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9600000012

第12章 物我变化说

物之智识无涯,有涯之生,莫可尽知;物之数量无穷,七尺之躯,何能遍享。由此,我对物之知欲物欲,无论其如何殚精竭虑,夜以继日,以一己之有限,而对外在之无限,不言可喻,必将两下落空。我与物之矛盾关系,正由人之无知而多欲,非只化除不易,且必愈陷愈深。退而求其次,唯当在两者之间,寻出适度的相处之道以期阻遏此项矛盾之恶性发展,这是道家思想,在人生方面,意见最为落实之处,盖亦救世之心使然。

欲能寻出物我的适度相处之道,其先决要件,当从了解物我的各自变化情况入手。物我矛盾虽由主观的欲望引起;但论物我变化,又当远从客观的事象去分析。首对客观事象认清,从而明白物我生长发展的规律,然后主观的欲望因之改变以谋适应。转可由矛盾中,求得新的和谐。

本来,庄子的环中化之道,属于动的形而上学;站在这一种理论,来观察客观万物的存在,无一不是在变化之中。对于这外界无量数的变化,属于自然之律令而形成者,称之曰“化”。进一步推溯此化之由,复又假想,出诸宇宙间一个最高的力量,名之曰“造化”。意即一切自然之化,皆由其所造。这一造化非他,当即由道或自然的无形功能流露而出。在这伟大的造化力量运转的环中,万物的变化,全脱离不了其影响。虽谓造化无形而不可见,然其功能中所含蕴,则有阴阳二气之流行,并充塞于天地间,如说:

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则阳》)再由此阴阳二气之交通成和,而生万物,如说: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 ……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田子方》)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木小石之在大山也。(《秋水》)此其间,人之生,亦秉气于阴阳。如说: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大宗师》)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知北游》)(宣颖注“非阴非阳”云:浑乎阴阳之际。)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德充符》)(钱澄之注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天与道所以为气之号名耳。)借用阴阳说明宇宙之间一切变化,亦可以将之解释为相反相成的两种抽象意味。因为万物之有不断变化,推溯原因,当由阴阳之一正一反,激荡而起,阴阳相调相合,其现象为吉为善,阴阳相违相乖,其现象为凶为恶,如说:

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是庸有。(《则阳》)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知北游》)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在宥》)阴阳错行,则天地大。(《外物》)

同理,人之形体及其行为变化,亦隐然受阴阳影响,如说:

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刻意》)

(郭象注云:任自然而动,蜕然无所系。动静无心,而付之阴阳也。)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人间世》)透过阴阳二气之影响,扩大视域,而看万物之变化现象,似乎永不停止,而且在不断更新之中,如说: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物之生也,若驰若骤,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同前)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天道》)这许多变化,至为复杂。经庄子归纳后,将之简化为物之有、无现象的一种交替历程。故说:

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知北游》)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齐物论》)在这有、无(或成毁)之相互关系间,可以见到,物之未有,由有而无。这种演化现象,可比喻之为“出”。物之能有,缘于生自他物,等于由他物之无,过渡到此物之有。这种演化现象,可比喻之为“入”。物非永有,转又灭而无,这种演化现象是复由“入”而“出”。故物之为物,就其不断演化过程言,本身之现象为“出”,前后之现象皆“入”。遂由有、无之现象,体悟得此出入演化之理,如说:

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知北游》)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出入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庚桑楚》)此“出”“入”之演化,其间过程,无一刻停顿,一直绵延不绝。于是有“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说。故简单讲,尽管整个宇宙现象如何变化,古往今来,桑田沧海,要不外便是这样“一物之出入”与“他物之出入”,相继流转,亦即一物之变化与他物之变化,无限推移。有有无无,出出入入,合而形成此一健动之宇宙。兹复抽样,一观人生之变化如何?固然,人在万物中,比较分量甚小,所谓“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但其遭受之变化,衡诸自然界,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物我两者之间,其变化有同有异,相同为形体之变,均受物性支配,而人不能例外。相异为人心可不随外境变化而变化,此为他物所不能、所不及。有此人心之超越物性,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高级表现。

论到人所遭遇,而无可回避的剧变,则为“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知北游》)的存亡问题,最受庄子关注,全书对生死的讨论,用力至多(请参阅第六章);足与其中心思想道德的阐释,等量齐观。但归纳说来,其结论仅是“生死、命也”

(《大宗师》)四字。命就是造化(或道或自然)的一种规定。由这一“命”的认识,于是而有“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以及“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的论调。形体所受生、老、病、死种种变化,既是命,也是自然的规律,非人所得与;余下仅能做到“命物之化,而守其宗”(《德充符》);“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也。 ”(《山木》)他如穷达、富贵、毁誉、饥渴、寒暑之类,虽与生死同为“事之变,命之行”,已属次要,更不值得介意。类如这种顺自然而行的演化,便是人与物相同之处,唯就形体方面为限。

另于形体之外,人与万物不同之点,尚有一颗富于高度智慧之心。尽管形体一如万物,顺自然规律而行,这颗心也承认其必然性。可是心之本身,未必随之变化。这便是前述万物变化中,人与物绝对相异之处。故庄子对于这颗心,异常重视,认为不幸心随形化,最可痛惜,如说:

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齐物论》)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田子方》)如欲避免此一悲哀之发生,并表现人之所以为人的卓异德性,外境纵有任何变化,此内在之心,则须保持其寂然不动状态,所谓“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是。如说:

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大宗师》)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大宗师》)常季曰 ……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德充符》)只要内心有主,不随形化。阴阳与乎任何外界力量,对之无可动摇。如说:

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庚桑楚》)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田子方》)果能如是,内心勘破生死大关,便可从物我的自然变化中,寻找出不变的人生重点,作为精神之所寄托,而求生命之开展,那就是说,人心将如鲲鹏之化,而作逍遥之游,以达“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之境。司马彪曰:

“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故所谓“御六气之辩”,亦即包含“御阴阳之变”在内。再说御阴阳之变,当有超越阴阳之意,超越阴阳也就是超越造化,而“与化为人”(《天运》)。这便是不随形化之心,可能独有之最高成就,将人生由形体重视转向精神,从有限扩张而向无限。

至此,可以确知,凡由物我变化引起的人生哀伤,可从此心之不化,呈现希望;同时,物我矛盾的真正解除,亦因此心之超化,获得契机。

同类推荐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说:“且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讲水的积累要多(指聚为海),才能使大船浮起来,才能使大鱼飞起来。庄子这话的意思就是我先前讲的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多多地积累包袱。包袱不够多,你就舍不得扔。当包袱多来压得你喘不过气,你就会一股脑儿全扔掉。所以,朋友,现在你正在做的无用功尽管做下去,迷途还不远时,你会走下去,因为你还能看见身后的熟悉地方,还心存侥幸。当迷途已远,身后不见了熟悉的地方,眼前只见深渊,这时你才会下了决心一定要回去。你回得去吗?你回得去。任何时候只要你倾听心灵,就会有感动、有启发、有指引。
  •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前世菩提树,今生因缘果。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悦。作为红尘俗世中的人,且让我们问佛观心,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读懂中国智慧

    读懂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本质上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只有身心渗透了这种文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大谋略家、大智慧家。在本书中,人大教授、通俗历史畅销书作家冷成金用独特的“以智论史,以史说智”的手法,博采史实,剥开传统文化内核,详实生动地向今人阐释了中国智慧的六个主要组成部分:最深刻的儒家智慧,从征服人心入手,谋圣而不谋智;最圆融的道家智慧,通过“不争”,以心智王天下;最超脱的佛家智慧,在面对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佛、求佛与求己中选择追求内在本心。
热门推荐
  • 绮云传奇

    绮云传奇

    一个百代诅咒,一本洪荒秘籍。经历百般磨难,终究所谓何求?敬请观赏,云风的传奇历程。
  • tfboys之初恋花季

    tfboys之初恋花季

    本书讲述了三只与三位女孩的唯美初恋。三位广东女孩被爸妈带到重庆,并被安排在重庆八中读书,意外遇到tfboys……三位从广东来的女孩能挡得住虐心的争夺吗?
  • 神魔战之三界卧底

    神魔战之三界卧底

    一个挂科太多无法正常毕业的倒霉大学生,无端坠于楼下而死,却莫名其妙要完成阎罗王的任务,为了生存他周转于神魔之间......有道是,神魔不两立,人妖不共生,渐渐地,他的人生在不可逆转的改变着.......
  • 兵甲武经

    兵甲武经

    人与兽并存的世界。谁才是阴谋者!谁才是善良人!谁才是真正的王者!我又到底是谁!
  • tfboys澄海

    tfboys澄海

    很棒的的就对啦!!!!!!!!!!!!!!!!!!!!
  • 后起新秀

    后起新秀

    凌风,单亲家庭的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因18岁成人礼被情敌陷害进入监狱,三年后出来的他,已经不再平常,他的身世是什么?他的未来又如何,一切精彩,尽在后起新秀!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游梦忆记

    游梦忆记

    让我们一同去梦的世界看个究尽,梦与现实同在!(本作品根据真实梦境改编,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分享你的梦境。如果可能的,本作品将收录并加以改编)
  • 搞定野蛮大老板

    搞定野蛮大老板

    「无极游戏软件开发公司」的创办人匡玄司,外型强悍性感,是万中选一的极品,火爆的他对工作非常热中,是十足的工作狂。不过,这个新来的小厨娘胆子实在有够大,竟敢一再纠正他?令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
  • 王俊凯天堂不说再见

    王俊凯天堂不说再见

    王俊凯,无论我怎么努力,终究还是到不了你的心里。毕竟,你的心里住着一个她。——题记这大概是死亡之前记忆逐渐随着我的灵魂上升,一点一点浮现在我的脑海,然后继续上升,消失不见。王俊凯抱起我的那一刻,我再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