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2100000040

第40章 文房四宝

文房即书房。“文房四宝”是旧时对书房中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笔,又称“毛锥子”、“龙须友”、“毛颖君”等,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基本工具。

中国毛笔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古今注》记载,笔是由秦代人蒙恬发明的,其实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毛笔的雏形。从殷墟陶纹残片以及甲骨文上的朱色、墨色字迹推断,当时已经开始把毛笔作为书写工具了。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古墓出土了笔套配备完整的战国时代的毛笔,这说明毛笔在当时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对笔的名称各国却不尽相同:秦国称“笔”,吴国称“不律”,楚国称“聿”,燕国称“弗”。秦统一全国之后,“笔”的名称也就确定下来。蒙恬所作的工作也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吸收了各国毛笔的长处,经过进一步加工,使它更加完善。毛笔也在此后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制作工艺愈加精良,品种也逐渐繁多。据说东晋时的书法家王羲之还曾经写过“求笔帖”,向当时制作毛笔的名家求笔。

文房四宝毛笔的种类很多,概括地说,大致可以分为“柔毫”、“硬毫”和“兼毫”三种。柔毫选取羊毛为主要制作原料,故又称羊毫。羊毫柔软而无弹性,柔韧圆润,写出的字丰满而有变化,画出的花和叶,饱满而有风韵。硬毫主要选用野兔毛和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作而成,习惯上也称为狼毫、鼠毫。它比较容易上手且富有弹性,落笔锋芒较为外露,笔墨干湿分明,写出的字干脆利落,分外精神,还比较适宜作山水画。兼毫采用羊毛和其他兽毛制作而成,柔而健,具有软硬适中的特点,是介于柔毫与硬毫之间的中性笔。用途也比较广泛,书法与绘画中运用都非常得当,但需要一定的功底和技巧,所以不适宜初学者选用。

毛笔中的上品要数发源于我国浙江省吴兴县善琏镇的湖笔和产于安徽省宣城地区泾县的宣笔。湖笔因产地原属湖州府而得名,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在元代时,有一位名叫冯应科的笔工,他所制作的笔,与赵孟發的字、钱舜举的画,同被人们誉为“湖州三绝”。宣笔的历史也很久远,当代书法家林散之曾这样称赞说:“人人都爱湖州笔,岂料泾城笔亦佳;秋水入池花入坐,斜笺小草兴无加;新制几枝初试手,尖圆齐健足堪夸;谁谓今人不如古?蒙恬自是后生家。”

墨是书法绘画的用品,可分为三类,即“松烟墨”、“油烟墨”和“油松墨”。松烟墨是采用松木烧烟,然后再加入胶和香料制作而成,墨色深重,但是缺乏光泽;油烟墨是采用桐油或菜油烧烟为主要原料,再掺入胶和香料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油松墨是由松烟和油烟混合而成。作画时大多用的是油烟墨,书法时油烟墨与油松墨皆可,因为它们不仅墨色黑、有光泽,而且质地较为细腻。辨别墨的品质优劣,首先要看质地是否细腻;次看墨色,尤以黝黑而发紫光者为上;再看所含胶质轻重,以不涩笔,不泥砚为其标准;最后听研磨或者叩击听研磨或者叩击的声音,以其清脆细腻为准则。

墨在我国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述古书法纂》记载,早在周代周宣王时已经有正式的墨了。到了东汉时期还出现了较大的制墨作坊,而且宫中也设置了掌管纸、墨、笔和封泥的官员。三国时代,长安韦诞(仲将)以善于制墨而著称,被人们誉为“仲将之墨,一点如漆”。到了唐代,制墨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在选料上更加精益求精,在造型上也更加讲究,出现了“剑脊龙纹圆饼”、“双脊鲤鱼”、“乌玉块”等。南唐时奚超、奚廷圭父子被李后主(李煜)册封为墨官,并赐给他们“国姓”李氏。从此之后,“李墨”便驰名于天下。宋代宣和年间,李墨的产地歙州改名为徽州,“李墨”之名也就随之更名为“徽墨”。

宣纸

中国书画所用的纸以宣纸为主。宣纸的品类繁多,按性能用途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三种。生宣吸水性能较强,适合写意花卉、写意山水和书法创作。把生宣经过上明矾、骨胶、洒金、洒云母、涂色等处理,改变其性能,它就成为了熟宣。熟宣吸水性弱,适合画工笔山水和工笔花鸟。半生熟宣也是由生宣刷以薄粥汤,并调入大量清水后生成,吸水性能适中,适合兼工带写的画法,也可用于书法。按照原料来分,宣纸还可分为皮料、绵料、黄料;按照尺幅规格划分,可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一丈及丈二等,还有狭长达数丈的手卷,短的称为横披,一尺左右的称为册页,扇面装裱成册页后叫做扇册。

宣纸的产生距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是生产宣纸的极盛时期,以出产于安徽省宣城地区的为最佳。

明·文房之宝砚,俗称砚台、砚池等。好的砚石以石质坚润细腻为上,如此磨出的墨才能浓且润。在砚的众多品类中,以产于广东肇庆端溪的端砚为最佳,能“下墨”,也能“发墨”。所谓能“下墨”,指的是砚质不滑且出墨快,磨出的墨汁均匀细腻、无杂质;所谓能“发墨”,指的是砚质不粗糙,墨于砚台中随笔旋转而不损毫。除端砚外,安徽歙县出产的歙砚,以及山东出产的鲁砚和甘肃出产的洮砚都较为著名。

砚的原型为西安半坡原始公社遗址出土的石砚磨器。到了汉代,砚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有石砚、陶砚和漆砚,造型也极为生动。唐代的砚,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还出现了歙砚和端砚,研究砚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如《砚史》、《砚谱》、《砚录》、《砚林拾遗》等。

端砚

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中的四种文具,它们在中国的书画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独特功能又彼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古时文人墨客挥毫创作的必备工具。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东晋时代人,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后迁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做过秘书郎、征西长史、临川太守、江州刺史、护军将军、会稽内史、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幼年时经父亲指点笔法,又从卫夫人学书,后来“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王羲之·鹅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遂师法张芝、钟繇等,并吸收民间书法,开始在各种书体中深下苦功。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由隶书到楷书的过渡时期。这时楷书已经形成,但是笔体还比较粗放,草书、行书亦是如此。王羲之遗留下来的书迹有章草、今草、楷书、行书等四种,虽然王羲之所致力研究的是钟繇的楷书和张芝的草书,但是他没有做纯粹的模拟,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加以新的变化发展,形成自己妍美流便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新的书法体貌。

草书的出现是在先前的金文发展到石鼓文后,这时产生的草篆是草书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西汉末期到东汉初期之间,又出现了章草,即带有隶书波磔的草书。从章草发展到今草,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而王羲之则以自己独特的书法创作完成了这一转变,充分体现出他的书法中尚“意”的美学原则,使今草从此之后逐渐走上了成熟。著名的《十七帖》便是草书的典范之作,因以“十七”两字为起首而得名。由于王羲之的原作现已一件无存,流传下来的《十七帖》为唐太宗收集王羲之以草书体写的信札,历代刻本而成。全帖字字独立,无任何连带之笔,又前后顾盼,上下呼应,点墨间,似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气韵流动于其中,素有“一笔书”之称。其用笔方折有力,布局严谨疏爽,体态婉转而多边,表现出笔方势圆的古典之美。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王羲之的行书也更加集中体现了他的书法的妍美特色和革新精神以及审美理想,为后人所称道。人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便是这一书体的典范之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卓等41位文人雅士相聚于山阴兰亭,畅谈人生,饮酒赋诗,其间有人推举他为诗集作序文。面对良辰美景,盛情乐事,又仰观俯察,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变迁,不禁游目骋怀,思潮泉涌,“书用茧蚕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为”,一挥而就写下了千古杰作《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全篇324字,28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中锋用笔,以侧锋交替,轻重适宜,字距分布疏密得当,错落有致,整体布局采取纵有行、横无列、行款紧凑,首尾呼应的方式,参差多变又浑然一体。重复之字,必若重构,全篇20个“之”字极尽变化,无一相同,且运用自如,集中体现了笔与意、形与神、刚与柔古典中和的审美典范。据说《兰亭序》原作传至其七代孙智永,遗付辩才和尚,后被唐太宗设计从辩才处得来,秘藏于宫中,并随其葬于昭陵。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等人的摹本。

王羲之·长风帖王羲之流传下来的摹本的其他代表作还有《姨母帖》、《初月帖》、《孔侍中帖》、《奉橘帖》、《远宦帖》、《寒切帖》、《上虞帖》、《知庾丹阳帖》、《王略帖》、《黄庭帖》、《乐毅帖》、《怀仁集圣教序》以及《吴文碑》等数百种。唐太宗曾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索,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王羲之传论》)唐代张怀瓘也说:“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动必中庸。”(《书断》)这里的“中庸”,表现在书法上就是具有中和之气的古典美。

王羲之的书法为历代书法家及爱好者所崇尚,成为书法艺术创造的典范,他本人也被人们誉为“书圣”。

(孙爱迪)

同类推荐
  • 穿越之才子霸业

    穿越之才子霸业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贫苦小子柳如烟穿越到宋末乱世,国家危亡之际,他苦练精兵立劲旅,纵马狂歌战金兵,合纵连横灭强敌,浴血征战定江山。情挑侠女,迷倒公主,征服女将。一切都刚刚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 玉念,无痕

    玉念,无痕

    这是一部围绕着太白剑派的故事,讲述了后青龙会时代的一件大事,围绕着天下八荒之间的恩怨展开。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三国风雷传

    三国风雷传

    主人公王锡,由于高考落榜,悔恨不及,夜间做了一梦,回到了三国时候,到了那里,他结识了鲁锋、赵强,周桐等一批三国时代的好汉,王锡励精图治,几经挫折,最后,在鲁锋、赵强等人的帮助之下,终于战胜困难,赢得胜利,成就一代霸业。
  • 衙内当国

    衙内当国

    一个有点厌世情绪的人,莫名穿越到了北宋,获得了第二次人生。稍微让他觉得有点困扰的是,他变成了高衙内。所以,上梁山还是不上梁山?这是一个问题。当然啦,这个问题可以放到后面再考虑。高衙内的第一个战场是东京汴梁,这个城市里隐藏的黑暗和秘密,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热门推荐
  • 你哪吒专

    你哪吒专

    头戴乾坤圈,臂绕混天绫,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他就是哪吒。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哪吒脚踏风火轮在宇宙三度空间以外里尽情的翱翔,当他的速度提升到光的速度的时候,还有另一个新的次元存在着。。。当风火轮以极高的速度移动,就可以在靠近黑洞之后,不被黑洞的重力吸引而安然返回地球,掉进无限遥远的未来。就这样哪吒来到了21世纪,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
  • 废柴小姐太倾城

    废柴小姐太倾城

    一朝穿越,相府嫡女,废物一枚,人人来打,人人来欺.却不知这具身体已不同以往,史无前例超神体,亮瞎你们的狗眼,扮猪吃老虎,搅得你们天翻地覆.拐个妖孽美男,携手妖孽惑乱天下,那些欺压过她的人,都哭死去吧!什么?有只神兽?抢过来!什么!有神器?夺过来!啥!你要来抢老娘的妖孽美男?不好意思已经睡过了!(本文男女身心干净,结局过程一对一,赶快戳进来吧!)
  • 三国管理学(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集粹)

    三国管理学(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集粹)

    本书把《三国演义》中蕴藏的博大精深的管理思想和当今企业管理结合起来,语言流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肯定能对公司管理者的企业运营发挥重要作用,是公司管理者必备的管理书籍。
  • 缘仅此而已

    缘仅此而已

    校园时代,你和我遇见,想象过将来,期待过未来的美丽如画。但最终期盼到来的仅仅只是酸涩的青春痛楚,多年后,我们回忆起那段故事。记得上次一个朋友婚宴上说的那样:“那时候的我们连年轻都算不上,最多的充其量不过是一群小破孩罢了。有时候只是想想她现在过得好与不好,不过也只是想想。”最后回头来看看自己,仅仅只是走过的一段路。
  • EXO之初心难反

    EXO之初心难反

    “暻秀哥,敏锡哥,我想要那个。”“买。”二话不说刷了卡。“灿烈哥,子韬哥,这个游戏我不会玩。”“拿来,你哥帮你玩。”“奶包哥,鹿哥,我想喝那个奶茶。”世勋拿着鹿晗付了钱的奶茶递给曦淼。“钟大哥,俊勉哥,我喜欢这个包。”“买”直接付了款。“艺兴哥,钟仁哥,这个舞怎么跳?”两人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伯贤哥,亦凡哥,我想吃那个。”两人直接把钱包给了曦淼。
  • 世界第三神

    世界第三神

    上卷·人间篇受人爱戴,受人仰望,受人跪拜,碾轧深爱之人如脚下尘埃。这便是神,不会爱任何人,却受世人所深爱的,可憎的神。其实成神也没什么难的,于是她决定,露琪亚要做自己的神;下卷·地狱篇世上最残忍的,不是在你堕入深渊时落井下石抑或冷眼旁观,而是温柔地拉住你,再把刀子狠狠钉在你手上。
  • 现世修仙实录

    现世修仙实录

    通过一场惊天阴谋,从而被卷入修仙界他,从一个平凡的小人物,经受了现实的残酷与痛苦一点点的往上爬着,最后面临他的是永恒的美好,还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 混沌世界系统

    混沌世界系统

    意外成为混沌继承人,混沌世界背后的阴谋是什么?群号码:291941374目前缺少三个主要人物,多个龙套。每天晚上十点钟左右更新两至四章。
  • 倾世毒医:至尊萌妃

    倾世毒医:至尊萌妃

    她,21世纪王牌杀手,却赶上了回潮流,穿越到了凤家草包嫡小姐身上。懦弱、废柴。但,她成了她。废物,哼,本姑奶奶是全系召唤师。灵兽,哼,本姑娘不稀罕,还都往身上扑。他,妖孽一只,腹黑王爷,偏偏缠上了她。斗姨娘,揍庶妹。她扮猪吃老虎,却遇上了真正的老虎。腹黑VS妖孽,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三灵逆天之猪神

    三灵逆天之猪神

    永无止境的惊奇,绝不罢手的新颖。灵武大陆巅峰存在,修灵者第一世家,蔡家,强盛千年后,终在一系列变故中遭遇了覆灭性的劫难。而蔡家家主蔡宇轩战死,以及其唯一后人蔡耀体内没有灵力,则是进一步加快了蔡家覆灭的脚步。八字天王蔡德文早感此劫,便是在暗中操作,终于在蔡家覆灭时将蔡家唯一后人蔡耀秘密送走……故事由此开始,且看蔡耀如何将蔡家再次推向灵武大陆的巅峰。新人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拜托各位了。蔡耀:天要绝我,我便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