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800000060

第60章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速读

《货殖列传》是司马迁专门给历代工农商者所立的类传,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而言,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全文通过介绍春秋末期至秦汉以来的大货殖家,如范蠡、子贡、白圭、猗顿、卓氏、程郑、孔氏、师氏、任氏等的言论、事迹、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重要经济地区的特产商品、有名的商业城市和商业活动、各地的生产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叙述他们的致富之道,表述作者自己的经济思想,以供后人借鉴。

本篇列传中所反映的司马迁进步而卓越的经济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揭示追求财富增长乃是人性之必然,商业经济活动乃事理之必然。太史公指出人类有两种本能,一种是享乐的欲望;一种是追求财富的本能。正是人类这两种本能的相互作用,相反相成,构成了社会的商业经济生产活动,于是始有“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局面,此乃世势事理之必然。

二是肯定财富的积极意义,客观评价财富的社会、政治影响。太史公不光揭示了商业经济是人类生活之正常现象,还充分肯定了其创造财富的社会作用。如指出商业活动中农、工、商、所创造的财富乃“民所衣食之源”,“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具有推动社会物质进步、改善民生的重要价值。不仅于此,财富对于礼义道德等精神文明也有积极的意义,财富充实,社会安定,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才能不断提高,这与我们今天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正是同一理念。当然,文中也毫不避讳财富给予社会机构、政治、道德带来的另一面影响,甚至是消极恶劣的负面影响,对此司马迁也作了辩证客观的分析与批判。

三是正确认识和评价商人的社会角色。《太史公自序》云:“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坦率地指出了之所以作《货殖列传》、对商人及其财富故事津津乐道的缘由。这当然是建立在前述司马迁对追求财富合理性及财富积极作用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而将历史上出色的货殖家,堂而皇之地与那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才智相媲美,这在商人地位不高,整个社会风气还处在重本轻末的情况下,实在算是一种了不起的历史胆识。

四是总结商人的生财之道及商业经济规律。为历史上的商人留影,只是本传的一般任务,其目的还在于通过形形色色货殖家发家致富的故事,探究“贤人所以富者,令后世得以现择焉”。因此从中总结了不少“治生”之术。

五是区域经济思想。司马迁将当时的中国分为四大经济区,依次备叙各经济区的物产、交通、城市、商业、民俗,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此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考察,体现了对国家经济空间的立体化思考,从另一角度反映了司马迁超前的经济见识。

另外,此篇传记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阅读价值。总览全文可见,传中人物各具特色,各怀其才;篇中叙事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文中说理鞭辟入里,无懈可击;全篇辞章奇传雄浑,波澜壮阔。可谓博大精深,浑然一体,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璀璨夺目的光辉篇章。本文节选了本篇列传的序言供读者赏析。

精彩选录

老子曰:“至治①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②,挽近世③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注释

①至治:治理得极好的社会,指政治清明之世。②必:如果,假若。用:以。务:要求得到、追求。③挽近世:离现在最近的时代。

译文

老子说:“太平盛世到了极盛时期,虽然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之声互相听得到,而各国人民却都以自家的饮食最甘美,自己的服装最漂亮,习惯于本地的习俗,喜爱自己所事行业,以至于老死也不互相往来。”到了近世,如果还要按这一套去办事,那就等于堵塞人民的耳目,几乎是无法行得通。

精彩选录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①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②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③,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④,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⑤,最下者与之争。

注释

潘吟阁在《史记货值传新诠·编者弁言》中说:“读中国书而未读《史记》,可算未曾读书;读《史记》而未读《货殖列传》,可算未读《史记》。”

①刍豢:泛指各种牲畜的肉。刍:吃草的牲畜,如牛羊。豢:吃粮食的牲畜,如猪狗。②渐:浸,浸染。③眇论:微妙的理论。眇,通“妙”。美:好。④利道之:以利引导它。道,同“导”。⑤整齐之:用规章制度约束他们的行动,使之规规矩矩。

译文

太史公说:神农氏以前的情况,我不了解。至于像《诗》、《书》所述虞舜、夏朝以来的情况则是人们耳目总要听到最好听、看到最好看的,口味总想尝遍各种肉类的美味,身体安于舒适快乐的环境,心中又夸耀有权势、有才干的光荣。统治者让这种风气浸染百姓,已经很久了,即使用老子的这些妙论挨门逐户地去劝说开导,终不能感化谁。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随势引导,其次是加以教诲,再次是制定规章制度加以约束,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精彩选录

夫山西饶材、竹、穀①、②、旄③、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梓、姜、桂、金、锡、连④、丹沙⑤、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⑥、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⑦,贵之征贱⑧,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注释

①穀:木名,即楮木,树皮可以造纸。②:野麻,可以织布。③旄:牦牛尾。尾上的长毛可作舞蹈道具和旌旗的装饰。④连:通“链”,铅矿石。⑤丹沙:即丹砂,俗称朱砂。⑥旃裘:毡子和皮衣。旃:通“毡”。⑦物贱之征贵:意思是物贱极必贵,所以贱是贵的征兆。⑧贵之征贱:意思是物贵极必贱,所以贵是贱的征兆。

译文

太行山以西盛产木材、竹子、楮木、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多有鱼、盐、漆、丝、美女;江南出产木、梓树、生姜、桂花、金、锡、铅、朱砂、犀牛、玳瑁、珠子、象牙兽皮;龙门、碣石山以北地区盛产马、牛、羊、毡裘、兽筋兽角;铜和铁则分布在周围千里远近,山中到处都是,有如棋子满布。这是关于各地物产分布的大致情况。这些都是中国人民所喜好的,习用的穿着、饮食、养生、送死之物。所以,人们要靠农民耕种,取得食物,要靠虞人进山开采、渔夫下水捕捉,获得物品,要靠工匠制造,取得器具,要靠商人贸易,流通货物。这难道还需要官府发布政令,征发百姓,限期会集吗?人们都凭自己的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低价的货物能够高价出售,高价的货物能够低价购进。人们各自努力经营自己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就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那样,日日夜夜没有休止的时候,不用召唤便会自动前来,不用请求便会生产出来。这难道不是符合规律而得以自然发展的证明吗?

精彩选录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①,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②。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馀,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③,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至而辐凑④。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⑤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⑥,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注释

①三宝:指粮食、器物、财富。绝:断绝,无。②辟:开辟。③潟卤:不适宜耕种的盐碱地。④至:像绳索相连一样接连而来。用绳索穿好的钱串。辐凑:形容四方人物来归,像辐之集中于毂一般。⑤轻重:中国历史上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此处意为调节物价,掌管财政。⑥陪臣:春秋时期诸侯的大夫对周天子自称陪臣。

译文

《周书》里说:“农民不种田,粮食就会缺乏;工匠不做工生产,器具就会缺少;商人不做买卖,吃的、用的和钱财这三种宝物就会断绝来路;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短缺。”资源匮乏了,山泽就不能进一步开发。农、工、商、虞这四个方面,是人民衣食的来源。来源大则富裕,来源小则贫困;来源大了,上可以富国,下可以富家。或贫或富,没有谁能剥夺或施予,但机敏的人总是财富有余,而愚笨的人却往往衣食不足。所以,姜太公被封在营丘时,那里本来多是盐碱地,人烟稀少,于是姜太公便鼓励妇女致力于纺织刺绣,极力提倡工艺技巧,又让人们把鱼类、海盐返运到其他地区去,结果别国的人和财物纷纷流归于齐国,就像钱串那样,络绎不绝,就像车辐那样,聚集于此。所以,齐国因能制造冠带衣履供应天下所用,东海、泰山之间的诸侯们便都整理衣袖去朝拜齐国。后来,齐国中途衰落,管仲重新修治姜太公的事业,设立管理财政的九个官府,使齐桓公得以称霸,多次以霸主身份会合诸侯,使天下政治得到匡正;而管仲本人也有了三归台,官位虽只是陪臣,却比各国的君主还要富有。从此,齐国富强,一直延续到威王、宣王之时。

精彩选录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②,皆为利来;天下壤壤③,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④乎!

注释

①适其力:适当地用自己的劳力。适:适宜、适当。②熙熙:形容拥挤、热闹的样子。③壤壤:通“攘攘”,纷乱的样子,与“熙熙”同义。④编户之民:编入户口册的老百姓。

译文

所以说:“粮仓充实了,百姓就会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就会知道荣辱。”礼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穷。因此,君子富有了,就喜好去做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会随心所欲地做他能做的事。江河深,鱼就在那里生存;山林深,野兽就在那里藏身;人富有了,仁义就会依附于他。富有者得了势越发显赫,失了势,依附于他的宾客也便无处容身,因而心情不快。夷狄那里,这种情况更为突出。谚语说:“家有千金的人,不会犯法受刑死于闹事。”这不是空话。所以说:“天下之人,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那些拥有千辆兵车的天子,享有万户封地的诸侯,占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担心贫穷,何况编入户口册内的普通老百姓呢!

编者点评

此篇序文可以说是作者所写的一篇经济论文,在这篇序文中作者驳斥了老子的“小国寡民”的历史倒退论,肯定了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合理欲望,并试图以此来说明一些社会问题。他认为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必然推动社会生产的分工和社会各经济部门的发展,而人的道德行为又是受他占有财富的多少所制约的,从而谴责了汉武帝时期的经济垄断政策,抨击了当时以神意解释社会问题的唯心主义思想。司马迁的这种观点是一种辩证发展的历史观。他道出了财富对仁义的决定作用这样一个历史事实,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司马迁才主张社会经济生活的自然发展,而反对过多的行政干预。他的经济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也是具有借鉴和启发作用的。

中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高度评价司马迁:“以锐利的眼光,注视着社会经济方面,而写成其有名的《货殖列传》。”

同类推荐
  • 斗明

    斗明

    莫惜哥,生于盗贼世家。性情机警,富有机变。一生致力于做一个有贼行、有贼心、有贼品,而又重盗德、重盗义的盗贼。看这个警觉的盗贼,上演了哪些精彩的故事,让自己成为嘉靖钦封的五蚌闲王、上杉谦信所封的越后战神、以及葡萄牙驻巴西副总督,竟受四国人民仰望……这本书是想写嘉靖朝的铁血史,战争比较多。在战斗中变得更强、更硬朗。大明的热血儿女、少林僧兵、葡萄牙人的铁炮和柔情、蒙古庚戌之变、日本武士道、诡异的伊贺忍者、第四次川中岛合战……铁骑、抗倭、海盗、叶隐、寒刀、樱花、薰衣草、红薯、辣椒……
  • 祀山泪

    祀山泪

    很想写点儿什么,于是提起笔来,就它了……想说的很多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有些迫不及待,所以这里的内容留到后面吧,总有机会的……
  • 唐战三国

    唐战三国

    二零一七年的高冷,是跑一千米都会累死的废宅。空降东汉末年,面对三国群雄,如何争霸天下?迎娶三国美女,召唤隋唐群英,成为三国之主!吕布元霸,房谋杜断,卧龙凤雏,关羽秦琼,赵云罗成。
  • 穿越三国之江山美人

    穿越三国之江山美人

    宅男在家玩电脑.吃泡面.看三国、正去学校的时候突然一辆小轿车撞过来!!!!哎呀我在那里!.额前面那个谁在拍戏吗?这是哪里...
  • 崎路行

    崎路行

    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中叶的明代。落魄天涯的坚忍少年在一次次机遇中迈向跌宕起伏的人生之旅,引出一段动人传奇。在那人心浮动的时代,有人为生存,有人为理想,有人求名利,有人望解脱。漫漫红尘路,何去何从?且看那场明争暗斗的朝堂风波,那场你死我活的江湖争雄。无边逆旅,重重抉择,爱恨情仇,不悔今生。
热门推荐
  • 千金方

    千金方

    《千金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又称《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22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代孙思邈约撰于652年。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卷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卷22疔肿痈疽。总计162门,合方论45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 九域真仙

    九域真仙

    天下九州,仙神异兽,强者林立!修真一路血雨腥风!前世震慑江湖的杀手夏楠重生,少年逍遥,弹剑长歌,且看他如何在修真路上纵横捭阖,著写一段辉煌古今的不朽传说!
  • 谢谢我爱你

    谢谢我爱你

    他不是不喜欢她,只是因为很多原因,不能在一起。八年后,她再度回国,他发现,很多事情,早已经物是人非,再也回不去了。
  • 感悟财富

    感悟财富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人生财富。究竟什么是人生财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答案不尽相同。究竟怎样才能得到人生财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只是很多人没有发现或不知如何运用而已。本书收藏了三百则经典小故事,这些广为流传的小故事,影响和改变了无数人的观念,洗涤和陶冶了无数人的心灵。本书从成败、得失、智慧、金钱、交际、口才、教训、幸福等十五个方面,对人生财富进行了全方位解读。无论什么时候读起来,都可以给你一些激励,给你一些启迪,给你一些感悟,给你一些感动。
  • 小人物也疯狂

    小人物也疯狂

    李星:“皇上,今日草民是来向公主求婚的。”皇上:“哎,这个朕说了也不算,还得看公主的意思。”公主:“李星,听说你很能唱歌,那你就把你对本公主的爱慕唱出来,要是我觉得满意我会考虑的!”……李星:“对你爱爱爱不完,我可以天天月月年年到永远……对你爱爱爱不完,相爱原本就是这么难!皇上:“这也能唱出来?”公主:“我好喜欢!”大臣:“无耻,真的太无耻了!”
  • 绝世龙神天王

    绝世龙神天王

    脑子为空,想不出啥简介,先看了再说吧
  • 度兽成仙

    度兽成仙

    欺我少年穷,没势力?那行,我把崂山深处的天灵矿脉让给你可否?我让我座下的四大金刚找你聊天可否?哎呀!你的城被围攻了,我让我的仙兽带着灵兽大军来解救你可否?————更多精彩尽在《度兽成仙》。
  • 血雨封尘

    血雨封尘

    亲人失踪,身世离奇,却又遭正道苦苦相逼堕入魔道。这天下……何为正?何为魔?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爱恨情仇终系于一念,天下苍生执于我手!却终究抵不过一语笑颜!
  • 真如

    真如

    八千万年前,一代妖修魅族未水合根骨绝佳,天质绝颖于一体,成就修炼天纵之质,于真如境界,厚积而薄发,瞒天过海,一步悟道,位入巅峰强之列。然而,未水所某甚大,并不愿进入修炼一途最后一步的合道修行,位列天道之下,而意欲代天道而取之,志在天地。因而,未水悟道之后,突发奇兵,一拳贯穿天地,崩溃天地法则,但同时也受到天地法则反噬,身受重创,进而又遭到当时仅有的三大合道高手的围攻,一战过后,四人尽皆身死道消,从此,世间再无合道者。此后,由于天地崩坏,中洲(天地之名)大乱,正魔两教初成并且形成对立格局,两教之中,战乱不断,斗争不休,一直延续整整八千万年之久……
  • 芭乐树下,我们一起走过的那年

    芭乐树下,我们一起走过的那年

    这部作品要讲述的是,在一个萧瑟的秋天,一棵古老的芭乐树下,一个女孩碰见一个男孩并一见钟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