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真理,而不是为了玩弄概念游戏,以奇说怪论胜人。逻辑既可以用于探索自然界的真理(“摹略万物之然”),也可以用于探求人类社会的真理(“审治乱之纪”);既可以用于研究社会政治,也可以用于研究思想文化(“察名实之理”、“论求群言之比”)。在各个领域里,逻辑可以使人们的认识获得明确性(“决嫌疑”),使人们的行为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处利害”)。这是墨家学派的特质在逻辑思想方面的体现。

《小取》篇接着提出逻辑学的基本原则:“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第一个原则是“以名举实”。“举”是摹拟的意思。先有实,然后有名,名词或概念要摹拟客观实在的事物。第二个原则是“以辞抒意”。“辞”是语句或命题。语句或命题要表达对于客观事物的判断(“意”)。第三个原则是“以说出故”。“说”是推论或论证。推论或论证要阐明判断的理由(“故”)。第四个原则专讲类比推理,只有同类的事物才能互相比较和推论。若甲、乙同类,承认甲就必须承认乙,否认甲就必须否认乙,这是“以类取”。甲、乙同类,对方承认甲,我就把乙提出来看他是否承认,这是“以类予”。甲、乙同类,我承认了甲、对方主张乙,我就不能反对,这是“有诸己不非诸人”。我否认甲,也就不能反对对方否认乙,这是“无诸己不求诸人”。先秦诸子争鸣中,运用最多的逻辑方法是类比推论,墨经把它作为逻辑学的基本原则提出来,反映着当时思维发展的实际水平。

《小取》篇还对逻辑学的概念作了规定:①“或也者,不尽也。”“或”相当于特称。②“假也者,今不然也。”“假”相当于假设。③“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辟”相当于譬喻。④“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侔”相当于推论。⑤“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援”相当于类比。⑥“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所取者,予之也。”相当于类推。此外,对于概念的本质、形成和分类问题,对于判断的形式和种类问题,对于推理的作用、原则、种类问题,墨经中都有论述。

后期墨家还从逻辑学角度研究了当时各学派的观点,从丰富的具体材料中总结出辩论中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①,即论,又叫自相矛盾,自语相违。道家有“智不足用”、“绝学无忧”的观点。《经》(下)说:“智不足用也。”“学这无益也,说在者。”因为“智不足用”这一思想本身也是一种智慧,提出这个命题与这个命题的内容自相矛盾,是一个论。因为提出“学无益”的论点使人知之,就是教人学它,所以提出这个论点就与这个论点本身自相矛盾,也是一个论。②“狂举”,即不知类,也就是犯了分类混乱的逻辑错误。告子有“仁内义外”说。《经说》(下)指出这是“狂举”。因为仁、义都是人的主观品质,仁、义又都施予客观对象,主观品质与客观对象的关系是内外关系。仁、义两者都属于主观品质,在两者之间划分内外就是不知类,是“狂举”。③“过”,即概念不清晰,名实关系不明确。《经》(下)说:“尧之义也,声于今而处于古,而异时,说在所义二。”意思是说,尧的“义”在名词上古今相同,但在实际上古今不同。同一个“义”,在古、今所指的实际内容不同(“所义二”)。所以,以尧善治古为前提,推出尧善治今的结论是犯了“过”的逻辑错误。④“不辩”,即回避是非。《经》(上)说:“谓辩无胜,必不当,说在不辩。”如庄子那样,认为辩论的胜负无法判断,而以“不辩”为辩是一种逻辑错误。因为辩论是追求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经说》下)对同一对象的同一性质有肯定、否定两种判断,必有一是一非,而以“当者”为真。所以“不辩”是一种逻辑错误。

后期墨家的辩学,在认识论和逻辑学两个方面都相当系统,是名辩思潮中成就最高的一个派别,在中国古代认识发展史上和逻辑学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

同类推荐
  • 皇匪

    皇匪

    昔日天朝远走牧北,泱泱大国沦为贼盗,人们称之它为皇匪!皇匪,顾名思义,就是皇家土匪!中原江山落入异族之手,但凡热血男儿都期盼着驱逐异族,光复汉家山河;林岳受师命下山,带着无上使命踏上征程;他的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匡君辅国!自这一刻起,天下再度大乱,皇匪之名,让人闻风丧胆!阴谋诡计,斗智斗勇;杀戮背叛,尔虞我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长刀所向,血流成河!问悠悠天地谁主沉浮,唯皇匪旗帜独立苍茫!【太子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有事没事评论一下,这对一本新书而言非常的重要,拜谢!每日两更,上架后爆发!】
  • 言杀令

    言杀令

    祖先是言官,后代是话痨,相差十万八千里,却遇到了同一个棘手的问题。小小古城里的神秘洞穴,将为世人揭开一个旷世之谜。话痨后代的历史,正在改写。
  • 华夏大同

    华夏大同

    本书为《华夏大同》系列第一部《逐清》。某大学历史戏研究生王兆华在梦中接到一个神秘的穿越任务:推翻满清,光复神州。为了在三年内完成任务他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穿越满清咸丰皇帝。面对势力强大的既的利益集团,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谈笑间便叫大清朝土崩瓦解、灰飞湮灭。本书是一本爽书,不过大部分情节均经得起推敲,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五四以来—文化名人与祖国1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五四以来—文化名人与祖国1

    本书主要讲述了在五四运动以来的各种名人的介绍,有绘画艺术家齐白石,徐悲鸿,文学家鲁迅,朱自清,郭沫若,茅盾,音乐家刘天华等等。
  • 宋元年

    宋元年

    夏天子齁二十年,真龙转世将生千年世家陆家,人族迎来了第二次野花盛开的年代。
热门推荐
  • 萌师出高徒

    萌师出高徒

    姚念念怎么也想不到,在教室门口嘲笑她的那个高个子男生居然是她的高数老师。
  • 黎明破碎

    黎明破碎

    黑暗的降临他能否活下来,再次回到他来时的路,迷茫中他渐渐看到了希望,在黑暗中崛起,杀出一条路。
  • 学长,你好

    学长,你好

    路子衿一直觉得自己没有掌握正确攻略陆楠的方式,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对方攻略着。片段一:“学长真厉害。”路子衿嫣然一笑。“嗯。”陆楠淡淡的回道。路子衿……(这样不谦虚真的好么)片段二:陆楠看着她这可爱的表情,伸手戳了戳粉嫩的脸蛋,嗯,果然很软。“学,学长。”路子衿顿时清醒了,用手捂着脸,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蹬着他,控诉道:“你竟然戳我脸。”“嗯。”陆楠点点头,站起身来。嗯,嗯是什么鬼,路子衿泪奔。
  • 天域帝尊

    天域帝尊

    废才?逆袭成为绝世天才便是!灵修不成?修体便是!实力不够?增加便是!美女逆推?攻略便是!妹子投怀送抱?收下便是!因弱小命运不能掌握?强大到能够掌握便是!
  • 雄霸九天之一手遮天

    雄霸九天之一手遮天

    重生后,一发不可收拾,扮猪吃老虎,建立宗门,情节曲折,回味无穷.....
  • 神雕之此生不换

    神雕之此生不换

    一语成殇,给真正看懂神雕的人。一见杨过误终身,多少女子为了杨过一世清冷?情真情深,情痴情圣····杨过,金庸笔下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喜欢他的称他过神,不喜欢他的直接说他精分!你眼中的杨过又是怎样的?也许我们能一起看看·····建议了解百度郭芙吧
  • 繁华落尽终是伤

    繁华落尽终是伤

    如果曾经你先遇的我,你是否依旧会爱上她。如果那年你未曾舍身救我,或许我便不会这样痴心错付。如果……可惜世上无如果。若我死,却能换你一滴泪落,我无悔。若我走,便能得你一记微笑,我愿意。即使世人都言这世上无如果,我也依旧甘愿,只因我爱你,世人都道只有失去了才明白重要,懂得珍惜。可是早已为时已晚。对不起,我爱你。如果时光能倒转,我定不负你痴心。如果有来生,我定与你上穷碧落下黄泉。如果……可惜世上无如果。
  • 风云女相

    风云女相

    女孩苏墨婷经过风雨成为一代女相,她哭过,恨过,痛过,但最终走向了成功
  • 青春是一个季节

    青春是一个季节

    当你还在想念过去的自己时,意味你已经走入青春。一个可能是让你花开的季节,却让你学习落花的寂寥。但不要悲伤,经历暴风雨的花儿更能看见更美的彩虹;当不了一个摆设的花瓶,但至少我不是易碎的玻璃瓶;时间给你足够多的回忆,以后的某一天你会看着这段回忆不由自主的微笑。。。。。。。。。
  • 游戏诸界

    游戏诸界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且看都市小子游戏万界留下不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