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9600000005

第5章 德之类别

德与道的关系如何?前节已曾表明,二者同为道家思想的两大支柱。而且一体一用,部分根性原可相通。因为,德固由道而来,先有道之运行,而无所不在,万物各本其性之所近,取以作为生存的动力或规范,这便是德。正如《天地篇》所云:“物得以生谓之德。”反过来说,道之作用,亦须假借德之行为,而显示于人类生活之中,亦如《庚桑楚篇》所云:“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由这相辅相成的情形可知,德之重要,并未因道之玄深而有稍逊。

人虽各本大道而内秉德性,但多数为外界物欲所掩,隐没不彰。甚且形成“恶德”。后文对此,将另略作补充说明。现在,先从《庄子》书之中,明白有德者的修养及其趣向,也就是德的最终目的何在。关于有德者所具修养及其趣向,这可分为两方面看:一是求超越,上跻于大道境界。另一是求应世,自全于人生领域。求超越之德,可见之于《德充符》,全篇主要的内容是:第一,“才全而德不形”的“与物为春”、“物不能离”;第二,“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謷乎大哉,独成其天”;第三,“游心乎德之和”的“择日登假,何肯以物为事”。首由“才全而德不形”,再到“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以达于“游心乎德之和”,这是内心本性转化而为德,趋向于道之三大阶段。其间,“与物为春”、“物不能离”是第一阶段所具的修养。“警乎大哉,独成其天”是第二阶段所具的修养。

“择日登假,何肯以物为事”,是最终阶段所具的修养。以是,全德之人常求德充而上符于道,其精神意态,已与有道者相若。而其超越之形式,常以一种“游心”之活动出之。另,求应世之德,可见之于《人间世》。全篇的主要内容是:颜回谏诤的“虚而待物”。叶公交际的“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颜阖教化的“就不欲入,和不欲出”。以及栎社之树的“无所可用”,而免乎掊击,商丘之木的“不材”,而成其天。这都为全形保生的涉世准则。以是,有德者总求“无心而不自用”(郭象语),故其应世之行迹,常为安于性命之情者。

庄子所讲之德,论其最终目的,要不出此超越、应世两途。惟有关名词涵义,颇为繁复。试就其性质之各别,分之为四类,略述如下:

第一为天德:即自然之德。盖天指自然而言。其重点在于虚无无为。如说:

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刻意》)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第二为王德:即王者之德。王者在于“游心于淡”,“游于无有”。故重点在于无心而应。如说:

夫王德之人,素逝而耻通于事,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故其德广。其心之出,有物采之。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荡荡乎,忽然出,勃然动,而万物从之乎。此谓王德之人。(《天地》)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天道》)第三为玄德:即玄古之德。玄古风习朴直淳厚。其重点在若愚若昏。如说:

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

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天地》)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应帝王》)第四为至德:即至人之德。至人“不离于真”。其德之重点,在于心不外扰。如说: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

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刻意》)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秋水》)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同前)这些德的内容,已与一般迥乎不同。而在庄子看来,只要名之为德,无论为天德、王德、玄德、至德,均须合乎下列的标准,才能具有德充之符。

首先是德不在修。即对德无须故意有所作为。如说:

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大宗师》)(按,钱澄之注云:“循其固然,未尝以为德也。 ”)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人间世》)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田子方》)其次是德不在表现。即在德纵有作为,而行无所事。如说:

何谓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

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充符》)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大宗师》)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庚桑楚》)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谓悦,共给之之谓安。……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天地》)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列御寇》)最后,尤须德在能忘。即抱德而能虽有若无。如说: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逍遥游》)一经逾越这些“无须作为”、“行无所事”及“虽有若无”的标准,纵名为德,已是“失道而后德”的行为,与道了不相干。比如由思想的“有畛”,而引起“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的“八德”(《齐物论》)。由政治的“以已出经式义度”,而引起的“欺德”(《应帝王》)。由形体的“有以自好”,而引起的“中德”(《列御寇》)。与由感情的“恶欲喜怒哀乐”,而引起的“累德”(《庚桑楚》)。都属此类。八德、欺德、中德、累德,虽名为德,由其向外用力的行为,都被归入恶德的范围。这些恶德,经庄子如此论定,完全与世俗的作风相违。但于其恬退的观点中,另透出一种特有的超脱意味。

同类推荐
  • 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

    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审美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审美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是出了名的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详细讲解《左传》里的丰富卦例,再和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叙述是有趣的,讲解是易懂的,史料是扎实的,分析和启发是可以让你当成智力游戏一样来玩的。
热门推荐
  • exo与长发静幽

    exo与长发静幽

    我先声明,是网上的一个游戏改编的,不要说我抄袭OK?我只是来纪念,因为游戏的创作人说已经不能再继续做这个游戏了,我很难过,所以来记录,纪念我最喜欢的一个爱情故事,所以请你们不要骂我。书写的很好,请大家多多收藏。
  • 穿越之暗域之主

    穿越之暗域之主

    最诡的穿越,暗之主,暗之神掌管黑暗与杀伐,当着杀!杀!
  • 转生之巅峰神话

    转生之巅峰神话

    楚风,本为仙界大罗金仙,意外获得奥斯蓝晶石,成为奥斯蓝世界的主宰。在他使用主宰意志返回东方仙界的时候,意外再次发生,他转生在现代都市一个没落的小家族中!
  • 先婚厚爱

    先婚厚爱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结婚是顺理成章的事。爱?我会疼你宠你一辈子,让你爱上我。其实就是被逼婚的失恋女水墨遇到腹黑大灰狼,被他拐回去以后的温馨甜蜜生活。
  • 厄运女神

    厄运女神

    这本《厄运女神》主要写了女主和同伴的曲离事件,惊险重重,最后克服难关,皆大欢喜。
  • 王俊凯之复仇少女

    王俊凯之复仇少女

    安氏集团和王氏集团联姻,7岁的安雨为了自己能够嫁给王氏的继承人王俊凯,而不惜把自己妹妹安晴(寒熙若)推下悬崖,安雨以为安晴死了,可是没有,她被寒氏集团的董事长所救,寒董事知道了安晴的遭遇,于是送她去死亡岛训练,安晴在死亡岛认识了离晴诺和凌梓兮,她们自己创建了属于自己的黑道帮,十年之后,安晴化名为寒熙若,去到樱雨学院等待时机报复安雨。
  • 七大皇少的专属甜心

    七大皇少的专属甜心

    复古学院里流传着七大神秘人物,为首的霸王更是不为人知,传闻个个俊美无俦。这些美男是忘嗑药了,还是脑子被门夹了!自动送上门,这是哪门子的快递?腹黑,呆萌,妖娆,冰山,暖男,阳光...是不是集齐七个就可以召唤神龙了?......付出太多,得到不了想要的结果,给予全部,只剩下遗忘的空壳.....本想重新开始生活,自己的身世竟浮出水面,讽刺,嘲笑,让单纯的内心渐渐被腐蚀,蜕变成女王。“我问你,如果我还是那个穷酸的傻丫头,你还会爱我吗?”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 三生缘再相见

    三生缘再相见

    千年的等待,再次的轮回,无望的爱情,彼岸花下的誓言,樱花下的守护,再次相见,他是王,她是妃,他无情,她是妖魔结合,前世她走上奈何桥,喝下孟婆汤,三生石旁刻下他们的誓言,这一次是否能够记起前世的记忆
  • 美人鬼骨

    美人鬼骨

    (完结包月文)【鬼夫来临系列3,本故事独立,欢迎宝宝们投喂,旧文也请多多支持~】我死的那天见到了一个男人,他是我的贵人,后来成了我的夫君。命运把我们安排在一起,我们成了彼此的劫,相爱相杀,难分难舍。他说:命运的终点就是我们相守的永远。可是。亲爱的,我在前世认识你,你还记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