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8800000020

第20章 《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及分析(8)

皛,顯也。从三白。讀若皎。(《说文·白部》)

按:段注:“顯当作……,众明也。”《玉篇·白部》:“皛,明也。”则“皛”本义为明亮。白色是明亮之色,从三白,极言其白,强调明亮的强度之高。此为“皛”的修饰限制概念。它是三个相同形容词性字素的叠加。

酣,酒樂也。从酉从甘,甘亦聲。(《说文·酉部》)

按:“酣”指酒乐,饮酒尽兴。从酉从甘,酒甘而酣,“酉(酒)甘”是“酣”的修饰限制成分。二者为名词性字素与形容词性字素的组合。

辵,古文遠。(《说文·辵部》)

按:《说文·辵部》:“遠,遼也。”姚文田、严可均《说文校议》:“从辵从步会意。,古陟字,知即步也。”“辵”、“步”皆表行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故可表辽远义。通过辵步而远,“辵步”是“”的表方式的修饰限制概念。这是两个动词性字素的组合。

譱,吉也。从誩从羊。此與義美同意。(《说文·誩部》)

按: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羊,美物也,故于文誩羊为譱。”《说文·誩部》:“誩,競言也。”“羊”在汉族先民文化中含有吉祥、美善之义,故“競言羊”就成了表示吉祥、美好义的“譱”的修饰限制概念。它由动词性字素和名词性字素组合而成。

貧,財分少也。从貝从分,分亦聲。(《说文·貝部》)

按:“貧”意为缺少钱财。“貝”表钱财,貝分则貧,“貝分”与“貧”之间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这也是由动词性字素和名词性字素组合而成的。

皿,仁也。从皿,以食囚也。官溥說。(《说文·皿部》)

按:“”意为仁厚、温和。以皿食囚,示仁厚之方式也,以此修饰形容词“”。从修饰成分中择取的为两个名词性字素“皿”和“囚”。

杲,明也。从日在木上。(《说文·木部》)

杳,冥也。从日在木下。(《说文·木部》)

按:“杲”与“杳”,一明一冥,一表日出明亮,一表日落幽暗。“杲”段注云:“日在木上,旦也。”“杳”段注云:“莫为日且冥,杳则全冥矣。由莫而行地下,而至于榑桑之下也。”二者构形字素全同,只不过组合位置颠倒,而义则相反矣,可见在这儿字素的空间位置对表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日出木上,是早上的天象;日落木下,是夜晚的天象,由此引人联想到早晨与夜晚,而“明亮”与“幽暗”又是“早晨”与“夜晚”相伴生的现象,所以说“日出木上”与“日落木下”分别是“明”与“冥”的修饰限制成分。会意字从这些成分中择取了两个名词性字素“日”、“木”,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组合。

4.3.4所表形容词=性状体现者的组合

《说文》中属于这种取象—表词模式的会意字有57个,约占表形容词会意字总数的21.84%。

前面我们说过,本类取象—表词模式缺省会意字所表形容词的性状的描写部分而仅剩下性状的体现者的组合。这些以名词性性状体现者为核心的字素组合,通过多个字素在数量、位置或者其他组合方面的特征来间接暗示会意字所表的形容词。

根据参构字素之间的意义组合关系,可以将它们首先分成两大类:并列式和偏正式。

4.3.4.1性状体现者为并列式组合关系的

这是指表形容词会意字的参构字素之间关系平等、不分主次的组合形式。一般为表示性状体现者的名词性字素组合而成。它包括同素组合和异素组合两种形式。

(1)同素组合

指表性状体现者的相同字素的组合方式。它们通过构形字素在数量、置向等方面的组合特征来暗示会意字所表形容词的意义。根据字素置向的同异,这类组合可分为同向和异向两类。

A同向组合

同向组合的多个名词性字素可以表示某些事物的数量众多。如:

品,眾庶也。从三口。(《说文·品部》)

按:“品”意为众多。如《易·乾》:“品物流行。”从三口,林义光《文源》卷六:“口象物形。”以众物罗列表众多义。

森,木多皃。从林从木。讀若曾參之參。(《说文·林部》)

按:王筠据玄应《一切经音义》改为“多木长皃也”,并注:“言多者,三木也;言长者,木出林上也。”这里不仅有性状体现者“木”数量上的关系(三木),而且有三木在空间排列上的特征(木出林上)。

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说文·多部》)

按:许言“夕”指“月”;王国维谓“多从二肉”转引自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第七。;林义光《文源》卷六:“口象物形,衺之为夕,……多,象物之多。”所释不一,然皆为名物之多。

同向组合的多个名词性字素也可表示多个名物表现出来的特点。如:

羴,羊臭也。从三羊。(《说文·羴部》)

按:段注:“臭者,气之通于鼻者也。羊多则气羴,故从三羊。”这是以群羊发出的气味特征来表词。

虤,虎怒也。从二虎。(《说文·虤部》)

按:段注:“此与‘,两犬相齧也’同意。”山无二王,二虎相争,必怒也。此以虎之习性特征来表词。

按:段注:“本者,蔓也;末者,瓜也。蔓一而瓜多,则本微弱矣。”又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瓜根弱而实奇大,故二瓜为,会意也。”此以瓜在生长时的形貌特征来表词。

兔,疾也。从三兔。闕。(《说文·兔部》)

猋,犬走皃。从三犬。(《说文·犬部》)

按:“”下段注云:“兔善走,三之则更疾矣。”“猋”下段注云:“引申为凡走之偁。”又《字汇·犬部》:“猋,犬疾走貌。”兔、犬均为善走之物,故以其行动特征来表词。

鱻,新魚精也。从三魚。不變魚。(《说文·魚部》)

按:徐锴曰:“三,众也。众而不变,是鱻也。”鱼为鲜物,以众鱼示其新鲜。

B异向组合

“异向”指字素相同而置向不同。这类会意字的置向常常在表意中起着关键作用。如:

歰,不滑也。从四止。(《说文·止部》)

按:以四止(趾)两两相抵示不滑之义。

癶,足剌癶也。从止、。(《说文·癶部》)

按: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两足相背不顺,故剌癶也。”饶炯《部首订》:“剌癶,古语,谓足动止不自由,形容其行不前皃也。”以两足相背示行而不顺之义(即后世俗语之“趔巴”)。

尼,從後近之。从尸,匕聲。(《说文·尸部》)

按:林义光《文源》卷六:“匕,人之反文,尸亦人字。象二人相昵形,实昵之本字。”以二人相近示亲近、亲昵之义。

(2)异素组合

指表性状体现者的不同字素的组合方式。这些名词性字素之间是并列平等的关系。它们大多共同表示某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

喜,樂也。从壴从口。(《说文·壴部》)

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闻乐则乐,故从壴;乐形于譚笑,故从口。”“喜”表快乐、喜悦。喜悦发于外,则形之于鼓乐;现于身,则表现于口吻。

明,古文朙,从日。(《说文·朙部》)

按:《说文·朙部》:“朙,照也。”“明”以“日”、“月”二天体表示其发光的属性——光明。

炅,見也。从火、日。(《说文·火部》)

按:段玉裁注:“此篆义不可知,《广韵》作‘光也’,似近之。”桂馥《义证》:“见也者,当为‘光’。”杨树达《文字形义学》:“人类昼受光于日,夜取光于火,故炅训光而字从日从火。”“日”、“火”分别为昼、夜的发光体,故以之表明亮义。

心,愁也。从心从頁。(《说文·心部》)

按: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心形于颜面,故从頁。”忧愁发于心而形于颜,故“心”、“頁”并列。

不过,这类字中也有少数分别用不同的字素表示某个形容词意义的不同侧面,如:

叡,深明也。通也。从从目,从谷省。(《说文·部》)

按:林义光《文源》卷八:“从壑省,从目。壑中极目所及,故为深明为通。”“壑”言其深,“目”言其明,合而言之,则为“深明”也。

4.3.4.2性状体现者为偏正式组合关系的

这是指表形容词会意字的参构字素之间关系不平等,有主有次的组合形式。它们属于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而其总体仍是名词性的,表示会意字所表形容词的性状体现者。它对性状的说明描写不是显性的,而是隐含于名词性字素的组合关系之中,是通过这种组合关系推理得出的。如:

信,誠也。从人从言。會意。(《说文·言部》)

按:“信”表诚实、诚信义。其构形字素“人”与“言”的关系是偏正关系人之言。依当时的文化观念,人之言应当是诚信的,故以“人”、“言”的组合暗示出诚信义。裘锡圭指出:“现代学者大多数认为‘信’本是从‘言’‘人’声的形声字(唐兰先生认为从‘人’‘言’声)。”见《文字学概要》,99页。笔者认为,即使此说成立,也不能否定“人”、“言”之间会意关系的存在。

雙,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说文·雔部》)

按:《说文·雔部》:“雔,雙鳥也。”名词。“又”(手)与“雔”是偏正关系,指手中之雔。“雙”以手中所持的二隹表成双成对之义。

員,籀文从鼎。(《说文·員部》)

按:“”为“員”的籀文。林义光《文源》卷四:“从口从鼎,实‘圓’之本字。,鼎口也,鼎口圆象。”以鼎之口表圆义。

仁,親也。从人从二。(《说文·人部》)

按:“仁”表示对人亲善、仁爱义。徐铉曰:“仁者兼愛,故从二。”仁爱是古代社会所崇尚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以“二”、“人”表示。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模式1是表形容词会意字的标准模式,也是应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其所构会意字占到《说文》表形容词会意字总数的近一半就说明了这一点。模式2和模式3是对模式1的变形,是在模式1的基础上缺省部分义界成分而形成的,当然它们对“性状”或“性状体现者”的描写都是以字素组合的方式进行的,这是对模式1相应成分的复杂化处理。

(2)性状成分是对所表形容词进行直接描写的部分。它在模式1、2中都作为会意字的构形成分;模式3虽然缺省了有形的字素直接表示性状成分,但它却通过性状体现者特定的组合方式曲折地暗示出所表形容词的性状特征。在模式1、2中,性状成分的表现方式是大同之中有小异。相同的是它们都有所表形容词的同质概念和修饰限制概念两种表现形式,而且修饰限制概念的能产性要大大超过同质概念;相异的是由于两种模式中充当性状描写成分的字素数量不同,模式1中通常由一个字素充当(也有少数例外),模式2则主要由两个甚至多个字素充任,这就造成模式2的性状描写方式较模式1更为复杂。模式1的性状描写由同质概念承担的,同质概念大多是会意字所表形容词的上位概念(如“皣”中的“白”、“媄”中的“美”),也有的是会意字所表形容词的同位概念(如“堅”中的“臤”、“憙”中的“喜”);性状描写由修饰限制概念承担的,一般从性状的修饰限制成分中选取与所描写的性状关系密切的形容词(如“美”中的“大”)、动词(如“盲”中的“亡”)或名词(如“利”中的“禾”)来担当。模式2的性状描写纯粹由性状的组合来完成,其中既有会意字所表形容词的同质概念之间的组合、修饰限制概念之间的组合,也有同质概念(含正反同质概念)与修饰限制概念或判断性概念之间的组合。

(3)形容词所描写的性状是表现事物的性状,性状与其体现者密不可分。上表描写的形容词取象—表词的三种模式中,1、3两种模式都将性状体现者作为会意字的构形字素,所构会意字占《说文》表形容词会意字总数的70.88%,说明它在表形容词的会意字构形字素中的出现频率还是相当高的。模式3甚至完全通过性状体现者的组合来表现形容词,可见二者联系之密切。实际上,不仅是会意字,大部分本义表形容词的形声字也是通过性状体现者来帮助它们表示其性状的(如“短”、“红”、“紫”、“暗”),甚至连表形容词的形意字(如“大”、“高”)也完全采用性状体现者来表义。所以我们说,汉民族对事物性状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体现性状的典型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这反映的是一种注重感性经验的民族思维方式。

同类推荐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 老子

    老子

    本书包括道经、德经两部分。介绍了道家学派的主要哲学思想和主张,并对其进行精要翻译。
  • 中国名匾

    中国名匾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匾额遍布神州大地。匾额既是著名建筑和风景名胜的点睛之处;风景名胜也因有了大学者,大文豪、大书法家和大政治家题写标名,而增色,而传名。匾额与名由胜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集建筑、文学、雕塑和书法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盛行不衰。
  • 美国人

    美国人

    本书讨论了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含义,其中先讨论殖民的背景和含义、美国人对自由的认识,然后讨论美国的地理背景和种族多样性,最后探讨美国民主制度的优缺点、功利主义文化的特点和危害等内容。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热门推荐
  • 绮幻三国志

    绮幻三国志

    天命不可拒,历史不可违。汉失天下,天下共逐。起死回生的帝王刘辫,在这命运交错,群雄割据的历史的洪流之中,谱写自己的人生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本书是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著,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故事优美,语言动人,故事主线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突出反映了古代人类把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某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本书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
  • 至尊巫女惑天下

    至尊巫女惑天下

    他,是不得宠的皇子,苦心经营,步步为棋,杀兄弑父,篡夺皇位。她,是传说中的巫女,冰雪聪明,风华绝代,自以为一切天衣无缝,却算漏了一个情字。她为了他,私自篡改天意,强行赋予他皇位;他为了她,背负骂名,只求生死同依·····
  • 那个星星的夜晚

    那个星星的夜晚

    她是一个看似活泼开朗内心却多愁善感的女孩。她成绩优异,性格很好,但是,她最在乎最珍贵的“友谊”却在不断地分裂。开学了,她又会遇见什么事?新来的插班生到底是谁?那个星星的夜晚,她与友谊又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敬请期待!
  • 校园狂少闯都市

    校园狂少闯都市

    少年胡磊,偶然一次得到魔魄宗宗主的附身,从此走上了一天修真长生的道路。。。校花,警花,美女明星…围绕身边,。。。却不知道魔魄宗背后隐藏的一个惊天秘密
  • 司马懿吃三国2

    司马懿吃三国2

    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公元246年,深夜,探子密奏:“回乡养病的司马懿确实新纳了一个宠妾,整日沉溺酒色,他结发老妻得知后大闹一场。老家伙不仅不听,反而大骂她‘长得丑也就罢了,还出来丢人!’这些天,他老婆儿子都绝食相逼呢。”曹爽一脸狐疑:“再探!我就不相信老狐狸会真的罢手归隐。”公元248年十二月初九,司马府内一片沉哀,药味刺鼻。病床上的司马懿脸色蜡黄,嘴角流涎,连一口粥都喝不进去了。一官吏强压住内心的狂喜,急奔进曹爽家:“大将军,大喜了!司马老儿就剩一口气,活不了几天!”
  • 秦晋乱

    秦晋乱

    前秦东晋,南北相峙,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是时也,苻坚正雄,投鞭断流,气吞万里;谢公迟暮,老当益壮,高山东卧,谈笑兵戈。陶潜恰少年,寄奴出巷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二王笔行龙,长康彰三绝,大晋主风流,点墨绘江山。翩翩君子,意气正发,大袖一拂,亦是潇洒千秋……**************本书非争霸,不以战争为主。乱,是文化之乱,这是一场关于“风流”的革命!
  • 掏宝记

    掏宝记

    韦索,韦小宝第N代子孙。四十二章经依旧,皇家宝藏依旧。因暧昧无邪获得万能淘宝系统,于是展开新的都市寻宝历程。七个老婆在前方等待,哪个是你心中的双儿?还记得刁蛮的建宁公主吗?更有成熟的龙儿。。。。七段缠绵的爱恋,多段不同的情仇。试想老鸨养母变成了婚姻招待所的好色老爸,当日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变成了???古代与现代的冲击,让你感受不一样的都市暧昧文。
  • 王宠嫡妃:邪王的狠辣毒妃

    王宠嫡妃:邪王的狠辣毒妃

    现代杀手慕筠溪莫名穿越,成了尚书府最不受宠的嫡长女,父亲算计,二娘庶妹狠毒,那又如何?斗姨娘,掌掴庶妹,照样大放光彩。他是东陵国的秦王殿下,腹黑闷骚,一纸婚书,她成了秦王的正妃,初次相遇,她就入了他的眼,江山王妃他都要,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唯恋花季

    TFboys之唯恋花季

    本书讲述了TFboys的唯美花季初恋。三个来自湖南的女孩阴差阳错进入了重庆八中,更意外遇见了红遍大江南北的三小只。是唯美的初恋,是虐心的争夺,还是心痛的背叛?敬请期待!【注:本书为虚构作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訫璇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写得不好请见谅,勿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