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8200000021

第21章 “拿我应得的”——理想主义的消逝

●理想主义:从开始到现在

林肯说过:“拒绝把自由给予他人的人,自己也不配享有自由。”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不管你爱它的民主自由,还是痛恨它的颐指气使,都不得不承认,美国始终都是一个最具有理想主义精神的国家,对它的民族使命感虔诚到近乎迷信的程度。美国人批评中国人没有诚信和责任感,他们指的是中国人对于社会的态度。中国人仅仅关心和他们有血缘关系的人,他们的亲属,或是亲近的人,可以在接受了本国的高等教育之后,完全为了经济的目的,为别的国家工作而心安理得。这是美国人不能理解的。实际上他们对中国、对世界缺少理解,正如世界人民也不理解美国一样。美国人,愿意基于道义理由而不惜暂时有损经济效率和稳定秩序的决策。从最初不堪剥削压迫,揭竿而起,为争取自由而战斗,追求平等和自由的决心凝结成了铿锵有力的《独立宣言》。而林肯政府不惜冒着国家分裂的危险,完成废除奴隶制的斗争。阿克顿评价南北战争时,说道:“它是一场‘南方的利益’与‘北方的信念’之间的战争。”“我看不出一个野蛮社会和一个文明社会怎样组成一个国家。”——爱默生如果不套入理想主义的概念,我们很难理解林肯们的伟大正义感。林肯原本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小律师,他更能够理解那种在命运的湍流中颠沛流离的苍凉,无论在什么颜色的皮肤包裹下,跳动的都是同样的心。他时不时地看到的那些黑奴,他们像货物一样被搬来搬去,仿佛根本没有感觉到锁链存在的。他不但同情黑人,而且对不平等充满了“愤怒”。身为一个白人,林肯希望能为黑人们也保留一份人类的尊严,而且愿意为了这个他不属于的群体而战斗,他的信念从未动摇过。“在建国之初,我们还曾宣传‘一切人生来平等’,现在,我们谈到的是:‘一切人生来平等,黑人除外……’不久后,它又会变成:‘一切人生来平等,黑人、外国人和天主教徒除外。’如果真到了这步天地,我宁可游荡到一个不自诩是什么自由国度的国家去,比如说俄国,那里至少专制就是专制,没有一点假仁假义。”——林肯自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发展史。冷战结束后,美国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力优势。美国崛起和强大为美国人自身的认同提供了佐证,美国的理想主义者们认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完美的政治制度,最名副其实的自由和平等。他们坚信自身的价值观,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肩负着将这种完美的政治制度推而广之的使命,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模式改造世界。理想主义者们认为他们是一片好心,只要其他国家都和美国一样信奉民主和国际法,放弃本国传统的体制外交,即可获得跟美国同样的和平与繁荣。美国的强大决定了它的优越感,不仅仅是经济和国力上的优越感,还包含道德上的优越感,因此它不能够忍受均势或者多极化局面的存在,它必须向世界各国输出他们的理想主义理念。但是这种理念从来也没有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参战,并从此开始大规模的倾销。这时候欧洲各国其实打心眼里并不认同,要知道西欧也是自由与民主的堡垒,不过它们需要借助美国的帮助来赢得这场战争,因此一定程度上它们是在迁就美国的理想主义。既然开始了,就不容易停下来。威尔逊、罗斯福、里根、肯尼迪,他们无不指引着美国向着理想主义的目标前进,不惜以美国强大的实力去干涉别国推行美国的价值观,让别人被动地接受,无论是形似还是神似,即使是这种强迫性质的传播,他们也认为是好的,只是在特定时期内,别人没有到那个境界能理解他们的好。“一个人可以为一个他并不属于的阶级打抱不平。例如,美国内战前激进的白人废奴主义对奴隶制表现出的愤怒,全世界人民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愤怒,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在这些情况下,愤怒的产生都是因为感到愤怒的人相信他们是人类,即因为种族主义牺牲的人其价值没有得到认可。”

——法兰西斯·福山亨利·基辛格

亨利·基辛格说过:在道德追求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美国更理想化;在日常外交活动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务实。这是为什么呢?并非仅仅可以归纳于美国人的伪善,他们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优越感来源于美国的强大,他们更愿意以美国的繁荣为榜样吸引别人作为参照,主动地接受。因此美国从世界吸收更多的资源,谋求更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利益,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更长久地保持美国的强大,而只有保持强大才能使美国世界观得以吸引更多的资源,变的更加强大,而不是坐等多极化的到来。美国人自身也沉溺于这个充满理想化的“美国梦”,他们推行着平等、民主和自由,丝毫不觉得这样压制了别国的平等和自由;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干涉别国的内政,但是别国不能越俎代庖,对美国的内政指手画脚,即便是指手画脚的能力也不能允许存在。美国的理想主义让他们理所当然地任命自己为世界的警察、法官、旗手,始终都是以最强大的姿态睥睨众生,美国仍然是理想主义的。但是林肯们已经不同了,从其最初的出发点已经开始出现了偏差,将美国的价值观定位为真理,其他国家的制度都有缺陷。这种过分自信,让别国的人多少感觉有点不舒服,尤其对于欧盟、俄罗斯、中国、印度等迅速崛起,谋求发展的大国而言,美国的理念确实有很多值得“拿来主义”的,美国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但美国的理想主义对于蓬勃的多极化发展而言就是天生的对手。

●理想照进现实

理想主义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有多重要?有时候也许物质的富足要先于精神的文明,但更多的时候,无论是科学还是思想,都不仅仅是贵族的游戏。马克思和爱因斯坦都是犹太人。犹太人是个怎样的民族?颠沛流离,受尽了苦难和侮辱;他们贪财并且吝啬,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便是犹太人的典型。但是早在两三千年以前,犹太人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专门负责抄写《圣经》,抄写前要虔诚地沐浴焚香,每天只抄一页,既避免了出错,又对《圣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解释。无论部落贫穷还是富有,始终都养活着这些“学者”,而且在部落里还很有地位,受到尊重,不管是贫穷地几乎要饿死人,或是富得不可一世,始终都给予他们相同的待遇。因为拥有这种“铁饭碗”,犹太学者学会了“宠辱不惊”,为了追求真理,追求理想而活。虽然“书中自有千钟粟”,但他们的目的并非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犹太人能够世世代代享受祖先积累的文化理念。为什么要说起犹太人?犹太人在理念上是非常理想化的,他们崇尚知识,崇尚真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是极度现实的,这为他们积累了数之不尽的巨大财富。美国控制世界,犹太人控制美国,犹太人的富有和才能为他们赢得了地位,名声显赫的大有人在,华尔街大牌公司莱曼兄弟和所罗门·美邦、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投机大亨索罗斯、迪斯尼、华纳兄弟、米高梅、派拉蒙、斯皮尔伯格、《纽约时报》等。理想照进现实,到底是理想改变了现实,还是现实影响了理想?对美国而言,理想主义就是抱有“救世主”情结,美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拥有拯救世界的力量,要极力地将自己的自由、民主、人权理念,推广和普及整个人类社会,使之成为一个理想之所在。这就是一种美国式的道德责任感,影响着美国的对外决策。现实主义也十分简单,简而言之,就是国家利益最重要。这本来无可厚非,唯有在一个富硕、和平的国家,人们才能安居乐业。不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不仅仅是“生存哲学”,已经转变为“扩张哲学”。

既然要现实,就无须遵守太多道德、道义上的法则,一切只为了保障生存,不断扩大自己的利益,为了最大化国家的利益,做点缺德的事情也无所谓。在他们看来,理想主义是很天真的想法,不同国家间的利益完全和谐,是不可能的。“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做才对美国最有利?如何做才对我们的人民有利?在涉及外交政策时,这就是我的指导原则:一个政策是不是对我们的国家有利。”——小布什里根美国人具有理想主义的传统,但是他们也非常务实。一直以来,美国历任总统致力于在民主理想和国家利益之间寻找一个完美的平衡点。第28任总统威尔逊是最著名的理想主义代表。第49任总统里根算是一个很强硬的现实主义者,但是他说这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不得不然,但他骨子里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用现实的途径争取实现这理想,可以称他为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或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尼克松原本对共产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国家都持极端反对态度,1972年他却“不可思议”地访问中国,现实的国家利益战胜了理想的意识形态。2005年1月20日布什发表了他的就职演说,宣告了开始走向理想主义道路,与共和党的其他总统如尼克松、老布什大相径庭。美国现阶段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让独裁政权走向民主,必须这样才能确保美国国家安全,就算这个过程中会“导致短期的动荡”也在所不惜。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这是“敢为天下先”的理想主义,至少是真诚和善意的,但在其他国家的人看来,则是越俎代庖的旧殖民思想,傲慢、自大、霸道、不切实际的。美国将理想搬进现实之后,始料不及地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反美情绪,甚至包括与美国同为民主自由的国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同声同气的欧洲各国。据某权威研究中心的一次民意调查发现:接受访问的法国人中有62%对美国印象不佳,而德国受访者中也有59%之多不喜欢美国。小布什的这种“理想主义”区别于以往的理想主义,是一种右翼或保守主义的理想主义。9·11之前小布什还是以现实主义的姿态示人,9·11之后新保守主义以理想主义为指导,视国际政治为道德圣战,在外交领域获得巨大影响。一系列成功让小布什大受鼓舞,重新权衡了理想和务实,重新定位了美国和他自己。美国人的这种理想主义,也正是世界各国和美国产生矛盾的根源之一,他们的自我感觉良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对他们的看法并非完全一致。“我们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有时类似于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简言之就是,我们将自己视为宇宙的静止的中心,想当然地认为其他的国家和事件都围绕着我们旋转。”——《华盛顿邮报》

●物质人生

现实但是又充满浪漫的理想主义,这就是美国人的传统。国外的学者惊讶地发现,在美国这么一个崇尚个人奋斗、自我价值实现的国家里,美国人却是最讲集体主义的。“有困难,找组织”这句话在美国被实现了,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组织,没有组织的人被当做异类,被人瞧不起,觉得肯定品行或是什么方面有问题。他们会齐心协力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而不将这些遥遥无期地留给政府,有一些是和他们切身相关的,有些则没有,纯属“拔刀相助”。美国人崇拜的不是那些富可敌国的有钱人,而是那些家财万贯并且不吝奉献的人,在美国基本没有仇富心理,因为大多数有钱人都会在死后将资产的大部分回馈社会。一向给人“无商不奸”形象的生意人都能由此觉悟。美国能够强大也不足为奇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美国的教育,和中国的孩子比拼数理化,美国人自然是比不过的,以至于他们将GRE数学大多考满分的中国孩子惊为天才。但是如果问起来对人生、未来、理想这些问题,美国的年轻人多能侃侃而谈,他们从小就被鼓励多阅读文史方面的文章,多思考问题,想得多了,很多东西自然看得更透彻些。即便他们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美国人相信开拓思路同样是有好处的,不会因为专注于某一学科而让思维受到限制。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是理想主义者,无论是从商、从政还是求学,他们总是很认真地去做,兢兢业业,追求财富、权力和名气,但是又不为其所累,颇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人“大隐隐于市”的智慧和洒脱。从前,美国的大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先不忙找工作,因为他们的学费,或者至少有一部分学费,是政府资助的,而这笔资金是来自于纳税人,他们欠全体美国人民一个人情,所以他们一般都会选择找一个地方做一两年的志愿者,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而后再踌躇满志地投入到对工作、对新生活的热忱中。但是在经济衰退、恐怖与反恐怖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这一切都正在起变化,尤其是美国青年一代——“X一代”和“Y一代”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转变。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的4800万美国人,被称做“X一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当今的在校大学生被称为“Y一代”或者“跨世纪的一代”。他们似乎没有任何过多的联系,但是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他们越来越将物质和财富视为追求的目标,崇尚消费主义和物质至上。X一代最大的那部分已进入不惑之年,小的该谈婚论嫁,人生已经定型,小有成就。他们是美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认为Y一代自私、物质至上。但是根据调查,X一代现在平均每人比Y一代要多花18%的钱在奢侈品上,他们都更愿意有生之年尽情享受生活,不在意是否留下遗产。他们曾经是“挂钥匙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乱七八糟的年代,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他们不需要谈论任何需要花脑筋的话题,只要消费,生活如同美国电影的转型之作《美国丽人》中描述的那般空虚,以至于他们需要通过“血拼”治愈失落,信用卡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伙伴,也是个如影随形的魔鬼。“他们无法做出决断,他们宁愿在喜马拉雅山远足也不愿意在大公司步步高升。他们中鲜有英雄,没有颂歌,也没有自己的风格。他们追求娱乐,但是其兴趣仅仅局限于电视节目中。他们憎恨雅皮士、嬉皮士和瘾君子。他们推迟结婚,因为他们恐惧离婚。”——《时代》1990年7月16日号朝气蓬勃的Y一代,越来越觉得财富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在学校里最关心的不是学分、成绩,而主要是名牌衣物、奢侈品以及汽车。孩子们的购买力是惊人的。家长们舍得给孩子花钱,现在的家长给孩子花的钱比大萧条和“二战”时期要多得多,是过去的五倍,客观上在孩子的物质主义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就是因为这些对“生活必需品”的购置,追求物质的风气此消彼长,不仅仅是赶潮流那样简单。来自生活的压力和紧迫感,导致了这一代人的堕落。物质享受对于他们而言非常有诱惑力,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看上去生活得更好一些。几十年前,如果问一个大学新生他为什么要上大学,十之八九会回答“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然后会滔滔不绝地描述起未来的蓝图,让人仿佛看到国家的希望。而现在再问这个问题,答案却大多变成了为了赚更多的钱,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对全美大学新生的一项调查,只有不到四成的新生认为“有意义的人生”对人生来说至关重要,而1967年时这个比例为87%。被调查者认为“有钱”非常重要的占3/4,在1966年同样的这个调查中只有42%。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人生目的和意义毫无兴趣,既无兴趣思考,也无兴趣坚持。他们只是为了取得一个足以让他们挣大钱的学位,最鲜明的一个例子就是法学院快被挤破门槛。大家都希望能够从事律师这样体面又高收入的职业。不少年轻人已经出现了“青年危机”,背负着学生贷款,信用卡像个碾子一般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美国人对理想不再坚持,只是拼命工作,拿回应得的,不过道德观始终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生活中应该有更多更深层的东西,不应该仅仅是拥有物质。无论是X一代还是Y一代,他们都更加注重家庭。就像华裔州长骆家辉说的,州长旧的走了,新的来了,而家庭是永远的。理想被摆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生命的脆弱在9·11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国人睁大眼睛,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时,忽然间明白过来,生命转瞬即逝,何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待在冷冰冰的办公室里。把每一天都当做世界末日来过,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美国的年轻一代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有80%的人宁愿收入减少也希望减少工作时间来陪伴家人。“新一代人亲身体会到工作并不能带来长期的稳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不一定能从企业得到相应的回报。”

——家庭与工作关系研究所负责人埃伦·加林斯基

同类推荐
  • 哈,日本

    哈,日本

    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日本情结,对日本是既熟悉又陌生,要理清它的文化,还有一些障碍。本书是对日本的深入解读,分别谈日本人的民族精神、文化现象、历史渊源、社会百态、衣食住行、文学艺术……几乎涉及到你想了解的各方面。作者娓娓道来,幽默机智,对读者来说是一种享受,从一个个细节里读懂一个真实的日本。
  • 日本与日本人

    日本与日本人

    以东西方对照的眼光来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尤其是从心理、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日本的国民特性。要研究他们的全部生活,可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参考。《日本与日本人》跃进日本文化的汪洋,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 帝王陵寝古典园林(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帝王陵寝古典园林(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书法史论丛稿

    书法史论丛稿

    本书内容包括:里耶秦简文字书法论略、汉字行款渊源说、唐碑与“铭石书”的传承、颜真卿研究、徐浩研究、释怀仁《集王圣教序》等。
热门推荐
  • 萌学园7真正的和平

    萌学园7真正的和平

    继时空战役、黑魔王、阴森女王和复活之战后,校园再次迎来了开学的高潮。在一切似乎和平宁静的外表下隐藏着更大的阴谋。萌骑士们和奈亚公主是否能化解危机,迎来真正的和平?
  • 返祖,美奈人鱼传说

    返祖,美奈人鱼传说

    她是失恋女转性变驴疯爱旅行,逃避着各种催婚,他是富庶商人,唯利是图,暗地还做着不能告人的勾当,,什么什么,他的宝贝吓到她了,该怎么赔偿,,,她到底是不是来要赔偿的?还是发现了什么秘密,来敲诈的?他又到底是什么身份?火星飞溅。那到底是怎么的一个国度?总之,遇上无赖你就认命吧~
  • 创业思想力

    创业思想力

    本书汇聚了社会各界的智力成果和智慧结晶。其中,既有国家领导人有关创新创业的高瞻远瞩,也有蹒跚学步创业者的肺腑感悟;既有成功企业家的创业宝典,也有高校校长和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既有专注于创业服务人员的心路历程,也有来自大洋彼岸的他山之石。
  • 南言北慕

    南言北慕

    “南言北慕”是本情书,各种各样的情,各种各样为情所困的人,他们的故事。“老好人”苏延川回家相亲,意外得到女神青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言家小姐的生日事件之后,仿佛骨诺牌一样,各种诡计阴谋随之而来。苏延川本身也没那么简单。故事越看越精彩。作者真名就是我的信心和保障。
  • 三生三世只为你

    三生三世只为你

    这三生三世红颜劫,你可还满意?若不修仙,定不会再遇?若她不醒,你可会弃我?万念俱灰时,你说她便是我。“云劫,这血肉之躯我已还她,从此两不相欠。”“怎那么傻?你可知在等上几日,终有法子的!”我在这月老庙前待了快一千年,千年开花却未曾结一果,没人知道这是为什么?也见过这人世间太多形形色色的姻缘,才子佳人,花前月下,许下这世上最真诚的誓言,可这誓言可真的会永久吗?
  • 蝶恋花..more

    蝶恋花..more

    有时候不是所有的爱情都那么顺利,她的爱,包括了爱人,被爱,相爱,徘徊,孤单,利用,喜悦,痛苦……原因是,他身边,有一个可以为他牺牲的人,他身边,有一个可以为他付出的人,而她,就像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傻瓜,默默地,看着身旁的满天星,开放,凋零……
  • 康熙背后的女人:德妃传

    康熙背后的女人:德妃传

    她出身低级武将家庭,却拥有这世上最尊贵皇帝的爱意和尊敬;她生出的两个孩子都是争储风暴的中心;她虽没有当过一天真正的皇后却执掌后宫长达三十三年,任何的风云也都吹不倒她,史上记载她聪明多姿,妩媚动人,态度谦和,为人处事得当,深的皇上信赖。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德妃传讲述这个不似皇后胜似皇后传奇女人的一生。
  • 傲娇总裁腹黑宠妻

    傲娇总裁腹黑宠妻

    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QAQ。。。内容自己看吧QAQ
  • 乱写的小故事

    乱写的小故事

    没啥写的太多的不会写,就会吹吹牛,侃侃大山,以前就爱听老人讲故事听的多了,就想写出来大伙乐乐,别当真,写的不好也别骂爱看进,不爱看那你也进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各位给捧个场,谢谢。。。。。。
  • TFBOYS之永远的信仰

    TFBOYS之永远的信仰

    简历:三个世界的女孩;三个不同性格的女孩。活泼可爱,大方成熟,冷漠真诚……一个偶然间的相遇,与TFBOYS从粉丝变成了朋友。相遇到相识,相识到相知,相知到相守……六人之间的故事,不会像童话、小说一般轰轰烈烈,他们有过争吵,有过误会,有过矛盾……倘若另一个他(她)是自己的命中注定;即使再多矛盾,再多误会……终会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