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数一多,陈蒨便明白了,这侯安都写奏章是想一出就写一出。封好后,一看落了某事,便又添加上去了。这给天子的奏章竟然写得比家信还随意,侯安都果然把皇帝当自家兄弟了。可陈蒨可不这么认为。
陈蒨非常头疼,可还是忍了。
可接下来的事却让陈蒨绝对不能容忍了。
侯安都得寸进尺,竟然来借陈蒨的御座、御堂,用来宴请宾客。陈蒨没驳他的面子,又应承了。侯安都坐在御座上,旁边妻妾成群,在御堂里欣然接受群臣的恭维。
陈蒨心里肯定发颤:这回御座都借了,下次是不是要借御床了?是不是要借朕的女人和江山了?!
侯安都所做的一切都表示着:你这皇帝是我推举的,现在咱们就是哥们。
但问题在于,侯安都虽然伤了皇帝的心,他自己却一无所知。更可怕的是,他只是想炫耀而已,却没有夺位的野心,对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
陈蒨暗中动手了。他手段很高明,轻而易举瓦解了侯安都的势力——侯安都没想着造反,自然没有多大提防。最后的结果是:侯安都被赐死,不过家人得到宽待。从此处看出,陈蒨算是厚道人。
陈蒨当了八年皇帝,也崩了,史称陈文帝。他当皇帝的时候,北周刚成立,执政的是宇文护;而北齐是掌控在高湛兄弟的手中。这几人都默默无闻,功过、个性都不是特别突出,算是过渡角色。三家谁都灭不了谁,算是和平共处。
他的儿子陈伯宗继位,结果柔弱不堪大任。和北齐高家叔侄的内乱几乎如出一辙,陈伯宗也被自己的叔叔陈顼夺了位,史称陈废帝。
继位的陈宣帝陈顼,别的地方都不太突出,唯有一处,让后世的帝王望尘莫及:生育。他的年号只有一个——“太建”,可这个近似诙谐的年号并没有阻拦他生儿育女的强有力步伐。他家的王子多得数不清——四十二个儿子,算是替香火不旺的老陈家大大地争了口气。
这四十二个儿子里,有一个名字,我们非常熟:陈叔宝。
经陈霸先叔侄三人努力,南方政权总算艰难地坚守了下来,和北周、北齐延续着三国鼎立的局面。
到底谁,可以完成这三国一统的重任呢?
头号种子,本应是建康政权,可经侯景之乱,从梁朝蜕变成陈朝,南方政权已完全丧失了这种能力。
二号种子,本是地处中原的东魏(北齐)政权,起码在高欢和高洋手里,无论西征还是南下,还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场面!可到了高湛手中,北齐也是疲于奔命了。
而最弱的一级,关陇集团已迅速成长起来,急切地要把统一的重任抢去!
到底鹿死谁手?路还长着呢!
木讷的孩子
高湛(北齐武成帝)死后,由他的儿子高纬接替。太上皇老爸死了,高纬总算正儿八经地当了皇帝。自从高澄执政以来,高洋、高演、高湛兄弟四人连续坐庄的局面,总算告一段落,高家的政权接力棒传到了第三代的手中。
此时的高纬才十三岁,不过他已经当了四年的皇帝。他是个怎样的天子?其实,问精确一点: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高纬虽排行老二,可他是嫡子,胡皇后生的大儿子。在立嫡不立长的传统下,他当仁不让地成了太子。
可他的能力,却屡遭人质疑。而最瞧不起他的人,却是他最亲的人——他的弟弟、父母,对他都直至到了厌恶的地步。
生活中的他,是一个木讷的孩子,胆小、多疑。他有口吃的毛病,估计还有轻微的自闭症。他越自卑,便越是不愿跟陌生人交流。尤其在面对那种城府很深的朝臣时,他更是芒刺在背,惶恐不安,对礼节性的宫廷事宜都极其讨厌。
他长得近乎猥琐,生平最恨被人瞻仰。自从当了天子之后,更要琵琶遮面,藏在深宫,不与他人接触。
由于知道他这个脾气,朝臣前来上报朝政,连仰视的权力都自动放弃,只能拼命低着头,盯着地下自言自语一番。即便贵如三公、尚书令这种重要角色,也都是三言两语,慌忙报告完毕,然后立即跑开。
剩下那个一言不发的高纬,如释重负一般。
你可以如此想象高纬在位时的模样:一条软塌塌的虫子,懒洋洋地趴在了龙的宝座上,惶恐、猥琐,恨不得立即离开这个万众瞩目的位置。
自卑的人注定敏感多疑,而这份敏感在君主身上,则会被无限放大。
而自卑、多疑的高纬,身边却偏偏有一个能力非凡的弟弟——琅玡王高俨。他们俩年龄相差无几,而无能的高纬靠生得早,却稳稳当当地当了太子。两人虽是同胞,却具有天壤之别。能干的弟弟严重地威胁到了高纬的地位和生存。
高纬长得猥琐,眼神里充满着不自信,当了天子以后,还是如此。而比他小的高俨,一个眼神,便能让朝臣不寒而栗。即便高纬当了皇帝,朝臣还是觉得高俨更具威严。
高俨喉咙里得了毛病,需要扎针治疗。扎的可不是背上,而是喉咙啊,稍有不慎,估计都会毙命,成人都担心得要命。可当御医拿针扎在高俨的喉咙上时,高俨的眼都没眨巴一下。
那时的高俨,只是个小孩。小时便有这么大的胆量,稍长一些不知会干出什么事来。
凭他这副英勇的模样,他的父皇和母后也偏爱于他:高湛讨厌那个软塌塌的二儿子,异常宠爱这个看似英明神武的三儿子。可是,名分已定,高纬迟早要继位的。结果,高湛只能尽力补偿高俨。
凡是高纬有的,高俨都得有。他所有的器服玩饰,和太子一样,也全由政府财政埋单。而他自己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有一日,他在高纬那里看到了新的冰绿李。回家后,他勃然大怒:“尊兄已有,我何意无?”结果管事的人被立即下罪。
而他的父母也在推波助澜,总想给高俨更多的宠爱。
这很危险。帝王家不同于常人,若是真的为子女、江山着想,那只能偏爱一个,而那人必须是帝国的继承人。而高湛非常愚蠢,他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给了高俨。当他把天平倒向高俨的时候,便已埋下了巨大的祸根。
高俨也被宠坏了,兄长有的他都要,而江山却不能一分为二。所以,他想要独享。
他肆无忌惮地跟高湛说:“阿兄软,何能率领左右!”言下之意是,应该让我来当你的接班人。
听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高湛也不为意,却点头称赞:“此儿聪明,当有所成。”此后,他心中也屡有废立之意。不过,最终由于意外的干扰,没有走出这一步。
有这么个野心勃勃的弟弟在,加上偏心的父皇、母后的推波助澜,年幼的高纬必然是日日如坐针毡。
生活就是一波三折。他很幸运,由于天象之变,迷信的父亲为应承天意,在祖珽的劝说下,主动禅位,当了太上皇;而高纬顺理成章成了皇帝。虽还只是娃娃皇帝,可无论如何,位置好歹牢固了点:废立皇帝的周折太大了。
兄弟反目
可今天,他父亲终于走了,在三十出头的盛年离去了。而他真正地君临天下了。毫无疑问,弟弟这个心腹之患必须除掉。
而还有一人也在一旁推波助澜——他也将能干的高俨视作眼中钉。此人便是权臣和士开。
和士开很讲哥们义气,如今果然兑现了对高湛的所有承诺,连同他的江山、他的儿子,还有他的老婆——胡太后都一起接收了。以前高湛尚在人世时,两人只是眉来眼去,暗中勾搭;如今高湛入土为安,两人更是肆无忌惮。
白天两人一起商量朝政,商量不完的,晚上再带到床上来斟酌。
和士开一时煊赫无比,满朝文武为之倾倒。至于马屁拍到何种地步呢?按我们的常识,替主子吸吮身上的脓包算是马屁中的极致了吧?可在和士开这里,这马屁精的境界又高了一层。有士人为和士开的贵体着想,为表忠心,竟然连黄龙汤在他面前都一饮而尽。
黄龙汤当然只是雅称。其实,它的主要原料是粪便,经多年的封存,化成浓汁而成。看来,马屁不是每个人都能拍的。
如果有人为你连大便汁水都心甘情愿吞服,这倒不是说,你的人品已经完美了,而是证明你的仕途已经差不多到顶了——太牛了。
高纬只顾忙着自己寻欢作乐,对和士开与母亲的丑事丝毫不顾;而高俨却难以忍受,对和士开等缠绕在高纬周围的蠹虫都要除之后快。为了自保,和士开当然也想早日除掉高俨。
果然不久,高俨的各种职务全被解除,只剩下了一个太保的虚衔。高俨虽知迟早有这一天,但没料到会来得如此迅疾。被逼上悬崖的他选择了铤而走险。
高俨纠集了三千余人,先拿和士开开刀。和士开当时毫无防备,被一刀砍落,追随高湛去地下一起弹奏琵琶去了。
而高纬的禁兵,事出仓促,也四处散走。造反已接近成功:高纬手头只剩下宿卫步骑四百。一旦叛军杀入,后果不堪设想。他觉得无望,哭着对胡太后说:“有缘,复见家家;无缘,永别!”(家家是对胡太后的称呼)
还没开打,这就“永别”了,说明高纬的确绝望了。
可由于年幼,对起兵的目的,高俨也有点糊涂:到底只是清君侧——除掉和士开呢,还是乘胜追击,连哥哥一起端掉呢?他自己也没想好,领着士兵在皇宫门口发愣着。
这给高纬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他的救星——斛律光将军来了。
平时千军万马带在身边的斛律光,这回也是两手空空来的。不过,见惯了千军万马厮杀的血腥场面,这种宫廷的小政变在斛律光眼里简直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