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70500000023

第23章 生物大发明(1)

针灸疗法的发明

针灸疗法是古代中国人的天才发明。几千年过去了,针灸疗法以其独特的风格与现代西医并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示出其方法的优越性,并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的重视。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通过烤火取暖,知道把烧热的石头用植物的叶或动物的毛皮包起来,放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能消除或减轻某些因受风寒而引起的疼痛,这就是最早的热熨法。后来,他们又懂得把干草点燃,进行局部固定的温热刺激,能医治更多的疾病,这是灸法的开始。古人用尖利如针的石头,针刺身体某些部位,使疾病得以治愈,这是针刺。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说:“砭,以石刺病也。”就是对针刺的描述。针刺和灸法常常配合使用,就叫做针灸疗法。大约从青铜器时代开始,针刺的工具由使用砭石而逐渐改用金属制品,九针的创制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我国在2 000多年以前,已有记载针灸疗法的书籍。如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了《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书记载了在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疼痛、麻木等症状,以及一些疾病的灸法治疗。在战国时的一部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出了经络学说,为针灸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说明。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在经络循环的路径上有穴位,也称为“经穴”。脏腑发生变化,往往通过经络反映到经穴上,反过来,针灸有关经穴,可以通过经络的传递治愈脏腑的疾病。这些都显示出了中医对人体的整体观。

战国时有一个精通针灸的名医扁鹊。有一天,扁鹊在虢国正好遇到虢太子昏厥而死,宫内侍从正要备棺装殓。扁鹊听说太子的病情后,认为太子没有真正死去,他获准为太子治病。扁鹊进宫后,察看了太子的气色,为太子切了脉,他认为太子只是休克而已。扁鹊拿出针具,给太子扎了8个穴位。过了一会,太子睁开了眼睛,清醒过来了。扁鹊救活了太子的消息迅速传遍各地,人们称赞他医术高明,能够起死回生。

针灸学在魏晋年间由皇甫谧做了系统的总结。他参考前人关于针灸的资料,结合自己的行医经验,写出了《针灸甲乙经》一书。这部书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皇甫谧纠正了以前经穴混乱的现象,统一了各穴的名称和部位。他制定了单穴49个、双穴300个,阐明了针刺深度、留针时间和艾灸时间,并说明了每个穴位的主治病症范围和禁忌证等。

唐朝时孙思邈绘制了3幅大型彩色针灸挂图,把人体正面、背面和侧面的12经脉用5色绘出,把奇经八脉用绿色绘出,使针灸学著作更加丰富多彩。孙思邈曾给一个腿痛病患者治疗,他按照医书上的穴位给病人针灸,半个月过去了,病人的腿痛却没有一点好转。后来他忽然想到除了医书上说的那些穴位以外,病人身上也许会有新的穴位。于是他耐心寻找病人腿上的痛点,然后将针迅速沿痛点扎进去,病人立即产生一种麻酥酥的感觉。一会儿,病人的疼痛减轻了。第二天孙思邈继续在这个穴位上扎针时,却没有疗效。他又像昨日一样寻找新的痛点,又将针沿痛点扎入。几天以后,病人的腿痛治好了。从那以后,孙思邈创造了一套新的扎针方法,哪里有痛,就往哪里扎针,从而扩大了传统的穴位范围。他想起第一次扎这种穴位时,病人喊叫过:“啊!是,是……”于是灵机一动,给这种穴位取了一个绝妙贴切的名字叫“阿是穴”。这种扎阿是穴的针法流传至今。有一次孙思邈为一个因难产而濒临死亡的妇女进行治疗时,只扎了两针,婴儿便呱呱坠地,救了母婴两条性命。孙思邈医术高明,被老百姓尊称为“药王爷”。

1026年,宋朝医生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统一了各家对经穴的不同说法,选定周身经穴651个,对全国统一经穴有重大作用。他设计和监制了最早的两具针灸铜人,使针灸图像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在针灸学的教学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考核针灸医师时,先将铜人外面涂蜡,再帮其穿上衣服,体内注水。如针入穴位则水出,否则针不能刺入。铜人构造精巧,造型逼真,是珍贵的针灸教学模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受到了医家的广泛重视,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针灸作为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积累临床经验,充实理论知识,也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类保健和医药科学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人痘接种法的发明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曾在世界各地流行。天花起病急,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继而全身出皮疹,然后皮疹转为脓疱。轻型的病死率可达40%,严重的出血型的病死率可达98%。幸存者身上的脓疱结痂,病愈后会成为麻面人。过去提到天花,人们便会不寒而栗,因为这个恶魔不知使多少人丧失了生命,又不知使多少人失去了健康的面容。

天花大约在汉代就传入我国。因为是由战争中的俘虏传来的,所以又叫“虏疮”。在我国公元4世纪初,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一书中,对于天花的流行已有记载:近来有一种病很流行,还是在人的头、面部长疮,并延及全身,很快就长满人的整个身体,病状如火疮,疮上流白水,一边揩去,一边又溢出;此病如救治不及时,病情严重的大多死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花临床记录。

到了宋朝以后,已有人不满足于效果不好的消极治疗,开始探索预防天花的方法。我国古代的医生就有了免疫的初步概念,他们提出“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这就是免疫的应用。例如,人被狂犬咬了以后,便把咬人的那只狂犬杀掉,把犬脑敷贴在被咬的伤口上,以防治狂犬病。狂犬的脑中含有大量狂犬病病毒,这是被近代医学家所证实了的。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就有利用毒素来增加身体抗病能力的想法。虽然在操作方法上还存在问题,但是就其思想来看,可以说是预防接种的先驱。后来,人们自然也想到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来预防天花。在与天花这种猖獗的疾病作了长期斗争后,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终于发明了预防天花的方法——人痘接种法。我国种痘术发明于何时,迄今未有定论。有学者提出在1 000年前的宋代,但据确凿记载,最迟在16世纪中叶,人痘接种法就已发明。这一发明是早期免疫学的重大成就,是人工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先例,为天花的预防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世界免疫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宁国府太县(今安徽省太平县)开始种痘,由此推广到全国。至于种痘的具体方法,自明末开始,医书上多有记载,归纳起来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和水苗法。痘衣法是把天花病患者的衬衣,留给被接种者穿,使之受感染。痘浆法是用蘸有疮浆的棉花塞入被接种者的鼻孔里,使之受感染。旱苗法是将光圆红润的痘痂阴干研细,用小管吹入被接种者的鼻孔里。水苗法是先用水把粉末状的痘痂调匀后,再把棉花蘸湿塞入被接种者的鼻孔里。那些被接种的人,多数是儿童。以上的方法都是用人工方法感染天花,有一定的危险性。后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改用经过接种多次的痘痂作疫苗,接种后比较安全。对人痘苗的这种选育方法,完全符合现代制备疫苗的科学原理。如今天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的制备就是采用定向减毒选育,使菌株毒性消失,抗原性独存。“卡介苗”是20世纪初制成的活疫苗,而中国人在16世纪60年代就掌握了制备减毒疫苗的方法。

我国发明人痘接种法之后,很快就传播到世界各地。首先来我国学习的是俄国医生,不久又从俄国传入土耳其。1717年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夫人蒙塔古在君士坦丁堡学得种痘法,随即传入英国和欧洲各地。18世纪中叶,人痘接种法已传遍欧亚大陆,该法也从我国直接传到日本。

1796年英国人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1805年由葡萄牙商人传入我国。因为牛痘法更加安全,我国也逐渐用牛痘法代替了人痘法。

近代解剖学的创立

对人体结构的透彻了解是认识人体的前提,了解人体结构的学科是解剖学。古代人类在捕杀动物和战争杀戮中,开始对人体的结构有了简单的、极不完善的认识。由于宗教的原因,人们在很长时期内被禁止进行人体解剖,所以在16世纪以前,人体解剖学的知识还很贫乏。那时,古罗马医生盖仑(C.Galen,约129~200)关于人体生理结构的学说得到教会的认可。大约1 500年以前,欧洲医生对于人体结构知识的认识并不是人体本身,而是依据盖仑的著作。由于古罗马的习俗禁止解剖人体,当时盖仑只得用猴子和猪做解剖对象,他从未解剖过一具人的尸体。盖仑通过类比和推测来描述人体结构,其中难免有许多错误。可悲的是许多医生和解剖学家因循盖仑的学说,甚至热情地接受他著作中的缺陷。

了解人体结构只有通过亲自动手解剖人体。在16世纪终于有一个人大胆地这样做了,这个人就是维萨里(1514~1564)。维萨里于1514年出生在比利时的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父亲是查理五世皇帝的药剂师。维萨里在青少年时就解剖了老鼠、猫、狗等动物,对解剖学很感兴趣。

1533年,维萨里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当时医学院里盛行着教条主义,一切知识都只从学术权威的著作中寻找,不用动手实验。在解剖学的课堂上,教授们只重复盖仑的观点,有时候让屠夫或理发师做解剖动物的演示,自己则从不屑于动手。维萨里对这种学风十分不满,他提出:“我要从人体本身的解剖来阐明人体的构造。”他不顾教会的禁令,冒着生命危险,自己偷着进行人体解剖。在深夜他经常到城外无主墓地或绞刑架下去偷取尸体。下面是他在1536年记录的越轨行为之一:“我独自在深夜身处那么多尸体中费力地爬上木桩(绞刑架),毫不犹豫地把我那么想得到的东西拉了下来。我把这些骨头拉下来后,就把它们运到距离较远的地方藏匿起来。等到第二天,我才能一点一点地从另一个城门将其运回家中。”

在这些艰苦和冒险的工作中,维萨里掌握了丰富的人体解剖学知识,也发现了盖仑学说中的许多错误。

维萨里离开巴黎回国后,继续解剖尸体和进行解剖学的研究。后来,听说宗教裁判所对他的活动很注意,他便来到了比较开放和自由的意大利,进入帕多瓦大学医学院深造。维萨里从帕多瓦大学毕业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帕多瓦大学了解到维萨里在解剖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破例聘请他为解剖学教授。维萨里在帕多瓦大学任教时,他打破了解剖学教授只动口不动手的教学常规,亲自为学生示范解剖过程,向学生展示人体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器官,他的讲课十分受欢迎。为了改进解剖技术,维萨里制造了许多新工具。其中有些是他亲自设计的,有些则是他向工匠们请教学来的。在1540年,维萨里拼好了一副猿的骨骼和一副人的骨骼,进行了一次讲演。单就骨骼系统,他就可以纠正盖仑的多处错误。例如,盖仑认为人的股骨像狗的股骨一样是弯的,而维萨里则发现人的股骨是直的。他在讲课时能广泛地采用解剖图、骨架并进行实体解剖,对正确传授解剖学知识起了重要的作用。

1543年,维萨里出版了他的伟大著作《人体的构造》,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多年来的解剖学实践和研究。该书分为7卷,依次论述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脏系统、脑感觉器官,最后有两个附录,介绍活体解剖的方法。这部著作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出人体内部的真实结构,使人体解剖的知识重新得到发展。因为他决心要最精确地显示他亲眼所见、亲手所定的事物,所以他认为他的著作的科学价值要依靠插图的质量。因此,他物色并指导了最好的美术家画插图,聘用最有才能的木版雕刻工为他复制插图。书中有的图是他亲自绘制的,其余的图是由提香学派的美术家所画。书中的肌肉图中,每一块肌肉都会使你感到具有生命力,完全不像实验标本的样子,而像正在活动中的活体的一部分。

《人体的构造》引起了神学家和保守医学家的不满,因为该著作对许多腐朽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例如,《圣经》上说男人的肋骨比女人的少一根,而维萨里认为男人的肋骨和女人的肋骨一样多。维萨里遭到了猛烈的攻击,他不得不停止了解剖学的讲课和研究。他回到了西班牙,成为宫廷御医,在那里为王室服务了近20年。维萨里的敌人还是没有放过他,他们诬告他搞活人体解剖,使他被宗教判处死刑。因西班牙王室的调解,死刑改为去耶路撒冷朝圣赎罪。1564年,在朝圣回来的路上,维萨里乘坐的船遭到破坏,他被困死在赞特岛。

维萨里虽然被迫害死去了,但是他一生的光辉业绩以及他出版《人体的构造》的事实却是抹杀不了的。在科学史上,人们把出版《人体的构造》的1543年,看做是近代人体解剖学的诞生年。维萨里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也促进了近代生理学的诞生。

显微镜的发明

在现在的生物课堂上,同学们可以轻松地使用显微镜来观察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的特征,显微镜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和探索微观世界的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然而大家可能不太清楚显微镜的发明人——安东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1632~1723)却花费了他毕生的心血,才带领人们叩开了通往奇妙、精彩的微观世界的大门。

1632年,列文虎克出生在荷兰德尔夫特一个酿酒工人的家庭里,父亲收入微薄,一家人生活十分清苦。在列文虎克很小的时候,经不起生活重压的父亲染上了重病,离开了人世。列文虎克在妈妈的抚养下,一天天长大并进入学校学习。当时学校讲授的功课大多是《圣经》里的故事。列文虎克听腻了这些老掉牙的说教,他考试成绩平平,在学习上没有表现出超人的天赋。因家境困难,列文虎克中途辍学了,妈妈托人把他送到眼镜店跟师傅学手艺。列文虎克对眼镜店里琳琅满目的镜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晶莹的眼镜片能使物体“变大”,又能使物体“变小”,简直像神话传说中的魔镜,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少年列文虎克有了一个美丽的梦想:“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双手磨制出一块均匀、透亮的镜片,用它去了解自然的奥秘。”连列文虎克也没有想到,他少年时代的这个愿望,竟让他耗费了毕生的精力。

同类推荐
  •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包括脚底的茧、幸福是劳动,劳动最光荣、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等经典故事。
  • 酷虫学校3:稀奇古怪的同学们

    酷虫学校3:稀奇古怪的同学们

    在这些稀奇古怪的同学们身上,将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他们又将给甲虫班带来多少难以预料的麻烦呢?欢迎加入酷虫学校,甲虫们、飞虫们、杂虫们和幼虫们都在等着你的到来!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本书讲述了旅途、食物、海上、灾难、救援等方面的生存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清正廉洁(中华美德)

    清正廉洁(中华美德)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本书收录了《石碏重廉除孽子》、《李离舍身护国法》等关于清正廉洁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携手走进本书去温习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 影响孩子一生的读物(红色卷)

    影响孩子一生的读物(红色卷)

    这是作家们在以真诚、朴实而又温馨的文字,讲述关于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们伸出有力的大手,牵着小手快乐地走在成长之路的证明。这些文章,有的是作家们在讲述自己阅读的经验,告诉读者,要想在成长之路上走得从容些,阅读是很重要的;有的是作家们在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或直接告诉小读者怎样选择图书,或间接地表达阅读的一些诀窍;有的是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富有启发,让你感受到最初的生命脚步的韵律……凡此种种,这些作品很亲切很友好,它们会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文字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与快乐。书的最后收录了一些作家给小读者推荐的书单,让小读者学会选书,学会阅读。
热门推荐
  • 尊天衍纪

    尊天衍纪

    一位强大修仙世家的天资少年却因重宝家破人亡因故放逐下界他要怎样重新寻回真正的自我斩杀强敌再报血海深仇天道无情如何历经重重磨难主宰万界诸天凌驾永生之上路漫漫其修远兮朝生夕死吾往矣......
  • 凤凰情缘:一生一世与君同

    凤凰情缘:一生一世与君同

    我只是一位丞相府里简简单单的小丫环,爱玩,爱疯。可这都不是我的错好不好?谁叫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丫头
  • 丹道凌霄

    丹道凌霄

    师父是剑仙,不带剑的剑仙,我以前不清楚,但是后来碰到了很多修行者,他们告诉我,北派的剑术是没有剑的,然而说这话时,我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一丝忌惮,那是敬畏,对于师父和北派的敬畏,却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我身为师父的弟子,北派唯一的传人,竟从未练过剑术。丹道凌霄,是赤霄真人冲举飞升时留下的一种意境,是一种传承,我修习凌霄卷,直到结丹之时方才知晓一切,眼前未知的迷雾,不知去向的师父,暗流涌动的修真界,唯有凌霄卷一句话,逆水行舟,凌越云霄!
  •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魅·无名

    魅·无名

    上官流光微笑,他已经看出,小箫必败的下场。虽然,小箫此时的状态很好,就如同夕阳西沉时那一抹璀璨琉光。此时的小箫,是他武学中的巅峰状态,因为他的心中有一股燃烧的斗志。即使小箫是为爱,为友情而战。即使这爱与友情能够让小箫去拼命,让小箫变得更强大。但是……——蛱蝶飞刀并非是一件简单的武器。——当蛱蝶飞刀离手的一瞬间,枯叶蛱蝶便会重生,注入灵魂,这时,蛱蝶飞刀便变成了一件神器。企图用血肉之躯去抵挡神器无疑是不理智的。所以,小箫必输。
  • 归虚

    归虚

    天地万物皆有其自身独一无二的灵性,秉持自性,才能超凡入圣、封神证道!故事是从一个小地方开始的。。
  • 瞳:再生勇士之异世魔武双修

    瞳:再生勇士之异世魔武双修

    迷雾重重的重生游戏,缠绵悱恻的纯爱之境!当生命不再为自私而存在,重生,是这个物质与非物质世界给人类最好的洗礼。越慕醒了过来,但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眼前一片漆黑,紧接着视力恢复正常,发现自己来到一个和以前世界完全不同的地方,在一个异世界,自己坚强的活着,希望能再见到亲人。在这个和中国古代文化相似的异世界中,为自己能回到以前的世界的目标努力,破碎虚空,武学练到人生巅峰。
  • 绝世神通

    绝世神通

    星空万千,强者无数,天才如林,妖孽横生。一个逆境崛起的坚毅少年,一步步历经生死不断蜕变,带着无尽杀戮纵横大陆,问苍茫星宇,谁敢与我一战?枪出所指,莫敢不从,复制一出,谁与争锋!以无敌天赋,修炼最强斗技,任你修为通天彻地,实力霸绝寰宇,我自可催动复制神通,复制天地万物,吞噬无尽星辰,横扫荒宇,睥睨苍穹!
  • 校雠通义

    校雠通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学时期要培养的50个好习惯

    小学时期要培养的50个好习惯

    本书将习惯与生活中的案例紧紧结合,提出培养每个好习惯的建议和重要步骤,以总结的形式使家长和孩子对各种各样的习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