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4200000066

第66章 恶欲即是一个大陷阱

“美人计”用在为人处世上,即不为利益所迷惑,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曾国藩的治心不是单纯的对心理欲求的限制,既包括心理活动,也包括行为规范。从范围上说,是治心、治身、治口浑然一体;既有表面的现象,也有发自内心的本源。

《三十六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曰:“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冠,顺相保也。”其大意是:对抗兵力强大的劲敌,宜制服其将帅,对足智多谋的将帅,应瓦解其斗志。敌方若将帅斗志衰退、士气消沉,就会失去战斗力。

“美人计”在处世中的体现是:做人者利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心理,来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

“美人计”用在为人处世上,即不为利益所迷惑,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曾国藩的治心不是单纯的对心理欲求的限制,既包括心理活动,也包括行为规范,从范围上说,是治心、治身、治口浑然一体;既有表面的现象,也有发自内心的本源,他用阴阳来比喻。忿,就是愤激、愤怒、情绪化。曾国藩称他为“阳恶”,也即表现在语言行为上出口不逊,情绪难以控制。曾国藩非常赞同清人石成金在《谨身要法》中对愤激危害性的概括。石成金说:

七情所偏,惟怒尤甚。怒如救焚,制之在忍。非徒害人忤物,抑且愤事伤生。凡居官者,逞怒于刑,则酷而冤;发怒于事,则混而乱;迁怒于人,则怨而叛。须要涵养其气质,广大其心胸。非理之触,心思明哲所容;无故之加,必虑祸机所伏。先事常思,情恕理遣。如此风恬浪静,非惟无患,且可养生。

曾国藩初入仕途,对宦海波折体会不深,而又自视过高,因而对这对那都看不惯,常有牢骚忿激之情绪。他的早期日记称为《过隙影》,在这方面自我检讨的文字很多:

我会客时有一句话说得很欠检点!由于忿恨在心里扎根太深,所以有时一触即发了!饭后谈到了过去的小事情,我大发脾气,气愤的话脱口而出,有忘记了身份和亲情的情状。虽然经过了朋友的说服规劝,我还是肆意谩骂,那时绝没有什么禁忌害怕的。树堂昨天说:“心里的劣根没有除净,时间长了必定会爆发一次,而且一爆发就会不可收拾了。”我自己积下了这次火气,仅仅自我反省了几次,其他的就只知道埋怨别人。本年立志重新做人,可是才过两天,就与我立下的志向决裂到这种程度!即使痛哭流涕、追悔不已,难道还有什么用吗?我真是像人们所说的与禽兽有什么两样呢!

带军打仗之初,这种愤激之情仍不时溢于言表。他强调愤激行为是一个人涵养不够、气量不足的原因,同时也与担当大事、督己责人有很大关系。在给他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说:

大概担当天下大事靠的是精神状态,积蓄郁结的多,也就倔强之至,也就不能不表现出一些愤激行动。以后我兄弟有动气的时候,彼此要互相劝说告诫,保存倔强,去除掉愤怒激动,这就行了。

曾国藩还用林则徐“制怒”的典故来自我教育。林则徐性格急切,遇有不平事常迁怒于人,为此常常适得其反。任江苏巡抚后,林则徐痛切意识到这一弱点,也深刻体悟到担当封疆大吏,如果不能自我克制,则贻误更大。因此,进驻巡抚衙门的第一天,就亲书“制怒”二字悬挂在听事堂,一是自我监督,二是让僚属监督他。久之,人亦服其有雅量,终成一代名臣。

愤激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暴躁,愤激表面上是言语伤人,情绪窒人,但暴躁就不仅伤人,还伤害自己的身体。曾国藩说,暴躁最易伤脾、伤肝,对身体最有妨碍。所以他把“暴”称为治身的“阳刚之恶”。

曾国藩进而认为,一个人常以和气悦人悦己是吉祥福分的征兆,而如果常有乖戾之气,就会招致祸端。他曾多次为自己在家守丧期间的愤怒脾气而检讨,说因此才有曾国华之死。曾国藩平生自负甚高,正当国家多事之秋,他想大干一番时,清廷却令他在家为父守丧,这使曾国藩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此期间,曾国藩忧心仲仲,遂导致失眠。朋友欧阳兆熊深知其病根所在,一方面为他推荐医生诊治失眠,另一方面为他开了一个治心病的药方,“歧、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欧阳兆熊借用黄、老来讽劝曾国藩,暗喻他过去的做法,未免有失偏颇。

治口就是慎言语,即不议人短处,曾国藩遵循的尤其是不背后议论人。中国有“祸从口出”这句话,曾国藩加以发挥,在给他弟弟的信中说:

天下的事变化很多,变化的道理更深不可察。人情难知,天道更难测,别处的事情不要毫无忌惮的大加议论。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弟的听闻本来不多,多疑则全不阙,言则更不慎。捕风捉影,扣盘扪烛,就要硬断天下之事。天下的事情果真就这样容易了断吗?

由于“口祸”招致他人忌恨,曾国藩在守丧期间进行了深刻的检讨。事实上,曾国藩经过深刻的心理反思和多年的实践,非常真切地意识到,仅凭他一人的力量是无法扭转官场这种状况的,如若继续为官,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去学习、去适应。“吾往年在官,与官场中落落不合,几至到处荆榛。此次改弦易辙,稍觉相安。”此一改变,说明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日趋精明及旷达了。

以“治心”为题解析曾国藩注重精神修养、提升品格的人有很多,如李鸿章、梁启超、蒋介石等人。蒋介石终生研究曾国藩。蒋介石一再谦恭,说自己不敢“擅改昔贤之遗集”,但由于曾国藩文集“皆经世阅历之言”,而且都是他“所欲言而未能言之者”,所以战战兢兢,编成完书,认为其治心经“不惟”统兵者之至宝,实为治心治国者之良规。愿本校同志人各一篇,则将来治军治国,均有所本矣。”当时作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如此重视曾国藩治心成功,当然有他的目的。该书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影响了现代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据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回忆,蒋介石增补的《治心篇》在许多报刊上连载,可见影响之一斑。曾国藩曰:

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阳恶曰忿,阴恶曰欲;治身之道,必防其患,刚恶曰暴,柔恶早慢;治口之道,二者交惕,曰慎言语,曰节饮食。凡此数端,其药维何?礼以居敬,乐以导和。阳刚之恶,和以宜之;阴柔之恶,敬以持之;饮食之过,敬以检之;言语之过,和以敛之。敬极肃肃,和极雍雍,穆穆绵绵,斯为德容,容在于外,实根于内。动静交养,睟面盎背。

曾国藩是高手,就是能找到对策,有效地治疗心中的疾病。人有疾病,是一种痛苦,人无疾病容易忘形。曾国藩是“医师”,巧用手术刀给人看病,其处方是:

治心的方法,应先除去心的毒害,外在的毒恶是忿怒,内在的毒恶是私欲。治身的方法,一定要防备身的恶患。刚烈的恶习是暴躁,柔懦的恶习是散漫。治口的方法,有二者要交互警惕,一是谨慎说话,二是节俭饮食。大凡这数种,用什么药来医治呢?以礼来居守恭敬,以乐来导致和顺。外表刚强的恶习,用和来调适它。内里柔懦的恶习,用敬来把持它。饮食的不节制,用敬来检束它。说话多的过失,用和来收敛它。敬达到完美而表现为肃肃,和达到完美而表现出雍雍。尊敬和睦,这才是有德的容貌,雍容表现在外表,实际根源于内心。动和静交互颐养,温雅润泽就见于面,盎于背,成为有德者的仪态。

曾国藩深知一个要治得舒畅,不在于计较眼前的一得一失,而在于用一种平静的心态看得天下大事和小事,做到不伤筋动骨,不急于求成。在这里,曾国藩提倡的治心之道是“去恶”,实际上恶念往往是一个人心中摆脱不了的本性——因为他要与别人主动或被动地争夺眼前那点东西。天下大事,何者为大?天下小事,何者为小?只有靠自己的身心之欲去调控,去把握,去处理。故节制自己看来容易,实际上不亚于女人减肥,因为这个世界过于五光十色,让你身心不安。曾国藩所谓“内心浮躁,无法成大事”,是绝智之言,细品起来,是每一个成功者都有的真实心得,都说到了心坎上。足以让未成功者取得诀窍。

人世间总有各种各样变形的人、扭曲的事。你不怕不行,因为这些怪人怪事都是靠歪门邪道围追堵截你,让你气喘吁吁、狼狈不堪,甚至死去活来。曾国藩深知内心浮躁不是大人所为,而是小人的特长。因此,曾国藩从与阴险脸过招的实战中,琢磨出“别人急我要慢、别人动我要静、别人跳我要走、别人狂我要安、别人哭我要笑”的人生真经。只有这样,才能活出自己的味道来。

恶欲缠身,注定失败。明白天地开阔,才是大器之人。曾国藩认为修炼内功,须先排除恶念。此为明心大策。

人生挺立,私欲缠身,无法拒绝,故有修炼,更有出道之法。曾国藩明确表示治心之道,必须去掉两样东西,一曰阴恶之念,二曰阴恶之欲,即排除私愤私欲。

66 功名不是至宝

拒绝美名,拒绝诱惑,对一个人来说是很困难的。曾国藩以为,功名是绝大多数人抢夺的目标。人的职位越高、功名越大,越容易颐指气使、得意忘形,而此时的失败也越多。曾国藩之所以受到一个多世纪的许多伟人、名人之崇拜,成为封建时代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与他拒绝功名诱惑有很大关系。

“声闻之美,可恃而不可恃”,“善始者不必善终”,这也是曾国藩对功名的看法。

曾国藩宽慰、告诫弟弟说:

我们现在处于极好之时,家事有我一个人担当,你们就一心一意做个光明磊落、鬼服神钦的人。待到名声既出、信义既著,即使随便答言,也会无事不成。所以不必贪财,不必占便宜。

可见,曾国藩是把名誉和贪婪相联系的,贪婪的人,恶名加身;大度的人,清誉在外。一旦名声远扬,就可以不拘小节了。曾国藩的见识可谓高拔,甚至可以说有点狡猾,他把好名声看成人的立身之本,本应正,源要清,不可本末倒置。

曾国藩对家族的名望或声誉十分看重,为了保持这个家庭的名望和声誉,曾国藩可以说殚思竭虑,鞠躬尽瘁。

常言道,树大招风。由于家大业大势大,兄弟几人都在朝廷做大官,于是乎外面就有不少关于他们兄弟的传闻。

曾国藩就不止一次地听说过对他们兄弟恶行的指责。曾国藩听了以后,不想秘而不宣,而是一一转告各位兄弟:或者直接责备,或者委婉相劝,希望他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因为名望所在,是非由此而分,赏罚由此而定。有一年冬天,朝廷中有一个叫金眉生的官员就被好几个人弹劾,结果家产被抄,被没收,妻子儿女半夜站在露天下,饱受风寒冰冻之苦。曾国藩说,难道这个金眉生果真万恶不赦吗?其实不过是名声不好,惩罚随之而来罢了。

所以说,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那些议论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兴起,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结束。众口悠悠,沸沸扬扬,防不胜防。那些有才华的人,因为那些怀疑与诽谤无根无据,虽然恼怒,但还是悍然不顾,结果诽谤一天比一天严重。那些有德行的人,因为这些诽谤无根无据而深感恐惧,于是收敛下来认真反省,并对自己今后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十分谨慎,结果诽谤不攻自破,谣言一天天平息下去。

曾国藩说:

我忝居高位,又获得了极高的虚名,时时刻刻都有被颠覆的危险。通观古今人物,像我这样名大权重的人,能够保全善终的人极为少见。因此我深深担忧在我全盛之时,不能庇护你们,到了我被颠覆之时,或许还会连累你们。所以我只有在我没事的时候,时常用危词苦语来劝戒你们,这样或许能够避免大灾大难啊!

曾国藩不停地反省自己:

孟子说:“我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我,自己要反躬自省,自己的仁爱是否有不到的地方;我们以礼待别人,别人却不理睬我,自己要反躬自省,自己的礼仪是不是不周到。”我的声望越来越高,就是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从何说起,只恐怕名望超过了实际这全部责任在于做哥哥的提倡、做表率大凡功成名就之人,名望欲高,愈是珍重这份荣誉。曾国藩过人之处在于,他对自己的名望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甚至根本就认为没有什么名望。他从自己至爱的兄弟们身上,看到了名望遮掩下的裂痕和隐患,由此及彼,别人会怎样就可想而知了。

怀着这种深沉的认识和忧郁,曾国藩把这一感触不时传送到兄弟们身上。他鼓励、劝勉他们为百姓多干实事,勿为名望二字所累;他说:“那才是我曾家门户的光荣,阿兄的幸运。”这是曾国藩拒绝诱惑的一段自白。

67 不可占人半点便宜

“美人计”对于曾国藩而言,另有新意,即反对自己占人好处(可引申为“美人”),并且不可占人半点便宜,这叫不贪。曾国藩心明眼亮之处在于不贪,会施以恩惠是他取得长久胜利、让大家齐声说好的手段。这说明曾国藩懂得:赢得别人赞赏最好的办法是恩惠术。

曾国藩的恩惠术不是一般人能学得来的,因为这是超人的智慧。明代人杨继盛在临终前给他儿子的遗嘱中写道:“宁让人,勿使人让;吾宁容人,勿使人容;吾宁吃人亏,勿使人吃吾之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吾之气。人有恩于吾,则终身不忘;人有仇于吾,是即时丢过。”这既是箴言,也是苦药,更是一个临终老人对人性的彻悟,蕴藉着多么丰富的人生奥义。他只讲了一个“恕”字,但每一句都是宁人负我,我勿负人。

曾国藩对人性的理解比杨继盛还要黑暗。他认为,从前那些施恩于我的人都是另有所图,少则数百,多则数千,不过都是钓饵耳。将来万一我做了总督或者学政,不理他们吧,失之刻薄,理会他们吧,即使施一报十,也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正是出于这种理解,曾国藩在京城八年,从来不肯轻易接受他人的恩惠。他对弟弟写道:“情愿人占我的便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宜。”并嘱咐他们:“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

也许处身官场的人,没有不同意曾国藩的说法的,这固然包含着对占便宜失身失节的领会,但更多的是一种怕麻烦的心理,总是担心应接不暇,纠缠不断。曾国藩是一个精明人,当然想到了这一点。

总之,占便宜,无论哪一种形式,哪一种性质,哪一种目的,都可以一言以蔽之:便宜好占,或者难堪,或者麻烦。

1849年,曾国藩在京城的寓所只有两样东西,一是书籍,一是衣服。衣服是做官的人必不可少的,而书籍是曾国藩一生的嗜好。

就是这两样东西,曾国藩也表示,将来罢官以后,除了适合夫人穿的衣服外,其他都与兄弟五人抓阄平分。所有的书籍,则一律收藏于“利见斋”中,无论兄弟还是后辈都不得私自拿走一本。除了这两样东西,曾国藩说他绝不保留任何东西。

据曾国藩自己说因为经济紧张,他在北京做官,虽然对家庭有些接济,可是欠了一千两银子的债,回家又需要几百两的路费,“甚难措办”。

曾国藩劝诫曾国荃:身居高位,不可骄傲。但曾国荃总是听不进去,曾国藩不得不又给他写一封信:“你对我的劝戒,总是不肯虚心体验,动辄辩论一番,这最不可取。我们身居高位,万众瞩目,不可不慎。大凡总督巡抚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自满自足。君子过人之处,只在虚心而已。不但我的话你要细心寻思,而且外面所有的逆耳之言,你都应该平心考究一番。所以古人认为,居上位不骄极难。”

做官的人,做大官的人,做官做久了的人,一容易骄傲,二容易奢侈,有时不一定自己想这样,而往往是别人迫使自己这样。曾国藩就遇到过这样的事。

一天,曾国藩的属下李翥汉说,他依照李希帅的样式打了一把银壶,可以炖人参,可以煮燕窝,花费了八两多的白银。曾国藩听说后深深感到愧悔。他说:“现在百姓都吃草根,官员也多属贫困;而我身居高位,骄奢如此,并且还窃取廉洁节俭的虚名,真是令人惭愧得无地自容啊!以后应当在这些方面痛下针砭的工夫!”

还有一天,魁时若将军与曾国藩谈心,说他家四代都是一品大官,而他家的妇女并没有穿戴绸缎软料。这给他很大震动,他反省自己,平日常常以“俭”字教人,而近来在饮食起居却“殊太丰厚”;自家的妇女在穿戴上也过于讲究了。他“深恐享受太过,足以折福”。

为了表示一生清廉的决心,曾国藩曾说:

在几个弟弟中,我对待温弟(曾国华)似乎过于严厉,但扪心自问,觉得还没有对不起兄弟的地方。我不是信口开河,大凡做大官的人,往往对妻子儿女特别照顾,对兄弟则失之苛薄;往往私肥自家,对亲戚同族则失之刻薄。我从三十岁以来,就一直把升官发财当成一件可耻的事情,把官囊积金留给子孙享用看作可羞或可恨的事情。所以我暗中发誓,决不靠做官发财,决不把做官得来的钱财留给后人。苍天在上,神明鉴临,我决不食言。所以,我立定此志,决不凭做官发财,决不留钱给后人。如果俸禄较多,除了供奉父母衣食所需之外,全部都用来周济贫穷的亲戚,这是我一向的愿望。

曾国藩非常注重名声,拒绝诱惑,故头脑时刻清醒,乃为智人!

曾国藩进而认为,一个人常以和气悦人悦己是吉祥福分的征兆,而如果常有乖戾之气,就会招致祸端。

曾国藩从与阴险脸过招的实战中,琢磨出“别人急我要慢、别人动我要静、别人跳我要走、别人狂我要安、别人哭我要笑”的人生真经。只有这样,才能活出自己的味道来。

曾国藩宽慰、告诫弟弟说:

占便宜,无论哪一种形式,哪一种性质,哪一种目的,都可以一言以蔽之:便宜好占,或者难堪,或者麻烦。

同类推荐
  • 辛辛苦苦三五年,风风光光五十年

    辛辛苦苦三五年,风风光光五十年

    现在的你,也许正为养家糊口忙得焦头烂额;也许还“蜗居”在几平米的小房间里,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也许还在朝九晚五,重复着枯燥的工作……要知道,即使是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李开复这样的成功大师也经历过这样的苦日子,他们的成功之路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成功没有捷径,但可以走直线。
  • 幸福其实很简单

    幸福其实很简单

    从个人幸福管理,爱情幸福管理、亲子幸福管理与家庭幸福管理四个方面出发,积极倡导一种平衡生活的理念,准确剖析爱情、家庭与事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难题,以洗练窖智的语言解密终极幸福的真谛,告诉我们用心活在每一个当下的重要性。
  •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美国最畅销书榜上盘旋近20年的人生励志第一书;全球销量超过2亿册;《态度决定一切》作者又一惊世力作;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毕生最推崇的成功圣经。
  • 有一种存册叫人缘

    有一种存册叫人缘

    强大的人际关系,会给你带来丰盈的人气,丰盈的人气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成就!在没有人际关系的地方开创事业时,你会感到一切都举步维艰。但是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有意识地拓展人际关系后,你会发现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因为所有的工作其实都是人与人相处的结果,只要人与人关系好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 人人都能成功(智慧生存丛书)

    人人都能成功(智慧生存丛书)

    在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并不是很少,而成功的.却总是不多。很多聪明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他在已经具备了不少可以帮助他走向成功的条件时,还在期待能有更多一点成功的捷径展现在他面前;而能成功的人.首先就在于,他从不苛求条件,而是竭力创造条件——就算他只剩了一只眼睛可以眨。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驸马换人来

    重生之驸马换人来

    顾紫华在临死的最后一刻看见的不是驸马季轩黎如何心痛和不舍的表情。而是奇葩温子莫那桃花一样的脸上的绝望的神情。重来一世,自己机关算尽,步步为营还是算漏了温子莫这只妖孽。是天注定,还是本就前世欠下血债,这重生一世,定要肉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色专案组

    血色专案组

    凶杀现场带来的恐惧是直观的,人性带来的惊悚却感觉灵魂在颤抖。一场游戏,天才于疯子之间惨绝人寰,谁才是胜者?死者有冤,法来申,尸体会说话,真凶无处可藏,我是离尸体最近的人,专案组吴天。
  • 帝临天朝之开国大清

    帝临天朝之开国大清

    辽阔无垠的林海雪原间,一股势力正悄然壮大。内外交困的飘摇帝国中,得以盗中原阔土的政权到底如何孕育。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亡也。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拯救三界的安危。却不是为了见证你的暴力掠夺!在你动手之时,即是毁灭之日。(莫要因书名而想当然,本书脑洞略大,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来领略这乱世)
  • 梦里花落知多少:佳偶天成

    梦里花落知多少:佳偶天成

    天降老太太,呆萌少女变身天才少女。“我不知道你喜不喜欢我,但你只要知道我喜欢你就够了。”夏小妍如是说道。“你怎么知道这也是我想对你说的?难怪别人总说我们是天生一对。”他笑眯眯回答。一对一宠文,没有虐。看的留下,不喜飘过~
  • 异世梦沉

    异世梦沉

    回忆起儿时的每一件坏事接连不断的发生时,才知道这原来不是天意,而是人为,被最爱的人陷害,异世重生成救世主,不知是意外还是早已注定,什么魔兽,本姑娘的坐骑都是灵兽,什么天赋,本姑娘一年从废材蹦到统领阶··········
  • 忧丝难忘

    忧丝难忘

    忘忧,忘忧,本想忘却尘世,为何总是躲不过世间烦忧,让人心悸的她那眉间为何总有淡淡愁绪?有谁能抚平她心中的愁思,误入红尘的仙子又将何去何从······
  • 游山玩水上北大——亲子旅游教育笔记

    游山玩水上北大——亲子旅游教育笔记

    本书是一部亲子旅游史,也是一部孩子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史!一位武大母亲,一位北大儿子,母子俩在游山玩水中,实现了最佳的“行知教育”;实践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老哲理。母亲在陪儿子近二十年的行走中,发现了一个教育秘笈: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行知,知行,行促知,知促行——一就这样,一个塞在旅行箱里的北大资优生诞生了!
  • 巨星供应商

    巨星供应商

    这是一个平行世界。原本只是好莱坞巨星、黑人音乐、韩娱日娱肆虐的天下,从无华娱的影子。可是,自从“明星供应商”突然降临以后,这个世界却从此改变了。相声大师,影视巨星、主持大咖、一代歌神、甚至……只要墨尘轻松召唤出星牌,那么,必然就会有一名华娱明星与他签订契约,供他经营。事实上,这是一个既热血又逗逼、既欢乐又有爱的超级经纪人养成故事。
  • 纵灵师

    纵灵师

    天生阴阳眼的孤单搞怪少年郑小羽,机缘巧合之下,竟然拜入了道家第一大派天道宫,开始了学习高深莫测的法术之旅。为找寻打伤师傅的神秘人以及师伯的死因,郑小羽机缘巧合下习得无上道法。天道正气诀,魔皇霸气诀,长生逆天诀!英雄美人携手,郑小羽揭开一个又一个惊天谜团!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德莱塞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德莱塞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