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誉为“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汉中市简称“汉”,其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江上游,秦岭以南、大巴山以北,呈现出中间低、南北高的地势特征,中部地势较低的地区是汉中盆地。两汉三国文化底蕴给原本自然风光独特秀丽的汉中增加了一份厚重,这里又被誉为“秦巴天府”。之所以被称为“中华聚宝盆”,主要是这里生活着珍稀的“汉中四宝”,即生活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的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这四种珍稀动物,他们成为“中华聚宝盆”最让人信服的标志。
要地鸟瞰
汉中地处祖国大西南,总面积27246平方公里,介于秦岭山脉和大巴山山脉之间。汉江冲积形成了汉中平原。这里属亚热带气候。位于汉水上游的汉中市,在汉中盆地中部,东经106°51~107°10、北纬33°2~33°22之间。呈现出南低北高的地形特点,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三种地貌在市内均有分布。元代蒙古军占领汉中,逐渐将汉中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治所的地位撤消,目的则是为将汉中地区和成都地区的联系切断,让四川凭险而守的优势丧失,并将关中地区纳为治所的行政单位,从此以后汉中开始隶属于陕西省。
风云变幻
汉中作为益州门户,具有极为重要战略地位。曹操打败张鲁占据汉中之后,蜀郡太守。刘备采纳扬武将军法正的建议,进兵汉中就有了,由此汉中之战。这场群雄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发生在东汉末年,战事维持了两年,最终,刘备攻破曹军,占据汉中,在秋天自立为汉中王。汉中之所以称为众兵家的争夺之地,原因正如扬武将军法正所述“攻取汉中之后,兴农积粮,观冀伺隙,则上可以进取关中,问鼎中原;中可以蚕食雍、凉,开拓疆域;下可以固守要害,保卫益州。”也正因为汉中是益州北方接近三辅地区的一个郡,而且易守难攻,所以刘备在214年平定益州后,经历了两年多的时候才于217年北攻占领了曹操的汉中。
兵家必争
汉中横跨汉江之上因此而得名。现在看来,古人拿银河与汉江做比拟相互比较,看起来似乎讲不出多少道理。其实并非如此,被成为鱼米之乡的汉中盆地、物产丰富,汉中又横跨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由于当时水运尚兴达,可以连巴蜀和荆楚,甚至还可以抵达东海沿岸地区,同时汉中北部依秦岭,南部屏巴山,在秦巴间有褒斜、子午、傥骆、陈仓等近10条千年古道,陆上可直接到达四川、陇南、关中、湖北等地,而且这些地域都是易守难攻,所以就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汉中与汉江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所以,在当初,这里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到了秦末,刘邦以汉中作为基地,在此成就自己的汉室帝业,最终汉室王朝走过了400年的历史。古语有言“夺汉中者定天下”:东汉末年,自立为王的张鲁,占地汉中长达20年。三国时,刘备战胜曹操取汉中称王,在这里建立蜀汉政权,三国鼎立的局面在当时形成。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驻屯汉中,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却也永载史册。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投笔从戍的地点就是这里。到明时,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汉中高福兴自称“汉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