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70500000022

第22章 化学大发明(10)

1909年,卢瑟福安排他的助手盖格(H.Geiger)和一位尚未取得学士学位的年轻大学生马斯登(E.Marsden)进行α粒子冲击金箔的实验。

盖格和马斯登观察到,通过金箔的α粒子大部分未受影响,没有发生偏离,或者偏离不到1°这样很小的角度。但是有个别α粒子偏离大到90°,甚至有的竟然被反弹回来。

这个发现使卢瑟福大为吃惊。如果他的老师汤姆生提出的电子均匀散布在正电荷中的原子模型是正确的,那么,按理金箔的原子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高速而笨重的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折,更不用说被反弹回来。卢瑟福曾回忆道:“它是如此令人难以置信,正好像你用15英寸的枪射击一张薄纸,而枪弹居然会被反弹回来把你打中一样。”

卢瑟福进行了推测和计算。α粒子一定是碰到原子中带正电的东西才被弹回来的,而且这个带正电的东西一定是重而坚实的,否则就不会使一些α粒子偏离很大的角度。它一定又是很小的,比原子小得多,不容易被α粒子碰到,否则绝大多数的α粒子就会和这个东西碰撞,大部分α粒子偏离的角度就会很大。卢瑟福把这个带正电的、质量和整个原子差不多但比原子体积小得多的东西叫做原子核。

1912年春天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由中心带正电的、体积很小的但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质量的核和在核周围不断运动着的电子所构成,就像行星围绕太阳旋转构成的太阳系一样。

但是,根据1900年前物理学公认的理论,电子绕原子核运转会不断地以电磁波(光)的形式发射出能量。由于不断发射能量,电子将沿着一条螺旋线状轨道向原子接近,最后会落到原子核上,导致整个原子将毁灭。

1900年物理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理论,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M.Planck,1858~1947)提出量子论。按照这个论说,能量的吸收和辐射是不连续的,而是一小份一小份地进行的,这一小份的能量叫做一个量子。这就把光源发光比作机关枪发射子弹那样,是一个一个光的小子弹,这个小子弹就是光量子。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1885~1962)在1913年引用这个量子论修改了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提出下列假说:

(1)在原子中,电子不能沿着任意的轨道绕原子核运转,而只能沿一定的轨道运转,这时它完全不发射能量。这些轨道叫做稳定轨道。

(2)当电子从离核较远的轨道跳到离核较近的轨道时,原子放出能量,以电磁波(光)的形式发射出来,能量的大小决定于电子在跳动前后所处的两个轨道的半径。

玻尔的原子模型为化学家解释分子结构和化合过程提供了依据,但是物理学家们不满意,它不能解释原子所表现的一些物理现象。

1925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森伯(W.Heisenberg,1901~1976)指出,不可能指定一个电子某一时刻在空间所占的位置或追寻它在轨道上的行踪,因而无权假设玻尔的行星式轨道的确是存在的。海森伯导出的数学方程式表明,不可能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法,既能同时准确地测量粒子的位置,又能同样准确地测量粒子的动量。

同时法国青年物理学家德布罗伊(L.de Broglie,1892~?)提出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在物理学中从17世纪后半叶开始就争论着:光是波还是粒子?到20世纪初,1905年人们开始认识到光有波粒二象性,现在电子也被认为具有波粒二象性了。

1926年,德国物理学家薛定谔(E.Schrdinger,1887~1961)应用一种波动方程的数学形式描述了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按照这个方程的解,得到的也不是电子的精确位置,只是在某一特定空间体积内找到电子的几率的三维图像。

几率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又称或然率或概率。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某一类事件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类事件称为随机(会)事件。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几率就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例如,在一个口袋里装两个黑球、一个白球和一个红球,这4个球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完全一样,在从袋中取任一个球时,取得白球的几率为1/4,取得红球的几率也是1/4,而取得黑球的几率则为1/2。

这个三维图像说明电子并不处在任何一确定的轨道上运动,而是在原子核外一定范围内高速运动。在一定的时间里,一给定电子在有的地方出现的几率较大,在有些地方则较小。如果把一个电子在原子核外各个瞬间出现的位置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再把多次拍摄的照片重叠在一起来看,在原子核外就像笼罩着一团电子云。这就是现今的原子结构的电子云概念。

在电子云中,有一个几率达到最大的区域,就是电子密度最大的区域。用一条线把可能找到电子几率最大的区域包围起来,就具有一定的三维形状。不同的线代表不同的电子能级,也就是我们化学课本中所说的电子层。

在电子、原子核和β粒子发现后,居里夫人曾提出原子核是由电子和正电荷构成的假设,电子部分抵消了正电荷,说明了原子核带正电。但是带有正电荷的粒子是什么粒子,还需要寻找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马斯登去参军,卢瑟福去研究探测潜水艇的仪器。直到战后,1919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们重又回到实验室。当他们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时,发现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同时有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分裂出来,电荷量与电子相等,但电性相反,质量为电子的1 836倍,和氢原子的质量相等,卢瑟福称它为质子。于是,原子核中带正电荷的粒子被找到了。同时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实现了炼金术士们的幻想。

质子被发现后,科学家们又发现原子核并非完全由质子组成,因为几乎所有元素原子核的质子质量大体上只有原子核质量的一半或更少一些。例如,氦原子核(α粒子)具有两倍质子的电荷,却是四倍质子的质量。看来原子核内还有不带电荷的粒子,这种粒子很像放在船底的压舱物,它的质量和质子相等。

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和法国的科学家们用α粒子冲击金属铍Be,发现跑出一种穿透力比γ射线还强的射线。1932年初,在卢瑟福实验室里工作的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J.Chadwick,1891~1974)研究了这种射线,确定它不是γ射线,而是由不带电的质量为1的粒子组成,就把这种粒子叫中子。他测定了中子的质量,确定1个中子是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紧密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

中子被发现后,科学家们纷纷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很快就获得普遍承认。按照这个理论,各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由Z个质子和(A-Z)个中子组成。这里的A表示质子和中子数目的总和,称为质量数。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就等于核电荷数,也就是后来确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

根据实验测定的结果,说明原子核内中子和质子的数目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在较轻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大致相等。当原子序数增加时,稳定的核内中子数就比质子数逐渐增多。在较重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大约是16∶1。一元素原子核中含有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为此元素的质量数。它表示着一种元素原子质量的大小,电子的质量很小,就略而不计了。

1913年卢瑟福还同英国化学家索迪发现,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等,但中子数不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质量数不等,把它们称为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现在已经明确,除少数元素外,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例如,氧元素有3种同位素:氧-16、氧-17、氧-18,它们的原子核中都有8个质子,但是分别有8个、9个、10个中子,因此它们的质量不同,而化学性质是一样的。

由于原子是电中性的,因此任何元素原子内的电子数必定和质子数相等。

当原子核内中子数过多,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中子会转变成一个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

因此,电子并不存在原子核内,只是在中子转变成质子时才释放出来。这也就是放射性物质放射出电子——β粒子的原因。

放射性元素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成质子的同时放出电子后,多了一个质子,核电荷数就增加了。或者放出α粒子后,核电荷数就减少。核电荷数的多少是一种元素的特征,核电荷数增加或减少意味着一种元素转变成另一种元素了。这是天然元素的转变,也是卢瑟福和索迪发现的,称为元素的蜕变,就像蛇和蝉脱皮蜕化一样,通常又称为元素的衰变,就像人的衰老变化一样。一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由于核的衰变而减少到原来数目的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用它作为原子核稳定性的量度标准。例如铀-238经一系列衰变后最终变成铅-206,半衰期是45亿年。但有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有几秒。

由于上述诸多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深入研究,从而揭开了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他们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卢瑟福和索迪分别获得1908年和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普朗克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玻尔获得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海森伯获得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获得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查德威克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合成橡胶的发明和发展

天然橡胶的原产地在中南美洲。橡胶传入欧洲,是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的。那时橡胶的进口量还很少,人们几乎不知道它的用途。

1823年,由于橡胶雨衣问世,橡胶的需求量才开始增加。而其缺点——低温易变硬、高温易发黏的弊病也被科学家和制造商们所关注。后来,美国发明家古德伊尔把天然橡胶与硫磺的混合物加热,因而得到了与天然橡胶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橡胶加硫磺,使橡胶变成易于成形、富于弹性的有用材料,为后来合成橡胶的发明打下了基础。

随着19世纪末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橡胶的需求量更是大大增加了,橡胶一下子变得身价百倍,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但是由于天然橡胶只产于部分亚热带地区,产量有限,而大部分需求橡胶的工业化国家受环境的限制并不能大批种植橡胶。这种供求关系的矛盾以及对天然橡胶的分析研究更加坚定了科学家研制合成橡胶的决心。

德国首先于1912年采用与橡胶单体异戊二烯结构相近的二甲基于二烯为单体合成了甲基橡胶。但是,甲基橡胶成本较高,耐压性能却较差。所以当德国和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丁钠橡胶后,立即开始了这一新型橡胶的大规模生产,并关闭了所有的甲基橡胶的生产工厂。新型的丁钠橡胶则是由酒精蒸汽通过催化剂变成了丁二烯单体再聚合而成。但是酒精的成本仍然比较高。不久科学家又研究出以乙炔代替酒精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技术。后来人们发现石油、天然气中的丁烷、丁烯都可制得丁二烯。由此,丁二烯便逐渐成为制造合成橡胶的主要单体,现在凡是带有“丁”字的合成橡胶中都含有它。

然而,丁钠橡胶的性能还是远不如天然橡胶。各国科学家为此大力开展了对丁钠橡胶的改良试验。由丁二烯与苯乙烯共聚得到的性能接近天然橡胶的丁苯橡胶的研制成功就是其中重要的成果,并于1937年在德国开始正式投入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因橡胶供应紧张,也在大力发展合成橡胶的研制工作。早在1931年,杜邦公司的化学家卡罗瑟斯就研制成功了以氯丁二烯为单体的氯丁橡胶。这种合成橡胶具有天然橡胶所不具备的优点,如耐腐蚀、耐老化、不易燃,特别不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在军事装备应用上具有极高的价值。1943年科学家们又研制出在耐热、耐老化、电绝缘性能上较天然橡胶更优的丁基橡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进行合成橡胶的研究和生产,世界产量上升得很快。同时由于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原料来源的继续扩大,新的合成品种迅速增加,像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都是公认的性能优异的新品种。

除上述几种通用的合成橡胶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合成橡胶也研制出来了。如产量较大的丁腈橡胶可在-40℃到135℃的温度范围内较长时间使用,耐腐蚀性能也很好;硅橡胶、氟橡胶既能在-50℃以下保持不变性,又可耐热高达250℃以上,常被用于制造火箭、导弹、飞机的零部件。目前,这类特种橡胶的研制已达200多种,各自在新的技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鬣狗告白

    鬣狗告白

    本书是“动物王国探险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在这本书里,你将继续跟随少儿科考队。这次他们将到达的地方是非洲之旅的第二站。在这里,少儿科考队主要向你介绍一种动物,那就是鬣狗。鬣狗是啥动物?相信多数小朋友还是第一次听说。想认识它,那就接下来听听它的故事吧。
  • 哈佛学生最爱玩的逻辑思维游戏

    哈佛学生最爱玩的逻辑思维游戏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哈佛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关键不在于它传授给学子们多少知识和智慧,而在于它教授给人非凡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和方式是能锻炼出来的。本书精选了哈佛学生历年来最热衷的逻辑思维游戏,这些题目不仅设置巧妙,提供了快速拓宽思维广度、挖掘逻辑潜能的方法,而且绝对好玩,让你越玩越有趣!越玩越入迷!越玩越聪明!
  • 青少年最喜爱的寓言故事

    青少年最喜爱的寓言故事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寓言王国里,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经典寓言,青少年读者可以从中感受智慧的芬芳,体验生活的艺术和想象的魅力。本书旨在让青少年在寓言简短、诙谐、幽默的语言中,体会深刻的道理,启发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
  •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磨难(连同唐僧出生到取经前的磨难共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记载)。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
  • 少儿谜语故事大王

    少儿谜语故事大王

    《少儿谜语故事大王》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从历代大量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谜语故事中精选整理而成,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在每个故事后面,设有“友情提示”引导读者找出正确答案,随后是“聪明屋大揭秘”列出谜底及分析。《少儿谜语故事大王》是广大灯谜爱好者、青少年学生工作学习之余增知益智的最佳读物。
热门推荐
  • 悍妻当家:残废相公是个宝

    悍妻当家:残废相公是个宝

    刚穿过来就被狠心的大伯母为了二两银子的聘礼卖给了同村毁容又瘸腿的农家汉。既来之,则安之。可这新婚没几天又被婆婆联合家人给赶到村口传说的鬼屋又是什么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Hellokitty,一封断绝关系书,让你后悔去吧。本以为相公是个憨厚老实的糙汉子,没想到却是个腹黑色色的大灰狼。没事调调情,谈谈爱,斗斗极品亲戚,这日子好不惬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羌希暗夜之夫君快到碗里来

    羌希暗夜之夫君快到碗里来

    “你就是灵界的耻辱!”她是被老灵王定为最卑贱的族人,在灵界遭受着白眼和嘲讽。遇见他,不知是命运的眷顾还是作弄。护法?灵杖的主动契约?魔王示爱?寻找河罗门?只是为了离他更近。越靠近他,为什么身世的秘密就越多人知晓?!大战四起,神兽被灭,被追杀,,封印被冲破,她觉醒与四界为敌。他说:谁敢伤害她的性命,我便让谁陪葬!谁敢拆散我们,我就吞了谁的祖魂!这一世,下一世,生生世世,她都是我的妻!
  • 天使也冷漠

    天使也冷漠

    她,天真浪漫,纯洁的有如天使一般,令靠近她的人不敢产生一丝邪念,唯恐亵渎了她的白。可是,那些都是假想,是骗人的。因为,扮无知,才会有更多的傻瓜上当。她的面孔天生下来就是骗人的,而她,就地取材。他,上学时,是好学生;工作了,是好好先生。没有脾气,没有个性,甚至没有爱心,可是他有钱,他就是那种穷得只剩下钱的人。直到遇上了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兰琪

    穿越之兰琪

    一朝穿越成了宰相之女,本想轻松度日,不想被卷进宫廷,两年沉淀,换来家族的遗弃,同父异母的妹妹的陷害。兰琪想过自己应该就是要在冷宫这样过下去了,奈何命运总是爱戏弄人。那人对她说跟他走,他不在乎她的过往,他想护她一辈子。接受,便是再次的适应拒绝,寂寥一生,最后消逝
  • 请告诉我时光是一首怎样的歌

    请告诉我时光是一首怎样的歌

    青春,本来就是一场比赛!有得也有失,谁的青春没有经历过疼痛?只是在疼痛过后,青春便是一张美丽的风景画!我们曾经都在这个风华绝代的年纪里遇见,然后再消失,我们曾经在这个年纪里哭过也笑过,然后青春便是一首动听的歌,所以请告诉我,时光是一首怎样的歌?
  • 凶鞋诡事

    凶鞋诡事

    三十年前,一座东汉坟墓出土了一双古代女人的小鞋,考古队数十人诡异死亡,小鞋从此销声匿迹,而现在,它又出现了……
  • 灵劫殇

    灵劫殇

    恩仇快意,剑胆琴心;流氓无赖,各种补丁。带着凤凰大脑的草鸡历险记,强者重生后的逆袭复仇大片!坚持原则,我的独行道;一帮兄弟,组队闯江湖!
  • 高一往事

    高一往事

    本篇主要叙述一个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人遭遇的挫折。
  • 等等灵魂

    等等灵魂

    小说以大都市商战为背景,描写了转业军人任秋风在情场失意之际,接手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商场。凭借着大胆的创意、过人的公关能力和卓越的商业才能,以及“商学院三枝花”的鼎力辅助,任秋风在商海中生死搏杀,令商场奇迹般崛起,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超市航母。随着事业抵达巅峰,各种利诱让他迷失了灵魂,在权力欲驱使下,盲目拓展,终令苦心经营的“第一商业帝国”全面崩塌,“商学院三枝花”亦分道扬镳……滚滚红尘,有人梦圆,有人……
  • 独爱娇萌小宝贝

    独爱娇萌小宝贝

    【不加v】“女人,你只属于我,别妄想着别的男人,这辈子你只能爬上我的床。”千夜邢巫挣扎着眉目,纠结着那张让人嫉妒的美颜。一双白皙修长的手指紧紧拉扯住那超爱花花大美男的小色女。“野人,你很烦人,我上官宝宝要谁也不会要你。”“你这个人类女人,注定只属于我,还有我们的孩子。”“孩子?我不记得,谁知道你从哪里弄个孩子过来,再说你女人那么多,谁又能说清那是谁的。”“你,告诉你,今生今世,来生来世,你都属于我千夜邢巫一个人。”被惹怒的冥界殿下,一向高贵如他,今竟被一个小小人类女人如此羞辱,大手一挥,狠狠的将上官宝宝可怜瘦弱的娇躯,毫不怜惜的仍在花雕大木床上,接着,欺身而下————“啊!你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