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横扫倭寇
有了刘翠翠的千余喽兵相助,许无悔声势大震,便决意找倭寇一显伸手。于是便率军开赴海岸。才到沿海,便又有千余人来投。许无悔大喜,亲自接出营去,却原来是丐帮帮主岳少府亲自率千余丐帮弟子前来助战。许无悔心中暗笑,知道岳少府是冲刘翠翠而来。当下也不说破,仍叫岳少府统领本帮弟子。
岳少府本来也不是真心来投军的,若不是刘翠翠在许无悔营中,他才懒得到官军营中受他人约束呢?
其实刘翠翠也心知肚明,虽然她对岳少府并无恶感,却也淡不上有什么感情。但有了和刘铁春的一番谈话,再见到岳少府便总觉得感觉有点怪怪的。
岳少府看到刘翠翠就脸红,尤其看刘翠翠看他的古怪眼神,差点儿连正事也忘了。
却原来一直祸乱中国沿海的倭患之所以难平是因为倭寇在内陆并没有一块巩固的根据地,每次来犯都是从海岸上化整为零,见到便宜就打,见事不妙就溜之大吉之故。再加明朝中叶国力衰微,吏治腐败,又有许多贪官污吏和不法富商大贾与倭寇互相勾结,共同谋利,才致使倭患日重。虽然官吏将领中也有几个肯为国家民族着想的,怎奈倭寇从来都是避实就虚,不与官军正面接战,因此竟是无从着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倭寇来去自如,甚至有时在兵力占优势之时,连州府县城也敢侵扰。官府既然无法可施,沿海各省血性儿郎便自发性地组织起来抗击倭寇。谁知各省血性儿郎自发组织起来却吓坏了朝廷,唯恐义军在抗倭战中发展壮大,威胁到朝廷的政令一统,反而派官军来围剿义军,倭寇从中余利,便更加猖獗起来,以至倭患越来越重,几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岳少府刚刚得知有一队近千人的倭寇偷偷溜上岸来,原本要率丐帮弟子去迎战的,半途得知刘翠翠的消息,这儿才赶来相见。
许无悔闻听大喜。他随张经和倭寇恶战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深知倭寇之所以难除,就是因为掌握不了倭寇确切行踪,使官军的优势兵力无法展开对倭寇的有效合围,如今有了丐帮这个大耳目,还愁打探不到倭寇的确切行踪吗?要知丐帮遍及天下,什么事能瞒过丐帮的耳目呢?当下展开地图,详问倭寇进军行踪。
刘翠翠道:“倭寇一向是有便宜就打,讨不到便宜就逃,现在我军近三倍于倭寇,如果就这么迎上去,倭寇必然会再次逃回海岛。”
许无悔点头道:“这儿也正是我之所虑。倭寇所要袭的乃是古城。古城地处平原,方园百里不见一座山峰,利于骑兵作战,而不利于埋伏。而我军骑兵不多,这里离古城约有三日路程,若星夜驰援,倭寇必然退兵,若不驰援,古城必遭蹂躏。需想个万全之策,既能全歼这儿股倭寇,又能保古城不失,才算成功。”
刘翠翠道:“倭寇距古城已经不远,除了星夜驰援,还能有什么办法?”
许无悔叹道:“办法到有。倭寇入侵古城,无非为了古城的子女玉帛,只要有人通知古城守将,佯装将子女玉帛运往他处,倭寇势必来追,我就办法全歼倭寇。”
岳少府笑道:“这儿有何难?不瞒许将军,一听到倭寇入侵古城的消息,我就命帮中弟子就近增援古城,现在古城内就有我丐帮近百名弟子。只要将军写封书信,用我丐帮独门千里传书之法,不过一个时辰,古城守将就会得知将军之计。只是大战在即,不知古城守将收到书信后会不会依计而行?”
许无悔暗吃了一惊,心道:难怪朝廷一直对绿林草莽之徒心怀忧虑,草莽之中还真是藏龙卧虎,这儿要任其发展壮大,早晚必是朝廷心腹大患。面上却丝毫不带,沉吟片刻道:“事到如今,只好赌一把了。实在不行,我再率百余骑兵星夜驰援古城不迟。”
当下一面写了封书信让岳少府飞鸽传书通报古城守将,一面令刘翠翠、岳少府各率本部连夜去往离古城二百里外的青龙山埋伏。
青龙山地势险要,左面一座奇山,如一条巨龙横卧,右面一片丛林,方园虽不算大,却足可以埋伏下数千精兵,中间一条险路直通古城,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刚刚埋伏好,古城那边飞鸽传来书信,守城徐龙因敬服丐帮决意依计行而,已佯装将子女玉帛运出古城。
此时天色微亮,许无悔不由长出了口气,命令士卒下马休息,养精蓄锐,准备迎战倭寇。
原来许无悔一直心中忐忑,命令骑兵人不离甲,马不离鞍,一旦古城守将不按计而行,他便即刻亲率骑兵驰援古城。
许无悔虽然也随张经经过几次阵仗,但亲自指挥打仗还是第一次,尤其是这儿次大战的主力是大苍山的义军和丐帮的弟子。虽然在人数上多于倭寇,毕竟不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能否全歼倭寇心中实在是没有底。思来想去,便把骑军带在身边做预备队,准备随时有事随时出击。其实也难怪许无悔心中没底,在京师之时,他就见识过丐帮弟子的战斗力。
很快又有信息传来,倭寇还真的直奔子女玉帛追来,大约一日后便可到区青龙山。许无悔闻讯大喜。找来刘翠翠、岳少府计议道:“倭寇凶悍善战,都是亡命之徒,这儿回勿必要全歼这儿群倭匪。待倭匪临近时,没有我的将令切不可随意出击,坏我全歼倭匪大计。”
岳少府心中不服,但见刘翠翠点头应允,也没再说什么?
果然一天后便有探报来报,已看到引诱倭寇的古城百姓,倭寇正在后面紧追,相距也只有一箭之地了。刘翠翠、岳少府一听就沉不气了,便要率人冲杀出去。许无悔急道:“我冒古城被屠之险设下此计,就是想要全歼这股倭寇,现在眼看倭寇就要中计,你们就冲杀出去,不是坏了我的大事吗?”
岳少府道:“我们打倭寇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救老百姓,现在眼看倭寇就要追上引诱他们的老百姓了,我们怎能还眼睁睁地躲在这里看着不管?”
刘翠翠道:“你要不敢和倭寇接仗,我们来接。”
许无悔道:“我不敢接仗,何必又率军来到这里?我是要全歼这儿股倭寇,只要能全歼这儿股倭寇,就算死几个小民又有何妨?”
刘翠翠道:“怪不得常听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你可以拿小民不当回事,但是我却不能不拿小民当回事。”
岳少府亦道:“我丐帮弟子又有哪儿个不是小民?我岳少府也不稀罕什么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只知道不能寒了我数万丐帮弟子的心。”
当下二人也不管有无将令了,率先冲杀出去。让过了引诱倭寇的古城百姓,直杀向倭寇。
倭寇们只顾追了,根本没想到前面会有埋伏,直到刘翠翠、岳少府率伏兵杀到眼前才明白过来。倭寇极为凶悍,明知道已经中计,竟无一人回逃。尤其为首倭将更是凶悍无比,手持倭刀一连便杀了几个丐帮弟子。
却原来倭寇几乎都训练有素的日本浪人,因内战战败,才成群结伙儿地跑到中国沿海为盗。倭将也懂得兵法,见伏兵衣服杂乱,武器各异,便知道遇到的不是明帝国的正规军,尤其见伏兵有不少乞丐,手中拿的竟是打狗棒,便猜到是某些帮派在此设伏,哪儿还会把伏兵当回事儿?
岳少府大怒,一个箭步跃过来,打狗棒直挑向倭将脉门。日本武功本来就源自中国,倭将对中国的点穴功夫也颇了解,知道遇上真正的高手了,急回刀一封。岳少府早料到他会有此招,手腕一抖,打狗棒象长了眼睛一般,又挑向倭将脉门。
倭将“咦”了一声,蓦地刀交左手,伸右手竟来夺岳少府打狗棒。岳少府将计就计,反将打狗棒向前一递,交到那倭将手上,暗中运起内家真气,缓缓输向打狗棒。倭将不知是计,伸手便抓住打狗棒,不料只觉手中握的竟是一块烧红的铁棒,一股热流直逼过来,瞬间整条右臂都仿佛掉进火海之中,甩也甩不掉。情急之下左手刀疾横削过来,迫得岳少府运足内家真气向外一摔,想摔那倭将一个跟头。那倭将也真了得,半空中翻了半个筋斗,竟硬生生地站稳地下。
当下便是一竟是混战,义军人数虽两倍于倭寇,武功也不输给倭寇,却只因不如倭寇训练有素,一时间,双方竟是势均力敌,谁也讨不到便宜。
许无悔站在高坡上看着这场混战不住摇头叹息,眼见自己费尽心机设下的这条全歼倭寇之计就这样毁在这儿群绿林英雄的手中。
原来两军交接,最忌将自己的军事意图过早地暴露给敌方,使敌人有所准备。孙武子不是就曾说过“兵者,诡道也。”吗?许无悔设伏本意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全歼这儿股倭寇,但刘翠翠、岳少府二人不尊将令,率部在倭寇还没有进入伏击圈便发起进攻,这儿一战其实便失去了设伏的意义,这儿一战最多也只能叫遭遇战了。
许无悔冷静地注视着战局,直到见双方已成强弩之末,这儿才突然亲自率官兵杀出,倭寇大惊,抵挡不住,纷纷败逃,倭将逃走之时竟然还夺了匹马。刘翠翠、岳少府随后追杀去了,许无悔心知已不可能全歼倭寇,便指挥官兵打扫战场,等候刘翠翠、岳少府回来。这儿一仗虽没能全歼倭寇,也给与倭寇重创,杀敌近五百多人,活捉十数人,也算一场大胜。虽没有全歼倭寇,但与绿林好汉合作也算不错了。许无悔至此便有了整编义军之意,只是他的力量尚小,怕义军反感,不敢冒然整编。
不一时,刘翠翠、岳少府喜孜孜地回来,提及刚才之战便眉飞色舞,喜气洋洋。许无悔看在眼里,暗自冷笑,心想:盗匪毕竟是盗匪,不足以共大事。
许无悔心里有了变化,在刘翠翠心目中,许无悔的形象也变了。许无悔的那句“就算死几个小民又有何妨?”深深印在她的脑海之中,这儿才知道爹爹说的的确没错,他们的的确确不是一路人。这时再看岳少府,觉得岳少府其实也是挺可爱的。
岳少府对倭将印象极深,声言再见到倭将定要和他大战三百回合。许无悔也早注意到倭将,他到不是想和倭将大战三百回合,而是看倭将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是员将才。今后战场上再有相遇之时,需要小心此人。因此亲自审过所俘倭兵,得知此人名叫小野又兵卫,乃是武术世家,武功在日本也已是黑段高手了。
当下许无悔一面写公函令人火速上报许佑惠,一面传令军队立刻开赴古城。
刘翠翠道:“袭古城的倭寇已经被我打败了,少将军为何还要率军去古城?莫非少将军在撤军之时再袭扰古城?”
许无悔笑道:“倭寇死伤过半,就算是有那份心也那份无力了。”
刘翠翠道:“既然如此,我们还去古城做什么?”
许无悔道:“倭寇损兵折将,没讨到一点儿便宜,怎肯善罢甘休?我料倭寇必会卷土重来,寻隙报负,焉得不防?”
刘翠翠道:“你又怎知倭寇还会来打古城?”
许无悔道:“我又不是倭将,当然不会知道。但兵行诡道,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应该不会错的。”
刘翠翠心中不服,却讲不出道理来反驳。
古城守将徐龙早已得知许无悔在青龙山大败倭寇之事,亲自率城中父老担肉提浆出城来迎,进城后便在营中大摆酒宴给许无悔一行庆功。
不一日,许佑惠派锦衣卫都尉孟钰一行人来到古城传将令,升任许无悔为裨将。古城守将徐龙亦归许无悔调度指挥。
姜启贤一看许无悔大吃一惊,偷偷对孟钰道:“我看这儿许无悔怎么这么像张经逆子张无忌。”
其实孟钰一眼就认出许无悔便是张无忌,却不动声色道:“天底下长像一样的人有的是,姜大人别不是眼花了吧?”
姜启贤用力揉了揉眼睛,哪儿有认错人之理?
孟钰知他不信,便故作神秘地道:“姜大人恐怕还不知道吧,许无悔将军乃是兵部尚书许大人新收的义子,现今又立功刚升为裨将,你就怀疑他是朝廷钦犯,若是这儿话被外人听到,一旦传到尚书大人耳中,许大人岂会容你。”
姜启贤连声道谢,一回身却又看到刘翠翠、岳少府二人也在古城,面色不由大变。尤其刘翠翠冲他扮了个鬼脸,气得他几乎立刻便要发作。
许无悔看在眼中,心中好笑,装做并不知情,便替诸人介绍。姜启贤打断许无悔道:“许将军,这两人乃是劫朝廷钦犯的绿林大盗,他们怎么会在此?”
许无悔笑道:“姜大人,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他们肯为朝廷出力,难道不应赦免他们所犯之罪吗?”
姜启贤道:“赦不赦免要听皇上御旨。”
许无悔道:“此事我自会上奏朝廷,不需姜大人过问。前些****在青龙山斩倭寇五百余级,就是多亏刘女侠、岳少侠相助。他们既有功于朝廷,皇上焉能不赦免他们所犯之罪。”
刘翠翠笑道:“姜大人,莫不是上次被我们打败了,心中不服气,想公报私仇吧?”
姜启贤“哼”了一声道:“若是单打独斗,我焉能输给你们?你们倚多为胜,算什么英雄好汉?”
刘翠翠道:“多谢姜大人高抬,我小女子本来就不是什么英雄好汉。”
孟钰道:“倭寇乱我中原,我辈既坐在一起,就该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怎能再因些许小事纠缠不休?”
几句话说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刘翠翠再不好意思和姜启贤打嘴仗了。姜启贤隐隐感觉里面有事,但许无悔毕竟是当朝重臣兵部尚书佑惠派的义子,却也不敢唐兀,回去后便偷偷地写了封书信,令心腹星夜送呈浙江巡抚柯乙己。
孟钰又道:“许大人对将军预料倭寇必将寻机对古城报负深示赞同,怕将军麾下兵将不够调遣,特嘱我等不用回去,就在此协助将军守卫古城。临行时,许大人命我告戒将军,此番倭寇不来则已,若来必会调集重兵前来。将军能胜则胜,若不能胜,只要能坚守住古城不失便是首功一件。到时许大人将会亲率大军前来助战。”
许无悔知道许佑惠是怕自己立功心切,和倭寇硬拼硬打。心中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不出所料,不过月余,倭寇便举大军前来报负,统兵的竟是倭寇主帅岩田美男,起兵一万,浩浩荡荡地奔古城杀来。许无悔闻讯且忧且喜,忧的是倭寇势大,难以与之争锋,喜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大显伸手了。
此时许无悔已是裨将之职,手中也有了两、三千人马,再加上古城守军、绵衣卫高手、大苍山义军、丐帮弟子等近两、三千人马,已近六千人马之多,便有心想和倭寇大战一场,只是苦于麾下真正有战斗力的兵马却并不多,担心贻误战机被许佑惠怪罪。思来想去,还是不敢自作主张,便决定一面和倭寇周旋,一面火速报与许佑惠,并佯列作战计划,请许佑惠定夺。许佑惠看罢大加赏识,一面回书令许无悔可自做决断,一面准备了一支近万人的骑兵,准备随时增援古城。
许无悔接到书信大喜,便令徐龙引一百骑兵分成两队,一队打红旗,一队打蓝旗,也不需与倭寇接战,只准远远在倭寇前面持旗往返,以做疑兵。
徐龙心中忐忑不安,唯恐被倭寇看出疑兵之计。许无悔知他心意,笑道:“将军放心,我亲率主力随后接应将军,不会有事。”
刘翠翠道:“倭寇大军压境,哪儿还有功夫装神弄鬼,故弄玄虚?”
许无悔道:“敌强我弱,不易硬拼。再说两军相接斗得是智,而不是勇。”
刘翠翠不服道:“不管怎么说,要不真刀真枪地和倭寇打上一阵,就是再用智也退不了倭寇。”
许无悔知道无法讲通,不再理会她了,但又怕刘翠翠、岳少府二人再次妄动坏了大事,便想令二人率部守城。刘翠翠、岳少府岂肯答应?许无悔无奈,只好再三叮嘱,这儿回不可轻举妄动。二人点头应允。
倭寇前锋正是由小野又兵卫带队。
小野又兵卫率领倭寇正急速向古城而来,猛然间发现前面出现两队人马,一队打红旗由南向北,一队打蓝旗由北向南交叉而过,心中疑惑不定,急令停止前进,亲自到前面观看。忽而那两队人马反向而行,打红旗那队人马改由北向南,打蓝旗那队人马改由南向北。如此来回游走,却并不上来交锋。有性急倭寇便要冲杀上去。小野又兵卫急忙制止,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还是怕中埋伏,便令大军徐徐后撤。
徐龙见倭寇中计,便率两队人马徐徐跟进,仍是保持着一定距离,持着红、蓝彩旗飘来荡去,如影相随。
小野又兵卫更惊,本来还想徐徐后撤观察一下明军态势,一见明军徐徐跟进,还以为明军主力赶来,不敢久留,急率群寇原路返回。
行了一程,迎面正碰上倭寇主帅岩田美男,岩田美男闻听哪儿里肯信,亲自跑到阵前一看,果然如小野又兵卫所说,前面有两队人马持彩旗来回游走。因倭寇此时已经停止后撤,所以那两队人马也不再徐徐跟进,却仍在前边往返游走。
岩田美男也摸不着头脑,四下仔细观看,也不象有伏兵的样子。古城地处平原,一望千里,也无处可以藏兵。想了半晌,突然恍然大悟,前面两队人马必是疑兵无疑。便令两队三、五百名倭匪上前迎战。
徐龙看得真切,也不接战,随即下令徐徐后撤。
岩田美男见明军后撤,更觉糊涂了。有心原路返回,又怕诸倭匪笑他胆小,有心追赶,又怕真的中了明军埋伏,左右为难,进退无措。只得仗着人多势众,在后面徐徐追赶。
不知不觉天色已黑,仍不见许无悔所率主力的影子,徐龙有点儿心急了,不住四下张望,猛然间一座灯火通明的大营拦住了归路。徐龙大吃一惊,借灯火仔细一看才知道是明军大营,帅字旗正是许无悔的旗号,这才长长出了口气。
许无悔正在营门前等候徐龙,见他进营抚掌大笑道:“徐将军辛苦了。”
徐龙惊出一身冷汗,此时兀自未消,心中暗叫一声惭愧,边拭汗边道:“倭寇就在后面,许将军需早做准备。”
许无悔道:“将军只管安心歇息,我早已准备妥当了。”
岩田美男猛见前方多了一座明军大营,才知的确中了明军的疑兵之计,勃然大怒,便下令立刻强攻明军大营。
小野又兵卫忙劝道:“明军已经扎好了营寨,有了准备,这儿时强攻不会成功的。”
岩田美男道:“不趁此时强攻,难道还撤军吗?”遂不听小野又兵卫之言,指挥强攻。
却原来倭寇为害中国沿海各省只是为了掠夺财物,因此每回入寇都是采取速战速决之策,每人只带够几天吃干粮,连扎营寨之物都不带,如遇战线拉长,便采取就近掠夺以充军资之策。此番岩田美男是为报青龙山一箭之仇而来,若遇到明军而不接战,也就只有退军一途了。
许无悔早有准备,立刻下令埋伏在营中的弓箭手万箭齐发,将倭寇射杀了一大片。刘翠翠、岳少府便要乘势冲杀出去。许无悔却坚决不允。
刘翠翠不悦道:“少将军莫非是不相信我们能打败倭寇?”
许无悔道:“歼敌一千,自损八百。就是打败倭寇也不足取。”
岳少府冷笑道:“倭寇近在眼前,却不敢出战,难道就可取了?”
许无悔道:“我并非不敢出战,只是战要有个战法,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还要尽量减少我军伤亡,才是我之心愿。”
岳少府道:“打仗怎么会没有伤亡?”
许无悔道:“我是想以最小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
刘翠翠、岳少府见话不投机,赌气不再理他。
岩田美男亲自指挥倭寇一连强攻了多次,均被明军用弓箭射回,因见士卒伤亡太大,只得下令停止强攻,就地休息一夜后,准备明日再战。
小野又兵卫急道:“旷野之中,无险据守,一旦明军冲杀出来,我军就危险了。”
岩田美男道:“我军两倍于明军,我正想与明军决战,他若敢来,正求之不得。”
群倭寇便纷纷脱了衣服铺在地下,三三两两地躺下休息。小野又兵卫干着急没办法,只得亲自带了一队倭匪巡视明营。
天至二更时分,许无悔一声令下,营门大开,全营将士披坚执锐,冲杀出来。许无悔一马当先,率数百骑兵冲向倭寇。
小野又兵卫大惊失色,急忙喊倭匪起来迎战。还没等有效组织起抵抗,明军骑兵已冲到近前。顿时被杀得晕头转向,死伤一片。
岩田美男睡梦中惊醒,虽明知是明军杀来,却浑然不惧,爬起来指挥迎战。
倭匪乱了一通,见明军骑兵不多,才渐渐稳定下来,正要设法合围明军,刘翠翠、岳少府、孟钰、姜启贤、徐龙等人又率人杀到。黑夜之中,也不知到底有多少兵马,倭匪又没有营寨抵挡,顿时乱作一团,被杀得大败。
岳少府借着月光一眼看到小野又兵卫,一声长啸跃了过来,小野又兵卫哪儿敢恋战,忙保着岩田美男望风逃窜。许无悔指挥明军随后掩杀,一口气追杀出十余里,直到天色大亮方才收住兵马。
此一战,歼敌八千余人,岩田美男、小野又兵卫仅带七、八百人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