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4500000006

第6章 卢照邻——日夕苦风霜「之肆」

因为阴雨不定,所以,我打起了帘子读书。只瞥一眼他,就哀愁四起,好像遇见了我的起初。

他的诗可能很多人没有读过,或者读过也没有留下多少印象。但是《红楼梦》中贾宝玉房里首席丫鬟花袭人的名字,没几个人不熟悉。一般都认为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给她取的“花袭人”这三个字来自陆游的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花气袭人浑欲醉”。但实际上,早在陆游之前,他的著名长诗《长安古意》中就有类似的诗句。那首诗有着匪夷所思的、衍发和生产我们思想的能力,弥缝了现实与幻象的界限。两者中都有的、流动而不流逝的情感是一脉相承的,影响着我们对春天或爱情的判断和理解——《长安古意》堪称初唐第一佳作,去找找看吧。它的最后两句是:“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其他的还没什么,贵就贵在“袭人”二字上,精要而丰富,朴素还妩媚,情入骨髓。所以,有时我们对于初唐乃至更早的那些有着更为尊崇的致敬也在这里了——后来的诗人都抄先驱们的,先驱们却是自己脑子想。

这也是先驱们的悲哀:人们(包括我)把眼睛盯在最辉煌的舞台中央:唐诗,宋词,而灯火阑珊的地方,稗草一样瑟缩着的,是古诗十九首,是花间词……我们把它们忘记了,虽然一抬头就能看得见。可是,是它们生的它们。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似乎被嫁接、压枝和杂交之前的稗草们更接近原来那些句子该有的体温和体香。

读一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便嚼出五古连绵流转、气脉连贯的味道,胜于后世多少对仗工稳的律诗!我始终认为,唐诗的律化,是一时风气的变迁,而不是什么进展。沈宋、李峤等人对律诗定型的贡献,只是在标志一种变迁的意义,而不是对文学史的什么贡献。文学,只有形象、情感、思想那些曾经打动人的、至今仍旧打动人的东西,配叫做文学的成就。旧诗有字数、简单对仗、略求音韵,已足以是一门精妙的艺术,我从没因为近体诗那些细致规矩感到律绝更加高级、精妙或更加悦耳、铿锵。对更多的作者来说,那是一种桎梏,或者一门技术,于文学何干!旧诗里的自由体,是最好的体。

他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如同一场雨水穿越大地,所有的路途都摆动飘摇,如此明暗交错又千回百转,去赴一个盼望已久而喜忧参半的宿约。这个人啊,自己也曾感叹:高宗时代崇尚吏治,他专攻儒业;武则天时推崇法治,他信奉黄帝老子的无为学说;后来朝廷屡次征召提拔贤士,他已经得了风疾,从此残疾。对风疾后人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风寒或者风湿一类的疾病,有人说,风疾就是中世纪时几乎毁掉了整个欧洲的麻风病,而他得病的时候,可能还不到四十岁。回到洛阳,他就到处求医问药,却一直不见好转,似乎阴雨连绵等不到晴天。因为要求医问药的缘故吧,在洛阳过了两年,他又移居太白山下,借住在一座茅草屋中。这一时期,得到一位方士的秘制药丸“玄明膏”,很见效果。但是,不久他父亲的死去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太悲痛而胃口大坏,药丸一吃进去就立即被吐了出来,根本无法发挥疗效。因此,他的病情不断加重,最后终于瘫痪,起不了床,像九月的麦子,一旦被浸泡便无法收割和打捞——而人的一生可不就是一季的麦子?然而,在他二十多岁时妻子已经去世,谁又来照顾他呢?这个不能行动的病人,头发凋落,花朵凋落,树叶凋落,热情凋落……他的悲惨命运似乎从很早就已经坐胎成型,一点一点落到实处。在《失群雁》诗中他这样哀叹:“惆怅惊思悲未已,徘徊自怜中罔极。”实在是那一时期的诗人自况。

好在他是著名诗人,曾结交了不少朋友。因此,家道清寒的他因病隐居之后,也能得到一些可贵的、忘形之交的资助。据文献记载,赞助过他的人有太子舍人裴瑾之、韦方贤、左史范履冰、水部员外郎独孤思庄、少府丞舍人内供奉阎知微等人。有了这帮官场友好的资助,他在病情进一步加重的时候,还有能力移居具茨山下,在那里买了几十亩土地,引了颍河水绕过房屋四周,大概是为了灌溉之用,供一个蠕虫一样即无尊严又无生存能力的残障的诗人种田——一个瘫痪的病患,他要怎样种田?用什么办法?受了多少难为?种的田活了吗?活了多少?够不够吃?……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现在的官人无论如何是不会费心照顾一个残障的诗人了,绝对不会了。哪怕是为他凑钱买地让他难为着种——他们忙着收钱。

日子又深又寂,当他的身体被约束之后,他的思想却有空间得以深沉地蔓延开来,然后渐渐地红浓绿肥。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或许用思想行动不是他愿意选择的生活道路,但却能像一个寂寞采桑的女子,假装看到一池一池的莲开,并带着冷冷的喜气手绘下五彩。他的诗作在事实上是拐杖也是轮椅,还是老师,解答了一些身体和心灵的困难题设。这让我们想到自己:现实世界里,人欲如麻,弱水三千,我们要满足什么欲望,我们选取哪一瓢饮?这些可能的解答会是一个很庞大的空间。谁也没那么长的生命去遍历搜索。我们需要预见一个愿意得到的答案,然后,给自己以一定的约束,方可有所得。

也许是因为对未来太过绝望吧,在具茨山的这处居所附近,他让人预先修造了坟墓。自己平时就躺卧在墓穴之中,等待死去。

他瘫痪之后,无法自己行走,这样的日子过了十余年。其间每逢春秋时节,在一些闲处的日子里,比如秋收后,为了欣赏烟霞景致,他就央人用轿子把他抬到户外,面对山川景物,他悠然怅望,久久不愿离去。那一次,他身边叶色葱茏,能看到满天的星光,还有清寂的月色——那月如眉。他的《行路难》就是自己心情的最好表达:“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黄莺一一向花娇,青鸟双双将子戏。千尺长条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亏。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任风吹。一朝憔悴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对比李白的《蜀道难》,我觉得,除了备言了自身的离别忧伤、世事艰难,他还另有一种对历史的兴亡之叹,器局反格外壮大些。诗人从渭桥边枯木横槎所引发的联想写起,其眼光已不局限于宫廷而转向市井,后半部以“人生贵贱无始终,倏忽须臾难久持”的议论为转折,跨越古今,思索历史和人生,夹以强烈的抒情,胸怀之开阔不是俗流可以望其项背的。

可是人生犬牙交错,对这样卓越的诗人,命运还是一点也没打算放过——好像他(她)越卓越,它就越不放过。一天,他写了一篇《释疾文》,剔骨见血地为自己的命运感伤了一番。最后的最后,他还是因为无法忍受疾病的痛苦(也许还夹杂了生之恐慌?),决定采取安乐死的方法——在跟亲友一一道别之后,自己提起衣襟,滚进颍河结束了生命。多么孤寂!没个人商量,没个人安慰着体谅着心疼着拥抱着,也没谁拦阻,又多么轻易,像风吹熄了一盏灯,像水珠落到了水里,黑了下去,吞了下去……唉唉,这个庸俗的世界竟然无福承载一个天才诗人。

以现在的眼光打量过去,这样的结局,也还好吧?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病,比起日常的“如抽丝”来,似乎“病去如山倒”来得更痛快些,而一个诗人或爱人的意义不过如此:你来过,我看到;我知晓,你欢喜。如此而已。不这样说,还要怎样呢?还能怎样?已经发生了,发生了一千多年了,无论怎样都好像来不及了……还有,当然还有,所谓长生不死和白头到老都是骗人的。虽然人们如果确能真诚相爱、生命将是永存这是个真理。但真理又怎样?真理常常不如谬误更切近我们,常常被时光呀、现实呀这样无形的大手封存成琥珀,高高挂起在墙上,仅供参考,而我们只能站在泥地里绝望仰望。

唔,我宁愿他在他的下一世,变身为一只蝴蝶,连走动都不需要,只轻轻扑扑绿窗纱似的薄翅膀,披着旧旧的春天,就可以上长安,下江南,到处打探“飞来飞去袭人裾”的南山桂花的身世,也可以与蜂子谈一场我们山水遭逢、他们好心误会的恋爱,也不必像而今的声口粗莽,只用甜蜜蜜的小嗓子哼哼唱唱“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密写流年,活过装着不多不少、恰如其分的幸福和些许无聊的忧伤的一生,就可以了。

他的不幸有两点:成了残废,自尽。其实,我们还可以给他加上两条:刚刚遇到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为了养病不得不马上分离,两人从此天各一方,以及还给朋友骆宾王骂——被最好的朋友误解和骂、一骂一千多年翻不了身,难道不是一大不幸么?他哪里是那样的人?况且一个残障人士?按照常理,他心里应该是自卑和悲苦大于骄傲和荒淫的。他没有理由不是一个珍重爱情的人,而爱情的最美好处也正是——要你记得这些:我曾烛下盼望。那样天涯杯酒的分离,其实是我们都想要的,却无怨。对吗?

而要真正了解他是怎样的人,不妨看他在《咏史四首》里仰慕的是哪些人吧,那些句子里都分别坐着一盏灯:孤直耿介、一诺千金的季布,淡泊保真、明智识人的郭林宗,奇志奇谋、及时身退的郑太,勇而知义、旷达知命的朱云……看他写朱云“何必疲执戟,区区在封侯”,看他那些和神仙道侣的唱和,看他对鲁仲连式功成身退的深深理解,以及带有的积极珍惜的意味,就知道他不是个专心于仕途经济学问的俗人——他有病,他的诗没病。他是汉时有血性有肝胆的荆轲、燕丹的同乡,平生羡慕搏浪椎击秦始皇的张良、诛杀诸吕的周勃那样的英雄,人品还是比较有保证的,从文到人,口碑一直不错,而自忖不凡的骄傲的杨炯曾说过的“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对他的那半句也应该发自肺腑(对王勃的就透着乱七八糟的杂八物——嫉妒,不服,恨意,可那位老兄除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一句口号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让人们记得住的?人家王勃有多少勃发的才气)。而他的诗同样是又中规中矩,不出怪辞;又自然有神,气不可夺。这大不易。

他的确配得上同仁那样婉转的表扬,和他自己日夕苦挨的风霜。

[诗人小传]

卢照邻(约637—约689),唐朝诗人,字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卢照邻年少时,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甚受爱重,邓王李裕府曾对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

《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都说卢有文集二十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十卷。今存其集有《卢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七卷。《全唐诗》编录其诗二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七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

同类推荐
  •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诗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诗

    倾蓝紫在古典文化的范畴内,精选了十来首留存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的,曾经无比熟悉的古诗词,以专业的深度,通俗唯美的笔法,深入浅出地加以全新解读。一方面,让我们回忆起那段摇头晃脑的背诗时光,一方面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古诗词的绵长内蕴。
  • 温暖的旅途

    温暖的旅途

    对于诗歌和交友方面,我常常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四川初学写诗,就得到很多诗人的帮扶;回桂林上班后,偏居城市东郊广西师大育才校区,又相继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当这些朋友或因学业或因工作调动陆续离开桂林,再一批朋友从各地赶来,填补了他们留下的空白,刘发扬是其中一个。现在,发扬已经成为我在桂林联系最紧密的圈内好友,几天没和他碰头,就觉得心里少了些什么似的。
  • 为你开门

    为你开门

    鲁兴华的散文以《为你开门》为名结集出版。从兴华50余篇散文里可以看得出,她所写的都是她亲身经历的对于生活的真实感受,都是她当时的情感与心境的真实倾诉与表达,是作者由物、景、人、事所引发的挥之不去的浓浓情思与人生追问。文章内容广泛,选材视野涉及风景静物、日常生活、地方风俗、往事回忆、情感述怀以及对生命的思考等等。她的作品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是质朴的心灵之歌。
  •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从特定的小说角度深入观照台湾女性文学,通过对当代台湾女性小说流变历程的系统梳理,以及对其女性书写价值的凸显,融入一种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构建视角和学术原创性。
  • 小说编余

    小说编余

    我生于1936年12月,生肖属鼠,今年算是我“本命年”。鼠跟了我近60年,我却一直不理解鼠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本人不算漂亮,但也非“獐头鼠目”之辈,气量虽不算大,也非“鼠肚鸡肠”的人,我的外形和性格有哪点像鼠呢?鼠怎样在冥冥中决定我的命运呢?
热门推荐
  • 鬼神敕谕

    鬼神敕谕

    神谕降世,预示魔童转世。要将魔童扼杀在成长之前!元素神塔分布在圣盟大陆的仁者国、智者国、义者国、礼者国、信者国五大国有何特别意义?神秘又强大的日神族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主人公的身世是什么?他将接受怎样的命运?
  • 捕鱼达人在异界

    捕鱼达人在异界

    “咱流氓的有底线,无耻的有道德。他人说我贱到灵魂深处,狠到顶你肺部,那都是传说有误。其实哥就没事耍耍无赖,碰巧装个逼、耍个帅。啥!天才,呵呵,不巧!哥就喜欢揉虐道貌岸然的伪才。”~~~~云尚天剔着牙、翘着二郎腿傲慢道。通俗简介:穿越娃云尚天身负可升级的捕鱼达人系统,在浩瀚无际的启冥大陆镇雄争霸的故事。
  • 若有来生—浮生情

    若有来生—浮生情

    若有来生,我会亲自为你披上婚纱,戴上戒指!若有来生,我会抛下一切,只为你再歌唱一曲!若有来生,我会大声的告诉全世界,我爱你!若有来生,我会......世间什么都容易遗忘,唯独爱与恨,一旦刻骨,便是用刀子也无法刮去。站在山顶,罗耀的目光冰冷,毫无感情的望着她,“这是你欠我的,今世,来生,你都无法逃脱!”
  • 穿越之真爱无双

    穿越之真爱无双

    我穿越千年为你而来,那曾想到,你如此对我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无为强者

    无为强者

    一个人,一本书,一道残缺的上古灵魂,看大学生莫无为如何在这异界成就强者,君临天下,笑傲红尘
  • tfboys之幻想的未来

    tfboys之幻想的未来

    他们是被聚光灯覆盖的明星而她们是被父母抑制的千金当他们遇见了对方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 御界幻虚

    御界幻虚

    大战之后,残破的世界,敌人潜在的威胁……从弱小走向强大,脚踏天才,败尽对手,镇压天地。万族争霸,惊天动地,主宰乾坤。奔赴战场,一腔热血,为生存而战……
  • 重生文艺人生

    重生文艺人生

    :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摇滚之父”吴悠!:请问你认为什么是摇滚呢?吴悠:就我来言摇滚是一种态度.:可以说的准确点吗?吴悠:我先问一个问题,石头和鸡蛋那个硬?:...............吴悠:刚才我还有听到说鸡蛋硬的现场观众大笑。吴悠:其实大家都知道,肯定是石头硬,但是我想说的是——现实像个石头,精神像个蛋。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
  • 为爱杀生

    为爱杀生

    他是万魔之首,未来的万神之祖。她是神级医师,拥有天使皇族的血脉。他爱她,不需要语言。她爱他,没有承诺。她死了,他为她杀生。最后,他把自己还给了天地。为了她,也为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