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概述
在货币非中性的假设前提下,西方经济学者由于各自观察角度和强调因素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认识产生了分歧,因此存在许多流派。他们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不同学派对货币、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职能等要素强调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随着这些理论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经济学家已经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原理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他们根据银行贷款与其他非货币金融资产之间的不同替代性,把货币传导机制概括成两大类:一是货币渠道(money channel),该渠道包括利率途径、资产价格途径(其中包括托宾的q效应和居民的财富效应)以及汇率传导途径;二是信贷渠道(credit channel),该渠道包括银行贷款途径和资产负债表途径。另外一种常用的分类方式是米什金(Mishkin,1995)归纳出来的四种传导途径:利率传导机制、金融(非货币)资产价格机制(包括托宾q效应和居民财富效应)、信用(贷)传导机制以及汇率传导机制。这两种分类实质相同,目前都已得到学术界普遍的公认。本书采用第一种分类方式。
1.2.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概述
我国经济学者主要从货币政策传导是否有效、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为何难以发挥以及如何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几个层面上进行了研究。
1.货币政策传导的无效论
1998年以来,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我国中央银行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希望通过放松银根达到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和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但是,政策实施以后,我国消费与投资增长的速度并没有明显加快,相反,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负增长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严重受阻,阻塞的传导渠道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他们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是无效的。许祥泰(2001)认为,我国经济结构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不可测和不可控性,经济体制不完善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链条的加长、扭曲、脱节和失灵,从而导致货币政策失效。裴平、熊鹏(2003)认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大量货币不是被传导并作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环节,而是“渗漏”到股票市场“漏斗”和银行体系“黑洞”,其效应构成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制力量,因而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2.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论
一些学者认为,虽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减慢,但还是基本保持了8%左右的增长速度,如果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无效,就不可能保持这样一个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因此他们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是,正如前文所述,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不止一种,因此,在这些渠道中哪一种或哪几种渠道更能发挥作用便成了有效论争论的焦点。根据学者争论的焦点,笔者在此将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大致分为“单渠道论”、“双渠道论”和“多渠道论”三种。
(1)单渠道论。“单渠道论”认为在多种渠道中对货币政策传导起明显作用的只有一种。其代表性观点可以分为“信贷渠道”观和“货币渠道”观两种,二者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哪一个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更为有效。王志强、王雪标、王振山(2004)对我国1981~1998年期间的年度数据和1993~1998年期间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后,得出了无论是在80年代还是在90年代,信贷渠道都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而货币渠道的传导作用则不明显的结论。路妍(2004)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陈飞、赵昕东、高铁梅(2002)采用VAR和脉冲响应函数对1991~2000年的M1,LOAN和GDP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货币渠道比信贷渠道对于GDP有更大的作用。孙明华(2004)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技术,对我国从1994年第1季度至2003年第1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M1,LOAN和GDP以及M2,LOAN和GDP之间的稳定关系,证明了目前在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而不是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
(2)双渠道论。“双渠道论”认为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有两种渠道。该理论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角度把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分为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两种,认为二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王雪标、王志强(2002)使用协整检验及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84~1995年间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和信用两个渠道同时影响经济的,但是无法区分哪一个渠道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周英章、蒋振声(2002)对我国1993年第1季度到2001年第3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与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预测方差分解等处理非平稳变量的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与信用渠道两个传导途径共同影响实际经济总量的,二者在我国都是非常重要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
(3)多渠道论。“多渠道论”认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有多种渠道共同发挥作用,各种渠道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共同发挥作用。王钰、王稳(2003)从理论上对利率、资产价格和信贷这三种渠道各自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后,认为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不是平行地、各自独立地发挥功能,而是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发挥作用。杨小娟、熊勇刚(2004)在定性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上,采用1991年1月~2002年6月期间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股票价格渠道、汇率渠道、预期渠道三者共同传导。王国松(2004)通过对1994~200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在通货紧缩期间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通过我国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及投资”和“外汇占款”等多种渠道为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成功地实现了拉动经济增长和稳定汇率的宏观调控目标。
3.货币政策传导作用为何难以发挥的争论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作用为何难以发挥作用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王钰、王稳(2003)认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受阻的原因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一是作为传导信号的利率受到管制;二是由于信贷渠道是利率渠道的辅助渠道,只能依托利率渠道发挥作用,不能作为独立的渠道,更不能作为唯一的渠道,但在我国现阶段,信贷渠道却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三是商业银行相对独立的贷款行为降低了信贷渠道的作用;四是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发展的不均衡削弱了资产价格渠道的作用。谢平(2004)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之所以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冀爱华(2007)认为,加强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是当前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关键。王进才(2008)认为,金融结构制约货币传导机制,从我国的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等四个层面分析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各个渠道的影响。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影响货币政策传导作用发挥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环境和条件上。
4.如何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争论
针对导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低下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途径。王钰、王稳(2003)从建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的角度提出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建议:一是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二是要改革和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三是要建立独立信用评价体系,完善担保体系。李静(2008)从中国转型期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要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必须改变我国市场化不完善和不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现状。苏亮瑜(2008)认为,中央银行应继续完善货币政策体系,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更好地实施以货币供应量为盯住目标的数量调控。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要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必须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