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9500000020

第20章 宋诗本位的赣派

对宋诗美学的体认是赣派接受宋诗的前提条件。与闽派宗宋而偏向唐诗不同,赣派对宋诗的接受有自己的审美取向,偏重于以人力巧夺天工的江西诗派,反熟反俗,重造句炼字,推崇奥涩生新又思深理厚的诗歌风格。

一、江西地域文化的积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关系密切,地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对人的文化心理、知识构成和成长方向都有着一定的指示作用。江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春秋时,江西分属吴、楚、越三国辖区,即有“楚尾吴头”之称。汉朝江西始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行政区——豫章郡,经济文化都在这个时候有了较大的发展。雷次宗在《豫章记》描述当时的豫章是“地方千里,水路四通,嘉蔬精稻,擅味于八方……资给于四境”。东晋时江西地区是东晋和南朝的重要粮食基地。唐宋时则称为“江南西道”和“江南西路”。元明二朝,江西经济发展高度繁荣,元代江西行省的粮食供应居全国前茅,明代则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取得突出的发展,景德镇、南昌、九江、吉安都是颇有声誉的城镇。直到晚清鸦片战争以后,水上交通和近代铁路的发展,使江西不再是沟通内地和岭南的交通枢纽,其经济地位才衰落下来。

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上,江西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宋元时期是江西文化的鼎盛时期。思想史上有以李觏、王安石为代表经世致用学派,有以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心学”派,他们都对中国的社会思想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江西最早的文学家是东晋的陶渊明,其一生的活动几乎都在江西境内,是田园诗风的开创者。唐代江西文人逐渐上升,全唐诗收江西作家仅次于浙江,可见其盛。宋代著名作家占籍江西的有晏殊父子、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杨万里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元代诗人四大家中虞集、杨载、揭奚斯三人都是江西人。直至明代,江西整体文化水平在全国尚居前列,科举中江西一地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当时就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右”的民谚。

仅从江西的诗学发展来看,宋代的江西诗人从唐诗之外为诗学开辟了新的境地,江西诗派的影响遂遍及全国,并对当地的诗学诗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即使在元明两朝的宗唐抑宋的大环境下,还能保留部分江西诗派之风。元代江西诗人刘壎、吴澄等对江西诗派和宋诗都持维护态度。“当时东南地区宗唐抑宋之风颇盛,而如方回者犹坚守宋江西派的门户,刘壎则折中于其间。”吴澄在评诗时将唐宋并举:“古体诗上逼晋魏,近体亦占唐宋高品”。元代中后期一直到明代初年,江西诗人才渐渐地融入了扬唐抑宋的大潮流中。但明初江西诗人黄容却仍能尊江西诗风,他以黄庭坚的后人自居说:“至宋苏文忠公与先文节公,独宗少陵、谪仙二家之妙,虽不拘拘其似,而其意远义赅,是有苏黄并李杜之称”。道光年间,以黄爵滋为首的江西诗人郭羽可、陈偕灿、徐湘潭、艾至堂等人在内外交困的国家民族危机中,反思诗坛流弊,以汉魏唐宋诗为宗法,开始转变诗学方向,推重杜甫、韩愈,学古而创新,反对学无根柢的诗风。黄爵滋说:“顾念生平所学,自汉魏六朝以迄唐宋元明诸大家,靡不略涉藩篱,虽未尝有所专长,要亦不乖于体,不乱于气,不悖于理,不诡于法。”成为晚清同光体赣派宗宋的先声。

晚清以来,整理乡邦文献和对乡邦文化的重视是一体的。诗人们承本地昔贤、今贤之诗的情况甚为普遍。魏元旷这样描述道:“吾江志于诗者,近皆以陈散原为宗,远则后山、山谷,依门傍户,借主人以自重。山谷固守不易,后山犹为易得其仿佛。若散原特工于换字,避熟,晚近诗人大率循此蹊径”。陈三立的弟子尝表示:“余尝疑先生遇同乡能诗者,每以西江之帜为言,似不无门户地域之见者。”可以想见,陈三立也是以江西先贤之诗法引导后学,从而形成了赣派相近相似的诗学风气。

二、江西诗法的守护者

北宋的江西诗派在诗歌领域中创造出了独特的江西范式,开拓了新的审美领域,达到了一种全新的诗学新境。江西诗法最突出的有两个层面,一是诗外之修养,一是诗内之技法。诗外之修养要求忠厚含蓄,主张怨而不怒,反对剑拔弩张的叫嚣之声。黄庭坚在《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中说:

诗者,人之性情也,非强谏争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其人忠信笃敬,抱道而居,与时乖逢,遇物悲喜,同床而不察,并世而不闻,情之所不能堪,因发于呻吟调笑之声,胸次释然,而闻者亦有所劝勉。

这种“忠信笃敬,抱道而居”的信念出自儒家思想,与之相关的要求是以读书进学来涵养身心。从这个立场出发,黄庭坚在理论上提出“孝友忠信”才是人之根本,诗文只是末枝小节的主张:“学问文章,如甥之才器笔力,当求配于古人,勿以贤于流俗遂自足也。然孝友忠信,是此物之根本,极当加意养以敦厚醇粹。”因此,黄庭坚强调读书也主要是围绕提高修养而言。如“但需勤读书令精博,极养心使纯净,根本若深,不患枝叶不茂也”。“文章乃其粉泽,要须探其根本,本固则世故之风雨不能飘摇”。“更愿加求己之功,沈潜于经术,自印所得,根源深远,则波澜枝叶无复遗恨矣”。在诗歌的技法上,黄庭坚主张熟参前人,以法为重:“作文字须摹古人,百工之技无有不法而成者也”。要善于从前人作品中体会,用其佳句佳字,即著名的“点铁成金”之说。黄庭坚反对故作奇语,“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词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学功夫已多,读书贯穿,自当造平淡”。以为“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事实上,黄并不一味强调字句。“宁律不协,而不使句弱;宁字不工,不使语俗,此庚开府之所长也,然有意于为诗也。至于渊明,则不烦绳削而自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人师法江西诗派最多的就是其开创出来的一整套诗歌技法技巧。莫砺锋先生指出:“从艺术形式的角度来看,江西诗派是很有特色的诗歌流派,它是古典诗歌发展到宋诗这个阶段时的重要环节,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宋诗彻底地突破了唐诗的藩篱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貌”。

江西诗法在流传过程中,特别是江西诗派的后学者们身上,精神层面渐渐被弱化,而技法方面则被强化,“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乃至严羽所批评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成了众人效法的对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论者往往在批评江西诗派的同时,将黄庭坚分离出来:“选、骚而下,徐庚不必学;盛唐而下,温李不必学;宋苏黄而下,江西不必学,下是非诗矣。”陈衍亦说张之洞“不贬双井,而斥江西为魔派”。

赣派对江西诗法有较全面的认识,不仅在创作和论诗上继承了江西诗派以技法为主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他们也继承了江西诗派“忠信笃敬,抱道而居”的精神。在近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以陈三立为首的赣派诗人秉持气节操守的精神是得到公认的。在论诗上,赣派主要以江西诗法为宗。例如,就学诗而言,黄庭坚提出“杜子美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作诗之器也。然则虽利器不能善其事者,何也?所谓妙手者,殆非世智下聪所及,要须得之心地”。要求多取法古人,烂熟于心而能妙手变化。胡朝梁承此意而说:“惟有日取古人所效法者而效法之,以俟其工力之成熟。其成熟也,而何所肖似又非所逆计也”。夏敬观亦持此论,认为学诗首先要“学到与古贤无异”,然后才能“葆其性质,而后有成就独到”。这些论调几乎都是对江西诗法的解说。

胡朝梁的《写义宁师诗竟辄书所触以呈》云:“大块噫气幻万千,上飞下走日月旋。诗人能事通造化,驱使万物归新篇。吾师读书善养气,胸次浩荡收百川。作诗不须故作势,却自凌厉横无前。”虽是赞陈三立语,从中亦可见陈三立及赣派诗人对江西诗法的推崇。

同类推荐
  • 栖霞民间故事

    栖霞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栖霞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创造和积淀了丰厚而博大的民间文化遗产。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旧时,乡间信息闭塞,精神生活和物质需求一样贫乏,一代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的“真事”经过不断的加工完善,就成了现在人们听到的民间故事了。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品德修养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品德修养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风景:流动的丹青

    风景:流动的丹青

    本书内容丰富,作者在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同时,详细地介绍了所到之处的自然、人文景观。读者既可从书中了解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底蕴,又可以更好地熟悉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在扩大自己知识面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 陌生的朋友

    陌生的朋友

    本书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陌生的朋友、抠字眼的小女孩、顺手帮一把、千年古参、上边有人、考验爱情、我的群主,我的“群”、你追我涨、年度最佳慈善家、笔记本上的秘密等。
热门推荐
  • 杀戮成王

    杀戮成王

    “想不想成为伟大的杀戮者?““想。”“如你所愿。”“恭喜你成功的转职为杀戮者(唯一)。”“什么,杀怪没技能点?不爆装备?”“哎,哥们对不起了,为了兄弟我的升级,只有牺牲你了。”“就是这小子杀的我,兄弟们给我上啊。”“嘿嘿,来吧,多来点,这样我才好升级啊。”“我去,这么多人,我闪。”悲催的王浩在生存游戏里被npc忽悠了,导致杀怪不爆装备没有技能点,要是其他游戏也就算了,可是在生存游戏中混不下去就只有死,职业的需要让王浩成为了玩家公敌,不过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想法的王浩却毫无顾忌的开始了一段传奇之路。
  • 花妖曼珠,叶妖沙华

    花妖曼珠,叶妖沙华

    在很久很久以前,妖界住着一对男女妖精。男子名为叫沙华,女子名为曼珠。他们是守护在碧落地的精灵。碧落地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起初,花与叶是相连的。花妖便是花的化身,叶妖便是叶的化身。彼岸花的前世今生。花妖与叶妖以及天界上仙的爱恨纠葛。她与他本该是一对妖精眷侣,但却因为触犯天条而失去记忆。他想,这样也好,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却岂料奸人从中阻隔,让她与不期而遇的天界上仙触发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情缘。他内心苦涩,却终不曾说出真相。最后,他以一己之身成全他们。元神俱灭之时,她终于醒悟。他与她,是否今生已无缘。
  • 萧绝天下

    萧绝天下

    毕生所学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韬武略,只为你一人而留。到头来的风华绝代,为你倾尽天下,又算些什么!当看清事实,即便蹈覆天下,也要你——生不如死!一曲箫声毕,是曲尽人离,还是新的开端?回过神来,命运已经再次改变。
  • 重生贵女娇妻

    重生贵女娇妻

    何为贵?身为曲家嫡出之女,父亲官居正二品,嫡出长兄为大将军,庶出兄长也是三品官员,深受皇帝器重。曲灵歆表示,这些都不算什么。在曲灵歆心中,觅得如意郎君,才能真正算是一个“贵”字。深得太后皇上喜爱曲灵歆,虽未嫁入皇室,却嫁入侯门。奈何良人心有所爱,成婚一年她便香消玉殒。所谓的“贵女”成了玩笑。重生的曲灵歆忍不住大笑,这一世,她不要任人摆布,也不要什么良人,只要活出真正的“贵”字。一身医术与毒术傍身,曲灵歆要让欠她的都还回来。
  • 原创追忆那似水年华

    原创追忆那似水年华

    这是一段爱情,里面充满了自己的影子,但是,又固执的加入自己所有的遗忘....
  • 冰生南国

    冰生南国

    第一次见面,他明白,他遇到了他的半个心脏。那个狂傲的女孩温柔的弹着钢琴曲,只为抚平了另一个人的难过。她逃离,他等待,她被世界抛弃,他陪着。殷潇说“这么多年了,他们还是没变,一个愿意宠,一个受着宠”他等了她十九年,从九岁起,到二十八终,爱情长跑终达彼端,他温柔的牵起她的手,像握住了他的半边心脏。
  • 湘君

    湘君

    庙堂里,诸般神佛,哪个敢妄言,长生便是好?世家子,苦心孤诣,独上南山,求大道!不愿千年枯坐生死关,惟愿百年逍遥人世间。天地间,何人能传我逍遥决?
  • 天下易说

    天下易说

    社会上到处勾心斗角,人性阴暗。本书阐述如何在这种残酷的世界生存。活的更好,本书分人,天,帝,地,玄;五部分。人部教你怎么追女生,天部教你怎么在学校混的更好,帝部教你心术,地部告诉你洪荒历史,玄部告诉你各种奇闻趣事。
  • 神域脉宗

    神域脉宗

    修真之世,气宗为本,脉宗为末。布衣少年,弃本逐末,逆天而行。踏万千神魔枯骨;立芸芸众生之巅。苍茫天地,何为正邪?看一介酒楼伙计杨陌,如何扭转乾坤!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嗜血毒尊

    嗜血毒尊

    赵悲歌家族被灭,逃亡途中被抓到万毒门做药奴,本以为就这么憋屈的死去。却意外炼化万毒之心,获得了可化万毒为己用的超强能力,从此一飞冲天,无人能挡,老天顺我老天昌,老天逆我叫他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