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5300000036

第36章 两种时间(4)

听忠一郎说,在大约一年以前,荣太郎被发现前列腺癌。由于本人的强烈要求,最终没做手术,而是采取了用药物抑制癌细胞扩散的方法。良也感到很意外,在那期间,他和荣太郎见过两次面,他竟然没说起生病的事。良也确实能感觉到荣太郎这一、二年老了不少,不过考虑到年龄的因素,还以为很正常,所以也没问过他的健康状况。

良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忠一郎。“可能是不想让你担心吧,谁让他是明治时期的男人呢。”忠一郎回答道。

之后,荣太郎每两个月都会做一次很细致的检查,结果在三个月之前,突然在肺里发现了癌细胞。诊断的结果是,这不是前列腺的癌细胞扩散过来的,而是其他癌细胞。“癌症好像也有很多种,这次这个兴致比较严重,而且扩散很快。”

忠一郎继续说到,在此之前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就在自己家里进行疗养,不过从一周前开始就住院了。

“父亲他本人倒是很冷静,可能觉得差不多也快到时候了。我周日午饭前去了趟医院,他第一次提出来要见你。”

听忠一郎说,父亲说到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并说出良也的名字,是在住进医院的当天,那是他第一次提到这件事。

“在那之前,我也听行业杂志的记者提到过一点,不过我又觉得不应该去打听父亲的私生活,而且不想让母亲难过,所以就当不知道这回事。”忠一郎这样说道。良也在大概五年前,听父亲说到,砂土原街的那位夫人去世了。还听说,在那之后,荣太郎的日常起居就是由忠一郎的妇人照看的。

“哦,是这样啊。”良也告诉忠一郎:“其实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跟你擦肩而过。”

忠一郎很惊奇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同父异母弟弟。良也看到这双眼睛时,总觉得里面隐藏了一种怯懦,像玻璃珠似的。在刊登在杂志、报纸上的人物评论一栏中,经常这样写忠一郎:“脸上有笑容,但是眼睛并没有笑意”。那个描写是写在介绍忠一郎的独裁者风范的行文中,他的这种独裁者风范,总是让员工感到诚惶诚恐。现在,良也觉得那种表述并不正确。看来,还是曾经和忠一郎一起呆过印度的战俘收容所的原口俊雄说的对,他对“明显的发呆症”的解释,还有奇怪行为的介绍,更逼近忠一郎的秘密。

良也强行压制住心中涌起的对同父异母哥哥的各种想法,告诉他说:“那次好像是在新宿的角筈店。”“哦,要是这样的话,应该是连锁店刚开张的时候。现在在全日本已经超过了八百家。”他的口吻马上变成了企业家,随后眼睛也散发出光彩,很有活力。

在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有人送来笔记,不过忠一郎说了句“待会再说”,然后就继续跟良也聊天。忠一郎这位同父异母哥哥把良也送了出来,之后良也就坐上了电梯。接待处就放了一个铃,好像没有穿着症状的接待小姐,这一点跟一般的公司倒不一样。良也把这个情况理解为NSSC连锁店在彻底贯彻低成本、低价格的经营。不过良也又想到,那些专业杂志可能写得还不到位。

可以说,第一次见面感觉不错。良也给他们的这次见面打了个分,觉得以后就方便去看望父亲了。

荣太郎住进了新宿的铁路医院。良也到那里的时候,主治医生刚好查完病房。荣太郎叫住这位主任医师,向他介绍良也:“这是我二儿子,请多关照。”

那个主任医师个子很矮,乍看起来有些古怪,不过说起话来竟然特别柔和。“我叫立山,现在病情很稳定,请不要担心。照这样下去的话,应该不久就能回家了。”他向良也解释道,然后点了点头,去到下一个病房。良也以前读到过这样的情况,癌症晚期患者要是本人提出要求的话,可以临时在家呆一段时间。立山的话听起来很随和,估计是为了让患者和良也放心才这么说的。

病房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之后,良也问道:“感觉怎么样?我听忠一郎说的,吓了一跳。”

“恩,已经到年纪了,我打算不做手术,安安静静地养养生。”荣太郎按了下按钮,把床头稍微抬高起来,充当靠背。他的双手放在被子上,交叉在一起,竟然惊人地消瘦,筋都看得十分清楚。良也看到后,心不自觉地痛了一下。

“我得到消息时,正在给我妈妈上坟。我一直就没去过。”

听到良也的汇报,荣太郎问:“精神还好吗?”然后看到良也没有说话,又笑着说道:“当然了,你也看不出墓碑啊石头的表情”,让良也放心。一瞬间,良也还吃惊地以为父亲痴呆了,紧接着又改变了看法,觉得父亲可能已经能够自由来去在阴阳两界了。

“恩,看起来精神不错。”良也也配合了父亲的步调。“不过,墓要是还留在柳川的话,我也很少能过去,我在上坟的时候就想,要不要把它移到东京这边来。”荣太郎听了,似乎陷入了深思,对良也说:“这个嘛,估计美佐绪还是想呆在柳川。反正灵位在阿佐谷,你经常给她上上香,你看怎么样?”

荣太郎是这样说的。听着这样的语气,良也的耳边突然响起了母亲的一句话:“我们确实很相爱,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这对你来说应该是最重要的。”她对良也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里充满了自信,而读高二的良也也表示了赞同。这可能发生在良也瞥见忠一郎之后,不过前后关系良也也不太确定了。其实良也以前就是这么看待父亲的,这次来医院看望他,更加确信了:其实经历了战争和战败的荣太郎,他的人生更紧张、更充实。

良也出生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战后的动乱,安全理事会斗争,以及和校园内的权利斗争,他似乎弥补了其中的空闲,走上社会,并成了一名新闻记者。良也的心情并不是单纯的庆幸。和茜谈恋爱的挫折,茜父亲那种沉默的抗议姿态,让他有了这种沉重的感觉。而在那之后的各种经历,都促使他现在去整理战死艺术家的书信、遗留下来的作品,并以此为中心编辑一本个人版本的《听吧,这大海的声音!》。

“来看了一下,终于放心了。”良也对父亲这样说道,然后想起来一件事,就试探性地问了问父亲:“石楠花山那边后来怎么样了?”父亲的脸上浮起了微笑,良也明白了,原来父亲自己也想谈这件事。阿佐谷的家一直是去赤城山的一天的出发点。

“终于充实起来了。真是奇怪啊,我自以为对国家也算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了,可现在感觉,只有赤城的石楠花和映山红公园是我创建的唯一的东西。一个朋友在死前把一切托付给我之后,就去世了。一直以来,都是以我的名义募捐来维持的,要是我死了,也就很难坚持下去了。我觉得只能把它搞成财团的形式了。我会跟忠一郎说的,你也帮着出出主意。”

果然,一说到石楠花的事,荣太郎就很有热情,说个不停,看起来一点也不像病人。他喘口气之后,又继续说道:“要根据季节设置入园限制。从五、六年前开始,山上开始有萤火虫了。在我们这里,不到夜里就看不到,所以大家都还不知道,对了,紫阳花也在慢慢增多。县里批下来了,允许把杉树林恢复为过去的栎树、枫树、榉树的阔叶林。樱花也在一点点种。我死后,再过个十五、六年,说不定就变成樱花胜地了。”荣太郎的表情很愉快,似乎想象死后的事情让他感到很快乐。

“您得赶快好起来,到了明年五月份,您得过去看看。我开车送您去。”良也这样说道。荣太郎没有说话,不过歪着头笑了笑,似乎良也这么说让他感到很欣慰。他那略带寂寞的微笑,好像在说他知道自己活不到那个时候了。

为了避免沉默变得过于严肃,荣太郎对良也说:“现在这个时候,就是白天满耳都是茅蜩的聒耳叫声。我要是能去的话自然好了,不过要是去不了了,你把池塘周边还有石楠花群落拍些照片回来,不过估计现在也没开花。”

说完后,荣太郎抬起头,漫不经心地望着病房外的蓝天。现在已经蒙上了秋天的气息,天空很澄静。可能一下子话说太多了,有些累了。良也想把情况都汇报给父亲,于是提起了跟忠一郎见面的事。

“我第一次去了NSSC的总公司,跟他聊了,感觉还不错。他好像以前就知道我的事,还有我妈妈的事。”

荣太郎脸上露出了微笑,看起来很天真的样子。“那太好了,以后的事情已经跟律师谈了,写成了文件,这样就不会给大家造成麻烦了。”他说道:“就算他邀请你,你也最好不要加入NSSC。虽说是兄弟,不,就因为是兄弟,才会出现各种问题。现在这个年代是企业家兴盛,不过运气这个东西嘛,风水轮流转,不好说,职业还要是选自己能够认同的。忠一郎到底适不适合做生意,我有时候挺为他担心的。”荣太郎现在的话都是忠告,听起来很干瘪。

良也很坦率地道了谢,又回答说自己只考虑记者延伸出去的工作,然后给父亲谈了自己的感想:“我去了柳川,觉得我刚出生那时候,是父亲您最困难的时期。”他指的是荣太郎留下自己和母亲两个人,独自去了东京,准备了两处房子。

“是啊,那会儿估计我是最拼命工作的时候。当时正好是战败后的体制变革时期,而那些前辈都受到联军的公职流放,时局有些动荡。”荣太郎很怀念地讲起过去的事。在听的时候,良也又想到了那个情景: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被妈妈抱在怀里,伸出手掌,想去够光亮的地方。刚出生的人,和正在战斗着的人,还有做好打算要静静结束生命的人,这三种人的三种形象,如同光和影一样浮现在阳光里,此时初秋的太阳正好把温暖送入病房内。叶中长蔵,他在看着二十多岁的良也和女儿茜的身影时,是不是有过同样的感觉?良也又想到,叶中长蔵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总是有懊悔的情绪纠缠着。

沉默了一会的荣太郎继续开口说道:“俳句这个东西,可真难啊。”良也听到这里,想起来父亲曾经说过他学生时代参加了俳句爱好会。荣太郎吟诵了秋樱子的一首俳句:“石楠花啊,听着响彻山谷的晨钟声”。良也对荣太郎说:“我回去后,家里要是有能帮助作俳句的照片什么的,就给您拿过来。”然后站了起来。归途中,良也在心里盘算着,按照今天看望时的情形,父亲暂时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赤城的石楠花园那边,还得尽快带克子去一趟。

在良也的眼中,荣太郎并不惧怕死,他对自己也丝毫没有掩饰死亡在接近的事实,似乎想从正面、很从容地去迎接死亡。

原陆军上校叶中长蔵也曾经面对过死亡,不过他却满心懊悔,让自己的身体饱受折磨。

当死亡临近时,这两位老人的反应可以说一天一地、截然不同。他们的这种差异又是因为什么呢?良也一遍又一遍地思索着其中的缘由。后来,良也终于慢慢理解了,这种差异不是因为做没做好心理准备、或者害不害怕死亡,而是源自自己能不能认同自己的人生。

从言行举止上来看,关荣太郎并不后悔他的一生。那他的爱人藤佐美绪又是怎么样的呢?但是当良也把思索的视线转移到自己的母亲时,他眼前浮现出了柳川那座小小的墓。那里还是夏日的阳光,很刺眼,可是母亲的墓却显得那么孤单。

良也并不认为母亲是后悔的,也不愿意这么想。那么,他们两个人所谓的“真爱”的结晶——良也他自己是否认同自己此前的生存方式呢?到了这个年龄,可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了,为什么他在某个地方感到后悔呢?

从父亲那里,良也学习到了,人要从正面去沉着面对、处理自己的责任、自己被赋予的使命。继续细想下去后,良也理清了一些思路:收集那些从事艺术、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的遗稿集,为此必须要找一处真正可以安心工作、能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的地方,还有,要想方设法找到茜的消息、寻觅她的行踪,这几件事情对于确保自己,都是不得不做的事。而发挥社会性作用,是在那之后的事了。

和自己相比,忠一郎开创了NSSC连锁店,努力地在发展受到现代城市生活人士喜爱的快餐店,他可以说是一个已经在完成自己被赋予的使命的男人吗?在报纸上,良也偶尔会看到他的谈话,他总是声称:“快餐才是一项伟大的社会事业,它推进了家务的外部化,增加了主妇的自由时间,有利于维护上班族的健康。”

还有,在九州一所大学任教的原口俊雄说到的“关少尉的双重人格”,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过度的发呆症,还有无意识中对着月亮嚎叫的这些奇怪行为,让良也不禁感觉到,忠一郎这个人在社会作用宣言的背后,隐藏了某种东西。

良也在忠一郎的办公室里呆了四十分钟左右。他回去后,忠一郎重新回到桌子边,开始读收集好的员工会议提案。那天,他的日程安排很满,没有工夫去回味同父异母弟弟给他的印象,以及他们谈话的结果。他打算把这些东西装进大脑里,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分析。

下午的会议的议题是:如何让菜单、单价、店面氛围来迎合市场的变化。

NSSC连锁店的做法是每四年分析一次经营的相关数据,重新指定战略。那一年正好是重新审视的年份,也是进入九十年代后的第一次。忠一郎在最近一阶段偶尔会想,自己陷入得太深了。

快餐行业,已经进入了在少数几个领导型企业之间展开竞争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忠一郎期望能够巩固NSSC公司在三明治领域的主导权,谋求事业的新局面。所以,原本他是没有空闲去回头审视自己是不是“陷入得太深了”,而且在这种状况下也决不能有这样的想法。

不过,在今天早上,他看到了一则报道,说是波罗的海三国加入联合国的日期定在了九月十七日。那篇报道中还刊载了华沙特派员的分析,作为其解说。

那位特派员是这么说的:“联合国大会开幕了,会上同意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加入联合国。立陶宛于去年三月通过了独立宣言,爱沙尼亚于今年八月二十日、拉脱维亚于二十一日宣布了即刻独立。苏联也于九月六日承认了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为此,完整独立的基础更加坚固了。剩下的就是驻留的苏联军队何时撤退的事了,不过关于这一点,已经进入了日期交涉的阶段。”

这篇解说报道竟然报道了在此之前,苏联是如何严格压制波罗的海三国三国的。这则报道(尽管如此,自己当时竟然同意古莱特暂时回国)在忠一郎的心中唤起了痛苦的回忆。古莱特为了寻找可能已被纳粹杀害的亲人,从纽约回到立陶宛,这种情况是不会被当时苏联统治下的政府认可的。可是自己当时想得过于天真了,结果好像害死了古莱特。当时东西对立已经开始紧张起来,自己却……。这则报道迫使忠一郎反省了当年自己的鲁莽。

在战争期间,还有在战俘收容所的年代,自己做的判断都可以说是对的,可是由于当时太容易去美国了,这造成了他的错觉,让他没有意识到社会的残酷。古莱特的消息中断之后,忠一郎当时就痛苦地自责了半天。

为了克服自己这个缺点,忠一郎想出了各种各样的点子,例如采用开放式三明治、热狗,来增加商品的多样化,还有用可丽饼代替面包,同时销售小饭团或者中国包子的方法,以及午餐改换成几个不太甜的蛋糕,等等。可是,他的这些点子都没能成为决胜的奇招,最后,时间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溜走了。

同类推荐
  • 张闻天译文集(上)

    张闻天译文集(上)

    这些译文,大多散见于当时报刊,因为环境复杂,译者不得不常常更换笔名,有的译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由于编者们的努力访寻、搜集、整理,今日终于产生了这个译丛。我可以想象编者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求索、考证的辛劳。这种填补空白的文化积累工作,其功绩是不言而喻的。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车行途中

    车行途中

    《车行途中》主要内容包括:隐身术;你是我的唯一;水塔上的云;什么是音乐;在廊桥酒吧;失忆者的下午;我在寒风中跑;与同一条河流相遇等。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热门推荐
  • 绝色美女镖行

    绝色美女镖行

    从山上下来的少年,为何武功如此绝世,为何医术如此高超,风流不下流的本色,让他纵横在都市花丛中得意连连,他功夫高绝,医术超群,入世之后,随之而来是不断的桃花运。
  • 六个暗恋故事

    六个暗恋故事

    本文讲了六个暗恋故事,回忆了青葱岁月中那种陪伴我们成长的纯真感情。暗恋不仅仅是一个温馨的故事,还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存在于内心,永远不会消失。
  • tfboys之巧克力爱恋

    tfboys之巧克力爱恋

    三个漂亮异常的杀手少女在一次杀手任务中偶然爱上了三只,偶然在一个学校,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最后你生还是我生?他死还是她死?悲惨还是幸福?这一切应该是冥冥中早以注定的,但六个不平凡的少男少女就是要拼尽力气,放手一搏。他俊酷,他呆萌,他高冷,她冷酷,她淡定,她清新、、、、、、
  • 万界王庭

    万界王庭

    破败的轩宇静静的伫立在这无垠的虚空远处的雕纹仿佛在向世人呐喊枯寂的虚空破败的王庭永寂之人何以一力挽苍生?
  • The Guardian Angel

    The Guardian Ang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城倾天下:丑妃有毒

    倾城倾天下:丑妃有毒

    倾子夕,绝世容颜,国际顶尖整容师,偶遇穿越,居然成了懦弱不堪的丑庶女!生在宰相家,父母之命认嫁。纳尼?帅到尖叫的九王爷居然断袖之癖...“你安心的做本王的正妃,恪守本分,别有任何痴心妄想!”可是,这离烈国却因为他的丑王妃掀起了一轮整容潮...
  • 炮灰通房要逆袭

    炮灰通房要逆袭

    作为一个被卖了六次的贱籍奴婢,小花已是麻木了。上辈子是个炮灰通房,被杖毙身亡,这辈子洗心革面老实做人,最后还是落了一个被发卖的下场。这藩王府的福利似乎不错?最主要退休福利很好啊!为此小花决定留在这景王府里好好当差。可惜,终究抵不过造化弄人……从炮灰通房到一代宠妃,这条路有点长……
  • 特工重生的美好生活

    特工重生的美好生活

    特工因为国内的保守派的准则,最后横死。重生到一个技术宅男的身上,他要奋起,他要代表阎王,带走那些在国土上犯罪的人。他重视队友,保护红颜,打击卖国者,打击国外组织搅我华夏者,其心当取,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 新编孕产期营养百科

    新编孕产期营养百科

    从备孕开始贴心、细致地指导夫妻营养饮食的调养、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备孕应该吃什么、应该补充哪些营养物质,为孕育优质宝宝提前做好营养储备。从知道怀孕的那一刻到幸福与艰辛相伴的10个月孕育历程,以全新、科学的角度给准爸爸妈妈提供了每月的营养饮食要点、注意事项、饮食安排、营养食谱推荐等环节,使准爸爸妈妈轻松、合理地安排孕期饮食,从而达到优质孕育的目的。
  • 谁的青春不逆流

    谁的青春不逆流

    故事围绕女主王筱彤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里长大,极度缺乏安全感与爱,滋生很强的叛逆天性,由于传统的家庭成长被打压成只会读书的乖乖女,在青春期却违背父母意愿中途辍学,一心追求心中的明星梦一意孤行,初出茅庐的她屡遭挫折,经历友情欺骗,人情冷落,感情破碎以及各种伤害让脆弱的心走向堕落,变得更加叛逆,因受骗失足步入风尘,练就一颗女王的心,冰若如霜,再遇到生命中的真爱,却因深感自己是个坏女孩,不值得去爱,看爱情的力量是否可以拯救一个堕落的天使?逆袭的爱恋坠入2.0后年代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