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600000008

第8章 根本逆转 (2)

群众的情绪更加澎湃。总工会移师湖北江岸办公,2月4日上午9时,哄传中的京汉铁路全路总同盟罢工,由汉口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一声令下,长辛店、郑州、汉口同时发动,终于见诸现实。工人们誓言:“我们是为争自由作战,争人权作战,只有前进,决无退后的。”2月6日,各工会组织慰问团至江岸京汉总工会,各界民众一万多人,在汉口游行示威,武汉全市震动。

关于“二七大罢工”的总指挥是谁,史书记载,多有含糊。《李大钊传》称“大钊同志是这次大罢工的积极领导者之一”。吴佩孚的幕僚汪崇屏也认为是李大钊:

民国十二年(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会下令定于第二天早晨全线罢工,由李守常(即李大钊)来领导,实际出面的是王功与李振瀛。长辛店、郑州、汉口同时发动。到2月7日,军队出来干涉,强迫复工,在汉口、长辛店都发生流血惨案。李认为是吴所下的命令,其实吴不曾下令,吴根本就不知道李是共产党。

当时李大钊确在汉口,但不是总指挥,他只是和一些工运领袖有接触而已。总指挥是张国焘,他在回忆录中称:“2月4日正午,京汉路全线同时进入了罢工状态,我成为这次罢工的最高指导者。”

京汉铁路乃直系生命线。吴佩孚决不允许京汉铁路瘫痪,当时他的气势正盛,只手几可遮天,命令湖北督军萧耀南立即解决工潮,不惜采取武力。2月7日,全面镇压开始了。江岸工会遭到军队围攻,工人赤手空拳,与手执长枪大刀的士兵搏斗,死伤无数,血流满地。一名工人领袖手持罢工指挥旗,带头向士兵的队伍冲去,被子弹击中头部,倒在血泊之中,口中仍高呼“杀呀”。武汉实行大戒严,各工会被封,工联会遭劫;军警密布街市,捕拿工人领袖。

在军警包围江岸总工会前几分钟,张国焘及时躲进了法租界,逃过一劫。当晚,总工会决定复工。但大规模捕杀并没有停止。共产党工运领袖邓中夏记述,在“持枪带炮的军队”血腥镇压中,工人当时死者四十余人,伤者数百人,被捕入狱者四十余人,被开除流亡在外者一千余人。③林祥谦被捕后,军队逼他下复工命令,林祥谦回答:“头可断,工不可开!”于是,他就人头落地了。施洋亦于2月15日(农历除夕)被军方逮捕枪决。施妻含泪奔走于京沪等地,为夫鸣冤;其父在施洋牺牲后,悲哀不已,数月后亦一病不起。邓中夏被北京政府通缉,不得不逃亡上海。国民党工运领袖马超俊痛心地说,惨案发生后,“工人如丧考妣,重入深受压迫无可告诉之境……‘工会’二字,工人再不敢提及,实为全路工运之彻底摧毁时期。”

中共在北方突然遭此重大挫折,几年间辛苦建立的基础,几被摧毁殆尽,痛定思痛,终于承认“工作中心已不在北方,现在应当加强上海、广州等处的工作”。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亦未尝不是休养疗伤的权宜之计。

但话虽如此,中央还是不愿意迁到广州,于是又搬回了上海。由于孙文对“二七惨案”一言不发,对军阀既没有作过任何抗议,对工人也没有表示过任何同情与支持,使得中共对南方更加不满。维经斯基也一直反对把中央迁到广州,“中央委员会不应在广州孙逸仙的鼻子底下,至少应在上海的某个地方。”

可是马林对“孙逸仙的鼻子底下”情有独钟,非要中央搬到广州不可,在这场“迫迁”之争中,他要压倒维经斯基。维经斯基与斯大林没什么交情,但马林有莫斯科的尚方宝剑,胜券在握。

3月,陈独秀率先南下,随后,整个中央,连同《向导》周报,便一并迁到了木棉花开的广州。不过,陈独秀的心情,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感受不到半点大地回春的喜悦。饱受兵灾的广州,已是千室为空,一片凄凉,满城尽是滇、桂军的骄兵悍将。市民扶老携幼,含泪奔避,载道流离,和任何一个被军阀战乱蹂躏的城市,毫无二致,没有一丝革命气氛。这一切,都令他情绪低落,郁郁寡欢。

1923年初夏,张国焘从莫斯科回到中国,他仍然不满中共加入国民党的政策。他当面批评马林在中国工作问题上属于右派。张国焘质问马林:“没有人反对我们的人加入国民党,然而问题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保持我们的独立自主?为国民党的发展,我们合作到何种程度?应在哪些问题上批评国民党?”而马林则坚信,如果不加入国民党,既要与国民党一道工作,又要保持独立性,这必然使中共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小宗派。他甚至断言,在中国,建立一个工农政党的可能性较之印度等国要小得多。③

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毛泽东陪同马林从上海到广州。争论也从上海移师广州。6月12日,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州、山东、浙江等地的三十多名代表,济济一堂,相聚在广州东山的一幢小洋楼里。在这里他们可以半公开活动,无须像在上海那样,为了躲避巡捕密探,不得不把会场东搬西挪。

在三大上,代表们对国共合作一事,再起激辩。

张国焘、蔡和森等人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尤其反对产业工人加入国民党,与陈独秀、马林展开反复辩论。张国焘说:“我们宁可保持左,左的错误比右的错误容易改正。” 这时,宁左勿右的阴影,已开始影响人们的政治思维了。张、蔡甚至用极严重的语气批评,马林和陈独秀要“葬送中共”。而毛泽东则明确站在陈独秀、马林一边,支持国际意见。

毛泽东在湖南曾经搞过工人运动,参与安源煤矿工人、长沙建筑工人、排字工人和人力车夫工会的组织工作。但他向马林承认,湖南有三千万农民和三四万现代工人,他对工会组织已拿不出任何办法,所以十分悲观,认为中国的国民革命只能在世界革命之后进行,“甚至认为欲拯救中国唯有靠俄国的干涉”。这也是他支持加入国民党的原因之一,因为无论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不可能建成群众性的政党”,国民党是小资产阶级的党,相信目前只有小资产阶级能够领导革命。

经过反复讨论,三大终于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③

陈独秀的立场与心情,错综复杂,既不能违抗国际命令,但任令委曲求全,又于心不甘,于是,他一方面同意加入国民党,但另一方面又要中共保持批评国民党的自由。对国共关系,他有八字真言:“加而不入,办而不包”。组织上可以加入,但决不融进去;工作上可以协办,但决不包办。

马林赴华使命,可谓大功告成。三大结束后,这批心情复杂而兴奋的中共党人,来到了黄花岗烈士墓前。张太雷举起拳头,用激动的声音说:“同志们,我们来唱《国际歌》。我唱一句,你们跟着唱一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上的罪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作一次最后的战争……

鲍罗廷携巨资登场

中共三大召开期间,孙文正在东江督师,与陈炯明作战,根本无暇顾及国民党改组之事。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等跨党的中共党人,曾联名写信给孙文,劝他在民众中开展广泛的政治宣传,不要效法封建军阀,一味依靠武力夺取地盘。建议他“离开广州前往舆论的中心地上海”。

到那里去召开国民会议(如先生在“五权宪法”中所阐述,而不只限于群众游行)。这样,一支解决全国问题的集中的军队便能建立起来,一支国民革命的集中的军队便能建立起来。

但孙文对马林说,他准备一鼓作气打败北洋军阀,然后坐飞机到北京建立一个“好政府”。这才是国民党的当务之急。

这年夏天,北京政局剧变,直系发动政变,把总统黎元洪赶了下台。直系首领曹锟为了给自己当总统铺路,开始密谋与孙文和解。孙文亦投桃报李,表示可以令北方各省的国民党停止军事行动,甚至有条件地不反对曹锟当总统,并指定孙洪伊、徐谦二人专门负责联直工作,而汪精卫则继续在东北和浙江一带奔走,做联奉、联皖工作。

孙文和他的忠实追随者都是广东人,但他们对广东却没有什么特别的留恋。据马林的观察,廖仲恺“他希望孙中山在南方失利(这样就可以更多地关注北方了),而胡汉民则认为,控制广东对整个事业没有什么价值。”马林也曾问过汪精卫,他这样斡旋于天津、奉天和杭州之间履行外交使命难道不感到厌倦,再者他的奔忙又有什么用处?汪精卫回答说:“我自己也不知道。”——马林感叹地说:“这三位国民党的要员只爱干,因为他们唯孙中山之命是听。”

中共对孙文热衷于与北方军阀联络,也深感不满。他们写信给孙文说:“直系是我党的敌人,这是很清楚的。但是我们不能屈从于段(祺瑞)和黎元洪。再者,我们不能沿袭封建军阀用武力夺取政权攻占地盘的同样的方针。这会给人们造成我们与军阀是一脉相承的印象。用旧方法旧军队去建立新中国不仅不合逻辑,而且在实践中也绝对行不通。”

7月11日,陈独秀在《向导》周报连续发表文章,措辞冷峻,警告孙文“断不可徘徊依违于军阀之间而终无所成,徒然失去国民之希望与同情”。③同时又质问,如果孙文可以和曹锟携手,那岂不是与陈炯明、沈鸿英走到同一条道路了?为什么孙文可以联曹,陈炯明、沈鸿英联曹便罪该万死?

面对陈独秀的公开批评,孙文大动肝火,在马林面前发了一通脾气:“像陈独秀那样在他的周报上批评国民党的事再也不许发生。如果他的批评里有支持一个比国民党更好的第三个党的语气,我一定开除他。如果我能自由地把共产党人开除出国民党,我就可以不接受财政援助。”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用不着苏俄的财政援助,我一定开除共产党人。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廖仲恺、胡汉民都悄悄地溜开了。

同类推荐
  • 医品大臣

    医品大臣

    身为名医的刘小天本该前程似锦,过着富贵的日子,突然的一次意外穿越让他回到了大名朝,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本来只想挣点小钱了却余生,无奈拥有超前的医术,过人的头脑,注定不能平淡渡过。“什么,宰相病了,让他排队,皇上还没看了”“太傅想请教我问题,让他等着,没工夫”“吏部尚书想学点东西,额,告诉他预约一年以后的档新书开更!!!求推荐!!!拜谢各位!!
  • 历史挖的坑

    历史挖的坑

    历史是复杂的,不管碎屑多么细小,也仍旧复杂。本书站在史册边上,发一通卑之无甚高论之论,以期于人有益。因此,本书最大特点在于用思想性统率可读性,严肃认真,不人云亦云,也不故作惊人之语。对专制皇权的剖析平心静气;对臣民适应专制的状态求实求真;对专制社会微调机制的失灵,分析持之有故。该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分析皇权运作时最高统治者的各种手段与权术;中编则分析臣民对专制社会的认同,对皇权的忠诚,对社会正常运转所作的努力;下编为士的历史,铸造了士的两个品格:家国情怀和御用心态。
  • 清风扬

    清风扬

    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一场意外,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且看他如何风生水起,扬名立万,抱得美人归。
  • 初尝三国之乱世猛将

    初尝三国之乱世猛将

    每及三国,总有世人怨叹,为何?英才凋落,人杰消逝。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毁掉了太多的人:雅量恢廓的周瑜,意气风发的孙策,英敢类父的曹昂,还有白马银枪赵子龙,西凉锦虎马孟起等等,且看如孙策未死,周瑜未亡,曹昂得生,天下又会什么样的的天下;水煮三国,但愿可行!本书纯属虚构,严重架空,时代人物混杂,慎重!PS:第一次写,若有错,请大家谅解!
  • 中国历史长河

    中国历史长河

    用看故事的方式读历史!无限精彩尽在其中!每节至少一则历史故事,却又自然连续,让您在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之中,领略历史的无穷妙趣。一书在手,囊括整部《二十五史》,将中国五千年历史从头讲到尾。一个人的历史文化知识往往是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拓宽人生视野、增强文化修养、提升个人素质,为迈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您已抽不出时间来阅读,您不妨让您的孩子看一看。相信您对本书的判断,您的孩子会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文史知识,了解到许多成语、典故及历史事件的出处、来历,为增进学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素材的储备、知识的积累,高分作文何足道哉!还等什么呢?赶快阅读吧!
热门推荐
  • 吴世勋:ONLY

    吴世勋:ONLY

    【《永不忘那晗冬夏雪》第二部】“吴世勋,我君唯一辈子只爱你!”“那你一辈子只能是我的。”“我们中间会经历沧桑和悲欢离合。”“没关系,我的一切只为你。”--“她已经死了!吴世勋,你还要我说几遍?”“你骗我,不会的!”--“君唯,记住,我恨你。”连接上一部悲伤剧情,让他走出挚爱双亡的阴影,让她重现纯情时代的光彩。“我们,在一起。”
  • 未来是我们的

    未来是我们的

    还记得那首从头再来吗?我要认真,快,并坚守承诺!青春,你好。
  • 金银财宝帅哥来:花痴郡主

    金银财宝帅哥来:花痴郡主

    一句勾错魂,阎王把她扔到了古代重生。许她美男多多,附送绝世轻功,还大富大贵。可是为什么她竟成了宁安侯府的花痴郡主?还是个男人见了厌,女人见了嫌的主。别以为这样就能难倒她,她照样在这异世玩的风生水起!
  • 高中江湖道义

    高中江湖道义

    兄弟情,朋友泪,是纠结,是放弃,还是继续勇往直前?
  • 桃花扇

    桃花扇

    梅老太爷的宅子在东城,梅家原本是保定府最著名的大户,梅老太爷的父亲曾在晚清著名红顶商人盛宣怀手下做事,在扳倒胡雪岩的商战中出了大力,有这般能人先辈,梅老太爷自然在保定府一带呼风唤雨。但民国建立至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梅老太爷却固守祖规,食古不化,终于弄得家道中落。
  •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秘方、妙方大多从民间土、单、偏、验方中汲取营养,并经过数代人的反复实践、验证、修改,而成为普济之方,这些民间秘方、妙方也是中华医学的宝贵财富,在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温柔姑娘冷血夫

    温柔姑娘冷血夫

    他,冰一样的男子,对任何人都冷若冰霜,却只为她化为一江春水;他,花花公子外表下是一颗脆弱的心,他不相信爱情,心门却为她打开;他洛晨的少年帝王,如同撒旦降临恶魔重生修罗再世的他却甘心为她改变。本以为和他的相遇会是自己的真爱,却发现命运的齿轮早已有了它的轨迹,最终谁是谁的良人,谁又是谁的归属...新书《倾城太子妃:太子别闹专心宠》放心入坑!!!
  • 醉墨倾素城

    醉墨倾素城

    本王妃最大的心愿就是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开家大大的“牛牛店”,可是钱未够,人未招,地点暂无。最伤透脑子的还是无法引进修复技术。
  • 鬼眼:妻子的秘密

    鬼眼:妻子的秘密

    我本是一个富家女,衣食无忧,然而一次冒险将我推入一个无边的黑暗,怪异的事情接踵而来,上门提亲的怪异男人,我是白富美,我不想要嫁屌丝,然而在我身上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秘密?我的父母到底欺瞒着我什么?我要揭开在我身上的秘密,然而屌丝老公却是这个秘密的关键钥匙。一切尽然都是命中注定。
  • 殿下哪里逃

    殿下哪里逃

    我欧阳雪上得了厅堂,呃,虽说下不了厨房!但我好歹也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跑车、买得起洋房、斗得过情敌、打得过流氓!你,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