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百密终有一疏,有一回太原公主被高洋灌醉。醒来后,和元善见已是阴阳两隔。元善见已被毒死,三个儿子也全被杀。不久,元魏宗室元晖业等重要人员也被杀死。
唯有娶了高欢之女的彭城王元韶,活了下来,被高洋剃光鬓发、胡须,涂抹粉黛,装扮成女人之样。高洋逢人便说:吾以彭城为嫔妃!
可叹拓跋氏,开国的拓跋珪、拓跋焘是何等地雄武凶狠,最后落幕的竟是这种耻辱的收场。东魏王朝自此扯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可惜灾难并未结束。数年之后,高洋心血来潮,再次问询苟活的元韶:汉光武何故中兴?元韶不知死活,竟然回答:王莽诛杀诸刘不尽!
高洋太喜欢这样的回答了,便把剩下的元氏宗室全部剿灭。自寻死路的元韶也被抓入地牢,被绝食多日,最后咬啃衣袖而死,极为悲惨。
时日不长,灾难继续扩大。高洋自觉时日无多,下令全部诛杀元氏。只要姓元的,不论长幼,全部斩于东市。婴儿也不放过,被投到空中,用矛刃刺死。前后死者相加,共有七百二十一人,最后全部投尸漳水。
漳水之鱼,日夜啃尸。鱼腹被人剖开后,竟然还残留着元氏家族的指甲。从此,邺城之人见鱼便吐,长久不再吃鱼。
东魏的元氏基本消亡殆尽。孝文帝拓跋宏若知家族有今日之下场,不知是否还会倡导那场被称为千古绝唱的汉化改革?
南征北战的快感
把元善见从皇位上粗鲁地拉扯下来后,高洋自个儿坐了上去,终于完成了父兄之志。他的年号为天保,对历史的进程影响甚微,被埋没五花八门的年号中,甚至还没有后代的“天启”出名。可稍有史识者,一旦听闻这两个“天字辈”的年号时,定会在心头掠过一种变态和血腥的感觉。
接着便是鸡犬升天的一幕。高欢被追认为齐献武皇帝,功败垂成的高澄被尊为文襄皇帝,一向反对儿子称帝的娄老太太也顺理成章成了皇太后——她当年给高欢的巨额风险投资总算有了最好的报答。
此外,还要拉拢人心——他大肆封王,宗室高岳、功臣斛律金等十七人全部进爵为王——这十七人中我们已看不到河北大族(高、李、封)的身影,华族在这次改朝换代中已全被排挤出核心层。
华族们唯一的胜仗还是女人们打赢的,不过这曲线救国的策略也受到了阻挠。高欢的正牌老婆是河北大族李氏出身,而小妾是段韶之妹(代表的是鲜卑勋贵)。高欢非常宠爱美若天仙的李氏——这是他以前唯一击败哥哥的地方,打算立她为后。可高隆之、高徳政等人连忙阻止:汉妇人不可为天下母!
这回,又是高洋坚持己见:李氏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他们的儿子高殷成了天下的继承人,算是给河北大族播下了东山再起的火种——高澄死后,他身边的华族文士团体土崩瓦解,鲜卑勋贵在朝中完全占了上风。
和所有新即位的皇帝一样,高洋也有着励精图治、流芳万世的梦想。他一上台便立即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他开始给群臣们发俸禄,结束了官员们自元子攸以来的零工资时代(现在也很流行)——长达二十多年。高洋的目的是自个掏腰包给大伙一点补偿,在百姓那里稍微收敛点,免得贪污过甚,引起怨声载道。
他整顿吏治更狠的一招还在后头。当时,各个地方官府上一般都常备大棒一根,这棒子可不是打老百姓的,而是专门杖打前来跑官要官的人——不管来的是谁,朝中后台有多硬,先乱棍打死再说。
因为,这后头有皇帝给他们撑腰。
其余内政上,高洋也改益良多。由于高洋不是一般的聪明,加上记性又好,兼有能臣杨愔辅佐,所以他登位后,底下的百官们只得埋头苦干,不敢为非作歹,当时官场的风气比以前清廉了很多。
比起内政来,高洋更大的梦想是在边疆——开疆、吞并、征服。
南边,是最容易实现高洋梦想的地方。梁朝在侯景的捣乱下已奄奄一息,高洋选择的是蚕食的策略,趁着梁室内部兵戈四起,他一步一步从淮河北岸移兵而入,最后占领了和建康只有一江之隔的广陵城——淮南之地尽入北齐手中。
他最成功的一步是扶持了傀儡萧渊明成了梁朝的皇帝。当王僧辩被他的兵锋逼得万般无奈,答应萧渊明取代萧方智的时候,高洋是多么兴奋:或许再时隔不久,他便能利用萧渊明这个傀儡,吞并南方的千里沃土,完成几代人的梦想。
而对于世仇西魏,他也明显占优。
宇文黑獭本要趁着他登基未稳的时机来攻击他——兴冲冲地带兵渡过黄河,前来挑衅。结果,高洋一出兵,两军还未相逢,宇文泰便撤军回去了。临走时,这位高洋爸爸的老朋友留下了一句话:高欢不死矣!
此后,边界的那些草民不再三心二意,全部归顺了北齐。更有趣的一幕还是在黄河两岸。
一到了冬天,黄河下了雪,结了冰。高洋的士兵都在懒洋洋地围炉火取暖,浪漫一点的大概还会去欣赏黄河雪景;而宇文黑獭的士兵却没有这种福利,他们丝毫不敢懈怠,马不停蹄地忙着在黄河上凿冰,要把黄河活生生凿开,生怕北齐的士兵杀过来。
同是当兵的,两国的待遇差别为何如此大呢?原因只有一个:北齐的强大,让敌人胆寒。
而北边的契丹也遭受了高洋的重创。他披头散发,几近赤身裸体地吃睡在马上,昼夜不息地越过崇山峻岭,终于杀到契丹的地盘。两军一相战,高洋便是虏获契丹十余万口,牲畜百万,打得刚刚崛起的契丹又回到了原形。
此时,还有一个可怕的敌人已经崛起——突厥。突厥本是专门替柔然打工的铁匠,被柔然人称为“锻奴”。趁着柔然四分五裂,铁匠们也趁势崛起,打得老东家柔然奄奄一息。慌了神的柔然忙让高洋出兵相助,高洋一出手,突厥立即请降,此后贡献不绝。
北方完全安定。而为患多年的山胡也倒了霉,以前他们一直仗着山高路险,有恃无恐,可这回他们碰到了高洋。这位新皇帝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不顾山高路远杀来,结果山胡全被剿平——当年他老爸为了剿灭山胡,结果后院起火,被大儿子戴了绿帽子。
几年的南征北战,目不暇接的胜利让高洋拥有了征服的无比快感,开始目空一切!然而当他真正清醒时,认真地审视这一切的时候,他却失落了,极度地失落!
他心中最大的郁结还是来自父亲的敌人——宇文泰。自从他称帝以来,东西对峙中,表面上看似都是他占优。宇文黑獭前来挑衅,他一出兵,黑獭便立即识趣地拔腿就跑;他屡次发兵欲引蛇出洞,可宇文泰如同和尚打坐,按兵不动。
高洋太渴望一场真刀实枪、轰轰烈烈的战斗了,可一直没有机会。宇文泰是真怕高洋吗?并非如此。
宇文泰太可怕了,他把刚柔并济的手法已用得炉火纯青了。
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北齐,他选择了以柔克刚。他不再轻举妄动,不再莽撞地倾全国之兵硬拼硬打——邙山、河桥之战他都吃了大亏。他牢牢掌控着关中天险,选择了以静制动。
由此,高洋多次的诱兵之计都白白落空了。对手如此狡猾,高洋也不敢主动出击。父亲的玉壁之败就在眼前,他跨不过去的地方,自己有能力跨过去吗?没有!
面对龟缩不出的宇文泰,高洋虽恼怒万分,却无计可施。他明白,宇文泰并非真的按兵不动,而是把歹毒的目光投向了梁朝。高洋懂得,自己和宇文泰在黄河两岸的战争已经结束,而现在,南方才是他们一决生死的战场!
在这个陌生的战场上,或许他们不会相逢,但这场不会碰面的战争依然致命。因为,谁能在南方捞到更大的好处,壮大实力,便会成为这三国鼎立的世界里最后的胜利者。
而高洋最终发现,自己在南方输得一塌糊涂。
的确,自从侯景杀向建康后,东魏、北齐(高澄、高洋)都一直向南步步紧逼,忙着抢占地盘、培育势力,最大的成果便是强行把萧渊明塞到建康城称帝。可人算不如天算,半路却杀出个陈霸先。这家伙出手太快、太狠了,连远在北方的高洋都感到了寒意:他除掉王僧辩,毫不眨眼;他废掉萧渊明,也是一蹴而就。更可怕的是他的军事才能,打得自己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东方老等将帅四十六人全部被俘,流尸遍江。
可恶的陈霸先,这个彻头彻尾的南蛮子,几乎一夜之间就让自己多年经营的成果毁于一旦。自己在南方几乎彻底没戏了。
可宇文黑獭呢?侯景内乱时,他并不急于出手,一直在一旁关注。直到萧绎兄弟同室操戈时,他这才大打出手。他轻易取走了蜀地,多么广大的一片地,竟然让他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奇袭江陵的举动,更是快得让高洋始料不及。自己的救援未至,萧绎已成地下冤鬼。
而更让高洋生气的是,宇文泰还扶持了西梁萧詧这么个傀儡。西梁虽然地盘不大,却成了宇文泰继续南下、东进的跳板,作用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