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600000009

第9章 重掌乾坤 继续放荡

到了公元523年,太监刘腾终于死了。当时为他披麻戴孝的人数以千计,而送葬的王公贵戚更是塞路满野。而元义这时也放松了对胡太后的监视,天天在外花天酒地,流连忘返。被关在深宫中的胡太后察知了这一切,经过无数风浪的她知道机会又来了。

趁着一次与小皇帝、群臣会面的机会,她说:“今天把我们娘俩分开,不让我们往来,那还留着我干吗?我还是出家当尼姑去吧!”小皇帝和群臣一听太后要当尼姑了,赶紧叩头泣涕,殷勤苦请,而胡太后一看有效,更加声色俱厉。于是当晚小皇帝就留在了后宫,毕竟是自己的妈妈亲,两人又开始定计罢免元义。

小皇帝人小鬼大,天天在元义面前演戏,说母后就要当尼姑了,这下可怎么办,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而愚蠢的元义早已目空一切,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控朝政,就说随她去吧。于是胡太后又多次回到显阳殿听政,慢慢又掌握了朝政。元义后来也被赐死。

可惜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胡太后并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更加为所欲为,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四处招摇。一位北魏王朝的宗室元顺实在看不下去了,说:“妇人丧夫的,因自称未亡人,首去珠玉,衣不文采。太后陛下是母临天下的人,现在都快四十岁了,还打扮得这么艳丽,何以成为后世的榜样?”胡太后一听,只好惭愧地回到宫中,然后又把元顺找来,骂他:“我把你千里迢迢地找来当官,难道就是让你当众侮辱我吗?”元顺回答:“太后陛下不怕天下人耻笑,却怕我一个人耻笑?”一时说得胡太后哑口无言。

但胡太后继续着自己的风流事业,又开始宠信一位叫郑俨的面首,而郑俨也被拜官谏议大夫、中书舍人,昼夜待在皇宫伺候太后。只有偶尔到了例行放假的时候,郑俨才能在宫里太监的陪同下,被准许回家看看老婆孩子,料理一下家务事。夫妻俩还没聊上几句,旁边随行的太监便早已急不可耐地催促郑俨回宫——二奶当得如此霸道,天下罕见。

而另一位叫徐纥的官员开始巴结郑俨,两人共相表里,势倾内外,号为“徐郑”,军国诏令皆出二人之手,天下政事更加腐败。

胡太后还逼幸过一位叫杨华(原名杨白花)的将军。杨华是名将杨大眼之后,长得相貌堂堂。面对这太后射过来的丘比特之箭,杨华很有远见,害怕以后遭受灭族之罪,便带着自己的手下跑到梁朝去了。而多情的胡太后追思不已,创作了一首《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唱,声甚凄断:“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今天读来,那种浓情蜜意依然可以觉出。

与胡太后相比,冯太后虽也是多情种子,多次红杏出墙,但这女人很有分寸。在床上她是女人,下了床她便是太后,公私很是分明,即便内宠犯错依然要严厉处罚。史称其“假有宠待,亦无所纵”。而且冯太后非常节约,不好华饰,平时衣食也非常普通,不是什么锦衣玉食。最关键的是冯太后选男人的眼光比较高,找的床上密友李冲是顶尖的治国高手,所以把北魏治理得蒸蒸日上。

而胡太后的生活过于穷奢极欲,几乎耗尽国储,手下任用的都是元义、刘腾、徐纥这样的奸佞贪婪之徒,宠信的又是郑俨这样的花花枕头,国家岂有不亡之理?看来,对太后而言,红杏出墙也是一门大学问。

就在胡太后和群臣花天酒地、穷奢极欲地生活时,北魏各地反抗的怒火已经像火山一样喷发。

最豪华的阵容

山雨欲来——洛阳的暴动

我们在孝文帝元宏改革时提到过,孝文帝亲自制定的门第排行榜给后世留下了很大的危机。当时孝文帝的目的是尽快让迁到洛阳的鲜卑族融入华夏衣冠之中,但这个排行榜也严重地抑制了下层武人上进清途的机会。而在孝文帝的继任者宣武帝元恪、胡太后执政期间,由于汉化的加深,那些来自北边(代地)的鲜卑武人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完全被摒弃一边(当时北魏王朝的军队主要由鲜卑族、高车族等组成,汉人基本不当兵)。

如此一来,下层武人和朝廷的剧烈矛盾就爆发了。

公元519年,一位叫张仲的官员上奏,要求排抑武人,不使豫清品。这不是要人命吗?以后升官发财的机会都被断绝了。于是当时京城里的羽林、虎贲这些卫士天天聚在路上吵闹,宣称要杀了张仲全家。过了不久,又有近千卫士气势汹汹地跑到尚书省诟骂,往尚书省里头扔石头,里面的官员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尽管如此,这些卫士依然不解气,又浩浩荡荡地跑到张仲的家里去了。结果,刚好老张家一家都在。于是大家把张仲的父亲征西将军张彝拉到堂下,随意打骂,打得这位将军半死不活,撑到第二天就断了气;张仲的哥哥张始均本来早已翻墙跑了,但一看老爸给人逮住了,便又跑回来哀求卫士放了他父亲。那些穷凶极恶的卫士早已失去理智,把张始均痛打一顿后,扔到火里活活烧死,最后还一把火把张家的府第都给烧了。倒是惹事的张仲那小子跑得快,保住了一条小命。

本来发生屠戮朝廷命官这种十恶不赦的事儿应该从严查处才对,不然朝廷颜面何在,威信何在?然而,刚刚掌握朝政的胡太后只是杀了为首闹事的八个人,其余的都不再追究;过了不久,又出大赦来安定军心,草草了事。

这次暴动表面上是针对张家父子的,其实矛盾的深处是当时尚保持鲜卑习性的军士对北魏极端汉化后只重门第的选官制度的反抗。要重新打开鲜卑军士的仕途之路,唯有部分恢复北魏开国时以军功行赏的局面。而要获得这种局面,便意味着要重燃战火。唯有如此,军士们才能获得驰骋疆场的机会。要打仗,便要摆脱掉当时汉化后的靡靡之气,恢复鲜卑族的雄武之风。于是军士们也开始人人思变,幻想着回到祖先驰骋疆场的光荣岁月,一股胡化的逆流开始在都城洛阳涌动。

而朝廷之所以妥协,是怕激化更大的矛盾,以防事态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但这意味着朝廷对北魏的控制能力在下降,对首都发生的暴乱事件竟然都敷衍了事,完全暴露出北魏政权的无能。

当时一位来自北方六镇的小函使(邮递员)也目睹了这场暴乱。他见朝廷如此无能,知道这天下将要乱了。他赶紧把家里的资产全部变卖,来结交各路豪杰,为将来的浑水摸鱼做好准备(史书的原话是“澄清天下”)。谁也没想到,他后来竟然几乎成功了,只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功亏一篑。他便是本书的主人公、北齐的开国之主高欢,一位相当于三国时代曹操之类的人物。

所谓英雄,便是在事情未萌发时便能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人,高欢即是如此。

风狂雨骤——六镇的叛乱

暴动归暴动,洛阳城的军士日子还是照过,毕竟只是升官发财的机会少了点,能活下去就行。而北边六镇的叛乱却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因为他们已经活不下去了——而且这势头异常凶猛,几乎要将整个北魏王朝席卷而去。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北边的六镇为北魏前期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以北边境设置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基本上都在今天内蒙古一带,其作用类似于后来我们所说的幽云十六州。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北魏大军南下作战时,防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的侵扰,拱卫国都平城。

由于六镇扼守塞上交通要道,对北魏的军事作用极大,所以北魏中前期,对六镇非常重视,因为那时候的柔然极为强大。比如仅沃野一镇,就有镇将、僚吏八百余人。六镇将领不是拓跋族的宗室,就是鲜卑八族的王公,而担任戍防的士兵主要都是鲜卑人,也有一些来自中原的“强宗子弟”,属于“国之肺腑”。

当时到那里当兵,属于肥差,升官的机会很大,大家都削尖脑袋往北边跑。除了鲜卑族的士兵外,高车族由于受到柔然压迫,先后有数十万人内附,也被安置在六镇地区。由于那里基本上没什么汉人,大家都讲胡语,穿胡族衣服,过着野性十足的日子。但这衣食无忧的小康日子在孝文帝手里走到了头。

太和十八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着重经营中原,而北魏的头号敌人由柔然变成了南朝。如此一来,北边六镇已经完全失去了拱卫首都的作用,于是那里将士的地位也开始日益低下。原先留在六镇的将士后悔得要命,原以为待在北边当兵,算是捧了一只铁饭碗,没想到这一改革,铁饭碗的饭都馊了。现在连升官的机会都没了,还到处受白眼;而原先同族的兄弟跟随孝文帝迁都洛阳,此时早已飞黄腾达。这种落差谁受得了:都是同一个祖宗生的,我们在边防出生入死,只能混个下级军官;你们在洛阳城里吃香的喝辣的,却全成了朝廷大员!

其实这种感觉,我们也有。比如高考,像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的学生优哉游哉就可以考上重点大学,而河南、湖南这些地方的学生拼了老命也上不了线,主要原因是高校资源的分配上出了问题。当时北魏政府的宣传能力太差,这些兵士的觉悟又没有我们这些根正苗红的共和国公民高,所以我们国家依然是全民和谐、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而北魏却完全是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的窘态。

六镇军士的生活一下子从天堂坠到了人间。再往后,这日子就更不好过了。迁都洛阳后,以前的铁饭碗现在变成了烫手山芋,谁还往北边去当兵?换了你,待在上海好好的,让你挤到河南去高考,你肯定也不干啊!这样六镇的兵力渐渐不足了。

当然朝廷还是很聪明的:你们不去,自然有人要去,于是就把流犯或死囚往那里赶,去参加六镇的边防。这些人被称为“府户”、“兵户”,地位极为低下(高欢的祖辈就是被流放到那里去的,子孙要世代当兵,替国家卖命)。

如此一来,六镇的将士更不乐意了,原来地位低落一些,毕竟还算是有点贵族血统,和当今皇帝或许还能沾点远亲,现在竟然和这群囚犯沦为一路。然而朝廷却不管这么多,把他们和那些囚犯统称为“镇户”。

本来地位低一点,升官的机会少一点,日子能过得下去也行,但朝廷似乎存心不让大家活了,那些被派往六镇的镇将都是周扒皮之类的贪污之徒,在六镇那样的穷山恶水照样要掘地三尺。六镇军士的生活再次由人间坠到了地狱,生活更加贫困。最惨的是有些人竟然穷得要逃到柔然那个蛮夷部落去,可见当时的剥削压迫有多么可怕!

看来,火山真的要爆发了!

火山爆发最早的是在怀荒镇(今河北张北以北)。

公元523年,那年的年成不太好,柔然可汗阿那瑰家里遭了点饥荒,这群野蛮人便大肆骚扰怀荒镇等边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怀荒的镇将当即下令镇户们出去抵抗。要打仗了,自然得吃饭,饥肠辘辘的镇民便要求镇将打开粮仓,让大家吃饱了肚皮再出去跟柔然人拼命。万一死了,大家起码还能做个饱死鬼啊!可惜当时的怀荒镇将于景是在中央权力斗争中落败后被发配到这里来的,不太懂“穷山恶水出刁民”的道理,还以为这里的镇民跟洛阳城里的市民一样彬彬有礼,便说朝廷还未有政策,拒绝发粮,让大家再等等。

这下,他可完全想错了。孝文帝改革的春风从未吹到这些边镇,这里的镇民完全保持着鲜卑人的野蛮风俗。什么中央政策、文件在他们眼里纯粹是狗屁,他们只知道不吃饭会死人。这些镇民多次请粮不得,索性就造反了,把于景和他老婆抓了起来,脱光他们的衣服,肆意侮辱了一个月才把他们弄死。只是这些镇民的追求不太高,吃饱肚子后,便一直在怀荒这个小地方折腾,从没想过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所以闹的动静不太大。

但另外一地——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乌加河东北)镇民的视野就要大得多了。他们造反后,“孔雀东南飞”的意识很强,占领沃野镇后,便立刻去攻打东南边的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附近)、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当时造反的头目姓破六韩,名拔陵,是匈奴单于的后裔,这一年他还改元真王。一看有挑头的,于是北边各镇的镇民也都蠢蠢欲动,开始造反了。

面对这北边熊熊燃烧的叛乱之火,北魏朝廷似乎不太在意,派出了临淮王元前去征讨破六韩拔陵。元打仗完全是脓包,带的兵在洛阳城过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完全忘了打仗是怎么一回事了,结果在五原一战中被破六韩拔陵一击即溃。

而此前,破六韩拔陵已经占领了武川、怀朔两镇。当时武川镇有一家姓贺拔的父子,极为英勇,都是能征善战之人,但毕竟力单势薄,经过与这些叛民力拼后终被俘虏。这位父亲名度拔,这三位儿子依次叫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他们将在这风起云涌的历史时刻叱咤风云。

虽然此时贺拔一家的光芒非常耀眼,但与此地另外三家后来的发迹相比,却要微弱很多。这三家一家比一家强,它们分别创造了三个赫赫有名的王朝——北周、隋、唐。它们分别是创建北周的宇文家族,创建隋朝的杨氏家族,创建唐朝的李氏家族。尽管后世有很多学者拼命证明杨氏家族、李氏家族并非世居此地,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如果没有与武川之间的血脉关系,他们的家族是不可能飞黄腾达的。这三个家族的先人后来都曾是贺拔兄弟的手下。

武川,一个荒凉的弹丸之地,竟然走出了三个王朝的先人,真是让人难以置信。这是中国王气最盛的地方,足以让任何一地都

同类推荐
  • QQ侃历史

    QQ侃历史

    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不是诗歌,不是剧本,不是传记,也不是报告文学,总之不是现有的任何文学体裁。叫什么呢,我也说不清,反正是用爆笑的语言讲述真实的历史,我自己取名“QQ体”。
  • 逐鹿策

    逐鹿策

    战争的残酷便是因为他的公平。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却是以命相搏,不死不休。洛阳风云再起,一袭布衣少年站在了杨京面前,轻笑一声。“掌柜的,杨公子来讨杯茶水,难道你还吝啬吗?”伴随着亦将这句话开启的,却是一个长达百年的乱世。
  • 混迹在唐朝

    混迹在唐朝

    一个琴行小老板,阴差阳错中穿越到了唐朝鼎盛时期的开元年间。本想开个青楼做个闲散的富翁,结果命运将他一步步的推进各种旋窝与纷争之中。李白缠着要学吉他;皇帝命他收拾世家大族;懦弱的太子求他保住自己的位子;道教请他出手压倒佛教回归汉人信仰正统······朝堂纷争、江湖恩怨、商业纠纷······一个个的困难摆在主角面前,且看混迹在唐朝的主角,如何风生水起!胖哥读者群:368624949写手交流群:234352594(欢迎进群讨论)
  • 血紫

    血紫

    这是一部追寻真我,自古贯穿,寻找道路的旅程。
  • 穿越之我是韩信

    穿越之我是韩信

    当一名历史系大学生穿越回战火纷飞的年代,附身于战神韩信身上,又将经历怎样的风险?两个灵魂,一副身躯。且看他如何踏破重重困难,登上巅峰。
热门推荐
  • 七姨太

    七姨太

    1949年12月10日成都机场一位军官拿着一张返台的名单,一一念着。
  • 绝宠娇妻:霸道杨洋缠上身

    绝宠娇妻:霸道杨洋缠上身

    一年之前,她与他只是萍水相逢,她只是他万千粉丝中最平凡的一位。那一晚,她被继母连同姐姐一起设计灌醉,却不想却送错了房间,她醒来看见的就是她心目中的偶像兼男神,可男神却冷冷的看着她,眼中充满不屑:“像你这样自愿送上床的人,我从来都不屑一顾!”话罢,转身离开。一年之后,她与他再次遇见,他对她从原来最开始的不屑到喜欢,从喜欢慢慢变成爱!从今以后,他欺她,宠她,爱她……帮她消灭她身边一朵一朵烂桃花。“从今以后,你只属于我一人!”【爱杨洋的同学们,欢迎入坑哦!】
  • 战国故事

    战国故事

    春秋战国有着一幅幅恢宏壮烈的画面,百家争鸣,诸侯争霸,天下大乱。天下大势,顺势则昌,逆势则亡。在如此残酷的大势下,所呈现出的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弱肉强食。春秋战国是轰轰烈烈,独一无二的;但是,它其中还有许多精彩有趣的故事,看后任人拍案称奇,或是任人唏嘘不已。读史使人明志。以史为鉴,就让它在这个繁杂浮躁的现实世界中燃起一盏灯吧。
  • 一枝红杏爬墙来

    一枝红杏爬墙来

    龙浩:看着你为他人哭为他人笑,我的心好痛,可是我却愿意默默的陪在她的身边,感觉你的心跳。守护,是我这一生对你唯一的爱。纳兰:为何你总痴缠与我?我本一心仕途,你可知,你那深爱的眼神,让我充满了罪恶。龙鳞:他站在最高处,可心却是那么空虚,只因那里曾经有过一道倩影陪他日出日落。龙圩:杏儿,你是我最深的依恋,可否放下一切随我山水间?龙腾:宝贝儿,你的虎牙为何那么尖利,我的心被你咬的好痛。红杏:她带着前世的记忆,寻到了今生,找到了她的最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追求之路,并成为了全国女子的反面教材。等到大红嫁衣加身时,为何心会那般的痛?本文结局一对一******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PK!感谢您的支持*****
  • tfboys海芋之恋

    tfboys海芋之恋

    蓝宜婷和易烊千玺,王俊凯和欧阳楚琪,王源和李琦韵三对情侣发生的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最后她们(他们)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婚姻和属于自己的那个她(他)
  • 吞天造化诀

    吞天造化诀

    圣元大陆,以武为尊,百族林立,诸强纷争。一代帝尊,重生百年,修逆天功法,踏九州,战天才,斩强敌,镇妖魔,傲苍穹,在这个属于强者的世界中,一路高歌猛进,铸写不朽传奇。无热血,不男儿!武者之路,谁主浮沉?
  • 流沙戏

    流沙戏

    十七岁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在十七岁遇到了你,遇到了你们,我不后悔。对不起,再见了。这简单的六个字让我们分别了八年。终于,我还是忘不了。
  • 武证不朽

    武证不朽

    三千大道,均能证不朽。然,吾独爱武道,武证不朽!这是一个穿越在灵道为主地域的穿越客,在灵道资质低劣的情况下,以武修行,一飞冲天,证道不朽的故事!
  • 芙蓉骨

    芙蓉骨

    他后来才知道他与她的溯源,生生怕下辈子又再错过,于是拿半辈子寿命为条件,换不喝那碗孟婆汤……春宵短,离肠断。泪痕长向东风满。凭青翼,问消息。花谢春归,几时来得。
  • 神庠

    神庠

    神仙学校下凡招生,有“心”眼的孩子将被选到“聚精汇神”庠(简称“神庠”)接受魔法训练!黑包公担任教导主任,嫦娥JJ竟然是班主任?!神仙荟萃,鬼马精灵。二郎神的儿子,阎王爷的公子,梦之神的千金……还有一个来自麻瓜世界的淘气小孩儿陈小琥,离奇的故事,逗乐的阵容,全新改写哈里波特式魔法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