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1500000065

第65章 两害相权取其较轻

李陵败降的消息传到汉朝宫廷,不久以前还夸李陵多么多么厉害的大臣们,见到战事突变,立刻换了张嘴脸来咒骂李陵,说李陵本来就不是个好东西,李陵本来就不是个好人。

惟有司马迁在思考,他想,李陵只不过带了五千步兵,就敢深入汉匈多次作战的戎马之地,足踏匈奴王庭之所在,所冒的危险好比把自己当诱饵送入虎口,但他遇到强敌,仍不退缩,敢于向其挑战,和多他好几倍的大军连战十几天,杀敌的数目远超过他本身的能力范围。匈奴被他杀得连救护伤亡也来不及,以致举全国之力来围攻李陵,李陵转战千里,战到箭已射完,路也不通了,可是救兵还是没来。从这点来看,李陵并没有辜负汉家,而是汉家辜负了李陵。

再者,司马迁平时观察李陵的为人,就知道他事亲至孝,与人交往讲究信实,遇财物时在取舍之间都合乎正义,对人有礼貌而且恭俭谦让。常想奋不顾身,以赴皇家之急,与匈奴单于较量是他平日就有的抱负。真没想到他这个英雄,却落到兵败被俘的下场。司马迁认为,这种悲剧应该由汉家负责任。

司马迁那颗赤热的心肠,实在按捺不住想为李陵说几句公平话。可是太史令官职不高,满朝文武中,哪有他发言的余地?终于机会来了,有一天,汉武帝召集群臣,讨论李陵的罪状。但朝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先开口。于是,武帝用点名的方法要臣僚开口,他首先问丞相公孙贺说:“葛绎侯,说说你的意见吧!”这公孙贺的夫人是武帝卫皇后的姐姐,有这重关系,他做将军虽无大功,却两次封侯,并由太仆而升任丞相。此刻武帝问到他,他支支吾吾地说道:“主上圣明,主上认为该判何罪是绝不会错的……”武帝早料到这个尸位素餐的俗吏讲不出什么意见,便把目光转向执金吾杜周。杜周是个出名的酷吏,善于揣摩武帝的心思。此刻他见武帝看他,便立即俯伏奏道:“臣以为李陵辜负天恩,刚愎自用,丧师辱国,不能赦罪,其家属也应当连坐。”这几句话正是武帝愿听的。

这两个带了头,其他公卿大臣们,像大鸿胪商丘成、光禄勋韩说等官僚,也就依样画葫芦,都说李陵应重重治罪。本来司马迁是用不着说话的,但武帝既欣赏其文才,又担心这位史臣将来如何落笔,故而特地问到了他。司马迁眼见这批官僚,前两天还盛赞李陵,今天又痛骂李陵,不给他留条退路,早就愤愤不平了。现在武帝主动地问他的意见,他逮住机会,决定为李陵说几句好话,也算是仗义执言,说道:“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死的敌人数量比自己的军队人数还多。在救兵迟迟不到,弓矢都用完了,粮食也没有了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然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的匈奴之多,立下的赫赫功劳,也足以显赫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待司马迁说完,群臣噤若寒蝉,只见汉武帝龙颜大怒,斥道:“你的语言含讥带讽,似乎在暗示大将李广利没有尽到责任,是吗?李陵叛国投敌,罪不容饶,你和李陵是什么关系,竟要袒护他?”皇上将司马迁的话无限上纲上线,和李广利联系起来,就麻烦了。要知道李广利可是汉武帝当时最宠爱的女人的哥哥,岂能容得外人说他的坏话,即使暗示他无能也不行,攻击李广利就是攻击皇上。因此,司马迁一通大实话,反而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汉武帝当即以攻击污蔑咒骂皇上为罪名,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这次对匈奴的战争,皇上的计划是以李广利为主力,李陵的任务不过是战略上帮他牵制匈奴兵力的助攻而已。但是仗打下来的结果,李广利领军从酒泉出发,和匈奴右贤王在天山(在今新疆吐鲁番或哈密一带)大战,据说斩虏万余级,成绩虽有,可是回来的路上却被匈奴包围,好几天断粮断水,死伤甚多,后来还是靠英勇善战的赵充国带领百余人组成的敢死队英勇突围,李广利才率领大军跟着逃出来,不致于全军覆灭,而当初以三万骑出战,回来时已损失了三分之二,总而言之,无战绩可言。

反观李陵,深入敌境,与且鞮侯单于相遇,以区区五千步兵,斩敌无数,几乎牵动匈奴全国,战果显然在李广利之上。

但武帝在军队配备及有关的部署方面,始终是厚此薄彼,即偏重李广利,而轻视李陵的。这是武帝绝不容许任何人触碰的“隐痛”,也是他心虚的地方,可是正义的司马迁,偏偏去碰了它,无意间去“刺伤”了它。本来,司马迁准备好充分的说词,想把事实的可能真相说清楚,同时用规劝的言辞排解武帝心中的郁闷,谁知他刚一开口表示同情李陵,并推崇其战果,就使“心虚”的武帝为之震怒。

武帝愤怒地认为他是以称颂李陵来讽刺李广利,所以不让他继续陈述意见就交付狱官审理。

司马迁下狱是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的事情,而李陵败降匈奴是在前一年的冬天。

司马迁蒙冤入狱不算,又落到了当时有名的酷吏杜周手里。杜周对司马迁是严刑逼供。司马迁虽然瘦,可也是关中的硬汉子,又有文人气节,哪里肯为了少受些皮肉之苦而认罪。于是一直困于牢中,等待皇上开恩释放。

但武帝这方面也有转机,这位皇帝还是有头脑的,他经过一段时间冷静以后,深刻自我反省,醒悟到李陵之所以战败军没,是因为孤军深入,没有后援的缘故,他也想起当初是自己的安排有错误,致使老练奸诈的路博德能够上书愚弄他。于是,他派遣特使,带上一些当时较难得到的物品,去慰劳李陵军队中最后逃回边塞的四百余名士兵。

不过,司马迁的“罪愆”并未因而消失,他仍待在黑暗的牢狱中等待判决。很不幸,在第二年又有一个天大的误会发生,使司马迁和李陵的悲剧急转直下。

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春,武帝再次发动天下壮士,分道北征。如前所述,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领骑兵六万,步兵七万,从朔方出发,担任正面主攻的任务;强弩都尉路博德,率万余人为后援;游击将军韩说,率领步兵三万人从五原出发,攻击匈奴。又命令公孙敖将军,领骑兵万余人,步兵三万人从雁门出发,寻找匈奴作战。各将奉命后,在金殿向皇帝辞行,皇帝将公孙敖唤到一边,向他耳语道:“李陵败降匈奴,听说他有回国的志向,不知是真的吗?你如果能利用此次机会,深入匈奴大本营,迎接李陵还朝,你也算不虚此行了。”公孙敖表示一定遵命办到。

由此可见,武帝此时对李陵已完全谅解,而这段时间,司马迁之所以迟迟没有定罪,与武帝这种心情或许也有关系。这个迎接李陵还朝的行动如果成功,可能也会对司马迁的被判决产生良好的影响。

汉朝三路兵马陆续出塞,随即有匈奴侦骑,飞报且鞮侯单于,单于将老弱辎重都转移到北边,自己带着精壮骑兵十万,屯驻南边,等李广利的兵马到了,双方交战数次,互有杀伤。李广利没有占到半点便宜,他担心军队疲乏和军粮断绝,便带着人马向边塞撤退,匈奴兵却随后追来,恰好路博德带领的后援兵赶到接应,匈奴兵方才退去。李广利也不愿和路博德联兵再进攻,就一同南归。游击将军韩说,到了塞外,没有遇到匈奴兵,也随即折回。

公孙敖将军一到塞外,就遇到了强大的左贤王军队,战不多久,汉军损兵折将,匈奴占了上风,形势不利,公孙敖慌忙退兵。主将自思自想,回朝后没有什么好的战果可汇报的,恐怕受处分,不如捏造谎言,回奏武帝。只说从捕得的俘虏口中得知,李陵在匈奴国大受宠幸,正为匈奴加紧练兵对付汉帝国,所以为臣不敢深入,只好回军。他在武帝面前,把自己“无所得”而回,归因于李陵这个自己人的资敌行为。

这个假情报实在足够令武帝头昏眼花,他又在暴怒之下抄了李陵的家。李陵的父族、母族、妻族全部的亲戚都被抓了起来。武帝命人先在他们脸上刺字,割掉他们的鼻子,再切掉两脚的指头。在一片呼天抢地的惨叫声中,李陵的亲人被执刑的人用棍子活活打死。这还不够,又把他们的头一个个砍下来,挂在旗杆上,把尸体剁成肉酱丢到市集,任凭百姓拿去饲养猫狗。当时的人类离野蛮状态不远,帝王都嗜血好杀。只有孔子、孟子等人类的良心才劝人少杀、止杀。

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后,又想到司马迁还在牢里,没有定罪,马上把酷吏杜周找来,命令他立刻判司马迁死刑。于是,可怜的司马迁被判“诬罔”之罪,即“无中生有的欺骗皇帝的罪过”,按照汉朝法律,犯诬罔罪的应当处死。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司马迁本来期望能无罪释放呢!一听到被判死刑的消息,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没有完成父亲的遗愿。《太史公书》还未定稿,只是一堆混乱的竹简,就这样死了,如何有脸面去见九泉之下的父亲。

他也想到死刑的可怕,他曾在长安的东市看到处死犯人的场面,汉景帝时,大臣晁错是在那儿被处死的,汉武帝时,权倾朝野的豪杰灌夫一家在那儿被斩首,魏武侯窦婴也在那儿被处死,这种处死人的方法名叫“弃市”。司马迁亲眼看见,窦婴被斩首前,百姓们纷纷用石头瓦块投向窦婴,窦婴无处躲藏,只能任其投掷,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后,才被砍头。窦婴可不是一般的人,吴楚七国之乱时,他担任大将军,守卫荥阳,监督齐国和赵国的军队。七国之乱平定以后,他因功封为魏其侯。汉景帝末年,他每次上朝时,诸列侯没有谁敢和他分庭抗礼。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他还出任宰相。如此显贵的人物,结局尚且如此。一个小小的太史令伏法受诛,就像九头牛丢了一根毫毛,整个社会不会因此而少掉什么。社会继续运转下去,可是你却永远不存在了。

司马迁在思索,如果这次能避免死亡,在有生之年,还可做很多事情,特别是完成这部已经写了一半的《史记》。于是他寻找一条免死而出狱的道路。

当司马迁在监狱中寻找一条免死的出路的时候,李陵案件的事实真相又进一步被弄明白。公元前96年,武帝改元太始,取与民更始的意思。恰好这年匈奴的且鞮侯单于死了,其子狐鹿姑单于(公元前96年—前85年在位)继立,派使者到汉朝报丧,汉朝也派使者前往吊唁。李陵闻知家属被戮,痛苦而困惑地询问一位汉使者说:“我为汉家率步兵五千,横行于匈奴,因无援而败,我有哪点地方负于汉家?为什么被满门抄斩!”

使者就把原委告诉他,李陵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又被误会了,他哪里有为匈奴练兵的事啊!那个为匈奴练兵的不是他,是另一个汉朝的降将李绪。一字之差,使他遭受了人间最大的惨祸!他愤怒地派人把李绪杀了,但因当时李绪在匈奴国的地位在李陵之上,单于的母亲大阏氏闻李绪被杀,就想杀李陵,幸赖单于把他藏在北方,等到大阏氏死了之后才又回来。单于对李陵甚为礼遇,把女儿嫁给他,立为右校王,居在外,有大事才召回参议。从此,李陵断了归汉之心,胡服胡语,永为异域之人。他恨汉家斩了他满门,他恨“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这个真相很快传回汉帝国,已经六十岁的武帝显然发现自己又错了。

也许武帝真有赦免司马迁的意图,早在公元前97年,他就下令公布一条法令:“令死罪人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

五十万钱究竟是多少?当时行的是五铢钱,五十万个五铢钱,约合黄金五斤的价值。拿出五十万钱就可免死,是给司马迁一条生路。可是,他父亲当太史令三十年,他自己到入狱时也担任了十年太史令,两袖清风,并没有积下什么财富。转向朋友求援的结果,竟是“往日交游的朋友没有一人愿意救他”,“左邻右舍和亲戚来往的人中没有一个替他说话”,谁敢为一个因触怒皇帝而被判刑的罪犯出钱出力?谁又敢保证帮了他的忙以后,会不会惹祸上身?

这条法令看似一线生机,实际上对司马迁已失去作用。所以此时的司马迁要避免死亡,只有另一条生路——受腐刑以免死。这条法令最早见于五十年前,汉景帝四年(公元前146年),武帝时仍然沿用。

两害相权取其较轻,他选择受腐刑以免死。

腐刑就是男人去势的宫刑,因为男人去势后,无法再生育,有如腐木不再生果实,所以称为腐刑。谈到腐刑就会使人想起宦官。其实司马迁以前的古代,受腐刑及作宦官的,与普通士人比起来,并没有如后世那样地受歧视。在秦朝的时候,宦官赵高,为郎中令,而且担任秦二世的老师。因此,容易与宦官连成一体的受腐刑,固然难免遭到讥笑,但还不致如我们后世所想的那么坏。

大概在天汉四年与太始元年(公元前97—前96年)之间,司马迁下到了蚕室——接受这种刑法的人,畏风怕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施刑的牢房当中必须保暖,就好像民间养蚕的屋子一样,所以,受宫刑也叫下蚕室。

受刑后的司马迁,一天之内,要承受许多次精神痛苦的折磨,在家独坐,则魂不守舍,六神无主,似乎自己已经不在尘世,出门走走,则不知道自己该到哪里去。恍恍惚惚,不可终日。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只因为多说了几句话就“遇遭此祸”,他那些乡亲们都耻笑他,说他污辱了祖先!他自己也愧对死去的父母,觉得没有面目再去父母的丘墓前祭拜,每念至此,就痛苦得汗流浃背,粘住衣服!这种痛苦的心情,直到五六年后,在他写给朋友任安的信中,才尽情倾吐。

受了腐刑之后,司马迁已不再适宜担任太史令,因为那是与管理宗庙有关的官,身体“残缺”的人不宜任职。而武帝这边,李陵案已经过去,他心里明白李陵到最后是被他几次误会所逼反,这事件已没有必要再追究下去。如果他除了身为皇帝并且还具有普通人的良知的话,他会连带地对司马迁感到一丝歉疚,何况司马迁的才能,他早就了解,因此,他又把司马迁从狱中调到自己身边工作。

司马迁被任命的新职务是中书令,中书令官秩千石,比太史令的俸禄可能要高些。中书令原来叫尚书令,武帝晚年喜欢在后宫遥控政府,于是,掌管“出纳王命”(管理大臣所呈奏书,称为收文;又发出皇帝签字判行的命令,称为发文)工作的尚书令,就有机会在中间掌控权力,等于是皇帝的秘书长。尚书令本来由士人担任,可能从司马迁开始,就由宦官担任了。司马迁实际上已经是宦官,但后世实在不忍将他归入后来那些腐败无耻的宦官之中,故不明言。

自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执笔写《史记》以来,到李陵案发生而下狱时,这项工作已进行了七年。在狱中的两三年期间,据说他也没有停止写作,但他的心情已全然改观,并延续到写完为止。李陵案的余响在《史记》中,往往可以闻见,其所受的创伤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反映。

同类推荐
  • 群雄纵横

    群雄纵横

    综元世界是一个能寄托内心情感,施展个人想象的地方。充满斗争的三河五镇,危机四伏的炎日王国,此起彼伏的天下形势。看乱世群雄纵横捭阖,南征北伐;看绝境孤子摆脱困厄,苦中作乐;看国家政权兴衰更替,英雄迭起。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感受世态炎凉,品读人间悲喜。
  • 隋走危机(上)

    隋走危机(上)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汉末曹八斗

    汉末曹八斗

    谢客尝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小老百姓尝言:一斗受穷二斗富,八斗顶多当干部。即然没长那十个斗的手指头,就别天天做梦当皇帝了。在汉末做个大财主吧,农妇、山泉、有点儿田,这样的日子……——挺好!
  •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研究军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军阀是什么?如果按字面释义,军阀的“阀”有点近乎于日常我们所用的“霸”字,因为无论是什么角色的人,只要后缀以这个倒晦的“阀”字,就会变得霸气冲天。军阀可以理解为依仗武力无法无天的人。如果我们还想深究一下“军阀”一词的政治内涵,那么不用花多少气力就会发现两个为众多有关军阀伪定义所公认的要素,一是专恃武力,二是割据地方,英语“军阀”一词WARLORD恰到好处地显示了这两个要素(WAR,指军事、战争,LORD意为土地),无论是西方学者“凡是依军事实力主宰一个地区的人”(谢里登)的定义,还是国内的权威性概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集团”(辞海),概莫能外。
  • 楚汉霸主

    楚汉霸主

    汉高祖刘邦是他兄弟,西楚霸王项羽是他战友。吕雉一心想嫁给他,虞姬跟他搞暧昧。他既是真小人,也是真君子,坐怀不乱却也四处留情。“人人都说智囊张良,其实在我看来,赵阳才是真正的智囊。”——刘邦说。“能与我一争天下者,非赵阳不可。”——项羽说。“羽儿,刘邦虽是眼中钉,肉中刺,但赵阳更是你今后一统天下的阻碍,因此,赵阳非杀不可。”——亚父范增说。楚汉只是历史的标记,真正的霸主到底是谁,尚且不得而知。也许是刘邦,也许是项羽,也许另有其人,一切的谜底将会在《楚汉霸主》中揭晓。PS:本文纯属为大家寻个乐子,图个欢愉,与历史不符纯属正常,较真者勿进,YY者欢迎。战争很热血,情感很细腻,小叶携《楚汉霸主》前来报到。不用担心TJ,断更,请诸位动一动手中鼠标支持新人,放心收藏,多投推荐。
热门推荐
  • 温昕探案记

    温昕探案记

    砌在墙里面的尸体!能与鬼嫂接通的电话!这不是恐怖小说,这也不是鬼故事!繁华世界下,浮躁的心,扭曲的灵魂,活着的人比鬼更可怕!三个鬼机灵般的丫头,本职是温柔可人的护士,却偏偏喜欢帮忙探案,看细腻笔下描述的黑暗心理,她们侦破的仅仅是案子吗?
  • 大唐游侠

    大唐游侠

    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由盛转衰,宪宗李纯于惊涛骇浪中即位,有意重振皇权,削弱割据势力。当时天下藩镇以河北幽州、成德、魏博最为跋扈,成为宪宗的首要目标。魏博武官空空儿、聂隐娘也深深卷入其中。一时间,藩镇与朝廷矛盾日益激化,剑影刀光,游侠横行……
  • 漏光的树

    漏光的树

    在初恋的结尾她遇到了暖心大叔,而她却不知道自己已被卷入了一场明争暗斗的复仇计划中。商场如战场,他义无反顾护她前行,她的笑容温暖了他的整个夜空;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所有手段用尽却在最后只为赢得她的真心;还有一直默默隐忍的她,多年的陪伴甚至不求你爱我;爱恨纠葛,所有的伤害都是以爱之名,命运,或许本身就是一场救赎,深藏在心的秘密到底该向何人诉说,而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生活孕育了哲理,哲理浓缩了智慧。往往大道理并不完全是从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被人们发现和理解的。反之,正是一些平时不被人们注意与重视的小事情,恰恰能够很好地诠释这些哲理的内涵。《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别出心裁,将每个小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当代小学生的切身生活连接起来,让小学生从取材于社会、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哲理故事中细细品味人生的意义。
  • 无境仙道

    无境仙道

    继上古大战之后,这方天地之间,强者尽陨,后人无人能再触及那至强之境,但即便如此,仍有无数修仙者为之修行,再次创就了这番修仙盛世。在这盛世之中,一个懵懂少年却是身负灭族之血仇,为此踏入修仙之道,努力地向着强者之列进发,这又将是一个如何的传奇历程呢?云行四海境无边,世间岂未存不邪。身历天下千万险,唯吾一人羽化仙。
  • 源气世界

    源气世界

    源气是万物的本源,是最神秘的能量,他不但滋生万物,也使人类变得强大。
  • 热血未冷

    热血未冷

    他们是共和国的一道利剑,他们是掐断毒流的长城,他们就是战斗在禁毒前线的缉毒警察。也许他们终将一世无名,也许他们的勋章早已经挂满胸膛,可是他们却永远都没有鲜花和掌声。慈不掌兵,善不从警。古往今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万善只为治恶,万恶只为善而善!也许今日闭眼就将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但是他们却不怨无悔。也许有一天他会倒下,但是他却知道,到那时依然会有人按着他的步子不断的向前走着。
  • 穷根寻叶

    穷根寻叶

    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于是满怀欣喜的开始了那段旅程,有时也会想世界随我转动,在漫天的星河里找寻自己。
  •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

    《雨声不断》散发出一股清肃的正气,饱含着世道人心里的坚硬与柔软、沉重与轻盈、虚伪与真实,语言老道而实在,不矫饰、不夸耀。于寻常处见光亮,从日常里书抒性灵,笔触细腻。内心丰富。《雨声不断》分为真实生活、往事如烟两辑,主要收录了悬崖上的舞蹈、凝望、那人、光头、倚窗而立、面对石头、我身体的伤疤、夜的体验等作品。
  • 候选游戏

    候选游戏

    一场诡谲的游戏,是来自未来的候选。违背了现实科学,塑造着末端的噩梦。候选人的经历都是……一生难忘的悲惨命运;权力、荣誉、乐趣……无法想象的缩略盆景。候选人与普通人间……异类所诛的扭曲信念;生命、力量、情感……覆天悲愿的罪恶表演。候选人之间的生死论,那是拼上一切的证明;人们称其异类而斥之,那是源于未知的恐惧。赢了,能改变世界。输了,将抛弃一切。请问,当选项里,只有“A:生命,B:其他。”那么,你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