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0500000039

第39章 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9)

相对地,凝视的接收者在无可转换角色的同时,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性,被烙印上备受同情、等待救援,以及沉默、无法发声的永久形象。白克的《疯女十八年》白克,出生于厦门,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曾考取莫斯科大学,但因战争未能成行。抗日期间,于白崇禧之西南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负责电影戏剧宣传工作。1945年,随中电第一批接收人员来台,接收日人留下的电影器材、设备和厂房,并任重组之台影厂厂长。1956年因政治问题,离开台影,加入民营片厂的闽南语片拍摄工作,导演了包括1957年甚受欢迎的《疯女十八年》。1962年遭台湾警备总部以“海外通谍”罪名逮捕,并处以军法极刑。、劭罗辉的《旧情绵绵》劭罗辉曾赴日本东京帝国影剧学校学习,并曾拍摄台湾第一部闽南语歌仔戏电影《六才子西厢记》失败。此后继续拍摄闽南语电影,多以台湾和日本民间故事为题材。、梁哲夫的《台北发的早班车》梁哲夫,出生于广州,1950年赴香港发展,曾任粤语片导演。1957年来台拍摄闽南语片。说明了这样的现象。《疯女十八年》改编自社会新闻,叙述孤女卖身葬母,却遭养父强奸,后又卖作酒女,此后遭害,被当作疯子关入木牢十八年,表现典型传统妇女为父权社会与男性家庭价值结构所付出的无可逃避的代价。1962年颇为轰动的《旧情绵绵》讲述农村女爱上音乐教师不果,遭养父迫婚城市企业董事长。此后失志的音乐家来到城市,努力成为歌星,并救助为商不德、遭致逮捕的养父与董事长,才得与村女团圆。而1964年《台北发的早班车》讲述村女爱上来到乡村、为田园美景和村女美貌吸引的画家;但村女为替家庭还债,只身北上,沦为台北欢场中的舞女,并遭董事长强暴且被纳为妾。女主角不堪压迫,谋刺董事长而遭毁容并入狱。片尾,男女主角重逢,村女以“我若没有出来都市,也许现在我们仍在乡下过着快乐的日子”为影片主题作结。《疯女十八年》、《旧情绵绵》、《台北发的早班车》三部影片刻画了当时台湾女性的传统道德义务;并呈现了在迈向商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女性往往备受艰辛,并需要为社会流动付出重大牺牲和代价。亦即,“当奠基于固有伦理和传统道德的农业社会逐渐瓦解之际,女性多半仍然承受着既有秩序的压抑,而男性则在此新秩序形成中的演变状态,挟其在既有秩序中已经占据的优势位置,进而以更多的向上流动机会,以及拥有财富和身份,持续完成他们强势的社会地位”廖金凤:《消逝的影像:台语片的电影再现与文化认同》,远流图书公司,2001年,页160。。

同样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性,被烙上无可转换的角色;同时,也是族群和性别之外,作为现代化主要象征的,无疑则是城市。城市与农村大量地出现在闽南语电影里,并且作为对立的二元价值彼此参照、彼此对望。在辛奇的《后街人生》辛奇,台北人,曾就读于日本大学艺术科,曾担任《地方戏剧》杂志编辑,后因所导舞台剧《壁》遭指隐涉左派,避至厦门。1949年后,随国民党军队回台,此后拍摄闽南语片甚多,并在电视兴起后,投入电视节目编导工作。、吴飞剑的《康丁游台北》吴飞剑,台湾人,肄业于北京大学,从电影基层做起,历任电影摄制的各种职务,所导影片以喜剧见长。这两部对照性的电影里,城市成为农村的一个遥想对象,一个现代化、进步、富足、机会与阳性的想象客体;同时,农村也在这样的凝视中,冻结为被凝视的对象,一个被隐喻为纯朴、贫困、阴性、困境的原乡。1965年的《后街人生》讲述来到城市发展,却落魄潦倒的人们聚居于违章建筑区内,从城市的边缘观看、讽刺现代化经济社会的现实与残酷。1969年之《康丁游台北》则讲述乡下青年到台北寻人,因生活窘迫,以修伞为生,但城市的富裕与发展,使贫穷的青年充满淘金希望。虽然历经困难,但最终,青年寻得其富人父亲,光明地解决生活困境,也协助其爱慕的盲眼女孩复明。两部影片同时将农村结构化地定义成传统的、善良的、家庭的、道德的;而同时,农村也成为前现代的、无知的、守旧的和落后的符征。而作为二元对立的角色,城市则在叙事中,被建构成为现代化的、邪恶的、个人主义与资本化的、非道德与物质的意涵。城市与农村意义的互为自悖(paradox),反映了台湾社会走出农村经济,走向城市现代化的一种期待伴随焦虑、堕落和救赎的矛盾心理。城市与农村的故事,往往以火车作为连结,火车站也就成为通往现代化的一个结构化的地景象征。闽南语电影透过车站、透过月台上送行的张望,投入了位在农村与城市的人们的对望,投射出当时人们徘徊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两难心理,也映照了农村对现代化的一种难以言喻的好奇、仰慕、但又恐惧的心情。

不过,电影的城乡凝视并非仅止于叙事中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如果我们再引用观看理论(spectatorship)观看理论将电影的凝视区分为角色间的彼此凝视、中介者(电影导演)的观看以及观众的观看三种层次电影的意义透过这三个层次,逐步建构出来。意义的产生也就不在止于角色的想法或作者提供的意义,而是由三者共同作用而产生。NickBrowe,“Thespectatorinthetext:therhetoricofstagecoach,”FilmQuarterly,Vol.34,Number2(winter19751976);LauraMulvey,“visualpleasureandnarrativecinema,”FilmTheoryandcriticism,Oxford:OxfordUniv.Press,1975;TobyMiller,“TheHistoricalSpectator/Audience,”FilmandTheory:ananthology,2000;LuFeii,“Anothercinema:DarknessandLight,”ChrisBerryandLuFeii,ed.,IslandontheEdge:TaiwanNewCinemaandAfter,HongKong:HongKongUniversityPress.加以深究,可以发现,闽南语电影中城乡的凝视分析不只停在角色(乡村角色与城市角色)如何观看彼此,更牵涉到创作者的凝视位置。从创作者的位置分析,我们发现闽南语电影的导演们无论来自何方,都共同具有城市的现代化身份,他们在电影这个现代性的装置(institutionofmodernity)中,调度出一个农村与城市的对望,其过程本身,已经连结了城市观者(具备现代性、电影知识)的支配与优越性。不论影片中农村角色(通常是女性)如何凝视城市,或城市角色(通常是男性)如何凝视农村,城市与农村的意涵都是由城市者建构、诠释的。农村角色对城市的凝视仍然是城市者赋予其的凝视;农村(或前现代)角色失去观看的主体性,失去自己的语言,成为凝视的失语者。电影作为一种城市(现代性、现代化)装置,以及电影导演的观看位置,都决定了城市影院里的、或乡镇影院里的观众如何凝视这个城市者提供给农村者的凝视,一种现代化优越地位的凝视。

族群、性别、城乡在闽南语电影里有系统地建构出一种清晰的社会意象,观众凝视着这些角色,也想象着这些角色在社会中实存的意义。符码成为真实,电影中的角色透过凝视的满足与说服,成为真实社会中人们彼此认识的方法。观视过程巩固了原本不同族群的权力地位,只有在更多的否写出现后,人们视域里的想象才有重建构、重协商的机会。

最后,我们必要再检视观看中属于观众的观看。也就是当我们在半世纪之后,重新凝视这些闽南语电影,试图想象当时人们对现代化的欲望与焦虑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所身处的位置,以及这个位置所伴有的后现代的价值观念。我们应该意识到,经过半世纪的发展,我们对现代化(现代性)的欲望与焦虑已不同于以往,我们诠释闽南语电影中的现代化想象时,也与当时人们的位置不同。我们处在一个奇异的观看位置上。我们非常可能将2010年,对后奥运、后世博以及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欲望与焦虑投射在这些久远的电影身上,以致于造成权宜、时宜的诠释。这样,我们似乎绕了一个圈。我们仿佛是五六十年代的闽南语电影,以一个陌生人(农村)的身份凝视着一个新的现代化(城市)时代。只是,当时的电影是空间的异人,而我们却是一个时间的他者。

闽南语电影的发展与台湾现代化变迁有高度喻义关系。盛行于五六十年代的闽南语电影封存了当时社会迈向现代化、城市化、人际疏离化与家庭空洞化时,农村对城市、传统对现代、家庭对个人、男性对女性、被视主体对客体间,彼此的权力主张与欲望想象。这样,我们看见了闽南语电影所映照出的台湾现代化过程中,人们那种既盼望又畏惧、既瞻前又顾后的复杂心态。

参考书目

中文部份︰

中国时报1995《台湾:战后五十年》

白秀雄、李建兴、黄维宪、吴森源等1985《现代社会学》,台北︰五南

台湾民报1925〈尊重殖民地的国民性就不是同化主义了〉,《台湾民报》,1925,2,21,页1

台湾省政府主计处1995《台湾省统计年报》

台湾省政府民政厅1965《台湾省户籍统计要览1963—1964》

1966《台湾省户籍统计月报》

1967《台湾省户籍统计月报》

行政院内政部1972《台湾地区六十年户籍人口统计报告》

吴佩慈译1996,Aumont,J.&Marie,M,《当代电影分析方法论》,台北:远流,页168—169

邱坤良1997《台湾戏剧与文化变迁》台北︰台原

林采韵2007〈邓雨贤大稻埕行进曲终于现声〉中国时报,2007.06.22

林钟雄1993《台湾经济发展40年》,台北︰自立晚报社

施如芳1997《歌仔戏电影研究》,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芳明2003《后殖民及其外》,台北︰麦田出版社

陈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现代性与台湾史观》,台北︰麦田出版社

陈飞宝2008《台湾电影史话》修订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陈嘉明2001《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

莫光华1996《台湾歌仔戏论文辑录》,台北︰台湾省地方戏剧协进会

国家电影资料馆1994a《台语片时代》

1994b《电影岁月纵横谈》

张小虹1996《欲望新地图》台北︰联合文学

彭怀恩1992《台湾政治变迁40年》台北︰自立

黄仁1994《悲情台语片》,台北︰万象

黄瑞祺2000《现代与后现代》,高雄︰复文

叶龙彦1994《光复初期台湾电影史》,台北︰国家电影资料馆

1999《春花梦露:正宗台语片兴衰录》,台北︰博扬文化

电影欣赏1991〈台语片片目〉,第九卷第五期

1992〈剪接一段台湾电影史〉,第十卷第二期

1993〈台湾电影、语言、创作和时代︰「王哥柳哥游台湾」座谈会〉,11卷1期

1995〈「台影」五十年系列之一〉,16卷1期

董高志2004《离群索居现代人:思考蔡明亮电影中的现代性》,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

廖金凤2001《消逝的影像:台语片的电影再现与文化认同》,台北︰远流

邓泰超(2009)《邓雨贤生平考究与史料更正》,台湾科技大学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刘绍堂编1986《民国大事日志》,台北︰传记文学

卢非易1992〈王哥柳哥重游台湾〉,《中国时报》,1992,7,19,人间副刊版

1994a《台湾电影研究与文献出版概况》,台北︰新闻局

1994b《台湾送检影片暨短片片目:1949—1994》,台北︰新闻局

1994c《台湾电影纪事初稿》,台北︰新闻局

1998《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北︰远流

英文部分

Albarran,AlanB.1995「Specialissueontheoryandmediaeconomics」TheJournalofMediaEconomics8,2,p.1

Allen,RobertC.&Gomery,Douglas1985FilmHistory:theoryandpracticeN.Y.:AlfredA.Knopf

Amsden,AliceH.1979「Taiwan"seconomichistory」ModernChina5,3,pp.341—380

Anderson,Benedict1983ImaginedCommunities:reflectionsontheoriginandspreadofnationalismLondon:Verso

BhabhaHomik.ed.,1990NationandNarrationNY:Rougledge.

Branigan,Edward,1984PointofViewIntheCinema:atheoryofnarrationandsubjectivityinclassicalfilm,N.Y.:Mouton,p.10

Browne,Nick,「TheSpectatorinthetext:therhetoricofStagecoach」,FilmQuarterly,Vol.34,Number2(Winter1975—76)

Bulter,Judith1989GenderTrouble:FeminismandtheSubversionofIdentity,NY:Routledge,

Chow,Rey1995PrimitivePassions:Sexuality,EthnographyandContemporaryChineseCinema,NY:ColumbiaUniversityPress,

Cobley,Pauled.1996TheCommunicationTheoryReaderLondon:Routledge

Comolli,JeanLuc&Narboni,Jean1969「Cinema/ideology/Criticism」inFilmTheoryandCriticismed.byG.Mastetc.Oxford.:OxfordUniv.Press

同类推荐
  • 中国电影的起源

    中国电影的起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课外雅致生活-凡高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凡高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世界艺术5000年

    世界艺术5000年

    本书采用故事性的体例,将代表世界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艺术大师和艺术珍品娓娓道来,在增加辅助栏目的同时开辟专栏进行体例上的创新。400多幅精美图片和注重文化与艺术有机融合的装帧设计将《世界艺术5000年》打造成一座雕梁画栋的世界艺术博物馆,让读者直面艺术,与艺术亲密接触。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在电影院遇见弗洛伊德:在电影里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在电影院遇见弗洛伊德:在电影里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李孟潮所著的《在电影院遇见弗洛伊德(在电影里找回真实的自己)》由国内资深心理医生李孟潮对经典电影的评析汇集而成。语言诙谐幽默、辛辣尖锐、思想深刻,直击人心。作者从精神分析入手,评析近年来50多部热门的经典电影。通过层层剖析电影中人物心理,带读者看懂电影所表达的深意时,深入反思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思考人性及生命价值。《在电影院遇见弗洛伊德(在电影里找回真实的自己)》所涉及的电影主要有:《大话西游》《盗梦空间》《黑客帝国》《疯狂的石头》《霸王别姬》《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立春》《集结号》《东方不败》《孔子》《美国丽人》《色?戒》《肖申克的救赎》《风月俏佳人》《公民凯恩》等。
热门推荐
  • 问沉浮

    问沉浮

    天无边,地无涯,无尽苍茫,日月星转不停歇,花开花落几时休。沉浮之间,时代更迭,世事变幻,道尽世间沧桑。怅望天地,问世间谁主沉浮。
  • 娶妻之我为自己代言

    娶妻之我为自己代言

    追女神、追富家小姐、追官家千金,许多男人都把这样的女人当做自己一生的追求。我不是。我娶了一个丑小鸭。当然,我也只是一只癞蛤蟆罢了。丑小鸭与癞蛤蟆的幸福,没有豪门恩怨,没有身不由己,只是一些轻松闲散的——快乐人生。
  • 萧闫都市行

    萧闫都市行

    萧峰为了宋辽两国人民能够止戈换来和平,偶然的机遇穿越到了现代寻找天下太平之法,认识了一个因为一粒诺氟沙星胶囊而扬名的医生闫亿,他也是处处受着现代人的排挤,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两个难兄难弟最后都会有怎样的境遇呢,本书一一做了幻想解答。大侠萧峰,神医闫亿两个分别来自古代和现代文明下的人物最后的命运又将如何?
  • 低碳真相

    低碳真相

    为什么低碳突然之间受到明星热捧,成为白领追求的时尚?为什么低碳会成为全世界的热点,世界各国为低碳争得不可开交?为什么低碳会引发各种争议,实现低碳之路这么难?
  • 霸天刀客

    霸天刀客

    一个烟斗,让一个人的命运像烟一样虚幻,看不清未来。又像烟草一样的永远存在。吸入肺里的味道,不会只有烟的辛辣,更多的是,刀锋过后的悲哀。
  • 科技之父

    科技之父

    从解决城市雾霾开始,韩凌阳推出的每一款黑科技产品都在改变世界,引领未来。“21世纪最伟大的科技之父,Mr.韩!”——《时代周刊》
  • 黑执事之新约

    黑执事之新约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吞噬,一对年轻的父母在临死前与一只饥饿的恶魔签订契约。保护我们的女儿晓玲开心的长大,我们愿意将灵魂献给你。甲方:王XX李XX乙方:恶魔威廉.T
  • 辞玺瓷徙

    辞玺瓷徙

    结婚前不过见了三面,韩玺和苏瓷就结了婚,十二月严冬,鹅毛大雪,政要皆至。苏瓷对韩玺说:“韩玺,不要骗我,我害怕别人骗我。”韩玺说:“平平,我会对你负责。”结婚半年,他对她千般万般好,她以为上天真的这么眷顾她。她丢了拘束,一点一点依赖上他。后来坏事一件一件发生,她的父亲病重,公司破产,她和骆连川的事情让韩玺知道的一清二楚。再后来她看到他的丈夫亲吻另一个女人。她说:“韩玺,你还是骗了我。”“这一切,都是你做的?”“不是我,还会是谁呢。”“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不去和别人结婚...为什么不和蒋曼秋结婚...”她已泣不成声。“因为你身上有我想得到的东西,当然,现在没有了。想报复我?没有机会了,十点的飞机,去加拿大安安心心度过你的下半生。”他亲自押送她去机场,看着她进安检的时候,他总以为心里的难受是出于愧疚。“韩大,苏瓷的飞机,失事了。”手里温润的瓷杯子落在地上,变成碎片。哈,总归不是无情到底。某年某月,韩玺站在大街上,想着自己老婆怎么就没有守时的时候。等到凌晨四点,有刚玩了一晚上的年轻人吵闹着路过。他总归是失去了他的平平。
  • 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清代战

    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清代战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7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
  • 梦美易碎

    梦美易碎

    她,二十一世纪的少女,因为一次不知所以的情况下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唐家大小姐。但在这个时代里,怎么可能有和平和安宁。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背叛、杀戮,她还会保持着原本的那颗心吗?面对冷酷无情且只对她一个人温柔的杜霆锋,她只能说一句: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会偿还今生欠你的情。面对玩世不恭的夏凌风,因为吵闹两颗心渐渐靠拢。当一切默然回守,面对仇恨,她只能把爱深深的埋藏在心底。她绝情的说出这句话,只希望他能离她远远的,这样才能避免他受到伤害: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所以能成为传奇,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祝英台,真爱也只能上演一次,所以论不到我。……我想和你发展一段不一样的爱情,超越它之后的爱情,我会守着你,让你成为最幸福的人。当一切的结束,何去何从她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