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我得略带介绍下北周的情况:北周的前身是西魏。在灭了萧绎之后,宇文泰基本选择了按兵不动。没几年,他也快不行了。由于儿子们年纪太小,他临终前只得委托侄子宇文护接替他的位置。宇文护新官上任,为了树立权威,便选择了改朝换代这老方法。
他逼迫西魏的最后一个傀儡皇帝——魏恭帝元廓退位,让自己的堂弟宇文觉(宇文泰的嫡子)当了皇帝,立国号为周。
宇文护执政以来,西魏最早加封的八大柱国基本死尽——活着的独孤信和赵贵、候莫陈崇因与宇文护不和,都直接、间接死于宇文护之手。现在叱咤风云的只能轮到大将军(大将军比柱国低一级)这个级别的人:杨忠、达奚武。此外,再加上一个新出的齐王宇文宪(宇文泰的儿子),此三人成为北周军队的铁三角。
如今离六镇之乱已快四十年了,所以北齐的情况也颇为相似,高欢那个时代的老将多数早已入土。不过无独有偶,北齐也有一个铁三角:段韶、斛律光、兰陵王高长恭。段韶和斛律光从高欢起家时便已跟随,战争经验丰富,如今已完全独当一面。而高长恭是高澄的儿子,年轻有为,宗室里难得的将才。北周、北齐前期的战争基本都是这六人在碰撞。
北齐虽乱,可宇文护也不敢和它单打独斗:入室抢劫最好找个伴。
三国鼎立,按理说,江南的陈朝是个好选择。因为北齐一直支持梁将王琳和陈朝作对,和陈朝是死敌。可是,北周和陈朝的关系也不太友好,这三家都是敌人。所以崛起的突厥成了北周最好的伙伴。
突厥具有一切劫盗者的优良特点。第一体力好,他们刚刚崛起,游牧民族刚崛起的时候都非常英勇善战;第二野心大,比起在大漠啃沙子,他们更觊觎中原富得流油的财富;第三家底薄,他们刚起家,经济基础不好,抢劫是他们发家致富的最好捷径。
为了得到这个优秀伙伴,北周送了重礼,而且开出的价码很高:他们的天子愿娶突厥木杆可汗的女儿为妻。这让木杆可汗很动心:自己一直是野蛮人,如今北周天子愿意和自己结亲,那是看得起咱老粗!所以一定要给面子参加这次抢劫活动。
不过,他刚作了决定没几天,又有人送来了更大更重的礼。送礼的是高湛,一听突厥出兵,他吓得要死,赶忙派人前来提亲:把你女儿嫁给我们吧,我们家更富裕。
面对这争上门的亲事,木杆笑逐颜开。他见钱眼开,连忙答应把女儿嫁给北齐。这选择很正常,北齐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尽管有点乱,可家底远比北周殷实。而北周虽新得蜀地,可毕竟还是属于后富起来的人,实力和北齐还是有距离的。
在财物面前,木汗作了一次见利忘义的决定:要把北周的使者杨荐送到北齐去。深入虎穴的杨荐倒不畏惧,义正词严地指责木汗:“你今日背恩忘义,独不愧鬼神?”这指责很有效,木杆惭愧了半天,咽下了口水,在承诺和财富面前暂时选择了承诺:先出兵北齐,然后嫁女给北周。
顺带一点:日后,周齐征战加剧,突厥的地位更显重要,周、齐都争先恐后地贿赂突厥。突厥待在长安的衣锦食肉者,常以千数计;而北齐的馈赠更是不遗余力。木杆可汗死后,他的儿子继位,面对这两个前来巴结的邻居,更是目空一切,跟手下说:“只要我南边的这两个儿子常常孝顺我,我怎会担忧自己成为穷鬼。”
国家和人一样:为了胜利,孙子都可以当,更别说儿子了。
保卫晋阳
北周这回是兵分两路:由杨忠带着一万骑兵和突厥的十万骑兵相会,从北面跨越崇山峻岭,然后直逼晋阳(今山西太原);而南面则由达奚武率三万人出击平阳,以作接应。从出兵的人数来看,这次北周只是在投石问路而已,以此试探北齐的虚实。自玉壁之战后,两国已经十几年没打过大仗了。
听闻北周和突厥联合来犯,高湛吓坏了。他赶紧从邺城奔赴晋阳,亲自防守;而南边的平阳由斛律光守护。杨忠的进军速度很快,数尺深的大雪,都没滞缓他们的脚步。
晋阳城下,大雪纷飞,早已深达数尺。北周的军队出现了,多是步兵,在雪地里蹚行;他们的身后,突厥骑兵正漫山遍野地拥来。
晋阳是高家的老巢,北齐的根本所在,比首都邺城更为重要。此城一旦不守,北齐之亡便是早晚之事。自高欢四十年前在此建相府以来,晋阳一直高枕无忧,从未遭受攻击。可今天,在高湛手里,也走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
如果是高洋,碰上这架势,早就光着膀子自个儿出去冲锋陷阵了。可这回的皇帝是高湛。他虽然酒量和他哥哥相当,可胆量却不及他的万分之一。他害怕了,作了一个愚蠢的选择:他穿上军服要带宫女逃命。
战斗还未开场,皇帝却要临阵脱逃,这将会酿成怎样的一种灾难?!
可高湛管不了这么多,还是逃命要紧。旁边的几个侄子连忙拉住高湛的马头:皇上千万别撤。高湛无奈,只得忐忑不安地把军事大权交给并州刺史段韶,听天由命吧。
周军离晋阳越来越近。晋阳的守将都迫不及待,说,该打了。段韶却依然稳如泰山,坚持按兵不动,下令:近一点,让敌人再近一点,我们出城杀他个措手不及。
晋阳城下的雪越来越厚,没过了北周士兵的膝盖,没过了突厥骑兵的马腿。天公虽不作美,可北周的士兵心里还是有底:这一路连下二十城,异常顺利,而后头又有突厥这群野蛮人压阵。
可转眼情况发生了变化,晋阳城突然城门大开,城内的守军锣鼓喧天地杀了出来。北周士兵回头望的时候,刚才还漫山遍野的突厥兄弟突然不见了:他们全往山上跑去了。要命的是,他们有马,逃得快多了。剩下的北周士兵全成了活靶子。
这得怪杨忠不够细心。突厥老早有跑的苗头:当初,北周游说突厥一起来抢劫北齐,是他们忽悠突厥:北齐钱多,人傻,速来!可到了晋阳城,突厥人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晋阳城的布防非常严密,士兵英勇,且指挥又有章法。
突厥人和北齐并没有生死仇恨,这一趟纯粹是来抢东西的。一看北齐军队动真格的,自然不仗义地先跑了。在回家的路上,突厥人不忘老本行,又是将各地席卷一空,史书用这四个字形容后果:人畜无遗。
不过,突厥人也有损失。当时大雪连下数旬,他们的马全都倒在了雪地。最后,骑兵变成了步兵,全是步行着回家。
晋阳的威胁解除了,作为陪衬的平阳之战就纯粹多余了。斛律光写信给北周的达奚武:鸿鹄已翔于寥廓,罗者犹视于沮泽。——天鹅都上天了,你这个打鸟的猎人还在水沟里折腾干吗?
达奚武得信后,非常识趣,立即撤兵。
北齐打退了北周和突厥的联军后,总算躲过一劫。在这次碰撞中,北齐的铁三角明显占了上风。可作为胜利者的高湛却哭起了鼻子。面对从平阳赶回来的斛律光,他更是抱头痛哭:我怎么这么倒霉呀?皇帝如此没有出息,旁边的人都看不下去了,连忙相劝:陛下,何至于此!
高湛总算擦干了眼泪——高家四兄弟里,他的确是最窝囊的一个!
可高湛还有心病:北周这回无功而返了,下回肯定还卷土重来呀!如何才能高枕无忧呢?
战端再起——周齐的鏖战
老太太是最好的礼物
要想北周不来骚扰,这得讨得北周人的欢心呀。
讨北周的欢心,其实就是讨执政宇文护的欢心。可这难度很大,一般的金银财宝、美女野兽都难打动他,而且过于明目张胆的话,的确有失国体。示好可以,示弱却不行。
不过,高湛还是找到了一份最好的礼物。这礼物,对高湛而言纯粹是累赘,可于宇文护却贵过任何稀世珍宝,容不得他拒绝!
这礼物不是物,而是人。不是什么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却是个行将就木的老太太。老太太姓阎,八十了。她很平常,可她有个儿子,刚好是宇文护。
对宇文护而言,什么都可以拒绝,亲妈却不能不要。
你肯定纳闷,宇文护堂堂一个北周最高领导人(事实上的),怎么连自己的老妈都看不住?怎么让她成了北齐别宫里一个灰头土脸的老妈子?
这说来话长。当年贺拔岳率领武川甲士西征关中时,家眷们基本都滞留晋阳。后来,他派人去迎接了一批,不过都是男丁(宇文护就在这里头)。紧接着高欢、宇文泰两人交恶,这些女眷都长留东魏(北齐)了。
这东西一对峙,已经是三十五个年头了。就是说,宇文护已经整整三十五年没见过自己的亲妈了,而且生死不知。可今天突然得知她尚在人世,这激动可想而知。而且高湛很讲义气,丝毫没有表示威胁的意思。
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表示友好:我把你妈完好无缺地送回来,你可不能再打我了。
高湛心里是想把阎老太太赶紧打发走。一来,阎老太太已经八十了,是属于随时能挂的那种。万一哪天病发,不幸死在了北齐。那宇文护肯定认为是自己捣的鬼,必然要找自己拼命的。到时好意不成,却要结下更深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