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8300000008

第8章 诗情画意与细腻温婉的情感倾诉——浅读《华杉散文选》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散文易学难工。”这话没有错。可是,在文学界,大部分侍弄文字的人,都以为自己会写散文。其实,这大错特错。散文不容易出精品,评论散文更是难上加难。殊不知在如今的文学理论刊物上,鲜有散文评论,大多是小说评论和诗歌评论,小说评论尤其盛行。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其一是写小说尤其容易出名(散文最难),写小说评论在文坛更吃香,写散文经过数年或者十余年的拼搏未必能够产生广泛影响,评散文显得吃力不讨好;其二是小说有情节和趣味性,非常热闹,读起来又比较轻松,而散文必须平心静气地去读,需要澹定的心境。小说是写给浮躁的人看的,而散文是写给宁静的人读的。小说是对生活或世界间接的表述,而散文却是对人生与生活的直接表达,它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装模作样,散文是与读者娓娓交谈,散文依靠真实深切的感悟作为支撑,散文也是见情见性的文体。过多的诗情画意有时候会帮散文的倒忙。就我的理解,散文这种文体最适合的群体是性情中人。

关于华杉的散文随笔,我读得比较早的是华杉写给雨在风中飘的文艺随笔《柔情如雨在风中飘》。这篇随笔题目起得非常好,镶嵌了李冬梅的网名“雨在风中飘”,而且概括的她的文章风格“柔”;文章对李冬梅的散文作了全面的感性评价,字里行间充满温情,饱含着鼓励与期冀,显示了一个文学前辈对后学的关爱提携之情:

“她的文字清纯如炽,浓烈似火,她感悟青春的多愁善感,手执一颗孤寂的灵魂,历经旋转的岁月沧桑,曾经的她是如此渴望一份美满完整的爱情,并与心中的梦中情人一路同行,共同去感受如诗如梦的季节,让爱的小舟驶向情意无价的港湾……李冬梅用细腻的情笔挥洒着心中宁静的渴望和虚无的奢望,并道出了心中真爱的酣畅淋漓。她用柔情如雨在风中飘的目光在文学的星河勾勒出了最美丽的色彩,她是一个纯情浪漫如诗如画的女孩,犹如百花园中那朵显赫的含笑花,轻抚金黄的希冀,正喜迎着那烈日暴雨的挑战和打击。她曾在不同的起点和终点感受着生命的超然,沐浴着春花秋月的万千柔情。”

由于华杉老师交给我的是他的散文集的电子版本,我花了将近半个月时间才读完。(我阅读电子文档的速度,连我自己都不敢恭维)在通读了《华杉散文选》之后,我对华杉散文有了一个总体看法:叙事、概述、议论与感叹是华杉散文主要写作模式;诗歌中的意象浸淫在散文中,是华杉散文的又一大特点;气象纷呈是华杉散文的又一个特征;小说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被灵活地运用到华杉散文之中。

或浓或淡的诗情是华杉散文的第一个显要特征。第四辑《心情留痕》中有两篇文章写得激情飞扬,文采斐然,舞动着灵动的旋律。《守候春天》《春夜听雨》是曼妙婉约的诗章,宛如如歌的行板,在清新灵动的诉说中,让读者感受到浓郁的诗情画意。可以想像得到,作者是诗人出身。即使作者在平淡琐细的庸常生活中,在弹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的时候,也忘不了来一番诗情画意:

“风儿轻轻,柳丝依依,多么静谧的夜啊!白天工作的劳累,以至生活中无穷无尽的烦恼事,都化为乌有,唯有温柔的爱。爱人埋在作业堆中,我就在一旁织着毛线陪伴着他。有时我笑他:一身青布衣,两手粉笔灰,三餐煮清粥,四方作业堆。他唯恐上当似的,赶快回敬几句:琴棋书画诗酒花,昔日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皆更换,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是平淡无奇,充满单调的色彩,而在这单一乏味的生活中保持一种浪漫心境,实属难能可贵。《我们的生活》是华杉爱情散文中最具“人间烟火”的散文篇章。

华杉老师写得最好的散文,我认为是他的亲情爱情散文部分。华杉的亲情散文随意自如,充满浓情蜜意,细节描写颇有质感。譬如《心中的古井》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之作:

“我喜欢端一张小板凳坐在奶奶身边,听她说前朝后代的故事,而奶奶最津津乐道的则是她少女时代的故事,故事里还常常出现一口美丽的井。井台有几块光滑的青石板砌成,井水清澈明净,恰似一面圆镜,可以照见人影。井旁长有两棵高大的洋槐树,每年春天,都会开出如粉团似的槐花,井台周围于是荡漾着浓郁的甜丝丝的气息。在未出嫁的时日,奶奶的整个生活几乎都泡在了这门前的水井里。她一次次将纤细的小手冻成绯红的嫩姜,一次次用她那削瘦的肩臂闪悠悠地把水挑进村巷深处,一次次偷偷地把石栏缝里那红红的花插到乌黑油亮的发辨上,一次次在井台旁和村里的小姐妹们泼水戏闹……”

《心中的古井》这篇文章真切朴素,娓娓道来,像是与读者面对着面从容自如地“对话”,这“对话”既充满诗情画意,又饱含细腻温婉的情感,清新隽永,余味深长。

第一辑《乡情如歌》中的《怀念风筝》这篇文章通过生动传神的笔调,写出了作者天真无邪的童心童趣,读了让人久久无法释怀,它通过细节描写,显示了作者作为小说家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圆熟本领。在这里,小说的情节性与趣味性被作者巧妙浸润其中:

“一天,见邻居家女孩拿只粉色‘蝴蝶’愣愣地站于巷口,半天放不起来,便忙不迭的自告奋勇:‘我来!’小巷狭窄,瓦檐两旁电杆林立,跑步一飞,‘蝴蝶’挂在电线上。女孩要我赔,奔至院内哭诉着告到我母亲跟前。母亲二话没说,掏出钱塞了过去,眼睛却盯着我,眸子里闪烁着意味深长的责怨。晚间临睡,母亲终于揭开铺盖,一声吆喝:‘树要皮,人要脸,我让你放……’拿着裁衣的尺子就要打人。外婆颇为宽大,声言‘讲清道理就行’”

著名评论家阎纲说过:“文学者,情学也。散文者,情之裸美也。”我记得自己不止一次告诫网友或文友:没有深切的感受,千万不能提笔。因为浅层次的感受写成的文章,难免苍白单薄幼稚。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诞生深厚深沉的散文。我认为,《妻啊,好想听你唠叨》是《华杉散文选》爱情散文情感张扬最充分的篇章。

“我工作忙,很少照顾孩子,她抱怨。对于她的抱怨,我是能够理解的,但对于她的唠叨,我却感到厌烦,总想还是在外好,这样可以躲开她的唠叨了……然而,真的要走了,我不知要下多大的决心。‘到了外地,马上打个电话回来。’妻总是这样嘱咐我。每次她默默地给我收拾行装,送我出门,甚至送我上车,那时的她与生气时的她相比,判若两人,好象从来没和我吵过嘴。……夜深人静的时候,妻子瘦弱的模样总在我眼前浮现:‘你不回来还好些。’这是我把东西扔得满屋时她气鼓鼓的声音;‘你要是总在我身边该有多好。’我把她那双冰凉的手放在胸口暖暖时,她深深地叹息道。对于她这些自相矛盾的话,我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来再听一百遍也不会厌烦。”

《为妻“壮”行》是《华杉散文选》集中最有人情味的篇章之一。这个时代瞬息万变,昔日的“先进工作者”兼“镇人大代表”、也就是“我”的妻子下岗了。为了生存,“妻”和几个要好的姐妹被迫结伴去南方谋生。为了安慰“妻子”,增加温馨气氛,“我”提议去县城大排档为“她”壮行,考虑到一顿饭要花去“一个礼拜的菜钱”,妻子拒绝了,作者只好买了“10块钱的红葡萄酒”和“20块钱的荤菜”。在料峭春寒的车站,落寞无助的作者“鼻子酸得想哭”,“大巴车早已不见了,灰尘也散尽了,”送行的人们“脸上仍挂着泪……”读到这里,我下意识地联想起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他那篇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背影》。是啊,这篇《为妻“壮”行》颇得《背影》的神韵,简直与《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叙事、概述、议论与感叹是华杉散文主要写作模式。小说家散文擅长叙述的语言,而忽略了注重营造氛围与抒发或浓或淡的情愫。评论家谢有顺说,“小说家长于叙事而不长于抒情,他们的散文更注重经验和事实,更注重自我存在的心灵印痕。”

华杉曾批评她夫人的文章“立意不新,构思不巧,待我改来改去,又是语言不准确,结尾太平淡”。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华杉对自己散文的追求:立意新颖,构思精巧,语言准确,结尾要新颖。由此,我推断出华杉的散文非常注重结构的巧,立意的新。我想,这大约是华杉写小说的惯性思维使然吧。

另外,华杉某些散文的匠气太重。譬如《读书解闷》这篇文章引用了近十个作家语录,稍微带有“掉书呆子”的迹象。政治抒情等应景之作在华杉散文中占有大量的篇章,极大地折煞了华杉散文的灵性。

在这里,我又要大言不惭地对华杉老师的散文提些意见:华杉的散文应该在结构上回归传统,在意识上打破传统,积极营造散文的氛围(即散文的“气场”),在抒情表达与意绪张扬方面作重点突破,方能达到更深广的境界。

(原载黄冈市文联《江山文艺》2009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解放南昌

    解放南昌

    中央军委为了进一步把战争引向敌人的深远后方,配合中原战场作战,电令栗裕亲率3个纵队,组建一个兵团,渡江南下,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毛泽东设想,粟裕的部队可以在湖北的宜昌至监利之间渡江进入湘西。
  • 2006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2006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本书所选文章均为我国2006年度最有代表性的美文。选录追求挑选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感觉目光——当代学生阅读经典

    感觉目光——当代学生阅读经典

    本书共分为九部分,收录了100余篇散文,包括《流浪也是一种生活》、《青春是心情》、《我是一株开花的树》、《闪光的友谊》等。
  • 把日子摆上地摊

    把日子摆上地摊

    与“大款”相交则锱铢必较;与“小官”相交则自爱自尊;与百姓相交则有利他人。皮二,一卖菜老农,一古板又正直的劳动者,亦可称大丈夫!
  • 孝心不能等待

    孝心不能等待

    本书是用日记体的方式写成的,其中渗透着对母亲深恩的追思。书中的这位母亲在“婚后的58年里赡养和抚育了五辈人”,是深入骨髓的敬老爱亲的传统教养,使这位母亲,以柔弱之躯和礼让、宽容的情怀,维系了一个由五辈人组成的和睦家庭。她以“淡定的人生”,向周边的邻里亲朋,昭示着爱心的伟力。作者面对远去、且永不回返的母亲,受到了“死别”之痛的巨大震撼,使他的思想走向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产生了无尽的追悔,并升华出“孝心不能等待”的哲理,众多的读者又由此开始了对孝心的“自省与自责”……这部书的出版与传播,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条由孝道传递爱心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零路人

    零路人

    混沌开天辟地之后,世界被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个方位也逐变成四股势力,它们分别是东方的天水,西方的汐邪,南方的不二庄和北方的无极。除此之外,各地小帮小派更是数不胜数。四大国经过上千年的争夺,最终以个自为主,互不侵扰,天地一片盛世。可好景不长,随着国力的强盛,个自不满现状,大肆的掠夺、战争,使天地再次陷入秘境……
  • 原是帝王

    原是帝王

    谁说,死后定将黄土白骨;谁说,一生修为死后定将烟消云散;墨落风落入无底洞被千年前的强者杀害,由废材变身傲视大陆的绝世高手。欺他者杀,笑他着杀……总之看不顺眼的都杀了。额……无意间杀了现世的父亲,他保证不是故意的。
  • 傲世武途

    傲世武途

    魔兽横行,人类尚武成风,宗门林立,权势纠葛纷争,另有不知明处还存圣族傲据,无数岁月,无人可探寻。从恶水穷村中走出来的少年,得到了一张来历不明的封弓之后,他开始一步步变强。......拉强弓,射天龙!为了问鼎武道巅峰,为了伊人独展笑颜,林寒不得不颠覆了这平静万年的靖武大陆!
  • 都市之败家子

    都市之败家子

    “这个车多少钱”“先生,这辆车1亿2000万”“全款我要了”败家子杨洛横空出世
  • 天降萌妻:邪王孽宠

    天降萌妻:邪王孽宠

    本已是一缕幽魂的她,上天又给了她一次机会,让她重生成为了艾家大小姐。他一国君王,冷酷无情,专制霸道,唯我独尊,视女人为玩物,他的心,任何人都要不起。本没有任何交际的他们,却因一场指腹为婚的闹剧,展开了一场你追我逃的戏码。美人哪里逃?“哼,想抓住她,门都没有,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真是太幸福了,本小姐要包养好多好多的美男,赚好多好多的银子,你有美女,我有美男,这才公平。”
  • 在风雪中诞生

    在风雪中诞生

    男孩因为父亲的罪名,来到地下世界!
  • 绝色争宠之和亲王妃

    绝色争宠之和亲王妃

    和亲王妃?当舒觅柔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心脏剧烈的跳动了几下,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和这四个字牵扯上什么关系,可是眼前的一切生生的撕毁了一切,残酷的现实告诉了她,她是一个和亲的王妃。苦笑一声,她舒觅柔可不是如此所波逐流之人,自己的命运当然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了,却不知道这一想法却是引得她历经无数的坎坷,最终却是走进了一场迷途的爱的争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晴雨有缘,难相见

    晴雨有缘,难相见

    青梅竹马的两人,都市爱情的绚丽。职场争斗的刀锋,情场纠结的缘分。家族企业的继承,兄弟朋友的猜疑。晴雨有缘,难相见;晴雨相见,终离别。
  • 风铃渡劫

    风铃渡劫

    膨胀的贪欲如若似一支射向前方的飞箭,那最终的归宿将是力竭时掉入孤寂的深渊;在欲望与人性剥离的过程中,道义逐步沦落为妆饰;剥开的刹那,原来天道昭彰;看古往今来,众生百态;官场薄情,商人无道,繁华过后,徒留无限唏嘘!爱恨情仇,宛如镜花水月;功名富贵,却是过眼云烟;喧嚣过后梦方醒,依然在风铃渡。纵使多情又奈何,回眸凝望百年身;青灯坐伴红颜老,一抔黄土渡风尘。
  • 鬼谷子

    鬼谷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