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100000049

第49章 好事多磨

考试轻松地通过了,政审提心吊胆地通过了,体检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就等着发录取通知了。都说年前要发录取通知,要是领到通知,这个春节就甭提有多高兴了。

高中同班同学西北农学院的录取通知到了,下乡知青北京钢铁学院的通知发了;一同复习的两人也接到了陕西师范大学的通知,可我的通知却音信杳然。表面上若无其事,“农夫心里如汤煮”啊!日子在一天天的等待中度过,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直到再也没有听到有谁接到通知的消息时,我绷到极限的精神终于崩溃了。什么坏消息也没有,就是接不到通知。如果像“回潮”那样只在一九七三年考了一次后就又变回去了,那,我不敢想下去,难道真的是命中注定?

我病了,只觉天旋地转,头重脚轻,总是踩不到要踩的步子上,进医院也查不出什么毛病。那时才能体会到为何韶关前一夜白了子胥头。

腊月二十九了,同院一个走亲戚回来的堂哥告诉我,我被录取了,还是西安交通大学。原来,重点大学先发,我的录取通知早就到了公社,那天收到通知的那位副主任要回家过年,就没有将通知送下来(值班的秘书后来却很快将别人的通知及时转送或通告了当事人)。他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堂哥,让堂哥转告。堂哥却不是回家的,而是有事要去丈母娘家帮忙。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拖了下来,让人又是虚惊一场,好事多磨。

翌日,我骑车几十里到主任家问了详细情况,昏眩症不治而愈。历经坎坷,终于好梦成真。

记得录取通知中夹有一张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为入学后评定人民助学金用。我在“家庭能提供费用”栏填了十五元。父亲说:“儿子,只要能上学,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供出来。”这确实是全家的心愿。报到后才发现,有些收入好得多的双职工家庭居然还不能提供此数,我得到丁级。毛主席语录有“做老实人不吃亏”,其实只有在大家都是老实人时老实人才不吃亏,否则老实人常常吃亏。

复查过关

虽然体检通过了,但为了确保在入校后的复查时万无一失,与当医生的舅舅商量后,决定按结核病治疗处理,打链霉素针吃雷咪芬药。吃药可以悄悄地进行,打针就不那么容易了。在任何地方(尤其是本大队的合作医疗站)打针都怕走漏风声,遭人告黑状,以致前功尽弃。舅舅就带来针管针头和酒精棉球,希望教会我姐姐和妹妹。但她们都很胆小,不管怎样鼓励,也不敢在亲人身上试针。想想一九七三年的“回潮”,一张白卷就将以后的高校招生推回到“推荐”。也许这一次会是我今生唯一的机会,我绝不能错过。我就学习给自己打针。在自己的屁股上打针,这个位置要多别扭有多别扭,时常不是扎深就是扎浅,有时要扎好几次才能到位。消毒就用缸子煮,酒精也不能保证浓度。一个多月,两侧屁股都有了又硬又大的疙瘩,也不敢停。干活(接到通知后还照样出工干活,否则怕队上不满意,若有人使坏,那年头的一纸公文,也有可能让学校给遣送回家)还得装作没事一样。就这样一直打到二月份去入学报到时。

入校后针是不能打了,可药还是照样吃。也不能在同学面前露一点馅,常常是将药带在身上,在宿舍里呷一口水,蹲在厕所里再把药咽下去。在体检复查前,还专门到省结核病院做过一次检查,确实健康正常。最后一次吃药是体检复查那天的中午,下午复查全部通过。到这时,我的高考才算画上了句号。

永存感激

我能上高中和大学,也是托了邓小平的福。我对一九七三年的“回潮”和后来的招生改革,确实衷心拥护,心存感激。当欧洲中文电视台转播邓公追悼会的实况时,尽管在自己的家里,我也是恭恭敬敬地站着看完的。特别感谢那些在困难时给过我支持和鼓励的人们,尤其是当年的武候中学校长,我铭记在心,刻骨不忘。“好言一句三冬暖”,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

几千年来国人向往的理想社会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至少应该再加上两句“老者有其养,幼者有其学”。尤其是“幼者有其学”应不因父母所限,不受区域所制,不为衣食而苦,不为学费而愁。到学龄时,人尽能学,学尽其能,取之于社会;学成后,才尽其用,用尽所能,反馈于社会。

借毕业二十年之际我把这段难忘的经历写下来,希望再也不会有人受这样的磨难。

七七年高考

春节前后,几个分散在天涯海角的大学同学互致问候,又提起何时能一聚首的话题。像一阵风吹过了平静的生活,蓦然回首,进大学已是二十五年前,四分之一个世纪了。诚所谓白驹过隙。一惊之余,感慨系之,许多陈年旧事的残片浮上心头。记忆有如开了闸门的水库,始而涓涓细流,继而奔涌而出。乃至中夜推枕,如烟往事纷至沓来。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是我在农村插队的第四个年头。我下乡的时候不到十七岁,比同组的同学小一岁。按规定,年龄不到十七岁可以再等一年,但其时我属于可教育好的子女一类,不能有非分的想法。而且我也不愿意和同学分开,留在城里无所事事,于是就打起行李,和同学一起去了七十多里地外的农村插队。那个年代长大的孩子,懂得要自立。远离家门自然事事靠自己。虽然前路茫茫,可那是吃饱了饭不知道愁的年纪,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初生牛犊,还以为世上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来日方长,还不懂得岁月流逝的无情。一离开家,不论年纪,心里觉得已经成年。即便是当农民,毕竟是属于自己的人生的第一站。担心的并不是吃不了农村的苦,而是能否承受农活的强度。少年人的自尊心容不得被人小看。好在只要不惜力,农活并不难学。几年下来,我成了颇为地道的农民,地里场上的活都能拿得起,修过水利,烧过窑,扛过二百斤的麻袋包。

我下乡的地方在陕西东边,位于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那里农村的生活清贫艰苦,一年到头的劳作仅足温饱。虽然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乡村的生活依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胼手胝足,肩挑背扛,用牛耕地,靠马拉车。即便如此,我们并没有觉得农村的艰苦无法忍受。那个年代长大的人,可能不知道富裕,但不会不知道贫穷。穷困似乎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更是以苦为荣。真正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乡村生活的沉闷单调。每日简单重复地劳作,似乎活着就是为了劳作,而劳作是为了活着。生活的调剂就是田间地头对男女生理和性的粗俗直露的形容隐喻。也许这更接近天籁,至少更接近动物的本能。日落而息,入夜不久村里就是一片静寂。常常会停电,有时是因为队里没钱交不起电费而被拉了闸。长夜漫漫,每每是一盏清灯,几个人抽着苦涩的卷烟相对枯坐。没有兴致再提起磨旧了的话题,每天周而复始的生活提供不了可资谈话的内容。偶尔临村的知青来串队,也只是打打牌,吹吹牛,抽光了烟而后做鸟兽散。没有可以看的书,也没有看书的动力。下乡时带去的课本早已压了箱子底。政局的变换还没有影响到底层,知青们盼望的是招工的消息。

七七年初秋,传来了大学要恢复招生,凭考试入学的消息。尽管将信将疑,还是翻出了尘封已久的高中课本。当时正是秋忙的时节,又有消息说就要开始招工,所以白天依然去上工。过了几天,收到家信,高考确有其事。再过数日,村里的回乡青年也开始动了起来。我们终于坐不住了,真有这样的机会当然要奋力一搏。于是我们几个知青一起溜回家去复习。赶回家才知道,城里复习准备高考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在那个以工业基地为中心的小城,连工厂和研究所也为自己的子弟们组织复习班,油印复习资料。斯时斯地,我才如梦方醒,大呼晚矣。曲指算来,距离高考的日子只有三十几天了。七七年高考只有四门课,考理工科的是数学、语文、政治,物理化学合为一门,考文科的最后一门改为文史哲(也许是历史地理,记不清楚了)。据说报文科的人更多,而我中学的数理化成绩不错,就决定报考理工科。

我的中学一共上了四年半。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合起来应该是四年,那半年名义上是要我们留校批判教育回潮(导火线为小学生黄帅的日记),而更可能的原因是没有联系好我们下乡的地方。中学的四年里,每年还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去学工学农。课本里也有不少是电机修理,农药化肥之类。说起来,还多亏了七三年前后的教育回潮,其时我所在的中学刚分到了几位“文革”前入学,“文革”中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扎扎实实地为我们补了几个月课,至少是补上了初中的内容。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七三年中开始批教育回潮,老师们不敢再教,我们也就彻底放了羊。到我们毕业高中的课本也没有学完。

四年之后,留在脑子里的东西就更少了。所幸的是高考以陕西高中课本为主,而四年中课本并没有变过,至少不用去找书。审时度势,要考的四门课里,语文无从复习,政治全凭硬背,数学相对容易,物理次之,化学最差。高中全一册的化学书,只学过一半,有机化学部分根本没有学过。除了还记得水分子是氢二氧一,其他内容早已忘得精光。三十几天的时间,学一遍是来不及的。看来只有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一途。于是,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几段,早上起来最清醒,先背化学课本,再背政治复习材料。下午是数学物理,一面复习一面做题,该背的也得背。晚饭后继续做题。难题抛开不管,先把要考的内容走一遍再说。方略既定,便一头扎了进去。每天只恨时间少,恨不能把蹉跎掉的时光再拉回来。

不过几天,有消息说我们得在日内回农村报名考试。谁知道阴差阳错,等我们背着复习资料赶回去时,却比公社报名的期限晚到了一天。公社无法通融,似乎已经无路可走。可是就此罢手实在于心不甘。我们决定第二天一早赶到三十里外的县招生办去撞撞运气,死马当做活马医。正在惶然无计之时,同村的一位与我们相处甚好的复员军人提出陪我们一起去县城,说他有个远房叔伯是县宣传部副部长,也许能帮上忙。第二天东方刚露白,我们就出发了。不到八点钟赶到县城。几经波折,靠这层飞来的关系,拿到了登记表。我们填表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在旁边等着,催我们快填,因为名册马上就得上报地区。再晚一刻我们就赶不上了。出了大门,我们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转而思之,或许这倒是个好兆头,报名悬之一线,冥冥之中总不会让我们白白折腾这一场吧。

回到村里,队里知道我们要考试,不再来叫我们上工。于是每天从早到晚心无二用,按计划一步步背将下去。其实农村读书是个好地方,上工的人一走,村里安静得一点儿声音也没有,静得似乎能听见阳光照在地上,热气蒸腾起来的声音。那时记忆力真好,也许是因为四年下来脑子里空空如也,什么东西都装得进去。一个月下来,居然大有成效,把一本高中全一册的化学书从头到尾,不论是化学方程反应式还是从来没见过的实验,统统背了下来。一大摞政治复习材料,也背得八九不离十。在背着干粮赶往十里外的考场的路上,我们还在背书,互相提问。这样死记下来的东西当然不会扎实。奇怪的是高考过后几天,我就把考前背得满熟的化学课本又忘光了。就像是做了一场梦。也许背的时候潜意识就认定了是为期一个月的短期记忆。

考完了试,心中全然无数。初榜有名,然后是体检。据说体检后仍然只有一半儿的人能被录取,所以并未敢抱太大的希望。一面等待,一面为盼望已久的招工奔走。年关迫近,我匆匆赶回家去过春节。刚到家,当了八年工人的哥哥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于是我又赶回农村,在寒冷的朔风中往返奔波了一百五十里,在年三十那天拿到了我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年的春节母亲在多年的压抑后终于能开心地笑了。虽然父亲的冤狱还没有昭雪,我家冷落了多年的门庭,却突然又热闹了起来。世态炎凉大致如是。只可惜父亲没有看到这一天。

因为触发回忆的是进大学二十五周年,就先把考大学这一段写了出来。七七年考大学是异数。对那些从小为考大学做准备的学生而言,我们的经历几近天方夜谭。但它是真实的。进大学是我一生的转折点,此后几经辗转,没有再离开大学的圈子。回首前程,命运总算待我不薄。倘若当年没有走进大学的校门,我大概也会和许多一起下乡的朋友一样,面临下岗或等待着五十岁退休。当然,也有可能会生活得更好。这假如原是做不得准的。人生之路的每一个岔口都会是一条路,可唯有走过的是自己的。杭州李叔同故居有一幅大师手书的联语:“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大哉斯言。

跳龙门

记得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里,有一段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那条金红色的小鲤鱼,在一道实际上是个大水库的“龙门”跟前跳啊蹦的。多想跃过它,去看看那边广阔的大江大河啊。她跳啊,跳啊,使出浑身的劲儿,跳得筋疲力尽。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嘿,终于,她跳过去了!从此,她可以在大河里畅游无阻了。

后来,当我考上大学,从江西回到上海,每次想起自己考大学的前前后后,就会想起小鲤鱼跳龙门的情景。

同类推荐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学模式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学模式

    教育目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它同人类其它实践活动一样,应具有超前意识,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之前,教育目的就以表象形式存在于教育者头脑中。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存在无目的教育实践活动。
  •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B卷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B卷

    十五年来,新概念作文大赛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尤其其中的一些作者,凭借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的优秀表现,被国内的知名大学录取。大赛也因此成为高考选拔人才有益的补充形式,为那些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子开辟了新的通往名校的渠道。本书收录的就是这些凭借一篇作文上名校的作者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或文笔犀利,或情感细腻,或空灵隽秀,或质朴绵长,表现出作者们卓尔不群的思维方式、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珞珈兰台文集(武汉大学档案工作研究)

    珞珈兰台文集(武汉大学档案工作研究)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热门推荐
  • 三国最强匪王

    三国最强匪王

    穿越汉末本想做一超级大官泡尽天下美女但却意外杀人走投无路之下上山为匪。却看他如何翻云覆雨,颠倒乾坤,步步走上巅峰。
  • 帝国起航

    帝国起航

    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石油储量占据全球的一半以上有这样一个地方,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世界的中心有这样一个地方,诞生一系列超级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从来都是枭雄逐鹿、兵家必争之地。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中东,二十一世纪大好青年郑无畏来到二十世纪的中东,以广袤的中东地区起步拳打大英帝国,这个咱还是没有问题的脚踢苏维埃联盟,这个咱考虑考虑屠日灭德,这个咱义无反顾,消灭法西斯极权最后与美帝争霸天下,这个想的是不是太远了·····
  • 意气神州

    意气神州

    有人扯一城为剑,要向天讨公道;有人握木尺一把,便可度量天下;有人摆子下一棋,已观人间百态;有人铺宣纸一张,说要画那江山;北地有果,五千年一开花,食之可长生;北地有花,夜夜开花日日凋,国色生香;是谁投下了一尾红鲤在世间嬉游?是谁贪图神州气运去那世界尽头?仙人下了凡,恶鬼上了岸。神州大陆,天圆地方,千奇百怪。意气人行意气事。
  • 劫始无量

    劫始无量

    劫从思念起,始悟道无情。无心亦作剑,量筹百千愁。无量大陆,有亿万修仙者。风云国巫华城中的一个少年原本只是一名下仆。在经历挚友家族的灭门惨案之后,带着挚友家仅存的妹妹闯荡江湖。凭借无上功法迅速崛起,历经生死,看尽繁华。从此奇遇不断,叱咤风云终成大能。多少年后,后世思量对前世思无量问道:“你这样做值得吗?沾自己一手鲜血,却只为救不回的那么几个人?”“能救回!只要我能做到真正的不死不灭!”“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啊,如果你能做到真正的不死不灭,你又怎么会有我这么个转世呢?”思无量沉寂片刻,苦涩说道“我也不知道,只要继续战下去,总会有办法的。”
  • 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本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防伪职责和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餐饮概论、包括前期经营规划、厨房管理、服务现场管理、原料采购管理、菜单设计管理、营销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餐饮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
  • 封膺与恙

    封膺与恙

    这是一本很新颖的小说,它每一章分为两个板块,从两个人的不同视角讲述故事,带有一些玄幻风格,但也表现了人性和世态,
  • 舞蹈女孩的变身

    舞蹈女孩的变身

    这是学研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还请见谅。这小说主要是讲一个热爱舞蹈的小女孩脱颖惹出的小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和我一起交流交流哟
  • 黑瞎子沟传奇

    黑瞎子沟传奇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 一婚难求:总裁大人的小萌妻

    一婚难求:总裁大人的小萌妻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进你房间的!”何小必说完就要逃。“既然来了就别走了,过来到床上来。”徐靖泽拉着她的小手往床上拽。“宝贝我要来了,我会轻点的。”第二天起来小必必才知道男人在床上都是没脑子的动物说轻点,就是几天不要下床。
  • 神医狂妃之天才驭兽师

    神医狂妃之天才驭兽师

    呐呐,一个是黑暗王者,一个是傲娇帝王,他们的情愿难解难分,牵扯三世,两人将会怎样?敬请期待本作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