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4300000012

第12章 杀害志士,专恣误图

黄潜善等人的倒行逆施、嫉害忠良,激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不满和反对。

先是岳飞“上书论黄潜善、汪伯彦不图恢复”,但“以越职夺官”。

太学生陈东,为人正直,嫉恶如仇,过去曾以伏阙上书“请株六贼”著称于世。他拥护李纲等人的抗战主张,坚决反对黄潜善等人主和投降的卖国行径。

靖康元年,李纲被罢尚书右丞,陈东就曾率太学生数百人上书,要求恢复李纲之职。“书奏,军民不期而集者数万人”,驱李邦彦,砾杀内侍数十人。宋钦宗被迫复李纲之职。事后,李邦彦军曾欲谋杀陈东及“士民杀内侍为首者”,只是迫于形势,没有杀成。

宋高宗即位,“闻东名,召赴行在”,陈东到达行在后,又逢李纲被罢,于是再次“上疏言宰执黄潜善、汪伯彦不可任,李纲不可去,且请上还汴,治兵亲征,迎请二帝。其言切直,章凡三上”。黄潜善将陈东奏疏皆“留中不报”。陈东的仗义执言,表达了所有正直人士和广大军民的心愿,但却使黄潜善等人恨之入骨,“潜善等思有以中之”,准备寻找机会杀掉陈东。时恰有抚州崇仁人、布衣之士欧阳澈,激于义愤,亦徒步至行在上书“极诋”黄潜善等奸臣。在欧阳澈的上书中,其间有“言宫室燕乐事”者,黄潜善便借此大做文章,说欧阳澈蓄意攻击皇上,以此激怒高宗,“密启诛澈”。怂恿高宗说:“若不亟诛,将复鼓众伏阙。”于是,惟潜善之言是听的高宗将欧阳澈的上书“独下潜善所”,黄潜善马上指令府尹孟庾将陈东与欧阳澈同斩于市。

陈东作为一介书生,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肠,多次上书,揭露奸佞,辩护忠良,而不计个人安危,其志可嘉,其情感人。陈东这样做,并非出于个人恩怨,他甚至还未面见过李纲。“东始末识纲,特以国故,至为之死”。因而陈东的被害,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同情,“行路之人有为哭者”。陈东死时年仅42岁。在国家极需用人之际,陈东和欧阳澈作为难得的忠义之士欲为国出力而不得,而以言被诛,不能不激起人们对黄潜善等人的极度愤慨,如尚书右丞许翰等为此力求罢官,而不愿再与黄潜善等同朝为官。

在群情激愤的情况下,狡诈的黄潜善竭力掩饰自己的罪行,明明是他谋害了陈东、欧阳澈,但事后又假装不知,“潜善既杀二人,明日府尹白事,独诘其何以不先关白,微示愠色,以明非己意”,而将府尹充了替罪羊。但欲盖弥彰,正直的人们不会相信他这一套,因此时人更知其奸诈。

黄潜善等人为了擅宠专权和主和投降,容不得任何主张抗战的忠义之士。他们在李纲罢相之后,便把攻击的目标集中到主战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宗泽身上。

宗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祜六年进士第。康王开大元帅府,以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曾屡败金兵,因而成为举国瞩目的抗战派中坚人物。加之他“质直好义”,为官“国尔忘家”,故威望益著。

宗泽先是被汪伯彦所沮抑。汪鼓动康王让宗泽率兵在外作战,使宗泽“自是不得预府中谋议”,将其变相排挤出帅府。宗泽离开赵构后,率兵自大名转战开德、卫南,屡战屡捷,使金兵闻风丧胆。“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

就在宗泽在外力战之时,黄潜善被授副元帅之职,与汪伯彦共同排挤李纲、沮抑宗泽,从而使主战派更难申其志。

建炎元年五月,赵构即帝位于南京,宗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时与李纲同入对,相见论国事,慷慨流涕,纲奇之”。赵构深被宗泽之慷慨忠义所感动,想把他留在南京,但“潜善等沮之”。最后,高宗除宗泽为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而未能使其在朝廷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时高宗刚即帝位,全国军民精神为之一振,渴望能重整河山,再图进取,因而全国义兵蜂起,纷纷抗金勤王。如果高宗能及时而有效地利用这种形势,当会大有希望。可是黄潜善、汪伯彦却反其道而行之,极力迎合高宗苟且偷安的心理,力主议和,反对抗战。他们大力主张根据靖康时同金订立的屈辱和议,划河为界,割让蒲、解之地。他们甚至阻挠刑部把高宗即位的大赦文书下到河东、河北两路及河中府解州,以此讨金人好感,向其表示和议之诚意。在这种情况下,宗泽再次上疏,坚决反对割地求和,希望高宗抓住时机出师抗战,以图恢复。他说;“天下者,太祖、太宗之天下,陛下当兢兢业业,思传之万世,奈何遽议割河之东、西,又议割陕之蒲、解乎?自金人再至,朝廷未尝命一将、出一师,但闻奸邪之臣,朝进一言以告和,暮入一说以乞盟,终致二圣北迁,宗社蒙耻。臣意陛下赫然震怒,大明黜陟,以再造王室。今即位四十日矣,未闻有大号令,但见刑部指挥云‘不得誊播赦文于河东、西,陕之蒲、解’者,是褫天下忠义之气,而自绝其民也。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宗泽的满腔报国热情,再次打动了高宗,“上览其言,壮之”。但由于黄潜善等从中作梗,仅是将时年已69岁的宗泽改知青州,仍然没有重用。

忠义识忠义,英雄惜英雄,李纲深知宗泽的德能,故大力向高宗推举。时开封府尹出缺,李纲对高宗说:“绥复旧都,非泽不可。”朝廷因以宗泽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时敌骑留屯河上,金鼓之声日夕相闻,而京城楼橹尽废,兵民杂居,盗贼纵横,人情恂恂”。宗泽既至,抚慰军民,惩治盗贼,修治楼橹,并屡出师挫敌,“民赖以安”。由于宗泽秣兵厉马,竭诚抗战,加之威望素著,此时广大军民无不闻风响应,乐于效命。在这种形势下,宗泽上疏请高宗“亟归京师,以慰人心”,并向高宗尖锐指出;“其唱为异议者,非为陛下忠谋,不过如张邦昌辈阴与金人为地耳!”“黄潜善等忌泽成功,从中沮之”,宗泽以极其焦灼的心情上奏20余次,恳请高宗早下回銮之诏,可是,“前后建议,经从三省枢密院,辄为黄潜善等所抑”。他们“每见泽奏疏,皆笑以为狂”。宗泽不得不哀叹:“吾志不得伸矣!”最后,宋高宗终于“用黄潜善计,决意幸东南”,从而失去了坐镇汴京、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

在宗泽留守东京、知开封府时,金曾遣人以使伪楚(张邦昌僭号楚)为名至开封府,宗泽洞察其意,指出;“此名为使,而实觇我也。”于是“拘其人,乞斩之”。可黄潜善等对金使竭尽保护之能事,他们“皆以泽拘金使为非”,说服高宗急诏宗泽将金使延置别馆,优加礼遇。其奴颜婢膝、认贼作父之态令人作呕。

宗泽同李纲一样,也力主招抚两河义军,而且这方面颇有成绩。当时有“河东寇”巨王善,“拥众七十万,车万乘,欲据京城。”泽单骑驰至善营,泣谓之曰:“朝廷当危难之时,使有如公一二辈,岂复有敌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善感泣曰:‘敢不效力!’遂解甲降,”“时杨时号‘没角牛’,后三十万;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各拥众数万,往来京西、淮南、河南北,侵掠为患,泽遣人谕以祸福,悉招降之。”另外,宗泽还招抚了王彦的“八字军”,遣“八字军”渡河取怀、卫、浚、相等州。当时义军到处涌现,“山寨忠义之民相应者不啻百万”,他们“引领举踵,日望官兵之至”。宗泽认为,如果把这一巨大的力量组织起来,“中兴之业,必可立致”。但黄潜善在国难当头之际,仍一味从最卑劣的私利出发,担心宗泽成功而影响自己的地位,因而又“从中沮之”。他不但诬义军是“以义师为名”的“盗贼”,禁止其勤王,而且还将招抚义军作为罪名,欲罢宗泽东京留守之职,幸有御史中丞许景衡为其出面说话,申明“得宗泽方能保东京,有东京,行在始安枕”,高宗从自身安全考虑,才没有遽罢宗泽之职。

黄潜善不仅完全阻挠破坏了宗泽诸多抗敌救亡的重大措施,还派自己的亲信为东京副留守,以监视掣肘宗泽。宗泽眼见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已经出现的中兴有望的大好形势惨遭破坏,不禁“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最后终于在建炎二年七月含恨而死。在其临终前,“诸将杨进等排闼入问,泽矍然起曰:‘吾固无恙,正以二帝蒙尘之久,忧愤成疾耳。尔等能为我歼灭强敌,以成主上恢复之志,虽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愿尽死。’诸将出,泽复曰:‘吾度不起此疾,古语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泽将殁,无一语及家,但连呼‘过河’者三。遗表犹赞帝还京,称言‘已涓日渡河而得疾’,其末曰:‘属臣之子,记臣之言,力请銮舆,亟还京阙,大震雷霆之怒,出民水火之中。夙荷君恩,敢忘尸谏!’”泽死之际,犹愤愤以故国河山未复为恨,殷殷以赞帝还京、出民水火为念。这位英雄老将的满腔爱国忠忱真可动天地而泣鬼神!因而无怪乎泽死之日,“都人为之号恸,朝野无贤愚,皆相吊出涕”。事过八百余年,今天抚读这段荡气回肠的悲壮史录,仍令人不能不为宗老将军的遭遇和精神而感泣之,由此对黄潜善等奸邪更增愤恨。

《宋吏·宗泽传》论曰:“夫谋国用兵之道,有及时乘锐而可以立功者;有养威持重而后能有为者,二者之设施不同,其为忠一而已。方金人逼二帝北行,宗社失主,宗泽一呼而河北义旅数十万众,若响之赴声,实由泽之忠忱义气有以风动之。抑思民目睹君父之陷于涂淖,孰无愤激之心哉!使当其时泽得勇往直前,无或龃龉牵制之,则反二帝复旧都,特一指顾间耳。黄潜善、汪伯彦嫉能而居功,使泽不得信其志,发愤而薨,岂不悲哉!”又论曰:“泽之易箦也,犹连呼‘渡河’者三,崦鼎(赵鼎)自题其铭旌有‘气作山河壮本朝’之语,何二臣之爱君忧国,虽处死生祸变之际,而犹不渝若是?而高宗惑于奸邪之口,乍任乍黜,所谓善善而不能用,千载而下,忠臣义士犹为之抚卷扼腕,国之不竟有以哉!”《宋吏》虽为官修史书,代表统治阶级的思想观点,但上述见解和感慨则是发之有据的。

同类推荐
  •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和弗兰克林·罗斯福是怀着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他们是美国历史的灵魂;他们改写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也改写了世界格局;他们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民众敬仰和学习的人。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神秘而又遥不可及。《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励志珍藏译本)》编者研究美国历史多年,力求将他们真实的一生清晰地呈现给每位读者。
  •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位列“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他颠覆了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政治传统,开创了现代竞选活动,使总统制适应了现代化的需要。从宏观角度讲述了约翰·肯尼迪从学生到士兵,从众议员到参议员以及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吴健雄(1912.5.31-1997.2.16)江苏苏州太仓人,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年获博士学位,1944年参加了“曼哈顿计划”,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吴健雄》由西溪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莫奈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莫奈

    19世纪的欧洲文艺在战争的炮火中、机器的轰鸣中、科学的呼唤中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讲究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
  • 不倒宰相冯道

    不倒宰相冯道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发,朝代更迭、皇帝更换频繁,冯道不仅能明哲保身还能稳坐皇帝之下第一把交椅,历经四个朝代、十个皇帝而不动如山,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中最饱受争议、被儒生辱骂次数最多,也是最传奇的一位。本文概述了冯道从籍籍无名到位高权重的奋斗历程,多角度展现冯道的生存智慧、职场智慧、人际关系智慧。冯道独到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对当今的公务员、职场人士仍然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七班青年

    七班青年

    纪录最平凡的校园生活。希望每一位从毕业班过来的同学看到这篇文章会回想起在校园的酸甜苦辣,跟那青涩的初恋,还有身在异地的同学回到家乡看到亲人及从小就‘暗恋’的她。
  • 豪门阔少的天价妻

    豪门阔少的天价妻

    直到多年以后,我依然相信,老天是公平的...一旦他决定收走你的一份幸福,就一定不会忘记帮你添上另一份的甜蜜......
  • 柳白瑞

    柳白瑞

    曾经的民营企业帝国,不上市不分股,牢牢掌握在一个家族手中,却在内忧外患中一夜崩塌。原本三世祖的柳白瑞,在大学中逍遥快活的泡妞吹牛逼的生活,一夜之间消失在同学的视野,成为了阶下囚,那年他二十岁。没有见到家族支柱的爷爷和老爹,就莫名其妙被判处五年牢狱灾祸。五年出狱后的柳白瑞该要何去何从?且看一个身世可比赵甲第,努力不输沉浮生的男人传奇人生!当下不是终点,是每一刻的开始!一一柳白瑞
  • 凤落重升

    凤落重升

    一样的名字,一样的容貌,看她这个不一样的灵魂,在不一样的世界活出一样的精彩!(南夕月:灵歌啊!你告诉我,我身后的是什么东西?东西:你未来相公。作者悄悄地……走…被抓住了:我不知道!……啊!救命啊!)
  • 不朽狂尊

    不朽狂尊

    一世孤独,狂妄地追寻遥不可及的远方!黑暗降临,澎湃的战意在昂扬!倔强的少年,热血燃烧,从渺小到永恒,无休无止的癫狂。
  • 无上魔戒

    无上魔戒

    无上魔戒,重现人间。东方的斗气,西方的魔法,争奇斗艳。诸天的神魔,各界的强者,锋芒必现。喋血的征战,王者的论剑,惊天巨变。瑰丽的画卷,绝世的红颜,美轮美奂。……《无上魔戒》将为您一一呈现……Ps:手指动一动,给我一份希望,好吗?
  • 懒女

    懒女

    她,出生当日,天降祥云,被传:得此女者得天下!七国王储无不轰动,阴谋使尽,手段百出,为的只是禁锢于她!哼,以为她是软柿子,随便揉捏?殊不知她暗里操作,七国早已动荡!可为何那个男人却能冷眼旁观,偶尔还跟她玩个暧昧,难道碰到对手了?
  • 仙踪无迹

    仙踪无迹

    当双剑出现在人界的时候,六界将必然刮起一阵风雨。被命运所指引,回忆起前世的记忆。神难道是天地间最强大的存在吗?只要神的一句话就能够轻易地决定他人的命运吗?仙云在何处,踪迹尚空虚。无瑕胜玉美,迹当中人域。
  • 冷逸宏

    冷逸宏

    大家来看看冷逸宏筱宇电光的崛起吧!!!额额,字数不够让我来凑凑字数吧!!!
  • 悍妃嫁到:腹黑邪王请自重

    悍妃嫁到:腹黑邪王请自重

    穿越到一个花瓶女身上,一睁眼就被冠上了不清白的骂名,不就是孤独一生吗?正和她心意。可是一道圣旨却让她成了鼎鼎大名鬼王的冲喜王妃。没事儿,鬼王死了以后,整个王府都是她的。谁知在某夜黑风高的夜里,某男竟然一变成了妖孽美男,危险一步步的逼近:“本王死了,你就是富婆?”某女节节败退:“你死我怎能苟活。”“是嘛?这么衷心?”某男妖娆一笑。某女翻窗而逃。却又引来无数情债,鬼王头上已是绿油油的一片。“家风不严,必须严加管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