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16700000003

第3章 爸爸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最佳钥匙

纽约的《父母》杂志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在2008年,共有200万美国父亲选择留在家里带孩子,理由是爸爸教出来的孩子更聪明。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也证明:一位尽责的父亲对子女的照顾和教育,要比母亲对子女的照顾增加25%~30%的正面成效。由父亲带大的孩子,其智商也比由母亲教养的孩子平均高出7分,男孩尤其如此。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男性在知识的传播方面,父亲的知识面一般要广于母亲;而在历史、地理、哲学等知识方面,父亲甚至更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的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天文地理、英雄人物等,而母亲给孩子讲的一般都是童话故事,涉及社会知识面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方面就稍逊一筹。

可见,爸爸的教育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最佳钥匙。爸爸们通常都具有丰富的知识、更强的动手能力,以及更深刻、准确的判断和决策能力,这些优势对于开阔孩子的视野,发展孩子认知能力与思维创造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洛宇最近喜欢上了拆东西,家里的玩具小汽车、小飞机,都被他拆得七零八落的。更严重的是,他把爸爸刚给他买不久的复读机给拆了!这让妈妈非常生气,狠狠地训斥了小洛宇。

爸爸知道后,并没有像妈妈一样责备洛宇,而是和洛宇一起动手将复读机重新装好。尽管不能用了,但爸爸觉得,儿子的探索精神发展比复读机、电动玩具更重要。

从那以后,爸爸就经常抽空和洛宇一起拆装玩具、家里的旧电器等,并和洛宇一起讨论各种物件的结构、原理等。小洛宇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

对于妈妈来说,看到孩子拆卸物件会很生气,认为孩子这是孩子的破坏行为。但是,孩子的“破坏”过程恰恰是手、眼都在活动的过程,可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而爸爸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来,不仅能增强亲子关系,还能引导孩子在活动中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从而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好奇心。

当然,这并不是否认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重要性,因为女性特有的细腻、做事认真、性格温柔等也会从正面影响孩子。但是在智商提升方面,父亲的教育的确要优于母亲。

成功爸爸课堂启示:

启示一: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男性的动手能力通常比较强,因此爸爸在教育孩子时,应多鼓励孩子参加劳动,锻炼动手能力。当然,劳动不只是扫地、擦桌子,还应该和孩子一起用锤子、钳子等工具去修理东西,制作玩具,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动手能力。

另外,爸爸们通常也不会像妈妈那么爱干净,不允许孩子玩水、玩土。相反,他们对孩子玩泥土、挖沙子等活动也常抱支持态度,从而让孩子在这些活动中也能增加动手能力,激发对新事物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启示二:通过活动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通常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话服从,老师希望学生回答正确,而孩子的思维能力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受到了抑制。其实作为爸爸,平时有责任通过各种活动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男性大多有爱下棋的习惯,那就可以常常和孩子在一起下跳棋、军棋、象棋、围棋等,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启示三:充当孩子的助手

当孩子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比较特殊的要求。这时,爸爸不要不理不睬,而应尽量帮助孩子。比如,当孩子做游戏时,爸爸主动为孩子提供一些游戏材料,如小剪刀、小卡片、泥土、积木、水、颜料、画笔、空纸盒等,让孩子开动脑筋去游戏。

当然,爸爸在给孩子提供帮助也需要掌握一个度。比如孩子在游戏中遇到了困难,爸爸不要马上帮孩子解决,而是给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当孩子确实无能为力时,再适当给孩子一些提醒。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

爸爸手记

英国文学家哈伯特说:“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可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男性爱思考、爱探索的个性,以及所具备的丰富知识,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孩子的智能发展,丰富孩子的视野。因此,爸爸们要多与孩子在一起,将自己的教育优势充分发挥,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同类推荐
  • 从小培养清华男孩的23堂课

    从小培养清华男孩的23堂课

    本书针对培养男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书中采用了大量的教育实例,配以精辟透彻的分析,为父母提供更加实用、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本书不仅从细节方面对男孩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做了深入分析,还从宏观的角度为父母介绍了相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
  • 智慧就在教养困境中

    智慧就在教养困境中

    权威专家点睛家教秘密,助力父母突破育儿困境,贴近生活的讲解,所有父母都要知道的家教铁律,父母的第一本智慧教养书,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在家庭教养中,父母应该掌握一些家教智慧,这些智慧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本书透过细致入微的剖析,带我们站在心灵的至高点,以全新的视角领悟家庭中孩子、父母以及家庭气息的微妙关系和智慧存在。当我们用更加智慧的眼光看孩子的言行时,我们将发现孩子身上那些被埋藏的潜质以及父母身上那些被忽略的痼疾。这是突破育儿困境,走向良性亲子关系的关口。
  • 优生胎教好方法(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优生胎教好方法(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孕育生命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怀孕、分娩,它更融入了非常广泛的科学性,优生优育成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坚实基础。
  • 教得好,孩子肯定学得好

    教得好,孩子肯定学得好

    本书作者比德尔原系摇滚音乐家,改行成为中学教师后大力实践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教学效果获得社会的肯定。通过本书,比德尔将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心得传授给广大学生家长,使他们在子女教育中更加得心应手,使孩子们的在校经历更加成功。
  • 家有小女

    家有小女

    本书着重探讨当今有关女孩儿家庭教育的观念,介绍了从家庭教育环境到优秀素质体系整体培养的基本方法;内容涉及女孩儿的智能、品德、性格、习惯、情感以及身体、性等方面。
热门推荐
  •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真宗主系统

    修真宗主系统

    天又如何,苍天可逆!“这是傲神宗,我的傲神宗!”——胡亚轩(本文讲诉一位地球穿越汉在修真界凭借宗主系统,从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手创造最强宗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位看官大大,有空的话点个收藏,再点个推荐,留留书评!已经参加梦想杯,读者大大,觉得本书好的话还请投上一票梦想杯票!
  • 浣梦记

    浣梦记

    修仙?是否真有仙道,不过是痴者一梦,梦里寻仙。无论有仙与否,这梦里的爱恨情仇,刀光剑影,真真假假却值得咀嚼、值得品味。异世孤儿,身世成迷,历艰难万险,得奇遇,修仙缘,终解开重重迷雾,得成仙道。
  • 逆仙

    逆仙

    男主候易是后羿的转世,现在是新蜀能源集团的总裁,还曾经做过侦查兵,这时蜀山现世,男主作为蜀山的门生,代表政府跟师门交涉,为了破毁黑洞,拯救地球,一众仙人与世人合作,然后男主前往仙宫找到了拯救地球的办法,借助政府的力量,传播仙炼诀,让普通人也能快速修炼成仙,集结灵气,然后男主几经辛苦,找到所有神器之魂,并让破天弓融合了所有神器之魂,注入收集的灵气,破开黑洞,但自己也消失了,从盘古那里的得知了一切,最后男主为打破轮回,救出了女涡,可惜轮回还是继续了,男主又重新开始了。
  • 农家悍女

    农家悍女

    万能高材生穿越了,不是公主,不是皇后更不是杀手!她成了乡村傻女,聪明睿智,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他是老实厚道的村长,笑里藏刀,奸诈的千年老狐狸!当傻女与村长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夫妻……
  • 重生影后,boss追妻

    重生影后,boss追妻

    为了渣男放弃自己喜欢的事业,失去一切。竟然回归怎么能让事情再次发生。“boss不要,,,”“什么不要,嗯?”“老婆大人不要动怒我去收拾”喂,今天谁把我老婆惹了,你们保镖干什么吃的,我老婆做的都是对的!明白了吗。
  • TFBOYS之女主保卫战

    TFBOYS之女主保卫战

    啥子,看个女配逆袭小说也能穿越!?还是过气的女主身上!?看了那么多女配逆袭的书有毛用!?系统你给我出来,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行,穿不回去,本小姐就好好陪你们玩!丫丫的,女主不发威,女配都来逆袭了,看我不把你们打回女二的位置上去!!(这篇文章字数较少,完结较早,所以……就没有所以啦~就当我懒……不喜勿喷,谢谢合作!)
  • 重生之蔷薇缭园

    重生之蔷薇缭园

    不小心被人陷害跳楼了,可是,可是,镜子前的那个人是谁啊!!!明明已经死了啊╭(°A°`)╮,仔细一看,这人真美,还是个富二代,唉,富二代也有烦恼呀,被逼婚怎么办?
  • 恶魔冷少别乱来

    恶魔冷少别乱来

    前有傲娇校草说:“我爸就是王道,我在这里就是王子,就是天。”她说:“你是天,那我就是玉皇大帝,你—管不到我。”后有高冷学长让她滚出自己的家门。滚?先把房子还来。
  • 倾城言灵师:魔王的杀手妻

    倾城言灵师:魔王的杀手妻

    她是21世纪言灵族的家主,却被自己最信任的属下和未婚夫杀害,魂穿到异世,她是一个在青楼做卧底的杀手,不懂七情六欲,只知道挥刀,抽刀,知道他的到来让她那没有丝毫波澜的心狠狠的颤动了,他最终感动了她,众人本以为她们会一直这样在一起,没想到,有一天他突然对她说,“呵呵,你以为你能成为我的妻子,别想了,你只是一个青楼女子,以为能够配得上我,众然实力高强,也掩盖不了的事实。”他伤了她的心,却又把她囚禁起来,让她看着他与别的女子夜夜笙歌,她终于忍不住离去,再次归来,又是怎样一幅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