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9100000011

第11章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批判与继承(1)

传统美德并不是道德的原始形态,而是以现代道德为杠杆的批判继承的产物。这种批判与继承权不仅表现为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还表现在教育活动中,以及学生的接受过程中。

一、传统道德继承的轨迹

传统道德是一个与当代道德相对的概念。从广义上说,以最新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动因而产生的道德观念为当代道德。如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道德,它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而凡是由世代相传,而又为当代道德所接受、融汇的历史上的道德,即为传统道德。这个历史即包括古代历史、现代历史及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在这里,我们主要说的传统道德是指从古代到现在延续不绝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传统道德至今之所以存在,并能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就在于道德有继承性。承认道德的继承性这也是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理论依据。在原则上谁也不否认传统道德是批判地继承历史上的道德的结果,但是道德为什么会有继承性,传统道德是以什么形态而被继承下来的,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说清楚。

1962年,由吴晗同志的《说道德》一文引起了持续三年的关于道德继承问题的讨论,1983年又重提道德继承问题的讨论。核心问题是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问题。道德在历史上都是阶级的道德,有统治阶级的道德,有被统治阶级的道德,而统治阶级的道德又占支配地位,劳动人民一般受统治阶级道德的支配。因此,一种主张是不仅劳动人民的道德可以批判地继承,地主资产阶级的道德也可以批判继承;而另一种意见是只有劳动人民的道德可以批判地继承,地主资产阶级的道德不能批判地继承。这就提出了延续至今的传统道德来自何处?如果来自统治阶级的道德,批判了其反动性,而继承下来的是什么?如果是来自被统治阶级的道德,那么浩瀚的历史文献上有几条是劳动人民道德思想的记录?在这里,狭隘的阶级论堵死了道德继承的通路。

说传统道德是来自统治阶级道德的批判继承,或者来自被统治阶级道德的批判继承都是片面的。传统道德只是民族公德或社会公德的历史的更迭和延续。公德是道德批判继承的基本形态。从历史发展上看,道德继承的轨迹是“阶级道德的形态→民族公德或社会公德的形态→传统美德的文化形态”。

传统道德的公德形态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来自阶级道德形态。阶级道德不仅存在着对立与斗争,也存在着互相联系与依存,这是社会道德得以存在的客观依据。生产关系是阶级之间斗争与依存的框架。当然斗争是绝对的,依存是相对的,依存关系是阶级斗争得以发展的条件。被压迫者总不能不吃不喝地进行阶级斗争。在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前的历史,阶级斗争总是不断打破旧的依存关系,又形成阶级之间新的依存关系和新的阶级斗争。在阶级斗争缓和的历史条件下,阶级之间的依存关系必然促进公共事务的形成与发展。公共事务是各个阶级维持正常生活秩序的共同事业,不管哪个阶级的人都不想在垃圾里生活。公共事务总是关系到各个阶级的某种共同需求。维护公共事务,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就是公共道德。这些公德要通过社会公共管理制度和公共舆论加以维持。公共道德、公共舆论与阶级道德、阶级舆论一样,都是历史的必然产物。恩格斯认为,在一定历史时期,各个阶级的道德可以同时并存,而且还有共同因素。他指出,十九世纪下半叶,同时存在着基督教的封建主义道德(这其中又分为天主教和新教的道德,其中还有许多种类),现代资产阶级道德,又有无产资级未来的道德。他接着指出,上述三种道德论中有一些共同因素,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历史背景。不仅如此,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32—133页。各个历史时期存在一条社会公德的批判与继承的链条。后一历史时期总要批判地继承前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公德。公德不会是永恒不变的。它正如一条不断淘沙的洪流奔腾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就是传统道德批判与继承的一个基本形态。因此,我们不能说传统道德只能是从哪一个阶级道德那里批判继承下来的,而是历史上所有的阶级、阶层共同创造的社会公德的历史积淀。

但是,公德并不是传统道德的批判与继承的唯一形态。公德形态主要表现为风俗习惯、公共舆论、社会心理等行为规范。更高一级的传统道德的批判与继承的形态是道德文化形态。从文化学的角度看,道德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一种,是物质文化、精神、制度文化整体家族中的一个成员。道德文化反映道德现象的规律性,使它更加稳定,具有更强的自恃性,越是富有哲理的道德文化,越流传久远,有的已成为千古名言。道德文化与社会公德一样都是没有阶级性的,它是公德发展历史上的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接连不断地批判与继承的结果。它总是把各个阶级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规律性的点滴道德观汇聚起来,流传下去。只有认清道德文化的实质和它在道德继承中的作用,才能正确理解为什么无产阶级可以和历史上的各阶级有道德继承关系。

1963年,《光明日报》发表吴晗同志的《三说道德一敬答许启贤同志》一文,他为了说明无产阶级可以批判继承资产阶级道德,说了这样一段话:“例如民主、自由这两个概念,在资产阶级兴起的初期,对反抗封建制度的束缚来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随着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掌握了政权,民主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对人民是没有民主的,自由也是一样。这样,民主和自由也就变了质了,自从有了无产阶级之后,有了马列主义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之后,民主和自由这两个概念是不是批判地断承下来了呢?我们也讲民主,不过讲的是人民的民主,对反对阶级,反革命是不能讲民主的,而是要专政。……由此看来,民主和自由的内容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而起着本质的变化了。这可不可以叫做批判的继承呢?”

这段话揭示了作为民主,自由这种文化的创造不是无产阶级的创造,而是资产阶级(甚至比资产阶级还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代表奴隶主利益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无产阶级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继承的是民主与自由的文化,而不是继承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民主与自由作为一种学说,尽管每个时代都表现为阶级的民主和自由,但同时也包含着民主与自由的文化积累。任何阶级都不能把民主理解为专政,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封建贵族民主制,资产阶级民主制,都不是专制制度。民主、自由,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和道德文化有其合理的内涵,正因为如此,无产阶级才能在这个意义上继承民主、自由文化,同时,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产生了无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但是,吴晗同志没有从文化的角度加以解释,使人产生了误解。有人问他:“是继承‘民主、自由’这两个抽掉具体内容的抽象的道德名词?还是继承只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具体内容道德原则?如果是前者,那是属于作为表达工具的名词、术语的运用,当然是可以运用的;但是它似乎不应属于道德继承问题来研究,应归于语言学的词义或语汇的发展去研究。”见《光明日报》1963年9月21日《三说道德》一文提出了什么问题)这种刻薄的论评就是利用了吴晗同志没有说清不同阶级的民主与自由是怎样形成批判与继承关系的?“民主与自由”绝不是两个概念术语的运用,而是一种历史性制度文化的积累,各种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主与自由总有某些借鉴与相通之处。民主与自由作为制度文化思想的发展与演变,不仅是政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我们还可以从爱国主义这一传统美德上看出道德文化形态的批判与继承。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爱国主义运动的具体形式、范围、规模,推动爱国主义运动前进的社会力量,是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鸦片战争的爱国主义,太平天国运动的爱国主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戍变法、义和团运动的爱国主义,直到人民解放战争的爱国主义,存在着不同阶级的推动力量。爱国主义在封建地主阶级的开明志士身上,在农民阶级身上,在革命的资产阶级身上,无产阶级的身上自然有不同的阶级性质,当然,只有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崇高的道德。但作为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却又以其道德文化的形态进行着批判与继承的历史延续,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道德文化有着共同的科学的内涵,这主要表现为四点:(一)不畏艰验,世代相承地开发祖国自然资源,改造祖国的山山水水;(二)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的分裂,维护民族的联合,团结和祖国的统一;(三)在外敌入侵时,一致对外,奋起抵抗;(四)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反动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进步。这些共同的文化积淀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繁衍不息的力量之源。1983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

同类推荐
  • 从关键词读经典·大巧若拙

    从关键词读经典·大巧若拙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国学泛舟(下)

    国学泛舟(下)

    近代以来,世界文化的挤压、碰撞、交流和融合越演越烈,极大地改变着全球文化地图。在这一前所未有的进程中,包括“民主、科学”在内的西方观念,推动了中国向现代的转变,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同时,西方观念的普遍影响,在客观上也导致中华民族借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价值也面临失落。文化在逐渐转型,传统须重新定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学”的概念应运而生。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前言几百年前的欧洲人对于神秘的东方充满了渴望和幻想。于是渴望一睹东方风采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挥别亲友,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漫漫长途。多年的旅行之后,一本风靡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了。里边详细记录了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这本书不仅为欧洲人缔造了一个“黄金梦”,也把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带入了欧洲人的视野。而对于遥远的东方人来说,欧洲到底是一个什么摸样,在过去漫长的几个世纪里,我们都难以窥其全貌。当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时,不仅是平头百姓,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都对这个鼻子高高,满脸络腮胡的外国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他长得和中国人不……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集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集

    国旗、国徽和国歌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民族精神的体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伴随着雄壮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热门推荐
  • 苍穹霸君

    苍穹霸君

    身傍长枪,上挑千军万马,下战绝代佳人!转世重生的苏乐,怀惊世重宝,吸收外界力量化为己用。在绝境中突破自我,妖孽般进阶,从贱民一跃成为万众敬仰的对象!同将门千金订生命契约,引来无数杀身之祸!美人,江山,他都要收为己用,从而再度挑战飞升之劫。
  • 我的干爹是土地公

    我的干爹是土地公

    惊讶什么,这个世界那么大,藏点妖魔鬼怪很奇怪吗?所以有一个土地公做干爹,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个从小山村走出来的茅山小道士,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入校园、闯都市、遇灵异、逆天命!富可敌国?终会厌!美女如云?桃花劫!一路行来,且看他如何颠覆人生!
  • 抵死不从:王的女人

    抵死不从:王的女人

    前夫如破闸猛兽来袭,却遭遇怪兽情夫的顽强抵抗。这场毁天灭地的爱情战役,将鹿死谁手?!这人,教会了她爱情,让她在疼痛中成长。那人,教会了她放下,让她在疼痛中遗忘。他说,“爱上你,是我的劫难。”她眉眼弯弯,笑容如昨,“如此放下吧。像我,放了,也忘了……”
  • 谁说纯爷们不能是魔法少女

    谁说纯爷们不能是魔法少女

    熊霸天下,姓熊,名霸天下,男。平日里小熊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但在危机来临时,他却能化身成为代表爱与正义的魔!法!少!女!小熊:“男性是性别,魔法少女是职业,这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吐槽的啊!”某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大家快看啊,那个穿黑丝的蒙面双马尾cosplay少女又出来拯救世界啦!赶快拍下来上传到weibo啊!”小熊:“你妹的黑丝,那是哥的腿毛啊,魂淡!”某无节操法杖:“对你来说,拯救世界都是次要的啦,重点还是在于羞!耻!PLAY!”因此,这只是一个不科学的魔法少女展现羞耻PLAY,偶尔也顺手拯救一下世界的故事,节(毫)操(无)满(节)满(操),请放心观看。
  • 花开靡荼之妃本风华

    花开靡荼之妃本风华

    重生?错了错了,既然老天爷要我再活一次,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哼,报仇?那可是分分钟的事情!我嘛,这一世可不是来重蹈覆辙的!本王妃可是来享福的,谁敢阻挠我这一世的风华?
  • 龙纹密盒

    龙纹密盒

    雨夜中的美艳女子神秘消失,女友被绑的电话接踵而至。子夜列车的永生之困是真的吗?深山中的疗养院到底有什么令佐鸣害怕的东西?"黑色回忆"中的浮尸,阿星的突然离去。拍卖会上突发的枪战,而后他便被送到了一座监狱,之后他竟然见到了……
  •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系列书简明勾勒了人类文明史上不同类型的帝国发生、发展、竞争、交融、替代、演变的轮廓,讲述了自公元前3000年埃及帝国形成以来到21世纪美国成为唯一的巨无霸新帝国的故事,给信息时代的读者提供一套线索清晰的普及历史读物,如果能引导读者思考在帝国争霸的历史舞台剧背后,有什么样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规律在主导和演进,在看似明晰的历史叙述中又有着怎样迷人的难解奥秘,就是本系列图书策划者的理想追求了。曾几何时,奥斯曼帝国风然崛起,一个游牧民族的雄风吹向欧洲大陆,此后,突厥民族坚毅骁勇的铁骑一路西迁,他们的灵魂拥抱着这片蓝色的土地,在这里休养生息。
  • 米萧的宝石

    米萧的宝石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五行全书

    五行全书

    揭秘历史背后的故事,诉说华夏智慧结晶!讲述传承,领悟精髓!一本记载着掌控自然力量秘法的古老书籍,中华大地上最为精粹的历史遗骸!科技与“迷信”的正面碰撞,解释那些不能解释的故事!了解那些不曾了解的往事!妖魔鬼怪是否真实存在,大罗神仙又是牺牲何处?这不是虚构的世界,事情或许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一起寻找炎黄子孙该知道的一切答案吧!
  • 织锦记

    织锦记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丝织重地苏州吴江县,一位富户人家的年轻小姐的传奇际遇:外慈心狠的嫡母,寡情薄义的父亲.美艳狠毒的庶姐姐,乖巧颇有心计的庶妹,嘴甜心苦的姨娘,攀附高枝的丫鬟,大宅院里险象环生,一片繁华下步步皆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