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始终保持着他那与生俱来的贵族气度。他的无数前任都是为所欲为的主,他当然也可以仿效,可他的身上总是有一种自律的贵族精神。即便在休息时间,待在自己私人的小空间里,他也是衣冠整洁,毫不松懈。碰上酷热的天气,依然如此,而不会袒胸露背。不管接见的是多么渺小的一个人物,即便是个太监,他也是极为庄重,如见大宾。
他非常勤政,从不倦怠。即便到了寒冬腊月,他也是四更天便起床,点着蜡烛批改文书,处理国事。他的手常常被寒气冻裂。
他同情每一条生命,每当批准死刑的时候, 总是泣涕涟涟,于心不忍。对于前朝的宗室们,他也尽量予以优待。要知道刘裕和萧道成可都是赶尽杀绝的。
他有儒者的谦谦君子形象,他有佛教徒的菩萨心肠,他过着墨家提倡的清苦生活。从他个人的私德上,我们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他几近全能,他几乎完美。所以自他登基以来,这四十多年的统治一直风平浪静,帝国的统治没有碰到太大的危机,保持着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梁朝真的没有问题吗?改朝换代的常识告诉我们,繁华一旦过久,它的底下必然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梁武帝是个好人,是一个仁慈的好长辈,很长时间也是一个勤政的好皇帝。若不是侯景来访,他的名声会一直好下去,成为后世皇帝模仿的榜样。可惜,他虽在宫内一日一粥,可他的子弟却在外花天酒地,耗费如山的财富;他在佛寺内宣扬超度众生,他的子侄却在路上抢掠,肆意杀人。他一人的节俭,遮掩不住天下贪官污吏的败行;他一人的菩萨心肠,并不表明整个萧氏家族的宅心仁厚。他是道德标兵,可萧家子弟的横征暴敛却让人瞠目结舌;他接近全能,然而整个士族的堕落无能已是定局,完全成了蛀蚀天下的寄生虫;他毫无保留地爱他的每一个晚辈,但他们多数却几乎是舍尽所有报复他!
更可怕的是,他老了。在墓木已拱的晚年,他对整个王朝的掌控能力已变得微弱。稍有风吹草动,这梁王朝便会摇摇欲坠。
萧衍得子的时间很晚,三十六岁,也恰巧是他夺取天下的那一年,他的大儿子萧统才姗姗来迟。不过,后来他总算奋起直追,证明了自己是个正常的男人——接连生了八个儿子。精确一点的话应该是七个,二儿子萧综是齐东昏侯萧宝卷的无私馈赠——遗腹子。这也是这位被萧衍剥夺了江山和性命的失败者,唯一战胜萧衍的地方。
先说萧统,此位以《昭明文选》扬名后世的太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远超过他在政治上的影响——《昭明文选》是后代士子必读之作。他几乎继承了他父亲的所有优点——孝顺、博学、仁慈、节俭。
他的母亲病危,他朝夕侍疾,衣不解带。在守丧之时,他更是水浆不入口,从大腹便便的胖子变成了皮包骨头,熟人见之都为之心痛。他在东宫藏书三万卷,名《士云集》,文学之盛,百年来未有。他爱民如子,关注民间疾苦,常在寒冬时节给百姓施舍衣食——又做得天衣无缝,不为人知。在奢靡之风盛行的风气里,他却穿扮朴素,食不加肉,欲以此表率影响他人。
然而所有的相似却抵不上这一点不同之处——萧衍长寿,他却短命。他去看荷花,却跌入池中,因而染病,最终一病不起。这位梁王朝完美的继承人三十一岁便离世而去,他父亲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他为了不让父亲担忧他的病情,而让左右一直隐瞒。
萧统的死不是好事。假如他继承皇位,梁朝能否就能走出困境?这一切已不得而知。然而,他的去世,却让梁朝政局更加动荡不安,这却是共识。他死时,他的长子萧欢已年长,按中国的嫡子继承传统,应理所当然地被立为太孙,成为王朝的继承人。
可梁武帝踌躇再三,挣扎了四十多日,最终选择了三儿子萧纲作为太子。而在建康苦等一月之久的萧欢只封郡王而归。萧统的其余各子虽从公爵晋升王爵——这本是破格恩赐,可梁武帝的善举在这些年少的公子哥心中种下的却是仇恨。在他们眼里,这天下本是他父亲的,现在却被叔叔横刀夺爱。而这唯一的原因却在于爷爷的年老昏庸和偏心。这江山他们迟早要夺回来!
不过,萧欢和他父亲一样,也是早死。他的儿子萧栋后来倒是当过傀儡皇帝。
而他的两个弟弟河东郡王萧誉和岳阳郡王萧詧(音察)当时便愤恨不平,萧詧更是流泪接受封爵,累日不食。后来,这位公子哥和他叔叔反目成仇,引狼入室,把萧家最后一次重振河山的希望也无情扑灭。虽然他满足了自己登上皇位的愿望,不过这夹缝中傀儡的滋味可想而知。
萧综的离奇人生
比起大儿子的完美无缺,二儿子萧综的所作所为却让萧衍伤痛了心。他的故事过于神奇,即便改成小说也无须再添油加醋。这位齐东昏侯萧宝卷的遗腹子,到了十来岁才知晓自己的离奇身世。他的母亲吴氏本是萧宝卷的宠妃,怀着肚子里的萧综,一同和齐国的江山被萧衍接收。
有萧衍这样一个模范的父亲,萧综能文能武,也是位大好青年。他力大无穷,即便狂奔的野马也能随意制服。可他的快乐人生却在母亲的一次哭诉之后发生了翻天逆转。吴妃在年老色衰失宠之后,终于犯了女人固有的报复之心,将萧综的离奇身世和盘托出。萧综听后如同雷击,母子哭抱一团。日后,他更是不知所措,终日以泪洗面。
为再次求证,他采取了滴血认亲的传统方法。可怜他的生父——臭名昭著的萧宝卷在坟墓里也不得安宁,两次在半夜三更被萧综强行拉出验尸。萧综盗出萧宝卷的尸骨后,便割开自己的手腕,滴血相试——竟然相融。至此,身世终于大白:给了自己荣华富贵的“父亲”竟然是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
可萧综还是不死心!时隔不久,他又残忍地将一月大的婴儿杀死,用婴儿的血再次与萧宝卷的尸骨相试。可还是相融了!在血淋淋的事实前,萧综无力挣扎了:他是萧宝卷的儿子,那个淫荡成性、杀虐无常的浪荡子仅存的血脉,这就是命!
得着重提一下,这可怜的婴儿是萧综的第二个儿子。为了确认臭名昭著的身世,他竟然连亲生儿子的命都可以谋害。
在血脉面前,他将萧衍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忘得一干二净,而偷设齐朝的七庙时常祭拜,还遥尊流亡北魏的萧宝寅(萧宝卷之弟)为叔父,暗中联系。
从此,他和萧衍一家便是路人。
他得知身世后,把怨恨撒在了萧衍所有家人上。不过一开始,他的报复有点儿童恶作剧的感觉。他对兄弟们不再友好,一见面便说些伤害感情的话,经常不欢而散;他还会趁着叔叔萧宏不备,偷偷地把大便拉在他的羊车上,方才解恨而出。他太弱小了,面对强大的仇家,只得用这些小伎俩发泄着心中的愤恨。他对萧衍更是恨之入骨,阴养死士,以期风云之变。
可梁朝还是一如既往地安稳,他没有任何机会。
他想到了逃亡。只有逃到北魏去,他才能重见天日,才能为自己的先祖报仇。为此,他作了相当精心的准备。
他在家里铺满沙子,光着脚狂奔,昼夜练习这种近似“铁沙脚”的功夫。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练出了“神行太保”的功夫,虽不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不过三百里却已绰绰有余。不过,这位练得双脚长满厚茧的王子不是为了争夺马拉松的冠军,而是希望他日在逃亡时能有所作用。
萧家上下对他的行为都有所警觉,可萧衍始终被蒙在鼓里——萧衍还委任萧综担任北伐军的统帅。有了这样的机会,萧综终于成功出逃——趁夜奔至北魏军营,吓得北魏军队也瞠目结舌:哪有未开仗,敌军主帅便来投降的?他手下的十万军队在丢失主帅后溃不成军,萧衍为自己年轻时的风流之事终于买了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