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8200000034

第34章 梁启超在护国运动中

周俊利

提到90年前的那场声势浩大的反袁护国运动,人们很自然地想起驰骋沙场的赫赫战将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却往往忽视了护国运动的另一位关键人物梁启超;长期以来,在史学研究领域,也未能充分肯定梁启超在护国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笔者以为:在护国运动中,梁启超在制造舆论、策划和组织护国战争以及联络各党派、各阶层建立反袁联合阵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些活动推动了护国运动的爆发和发展。

一、护国运动中舆论制造的主将

梁启超的反袁有一个过程。辛亥革命后,梁启超结束亡命生涯,由日本回国。面对当时的中国政局,梁启超寄希望于袁世凯,幻想通过袁世凯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人,由开明专制,逐步推行民主政治,所以,梁启超一回国,便站在袁世凯的阵营,入主“第一流人才内阁”,为袁氏政权指点江山。但当袁世凯的帝制活动刚露端倪时,便写信给袁世凯:“诚愿我大总统以一身开中国将来新英雄之纪元,不愿我大总统以一身作中国过去旧奸雄之结局……立国于今世,自有今世所以生存之道,逆世界潮流以自封,其究必归于淘汰,愿大总统稍捐复古之念,力为作新之谋。”(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15-716页。)劝袁世凯悬崖勒马、急流勇退。并于六月份,与冯国璋一起晋见袁世凯,再次力陈帝制运动的危险,劝袁再三思考,不要走自取灭亡的危险道路。当帝制浪潮翻滚而来的时候,梁启超再也忍耐不住,写下了那篇传诵一时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文章批驳了古德诺和筹安会关于非改共和为君主不能立宪的谬论,抨击了袁世凯的帝制活动。在当时一片帝制的鼓噪声中,梁启超这个曾经是袁世凯身边的名人、舆论界的“骄子”发出如此强烈的论调,像惊雷一样,在当时的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正如蔡锷所说:“帝制议兴,九宇晦盲。吾师新会先生居虎口中,直道危言,大声疾呼。于是已死之人心,乃振荡而昭苏。先生所言,全国人人所欲言,全国人人所不敢言。抑非先生言之,故不足以动天下也。”(云南社会科学院、贵州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护国文献》(上),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413页。)

然而,有人认为梁文是“对袁世凯的刻骨镂心的忠谏之书”,“字里行间,跳动的仍然是梁启超那颗忠于袁世凯的赤心”。且不说,此文原稿比见诸报端更为激烈,其中有一段专斥帝制之非,并说:“由此行之,就令全国四万万人中三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皆赞成,而梁某一人断不能赞成也。”(吴贯因:《丙辰从军日记》,见《梁启超年谱长编》第721页。)后来因有人说袁世凯当时并未承认有称帝之意,初次商量政见,不必如此激烈,所以将这段删去,其余各段也经过修改,语气比原来平和多了。从另一方面说,辛亥革命后,善于伪装的袁世凯在梁启超归国后,大加赏识,对梁来说有“知遇之恩”,作为人臣,梁文语气中肯,应该算是合情合理的。但通过这篇文章,梁启超也表明了自己反袁称帝的立场,否则,袁在得知梁的文章后,何以先是以二十万元巨款作筹码,要梁放弃发表这篇文章,遭到拒绝后又派人威胁、恐吓呢?但这些都没有动摇梁的立场,他在给女儿的信中愤怒地说:“吾不能忍,已作一文交荷丈带入京登报,其文论国体问题也。若同人不沮,则即告希哲,并译成英文登之。吾实不能坐视此辈鬼蜮出没,除非天夺吾笔,使不复能属文耳。”(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20-721页。)从中可以看出梁反袁称帝的坚定立场。

除此之外,梁启超在护国运动爆发后,还写了《军中警告国人》、《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袁世凯之解剖》等战斗檄文。因为梁启超同袁有着数年打交道的经验,对袁相当熟悉,所以,对他的抨击往往能击中要害、矢矢中的。如在袁世凯取消帝制后写的《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洪宪皇帝出生图,又说:“以总统为未足,则觊觎皇帝。若皇帝做不成,则又谋保总统。险诈反复,卑劣无耻,一至此极。”这些言论,对激励人们投入护国战争的行列,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护国战争策划和组织的参与者

对于袁氏称帝,梁启超一开始苦口婆心地劝告,之后制造舆论反对,当这一切都阻挡不了袁氏称帝的逆流时,梁便决心以武力反袁,其在天津的寓所成为反袁志士策划反袁的秘密机关。对此梁启超在《国体战争躬历谈》中说:“当筹安会发生之次日,蔡君即访余于天津,共商大计。余曰:余之责任在言论,故余必须立刻作文堂堂正正以反对之。君则军界有大力之人也,宜深自韬晦,勿为所忌,乃可密图匡复。蔡君韪其言,故在京两月,虚与委蛇,使袁氏无复疑忌。一面密电云贵两省军界,共商大义。又招戴君戡来京面商。……戴君以去年十月到京,乃与蔡君定策于吾天津之寓庐。此后种种军事计划,皆彼时数次会谈之结果也。”其中,在1915年11月11日,梁启超、蔡锷、戴戡在天津共同商定了反袁大计,决定在袁氏下令称帝后云南即独立,黔、贵随后相应,然后合力下川、粤,会师湖北,抵定中原。以后护国战争大致便是按照这一方案进行。天津计议后,蔡锷在梁启超的精心安排下,潜回云南,兴师讨袁;梁自己也于1915年12月16日躲过密探监视,冒着生命危险,从天津乘船去上海,秘密指挥反袁武装起义。1915年12月23日,蔡锷、唐继尧、任可澄、刘显世、戴戡等联名发布的《云南致北京警告电》,25日的《云南致北京最后通牒电》以及以后的《云贵致各省通电》、《云贵檄告全国文》均由梁启超代拟。在护国战争中,梁启超、蔡锷虽远隔千山万水,但密电不断,“每书动二三千言,指陈方略极详”。(云南社会科学院、贵州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护国文献》(上),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203页。)另外,梁启超与唐继尧等也是书信不断。

关于梁启超参与和组织护国战争,有人认为他是“夺功”,并对其所说的代拟电文产生怀疑。功劳不是靠夺的,而是靠行动。且不说蔡锷也承认说:“当去岁秋冬之交,帝焰炙手可热。锷在京师,间数日辄一诣天津,造先生之庐,谘受大计。及部署略定,先后南下。”(云南社会科学院、贵州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护国文献》(上),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272页。)护国起义的提前爆发,便是因为梁启超到达上海后,得到消息说袁世凯准备以重要权力让与日本,并派周自齐为特使克日赴日本。梁感到,如果让袁世凯与日本的卖国交易做成,必然给护国运动带来更大的阻力,所以急电蔡锷,要求提前起义。在关键时刻,梁当机立断,表现了一个政治家敏锐的判断力。关于有人怀疑梁代拟的文电,亲自参加护国起义的白小松说:“护国初期诸文皆由梁新会在外撰就,文由蔡公带滇发表,梁于计算蔡到滇后,即先以所撰原文,在外先行揭登报章。殊蔡将稿带到之后,迭经会盟诸人研审,或加以局部修改,或悉将全篇废弃。一则照登梁氏初稿,一则根据实际之定稿,遂致有此差异,局外之人无从知此底蕴。”白小松:《护国运动初期文电各种记载每多歧异之原因及其订正》,云南《正义报》1943年12月15日。由此可见,梁确实起草了护国战争的部分文电,但由于其不在现场,云南护国运动领导人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文作了修改,也很正常,但我们不能由此否认梁启超在其间的贡献。

除此之外,梁启超尤其重视云南起义的经费,因为在他看来“滇以贫瘠之区发出巨难,糈饷之出至为艰巨”,(《护国大事记》,第126页。)所以主张先将盐税全部充作起义之用,并将稽核分所的外国办事人员护送出境;其次,建议护国军充实银行。另外,派其女婿到南洋募捐。与此同时,梁启超还坚持每日写文章,制造舆论,联络各省以揭露帝制真相,争取国内外对护国战争的更多支持。

三、反袁联合战线的促成者

护国战争爆发后,梁启超除了频繁地函电各省,促其响应云南起义,同时为促成反袁各派政治力量的联合而积极奔走。

策动广西独立,是关系护国运动成败非常关键的一环,而广西独立又和梁启超的积极奔走、运筹帷幄分不开。当时蔡锷率领不足万人的疲惫之卒,与数万北洋军在四川泸、叙之间进行着十分艰苦的战斗,整个护国战争一时呈现出胶着相持的沉闷局面。梁启超为促成广西独立,一面写信给陆荣廷交涉,一面又冒着生命危险,亲赴广西,商讨反袁事宜。他在给女儿的信中说:“此行乃关系到滇黔生死,且全国国命所托,虽冒万难不容辞也。”(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25页。)梁启超的冒险之行,促成了广西独立。这给蔡锷以及全国的反袁斗争以极大的支持,护国军乘胜反击,使云、贵、川、桂联成一体。蔡锷说:“当锷极困危之际,突起而拯拔之,大局赖是以定。”《护国文献》。广西独立对袁世凯是重大一击,在袁氏党徒中反复折冲了多时而没有发出的取消帝制的通电终于在3月22日以袁世凯的名义发表了。护国运动取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对袁世凯手下的北洋军阀将领,梁启超采取了分化政策。他深知北洋派系内部以冯国璋、段祺瑞为代表的消极反袁力量,在袁氏帝制活动中持旁观立场。所以他“居沪七十余日,除筹划滇、黔、桂三省举义各事外,以运动冯华甫起义事为重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27页。)梁启超争取南京冯国璋的工作,做得很有成效,减轻了北方军队对护国军的压力。除此之外,梁启超还尽力联合国民党的温和派,一方面与黄兴书信来往联络合作之事,又于1916年3月11日,在赴广西途经香港时与李根源、杨永泰会面,商讨了两党合作反袁的计划。

真正体现各党各派实现大联合的是1916年5月8日在广东肇庆成立的护国军军务院,它既包括了革命党人,也包括了进步党人,还包括了以唐继尧、陆荣廷、蔡锷等为代表的西南地方实力派。其中,梁启超可谓是军务院的灵魂。另外,章士钊、李根源等许多国民党人都担任了极其重要的职务。这说明了梁启超减少了党派偏见,以反袁大局为重。尽管军务院名为南方统一政权,实际上从未形成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但军务院在帝制撤销一个多月后成立,这本身就表明护国军和西南独立各省对袁世凯北京政权的否认,表明了同袁世凯继续斗争的立场和决心。它进一步壮大了护国军威,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护国运动的发展,加速了袁世凯的灭亡。“军务院的成立,滇、黔、桂、粤联军西南,声震全国”,《护国大事记》。其“声威振动,使袁世凯知西南不可屈焉”。邓之诚:《护国军纪实》,邓氏玉石斋1937年刻本。

关于梁启超参加护国运动的动机,有人认为他是“抢旗”、“投机”,以此来否定他在护国运动中的作用。论从史出,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此作一历史的分析。随着袁世凯帝制自为的步伐加快和表面化,全国各阶层、各党派都投入了反袁的行列。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无疑是最坚决的反袁力量,但由于他们力量分散,又缺乏群众基础,因而始终未能抓住护国运动的领导权。西南地方实力派尽管有军事力量,但他们各自为政,谁也不肯拿自己的政治宝座做赌注,也缺乏一个纽带将他们联合起来。此时的工人阶级还未登上政治舞台。而以梁为首的进步党在舆论上比较主动,受到了大多数反袁人士的支持和拥护;他一方面利用与蔡锷的师生关系联合西南地方实力派,另一方面又通过与北洋实力派人物的历史渊源,对其进止产生影响,所以这一时期的梁启超及进步党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了最精彩的一面。还有人说梁启超决心发动反袁的护国起义是因为他看到在袁氏加紧进行帝制的时候,各种反袁力量也在酝酿和积聚,袁世凯的垮台是没有疑问的。这是典型的“先验论”。试想,当蔡锷以不足万人的疲惫之卒与数万北洋军交战的时候,当梁启超冒着生命危险去广西的时候,有谁能肯定反对袁氏的护国运动会取得胜利?如果仅是“投机”革命,当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后,又企图通过拉拢梁启超等进步党人进内阁,换取进步党人的让步,以求继续霸占总统职位时,梁何不与之媾和,获取一要职?而是明确表示:“袁逆取消帝制,希图调和,万无许理。”“现舍袁退位外,对北京断无调停之余地。”(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三,第33页。)从梁个人利益讲,他也没必要“投机”,凭着其社会威望和学识,并非除了反袁就别无出路。梁启超若从个人安危、名利考虑,可以退出政界、专门搞学问从事教育,或干脆与袁氏合作;然而,他却不这样做,在袁世凯的金钱诱惑与威胁面前,正义凛然,为广西独立,“蛰伏运煤船舱底,不见日者八昼夜”。若仅出于私心能做到这些吗?

当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不能说梁启超在护国运动中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但纵观其在护国运动中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客观效果,我们应充分肯定他的积极作用。不能因为他曾经保皇、拥袁而形而上学地否定他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进步性,否则就难以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还历史以本来面貌。

同类推荐
  • 穿越战国之铸剑

    穿越战国之铸剑

    穿越回战国,没有带着现代的火药、造纸、造酒技术,却带着一款战国题材的网游城镇基地,可以招兵、发展军事力量……拥有这等逆天如同作弊器一般的存在,在混乱的战国中且看他如何只手舞风云,左右逢源、威动天下;七大战国、三十六大郡城、数千悍将、万人国战,带你走进两千年前那个热血沸腾英雄辈出的年代,一同体验那千年前最极致最绚烂的战争与文明。(书友们关心的《位面交易法则》已经完本,谢谢诸位书友关心!
  • 清十二帝疑案

    清十二帝疑案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兴衰荣辱,荡气回肠。在她如此漫长的岁月中,演绎着一个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各有千秋。在他们离去的背影中,浸染着一个帝国的沧桑日暮。那么,清朝何以统治中国长达296年?它又为何丧权辱国、走向衰亡?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给后世怎样的记忆?那么,他们如何登上皇位?在那一次次登极大典的盛大、繁华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的根基——八旗制度,究竟从何而来?它何以缔造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队,又为什么还是它,最终葬送了中国最后的王朝?
  • 千古将军

    千古将军

    他,是横扫天下的千古将军。勾心斗角,计谋百千,他一次次地与人心奋战。一个小小的政权,如何一步步吞掉庞大的帝国,走向成功?卧底计,鸿门宴,连环计,这场棋盘究竟谁输谁赢?手持蛟龙剑,一统江山,千古将军势必会永载史册!
  • 不再孤寂的天空——评唐诗宋词

    不再孤寂的天空——评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这是人类所有情感,智慧和思想结合的伟大艺术!这是千古之绝唱,举世之风流!请随作者走进唐诗宋词,从此不再孤寂!
  • 烟起玄天

    烟起玄天

    景祯三十年,大玄边境烽烟四起,玄帝被迫降低了募兵年龄。萧天泽,药商庶子,本和青梅竹马的恋人慕含烟生活在富庶的渔阳镇,为建功立业、护卫大玄,毅然踏上征程,从军入伍。。。一起盗墓案掀起了后宫风云。。。
热门推荐
  • 妾意浓

    妾意浓

    金宵玉暖花间梦,魂影消兮妾意浓。曾几何时,萧淳意以为,爱一个人只要值得自己去爱,哪怕不能并肩笑看锦绣山河,只是独自角落静默看着他,哪怕俯视于自己不过微末如尘也甘之如饴,只是,小儿女的隐隐之念在这个风云叱诧的浮华乱世,立顿消散于无形。金戈铁马,赤血黄沙,纷争频起,滚滚硝烟万里江河,刀光剑影,梦里征还几度。生死往复不过寻常,相王封侯,成王败寇,不过一念之差。她萧淳意,在这场暗流汹涌,风云际变的棋局博弈里,不过微末指端的一小女子罢了。谁手握天下,俯瞰生死,那与她何干?所希求的,不过是平静的活着便足够了,可偏偏,让她遇上他,那个宁愿自己背负万千骂名,倾尽所有为之守护的男子,一切便都变了......
  • 圣魔异界

    圣魔异界

    上古瑞兽,魔神血脉,人与魔的契约,或许由他改写!
  • 乱入神话

    乱入神话

    我老婆是花木兰,离木修士。小姨子叫樊梨花,荒火灵师。我叫萧寒,凤国质子。末法世纪,神仙已死!七剑下天山,五鼠闹东京,金乌对玉兔,无数的神话故事一一重现,是命运的巧合?还是神灵的安排?屠龙周处,雷欧称王,桃园三结义,关公战秦琼,无数牛人重生异界,谁才是王中之王?五行修士,四大美人,三国鼎立,两族征战,重现一段神话。六道轮回,七星古阵,八仙过海,九阳九阴,果然十分好看!
  • “钱途”:有钱人是这样炼成的

    “钱途”:有钱人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阐述了有钱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经营方式以及理财方式等内容。
  • 早安许夫人

    早安许夫人

    简介:他是商场上呼风唤雨的许大少,他游走在黑与白之间,许墨白,一个只按照自己规则而活的男人,可是当他遇见了徐靑染,她变成了他的规则。她是如风一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徐家二小姐,她为爱残臂,从此不再信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问道战记

    问道战记

    大千世界,强者如云,抬手撼天,长啸碎地。一位来自蛮荒之地的少年,走向那通往强者的海洋,踏过那争锋的纪元,一切都只为那传说中的问道升华。......以前,一生只为问道生,一世只为问道活。现在,一生只想成升华,一世只为你回头、
  • 都市之游戏化人生

    都市之游戏化人生

    被游戏附身之后,杨清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炼丹师,制符师,医师、炼器师、阵法师,各种生活职业,助他走上人生巅峰。呼风唤雨、御鬼驱神、移山倒海、移星换斗,爆棚的战斗力,让他逍遥都市。--------------------------------------------------新书期间,请大家多多支持,欢迎大家收藏,推荐。点击↑↑↑↑↑↑上方的作者信息,作者的话里,有聚集地的联络暗号。
  • 末世后的未来

    末世后的未来

    简介:陈橙在末世被好友背叛,却重生回到末世半年前。开启了不一样的空间,修仙后利用五行法术建立基地,各种各样的末世大冒险,精彩不断。一不小心一次闭关,时间就走过了几千年,来到了未来时空。新的时代,陈橙归于平凡,借用她人身份体验这新世纪,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看不起她以及她得之不易的亲人呢?她到底是该反击呢,还是反击呢……
  • 先婚厚爱,总裁太强悍

    先婚厚爱,总裁太强悍

    谭小唯,平平凡凡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咸鱼翻身,成了韩氏集团韩少的妻子。好事来的太突然,谭小唯有点不相信,在见到韩亦辰时,谭小唯口水都快乐流出来了。一场女主死缠烂打的戏开始上演,最终花落谁家?
  • 用心挣钱,用脑花钱

    用心挣钱,用脑花钱

    本书向读者揭示了金钱的本质与真相,揭示了古往今来富翁发财的秘密,如何成就自己的金钱梦想,用心挣钱,用脑花钱才是最聪明最智慧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