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4300000056

第56章 内讧亡国,众口唾弃

南明弘光政权从开始建立就面临着清军和农民军的双重军事威胁。可以说弘光政权是坐在冰块上,一旦冰块融化,随时有覆亡危险。

但马士英置若罔闻,他极力迎合弘光帝,整日派人碌碌忙于酿制醇酒,遴选淑女,以引诱皇帝沉溺于酒色之中。至于一切军国大事,一概对皇帝进行封锁。

为了粉饰太平,稳定人心,马士英常在部属面前夸口长江防线如何坚固无比,牢不可摧,让他们放心地去喝酒、赌博、逛青楼。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无非是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马士英当然有后顾之忧,清军在关外虎视眈眈,这是谁都能看到的事实,但马士英的解决办法就是:向清军屈膝求和。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六月,马士英派应天(今南京)巡抚左懋弟为正使,马绍愉、陈洪范为副使,携带他亲笔拟写的议和条文及大量的黄金白银前往北京谈判。他的议和条件是:(一)割让山海关以外土地给清军;(二)每年向清廷纳银10万两;(三)南北互市,以求和平往来。马士英企图以割地纳贡的方式换取清朝的止戈息兵,以求苟延残喘。

清军表面上接受了和谈条件,暗中却利用这个时机加紧进行军事部署,伺机进攻。与马士英相反,史可法很清醒地识破了清军的阴谋,他积极主张抗战,强调应趁清军与大顺军鏖战后哺息未定之机,主动出击,收复北方故土。马士英不但不予支持,还利用职权处处掣肘。其时驻扎在长江北岸的总兵高杰也在积极准备北伐。高杰是当时总兵实力最强、且又身经百战、刚勇无比的猛将。他计划先进取河南归德、开封,然后向西直捣洛阳和潼关。为了得到充足军需,他向朝廷递了一份奏章,请求给予粮饷援助。但马士英扣留了这份奏章,他害怕高杰和史可法合作,对他构成威胁。

南明北伐未果,清军的铁骑已开始大规模地向南踏进了。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冬,清军冒着严寒,兵分两路向南进攻,一路指向亳州,一路指向徐州。前线各地告急奏章雪片似的飞向南京。马士英和谈美梦破产了。在这严重时刻,马士英仍然不相信清军已发动进攻。他故作镇静,振振有辞地对群臣说:“清军虽然驻扎在黄河边上,但北方闯贼势力还很强大,难道他们胆敢冒着腹背受敌的危险渡河攻打我们吗?”接着他又给部属打气说:“当年,赤壁之战时,孙权、刘备只有3万军队;淝水大战,谢安、谢石军队更少,只有8千,但他们都打败了对方,一战而平定江南。”说到这里,他情绪更加高昂了:“况且,我们现在国力强盛。兵力数倍于孙刘、二谢。直抵幽燕,痛饮黄龙之时指日可待。”马士英信口雌黄,盲目自信到了可笑的程度。

清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长江沿线,占领宿迁并包围了邳州。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清军又逼近了徐州。陈洪范急告马士英,痛陈情况万分紧急,清军很快会攻入南京,请求立即调集南京卫戍部队加强前线江防力量。马士英不耐烦地打断了陈洪范:“有四镇将领在防守,有什么可担心的。”正在这时,一名探卒进来报告说:“敌军编制了木筏,正顺江而来。”马士英一下跳起来,指着探卒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奴才,竟敢谎报军情。来人,拉下去鞭笞四十。”相反,杨文聪派人虚报战功反而受到重赏。自此再也无人敢报警了,弄得马士英两眼一抹黑,全然不知敌我情况。

正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弘光朝内部却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内讧。弘光元年三月,宁南侯左良玉在武昌以“清君侧”为名,率领大军顺江而下,浩浩荡荡向南京进犯而来。

左良玉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在这个时候发动兵变呢?这还得从左良玉本人说起。他从小入伍当兵,早年受东林党人的提拔,由普通士兵晋升为将军,后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被封为宁国侯,镇守武昌,是一个握有重兵的实力派人物。这无疑对马士英构成威胁,为其所不容。而且,许多反对马士英的东林党人多荫庇于左良玉军中,更为马士英所忌恨。但他不敢与左良玉公开翻脸,暗里却经常克扣左军粮饷军需,并筑板矶城暗防之。左良玉对此很是不满,遂萌生反叛之心。恰在这时,朝内又发生了伪太子案。于是左良玉假为兵端,起兵发难,矛头直指马士英。

马士英这下可慌了神,紧急调遣阮大铖、黄得功等心腹率兵堵截左军,并命令刘良佐撤回江北防守部队,挥师西进。这样一来,江北防线出现缺口,清兵很可能长驱直入,情况十分紧急。大理少卿姚思孝、御史乔可骋、成友谦等人坚决请求召回江北防守部队。这时的马士英已是利令智昏,哪里顾得了那么多,他厉声叱责:“你们这帮东林小子,还在借口防内讧,是不是想纵容左良玉侵犯?清兵来了,还可以议和;左良玉叛军来了,你们这帮人就可以高官厚禄,我和皇上只有死路一条了。”马士英还不放心,又严令史可法移师西进,堵击左军。而在这时,多铎所率清军已由泗州渡过淮河,直扑扬州。面对两路交急局势,镇守淮扬的史可法主张重点对付清兵。马士英却顽固地坚持:“宁可君臣都死在清兵铁蹄之下,也不能死在左良玉手中!”这样,江北、淮扬防备更加空虚,南京完全暴露在清军面前。

事也凑巧。正当马士英忙于应付左良玉的时,左良玉突然呕血而死。左军遂停顿不前,“清君侧”也就不了了之。史可法迅速率军赶往扬州布防,但为时已晚。清军把扬州围得水泄不通。史可法率全城军民誓死抗战。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不久扬州被攻陷,史可法以身殉国。

扬州一破,南京危在旦夕。五月十九日,清军攻入南京。仅存一年零四天的弘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被永远地抹掉了。

早在南京行将陷落之前,一片混乱。豪门富室、达官贵人纷纷卷起金银细软仓皇出逃。五月十一日黎明,钱谦益乘轿来到马士英家,准备商讨守城大计。但见马家门庭纷然,一派忙碌慌乱景象。不久,马士英便从屋里出来了。只见他小帽快鞋,一身便装。“想逃跑,胆小鬼!”钱谦益在心里暗骂一声,正要搭话,只见马士英向钱谦益一拱手,说:“惭愧,惭愧。我家有老母,看来不能随你一起殉国了。”随后,他带着他的老母和十几车金银财物,在四百多名家丁亲兵的簇拥下仓皇逃走。

由于马士英平日作恶多端,因此他不论走到哪里都遭到人们的唾骂和白眼。路人见了都像躲瘟神一样纷纷回避。逃至乡下,家家户户都赶紧关上大门,闭门不出。马士英连水都难讨到一杯,更别说吃饭问题了。他逃至广德府(今属安徽),知府赵景如坚决拒绝马士英入城。马士英苦苦哀求,但无济于事,只好指挥护卫攻破城门,才得以入城。

在处处遭受冷遇后,马士英又想投奔鲁王朱以海,遭到鲁王手下大臣的一致反对。于是他又转而投向盘踞在福建的另一个南明小朝廷隆武政权,但同样遭到拒绝。

马士英处处碰壁,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结束了罪恶的一生。关于马士英的死,史书上说法不一。一说他在方国安军队被击败后与阮大铖一起投降了清军,被斩于延平(今福建南平)城;一说他逃到台州(今浙江临海),躲进四明山削发为僧,终为清军俘获。清军剥掉他的皮,装上草,树立在路旁,供路人谴责、唾骂。不管怎样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马士英未得善终。

马士英的一生,正如《明史·奸臣传》所评价的那样,是“庸琐鄙夫,饕残恣恶”。他之所以能成为当时呼风唤雨的显赫人物,首先要归因于:明末朝政萎靡,纲纪崩坏的混乱政治局面给他提供了发迹的机遇。阮大铖因名挂逆案而备受朝野人士的唾骂和冷落,但他的落魄却成为马士英步入官场的跳板,使得马士英犹如插在牛粪堆上的一枝花而意外地受到青睐。然而深藏在内心的恶劣本质决定了马士英不是一个能给南明政权带福音的救星,相反正是他加速了南明弘光政权的灭亡。马士英自从掌握了弘光朝大权后,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已把自己押在了弘光政权上。他结党营私,残害忠良,搜刮民财,以满足他的权力欲和金钱欲,耗尽了弘光朝仅存的一点精气。弘光政权覆亡了,历史也宣判了他的死刑,马士英最终落得个遗臭万年的可耻下场。

同类推荐
  • 任正非正传

    任正非正传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任正非正传》是一本展现任正非及华为历史的画卷,主要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为主题,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为辅线,详细介绍了任正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把华为从边陲小镇的小公司培育成了叱咤全球的跨国巨头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秘而低调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业。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本文主要内容为朱少连的故事、钟竹筠的故事、吴光浩的故事、詹谷堂的故事、袁文才和王佐的故事等。
  • 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

    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

    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出生于苏格兰一个普通的家庭,13岁时移居到美国。他从棉纺厂的小工做起,依靠个人奋斗,白手起家,打造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王国,成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称的美国经济界三巨头之一。晚年他热衷于慈善事业,成为美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他的一生,既是一个依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美国梦的典型,也是一段不朽的传奇。《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插图本)》是安德鲁·卡内基的一部自传。该书将带你:观商政两界如何渗透的鸿图韬略,看人脉圈子如何设计的机巧智慧。《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插图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热门推荐
  • 白桦树小屋

    白桦树小屋

    边防连的战友们为了不让小雪伤心,隐瞒了真相,编织了一个真实的谎言,为美丽的小雪盖了一座白桦树小屋……在充满真情和爱心的小屋里,围绕着新娘小雪,边防连的官兵和饲养的军犬、猪、猫等“宠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像童话一样美丽动人的故事。庞天舒所著的《白桦树小屋》深入浅出,迤逦凄婉地演泽了边防军人的生活和惊心动魄的爱情,是军事小说走向人性与自然的成功探索。
  • 巫族圣王

    巫族圣王

    偶得神物,意外解开上古魔神的封印,放走了巫族圣王,从而引发了一场三界之战。且看游好闲如何扭转乾坤,名动山河,震撼九天!
  • 北大随笔

    北大随笔

    我把这部集子叫作“杂文”而不叫作“全集”,或“选集”,或“文存”,是有意义的,并不是随便抓用两个字,也并不是故意要和时下诸贤显示不同。我这部集子实在并不全,有许多东西已经找不着,有许多为版权所限不能用,有许多实在要不得;另有一部分讨论语音乐律的文章,总共有二十多万字,性质似乎太专门一点,一般的读者决然不要看,不如提出另印为是。这样说,“全”字是当然不能用的了。
  • 爱情像那桃花开

    爱情像那桃花开

    李雪蓉无意中得罪杨飘飘,被其辞退后,却加入到杨飘飘未婚夫司马哲的公司,并深获司马哲信任。横刀夺爱的又是得罪过自己的李雪蓉,这让杨飘飘气愤难忍,给她难堪,却不想司马哲又出面保护,这让杨飘飘妒火中烧。成为公司总裁的韦国康对李雪蓉展开了疯狂的追求。杨飘飘终于忍不住把李雪蓉推撞在墙上。司马哲为此打了杨飘飘一巴掌。面对着自己曾经拒绝过,但总在梦中出现的韦国康,李雪蓉有些意乱情迷。杨飘飘心有不甘,各种阴招迭出。就在李雪蓉进退维谷之际,意外的得知,自己的母亲竟然是司马哲父亲曾经的情人……
  • 花千骨之桃花苦恋

    花千骨之桃花苦恋

    是电视剧的续集,讲述的白子画和花千骨的续写,如若有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 蛇精病来袭之血皇独宠

    蛇精病来袭之血皇独宠

    宅居美人罗茜遇上了白目白痴,扯淡龟毛,聒噪骚包,破坏力满级的蛇精病血皇,平淡的日子从此一去不返,家宅不宁鸡飞狗跳,还要充当定期贡献新鲜血液的小白鼠......血皇大人他脾气很不好,太聒噪;血皇大人他武力值爆表,不好惹;血皇大人......奏是个蛇精病!不在沉默中恋爱,就在沉默中变态。罗茜觉得消受不起这天降艳福,所以,在漫长的沉默之后......她变态了!
  • 百日盛宠:总裁的绝色小妻

    百日盛宠:总裁的绝色小妻

    她是国际顶尖杀手,失忆后无人问津,阴差阳错撞上了他,他以温柔为诱饵,让她一步一步的跳进他的陷阱,引出惊人秘密,她亲眼看到自己的亲人被炸得粉身碎骨,冰冷的雨夜里,她看着自己的孩子化成流血冷笑。“顾天遥,爱上你,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她手中的一纸离婚书摔在冰冷的地板上。“叶采薇,如今你就个瞎子,除了我要你,谁敢要你。”当黑乎乎的枪口对准了他,俊美无双的脸上浮现的笑容让她心脏撕裂,他冷笑接近崩溃,“原来是你。”
  • 小说选刊(2013年第3期)

    小说选刊(2013年第3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贾平凹的《倒流河》,王蒙的《明年我将衰老》等,以飨读者。
  • 转世剑主

    转世剑主

    一代天骄,遭小人陷害,怀恨陨落,上苍垂怜,意外转世,不提当年,只争今朝,看如何超越前世,再创辉煌。
  • 极品男侍

    极品男侍

    他本是豪门的太子,却只能化名舒文流落在外。就在他快要走投无路之时,却被硬说成是基佬,还成了一帮美女的男侍从。就在他以为自己的人生要继续悲惨下去的时候,却发现这份差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问他有什么本事?舒文说:“很能挨打算不算?”曾是太子的男侍必然是极品,被伺候的美女们也一点不差。爆笑欢乐的同居生活,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