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9600000006

第6章 德之中心观念

有如前节所述诸德,就趣向言,可分为求超越之德,求应世之德。另从性质言,则有天德、王德、玄德、至德。可知类别涵义,显然各异。然则,诸德之间,是否有一中心观念,统摄沟通,以形成其整点性?揆诸庄子思想,此中心观念非他,原为一“和”字。所有诸德皆从此“和”的中心观念分散而出,全含有和的成分在内。但比较起当时儒家所讲的和,如《论语》之“和无寡”、“体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以及孟子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柳下惠圣之和者也”,皆指行事表现于外的德行,恰正相反。而庄子则将“和”转变为内心之德性。“和”之散见于《庄子》书中,计有——游心乎德之和。(《德充符》)

德者,成和之修也。(同前)

(按,王闿运曰:修,外饰也。心先和豫、人见为德耳。)形莫若就,心莫若和。(《人间世》)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在宥》)抱德炀和,以顺天下。(《徐无鬼》)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则阳》)调而应之,德也。(《知北游》)德,古与得通。内得诸己者为德。且亦作惪,从直从心,亦表示为心所本有。“和”存诸心而形诸外,从天德的虚无无为中,显出的“和”,当是一种清和气象。从王德的无心而应中,显出的“和”,当是一种雍和气度。从玄德的若愚若昏中,显出的“和”,当是一种和同气味。从至德的心不外扰中,显出的“和”,当是一种和谐气氛。本乎内心之“和”,诸德于虚无无为、无心而应、若愚若昏、心不外扰之外,放出各种不同之清和气象、雍和气度、和同气味、和谐气氛,有如玉之增色,珠之生光。愈见所形成的人格之美。

这里用气象、气度、气味、气氛来作“德之和”的说明,似觉突然。其实道家所讲的“和”,原本从“气”而来。如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也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两物生焉。”列子也说:“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

冲和气者为人。”故“气之和”为人(或万物)所共有之一种天赋。待转化为“德之和”后,形诸外者,为前述之清和气象、雍和气度、和同气味、和谐气氛。存诸内者,更可得与自然之灵气相接,而成为一片天和。如说:

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知北游》)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庚桑楚》)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道》)此天和存于内心,常由外乎神、劳乎精之故,耗散不得发挥。唯有本乎得自大道无为、虚静、自然之初性接引,并经人生应用之撄宁境界及环中运用,相辅配合,天和方能由蕴积中,显露出来。

若谓天和须本道之无为、虚静、自然之初性,其理易喻,兹不赘述。但欲略作补充说明者,则为借助于撄宁境界,在于其“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之心境;借助于环中运用,在于其“随成”之意态。倘能具此两种心境及意态,一切“事之变,命之行”,必然“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如是灵府内未滑之天和,始得流露而出,所谓德充符之说,便是由此过程而产生。

到此,且就本章所论道与德之内容,作一总结。庄子心目中的存在流转之道,偏向于虚理而非实有,为一撄宁境界的完成。至其虚静无为之德,无论为超越或应世,同归于天和观念之强调。虽然如是,庄子游心于德之和,以企大通于道,故不重视此道与德之区别。况人修德成道,充内形外,内外原可合一。今外无可撄宁,内不足滑和,外宁内和,绝待忘形,还淳反朴,便是庄子提供的人生行为之理想。透通达此理想而得道之人,就其心境及人格状态,适足以观出道相之“宁”、“和”。复据此道相之所在,即以为道体之所存。盖道家体认道体之方法不一,庄子所欲阐述之道,不重在纯形而上学之生物成物方面,而为某种人生修养、人格表现之意境。“宁”、“和”之说,因缘于此。

天与人

《荀子 ·解蔽篇》有云:“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是否凭此,便认为漆园之全部思想,真如同篇所谓 “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暂置勿论。但于《庄子》全书三十三篇中,荀子独以天、人两个观念,特提并举,作为其整体哲学重点,予以批评;则“天”与“人”之于庄子思想中,重要性可以概见。

同类推荐
  •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完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人”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 伊儒合璧的回族哲学思想

    伊儒合璧的回族哲学思想

    《伊儒合璧的回族哲学思想》为《中国回族历史文化》丛书之一。赡思丁、赡思、马哈麻、扎马鲁丁、海瑞、李贽、王岱舆、刘智、马注、马德新、蒋湘南、丁竹园等思想家的思想闪烁着人类聪慧、睿智的理性光芒。
  •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改变人生。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那么,性格与命运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呢?荣格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破译了“性格决定命运”的密码。为了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性格”与“命运”的内涵,我们编译了荣格的著作。在本书中,除了展现荣格在心理学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睿智和人格魅力以外,还全面阐述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
  • 诸子箴言

    诸子箴言

    本书撷取诸子经典著作中最值得学习与体会、思考与运用的箴言。其包括《论语》、《孟子》、《荀子》、《中庸》、《老子》、《庄子》、《列子》、《商子》等著作。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热门推荐
  • 盛世芳华:浴血皇妃

    盛世芳华:浴血皇妃

    初见时,她在火花银树下像只绚丽的蝴蝶。再见时,她却以最低贱的姿态跪立在他前面。”怎么会是你?“他看着血从胸口喷涌而出,染红了她的半张脸,滚烫的血,像是无声的泪,顺着依旧清丽的脸庞淌下。她笑着将手中剑一寸一寸刺进他的胸膛,极致悲凉。”本来就是我,一直都是。“他绝望的看着她,就如当初星辰未曾变幻一样。(ps:本文先有少虐,后面是宠宠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盗墓奇事

    盗墓奇事

    讲述了作品笑笑,在和朋友的盗墓生涯中的奇遇,吓死你。〔笑死你〕
  • 月亮歪歪眼睛眨啊眨

    月亮歪歪眼睛眨啊眨

    上帝给我开了一扇窗,我却去爬了门。。这样好吗?默默的经过默默的流泪。。
  • 血幻三生之前世

    血幻三生之前世

    他说,本王不曾想过要伤你半分,你要的,本王都给你!但是,他将她打入阴极牢狱,让她思过,让她悔改,让她失了仙骨,丢了魂魄。他说,只要你能再投胎为人,只要你还能记起本王,本王便任凭你选择。但是,她要活着离开!他不许!她要选择死去!他不许!她要一世逍遥,不念情爱!他不许!她一切都如了他的愿,一切都随了他的心。但是,他却将她嫁与他人,一了百了……无孽无缘,无债无还……
  • 殊途亦有真爱:冰心欲仙

    殊途亦有真爱:冰心欲仙

    冰妖与人的爱恋,冰妖为救心爱之人,倾尽灵力,耗尽修为,化为逝水,真爱感动天神,为其蜕换成人身,一生厮守......
  • 猛鬼记事本

    猛鬼记事本

    风,无形无影,摸不到、看不到。那些你看见的、坚信的、否定的、他们真的存在吗?
  • 豪门重生:黑帝的替罪新娘

    豪门重生:黑帝的替罪新娘

    被前夫和小三害死,她得获重生,斗小三,虐渣男,怎么爽怎么来。一次机缘巧合,她遇到了灵兽,这灵兽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她胸前的雪白白。“畜生,把爪子放下来!那是我的!”某只大黑心看见那灵兽把爪子按在某女胸前,气得哇哇大叫。“它是我的孩子!”某女解释。“可是它是公的。”“…….”
  • 凡心逆

    凡心逆

    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是情绪,六欲是欲望,仙舍弃了七情六欲,心更加纯粹,所以变成山人,而山是最高的吗?心纯粹是更好的吗?
  • 爱你入骨:叶少的小爱妻

    爱你入骨:叶少的小爱妻

    “萧晴儿,有胆量赌,输了别躲。”,某男跟在萧晴儿后面傲娇说到。“我才不躲呢,只不过尿急去厕所而已。”某女撒腿就跑,边心虚说着。心想:我可对你没兴趣,一个月女朋友,一天也不行,一个小时都做梦吧!某男看着越来越远的萧晴儿,嘴角翘起一抹微笑迷惑众人。心想:”你是逃不走的!萧晴儿,你越反抗,我就追的紧!“
  • 爱盛开在寒冬

    爱盛开在寒冬

    人都是敏感的动物,再粗犷的神经里都住着一丝的纤细,尤其是对温度,太热了讨人厌,太冷了又害怕,刚刚好的温度是每一个人都想拥抱的,自由而又安全,但这个温度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控的,又是不可或缺的,冷、热都必须去感受,只因我们是人,我们身上有一种叫做爱的血液在流淌。林迪固执的坚守着她的温度,但却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对于爱难道就那么难吗?迟迟看不见她的真心,是没有心,还是不愿付出?严冬逸,爱或不爱没有那么多的论断,我只跟随自己的心,选择了就一定要有结果,爱不是成全。韩诺辰,拥有你最美好的年华,可这段记忆是我心中永远的刺,我憎恨她,但是有不想放下,你问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是拥抱你的温暖,可惜你永远不懂。冯婷婷,你的友情让我窒息,你的爱情让我痛苦,我有足够的理由恨你。几人兜兜转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没有限制,没有习惯,只有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