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1700000017

第17章 学人研究(17)

还值得注意的是,支克坚先生在这里所强调的,对时代要求的响应,必须是“以非常‘个性化’的方式”。这本身就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一个总结。在第二代学者成长的年代,是从根本上否认学术个性化的,这些年学界似乎又走到另一个极端,文学与文学研究成为纯粹个人的事情。如何认识学术研究的个人性与社会性的关系,就成为这一代学人首先必须解决的,并会不断面对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支先生在他最后公开发表的论文《论革命文学的理论遗产》(文载《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期)里对此作出了很好的总结:“个人性质的精神活动中,体现着社会的性质”,“须知不赞成以文艺为个人的事业不等于就可用个性化方式响应时代对这一代学者的要求109以否定文艺作为精神活动的个人的性质;反过来,以文艺为个人的事业,不等于你那个精神活动就没有社会性质”,这个原则当然也适合于文学研究。因此,支克坚先生所提出的“以非常‘个性化’的方式,响应时代对这一代学者的要求”

的命题,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学术研究的个人性质与社会性质的辩证统一的认识基础上的,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内容的。

我感兴趣,并要追问的是,支克坚先生本人是以怎样的“个性化”方式去回应时代对自己的召唤与要求的,他因此在第二代学者中取得了怎样的特殊地位,作出了怎样独特的贡献。我于是注意到,他的这一命题是在评价樊骏先生的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论集》时提出的,这大概不是偶然的。在我看来,在第二代学人中,樊骏先生和支克坚先生都是以理论素养、兴趣和能力见长的,因此,他们的著述都显示了较高的理论品格和理论含量。而理论性不强,恰恰是我们这个学科的一个重要弱点。虽然近二十年我们学界也不断掀起理论热与方法热,但除个别学者确有理论建树外,读许多学者的理论论述和研究著作常有食洋不化或空泛不实的感觉,像樊骏先生和支克坚先生这样把他们所坚守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研究的实际结合得如此之好的,理论品格与历史品格相统一的,却并不多见。因此,我常常将他们二位的著作放在一起,以为是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独特风景的。

当然,他们之间似乎也有所分工。如支克坚先生所指出的,樊骏先生更注重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在全面、系统总结第一代前辈学者的学术道路、历史经验和对学科发展现状的及时总结上,下了很大工夫,因而对整个学科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这除了樊骏先生本人的素质、兴趣以外,也和他所处的学术中心位置直接相关。支克坚先生则始终在西北边陲,默默地产生着他的影响。但他仍是胸有全局的,因此,他对樊骏的许多现代文学研究的战略思想是独有会心,并有自己的创造性发挥的。本文一再引述的《我们的学科需要这样的志士仁人》,是我所看到的迄今为止,对樊骏先生的学术思想的阐述最为到位的一篇力作。这里仅说一点。支克坚先生十分重视与强调樊骏先生关于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两个基本思想:一是要实现“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一个根本性变化,将原本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的学科,变成独立的、真正具有学术性质的学科”,并完成“从单纯的文学批评向综合的历史研究的转化”;同时,又要坚持“和新的时代相结合”。支克坚先生说,这是他们第二代学者的一个“共识”,其实也110中国现代文学史论是他们共同的努力方向和共同贡献。在我看来,这也是支克坚先生的现代文学研究所要坚持的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科学性和现代文学学科的“历史研究”

性质,一是坚持“和新的时代结合”,为今天的文学和学术发展提供历史和理论资源。

而支克坚先生的关注,是更为具体的:在这样的学科转变过程中,像自己这一代学者究竟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定位:“看起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门学科中,打旗子,引领风骚,不是第二代学者的事情”,这一代人应该和可能做的,是“起到某种桥梁的作用”。———这确实有些类似于鲁迅所说的“历史中间物”。支先生并且具体描述说:“它就是一座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运用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或者说社会的历史的观点和方法,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史观,通向现代化文学史观的桥梁。”这一论述,在我看来,可能存在着将所谓“现代化文学史观”理想化之嫌,未必完全符合支先生的认识;但我更看重的是他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知道,第二代学者曾深受新民主主义文学史观,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影响,并一度发展到完全否认所谓“旧民主主义文学”,以及庸俗社会学的极端,对由此造成的研究局限性,支克坚先生曾作过许多深刻、中肯的反思。而现在,支先生所提出的问题是,经过了这样的彻底的批判以后,能不能从中剥离出合理的因素,在他看来,我们不能将孩子和脏水一起泼出,“真正科学的态度,正确的做法,不是简单地否定和抛弃它们,而是恢复它们的本来面目,原有的品格”。我想,他的这一思想,至今还未失去其启示意义。

如果说樊骏先生个人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老舍小说的研究;那么,支克坚的学术主要贡献,是现代思潮史的研究,而他的主要关注点,又集中于对“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两种思潮”的研究,他的代表作《周扬论》、《冯雪峰论》,都是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而他后期发表的论文也依然是《论革命文学的理论遗产》和《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在昨天和今天》(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1期),可见他的关注是一以贯之的。这是以他的一个基本学术判断为基础的:五四民主主义传统有两条路,一条转向社会主义,一条转向自由主义,它们都继承了五四传统,却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两种文学和思潮及其相互补充与冲突,构成了新文学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根本问题。

因此,在他看来,“弄清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比较的实质,是我们认识中国用个性化方式响应时代对这一代学者的要求111现代诸多文学和文化现象的钥匙”。

我注意到,支先生对这两大文学与思潮的研究有两个特点。首先有明确的当代指向;因此,他的问题意识是:“革命文学运动,包括社会主义文学运动,究竟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理论遗产?进入新时期,它还有将会继续起作用的东西吗?其意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中国的自由主义文学在“今天”的发展和命运究竟如何,可能存在哪些陷阱?另一方面,他更重视的,是理论经验的总结。

记得解志熙在充分地肯定了支先生的反思的深刻性及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的历史态度”的同时,又对这样的反思所蕴涵的“理想主义的历史设想”有所担忧。(参看《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矛盾的反思思维》,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2期)志熙的担心可能有他的道理;不过,在我的理解里,支克坚先生对曾经存在的在诸如“文艺与政治关系”这些问题认识上的局限的反思,并非是要以今天的认识或自己的理想来苛求历史的当事人,而是着眼于理论思维经验的总结,而这样的总括的意义又是指向当代的,因为在他看来,像“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这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命题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存在,需要继续探讨的。也就是说,像支克坚这样的有着理论兴趣的学者,他们并不满足于作一个历史的叙述者,他们不仅要像解志熙说的那样,讲清楚“历史现象的实际到底是什么样的?”和“为什么历史恰恰是这样的?”(在这两方面,支先生的研究,都是做得很出色的),还要求自己从理论上对历史作出“有深度的总结”,其目的是要“经过自己的途径,用自己的方式,‘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修养’”,以此参与当代思想文化建设。(《我们的学科需要这样的志士仁人》)这样的总结,对他们自身的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支克坚先生正是因此为自己在现实的思想、文化、文学生活中的立场、态度,找到了历史的依据。因此,他对历史的反思,不仅包含了对自我曾经有过的历史迷误的反省,更有对某些基本文学和研究立场、观点经过反思后的坚守。我从支先生最后几篇文章中,就看到了他的四大坚守:坚守“现代文学和社会变革的密切联系”的文学传统,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学观、历史观”,坚守“社会的历史的分析”的研究方法,坚守“历史感与现实感相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在提出这样的坚守的同时,支克坚先生又提醒自己与后人:坚守绝不意味着“再把自己封闭起来,应当科学地吸取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包括认识历史和社会的一切成果,人类认识人112中国现代文学史论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包括认识文艺的规律的一切成果”(《论革命文学的理论遗产》);坚守什么,是一种个人的选择,它既是区别于其他选择,又是以尊重不同于己的选择为前提的,因此,“最重要的,就是不再搞‘定于一’,不再指望吃掉别一方,当然也不追求双方融合。它乃是一种思考,一种探索,关于社会、关于历史、关于文艺的思考与探索”(《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在昨天和今天》)。在我看来,这些都可以视为支克坚这位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坚守到最后的老学者、老战士,留给我们的遗言和一个永远的探索者、思考者的形象。我们将永远怀念他,历史也不会忘记他。

2009年5月8—10日

用个性化方式响应时代对这一代学者的要求

同类推荐
  •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本书精挑细选了五千年来文学发展成就的典范,并配以插图,内容包括: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辽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和近现代文学。
  •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本书分为五大块:亲亲·宝贝,亲情·呼唤,乡音·乡情,爱人·朋友,断片·私语。作者用质朴的语言,以散文、生活随笔的方式,回忆并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叙了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故事,以及从中获得的感动和感悟。愿书中展现的这些美好、感动和喜悦,让我们在平淡流年里相拥温暖。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猛虎与蔷薇,前者阳刚,后者阴柔。阴阳两极,刚柔相摩,是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提笔写一个“人”,一撇一捺,左右均衡,人才可以在天地间站稳。作者取材于日常生活所感所思,文字精美,思绪淡然。其内容横跨中西两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古典融合现代的特色,可谓当代《枕草子》。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热门推荐
  • 无敌囧囧妻

    无敌囧囧妻

    ———————简介暂无————————————
  • 重生神域

    重生神域

    属于玩家的繁华时代悄然凋零,智谋无双的人物、技巧顶尖的天才以及勇猛强悍的战士都一一逝去,所有的呐喊、不屈、热血,都没有冲出这个虚拟世界的屏障。叶道拼死一搏,死亡之后,重回神域初始。你说这个只是个游戏?你是在开玩笑么——
  • 娇娇小魔妃:我的夫君是和尚

    娇娇小魔妃:我的夫君是和尚

    我相信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总有一天,他会身披黄金甲,脚踏七彩祥云,在万众瞩目时出现,娶我。这句话,让很多姑娘唏嘘感动。但江绯只觉得,自己是一个屠龙公主,总有一天,她会身负大刀,手执铁链,豪气万千地出现在被恶龙猥亵的王子面前,一路披荆斩棘,救王子于水火之中,之后两人陷入情网、没羞没躁。但……王子,你怎么就变成了和尚呢?江绯看着她的王子殿下终日拿着经书,研究着鬼画符似的典藏,心中的怨气越来越盛,这些劳什子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好看的啊!老天,求放过!现在屠了王子殿下来不来得及?
  • 亚蒂斯战记:双子星

    亚蒂斯战记:双子星

    两个来自地球的天才少年,分别拥有着地球上两位主神的力量。胜似兄弟的二人在不同的国度中闪耀着各自的光芒。强大的实力!打破亚蒂斯常规的修炼法则,一个是手握百万雄兵的霸主,一个是拥有着逆天实力的战神!突破附着境界,向着更高更神秘的实力攀登。可全大陆只有少数人知道,在他们二人的背后,有着一个个更加恐怖的“影子”,在光明历史中,他们被称为“鬼”……
  • 滥情皇帝:侦探皇后

    滥情皇帝:侦探皇后

    苍龙帝五官精美妖孽,是个邪佞之人,二年的独宠,他为她杀了上万人,焚烧了一座城,待她真正爱上他时,将她掳出宫丢到军营做军妓的是他……狂肆的夜受辱,她从棺中爬出,缩在墙角,精神崩溃……本书讲女主与皇帝几兄弟那点破事。一朝入宫,俩番为后,最终与爱她的相守。女人要嫁爱你的男人,不能让你爱的男人让你痛苦。
  • 武炼七星

    武炼七星

    古星大陆,强者为尊,强大的修炼者能够御空飞行,遨游天外,翻手是云,覆手是雨,排山倒海,无所不能。阴谷出生的楚天圣,携七星魂灯开始了修炼之路。七星大法,高等星辰之力,霸绝天下的气势。且看楚天圣如何在各大天才中一飞冲天,踏破虚空,炼就至高霸主。
  • 时空黑洞

    时空黑洞

    这是神奇的三叶草下一本书,《时空黑洞》,神奇的三叶草里第25章后,钢铁三叶草吧暗影魔龙王打败后,暗影魔龙大怒,他失去了最好的一个武将,所以他把我们全部吸进了时空黑洞。他自己也跳进去了,国王莱恩、皇家守卫还有等等人都没被吸进来,国王莱恩把皇家守卫的皇家卫士蛋投了下去,还有精灵队长蛋也投了下去,这两只蛋可以帮助他们。
  • 差一点我将错过完美的你

    差一点我将错过完美的你

    “”喂喂喂,大哥,那不是你的初恋情人嘛!上去打个招呼嘛,不过她好像不认识你哎!”是她吗?她真的回来了吗?他望着她的身影,回想起他们的曾经……
  • 米虫难为

    米虫难为

    她本是米虫一名,不料继母步步紧逼,为了不一及笄就被嫁出去,她只得奋力自保。收拾完虎视眈眈的继母,又有新情况。呃,这位师兄,请不要目不转睛的盯着我看。还有这位毒舌兄,请离我的丫鬟远点。新人新作,请给点收藏~~~
  • 笑傲争锋路

    笑傲争锋路

    天玄大世界,祖域为峰,四大至尊域横贯其中。芸芸众生,命运谁敢掌控,倘若天道不公,岂能怪我武道争锋。“天上地下,强者为霸”,少年陈宇因一玉、一塔、一眼、一人踏上一条武道巅峰之路。九段破空,破空而立,脱生死,转轮回,穿梭时空,逆乱阴阳,最终重塑乾坤。激情一切,尽在《笑傲争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