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1900000023

第23章 章门弟子与近代伦理思想变迁(5)

《人的文学》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傅斯年当时便表示:“近来看见《新青年》五卷六号里一篇文章,叫做《人的文学》,我真佩服到极点了。”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新潮》第1卷第5号,1919年5月1日。罗家伦也肯定说:“今后的新文学,应该是周作人所说的‘人的文学’。”罗家伦:《什么是文学?》,《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1日。陈独秀对此同样十分欣赏,他随即致信周作人夸奖说:“大著《人的文学》做得极好。”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下册,第407页。时至30年代,朱自清仍称赞它发出了“时代的声音”,朱自清:《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2页。郑振铎也说它“奠定了新文学的建设基础”。郑振铎:《创刊词》,《文学季刊》创刊号,1934年1月。至于新文学运动的发起者之一胡适,更是高度评价了此文,认为它是“当时关于改革文学内容的一篇最重要的宣言”,是“一篇最平实,最伟大的宣言”,并且说:“《新青年》的一班朋友在当年提倡这种淡薄平实的‘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也颇能引起一班青年男女向上的热情,造成一个可以称为‘个人解放’的时代”。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导言》,《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257—258页。

此外,20年代发生的两场风波也反映了章门弟子对个人自由的不懈追求。1922年春,非宗教同盟运动骤然兴起,不少知名人士都表示支持,赞成废除基督教,但章门弟子则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1922年3月31日,由周作人领衔,钱玄同、沈兼士、沈士远、马裕藻等人同署,在《晨报》上公开发表了《主张信教自由宣言》,其中写道:“我们认为人们的信仰,应当有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人的干涉,除去法律的制裁以外。……我们因此对于现在非基督教非宗教同盟运动表示反对。”由于章门弟子在当时拥有极大的号召力,这篇宣言发表之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陈独秀随即致函批评周作人,而周作人则在回复陈独秀信中反驳说,“先生对于我们正当的私人言论反对,不特不蒙加以容许,反对恶声见报,……这不能不说是对于个人思想自由的压迫的起头了”,并指出,“思想自由的压迫不必一定要用政府的力,人民用了多数的力来干涉少数的异己者也是压迫”。张菊香主编:《周作人年谱》,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对于周作人的这封信,沈兼士、马裕藻表示“实获我心”沈兼士、马幼渔:《致周作人》,《钱玄同文集》第6卷,第77页。。与此同时,钱玄同也致函周作人说:“我近来觉得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真是唯一要义。……我们以后,不要再用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的态度来作‘’之相了。”钱玄同:《致周作人》,《钱玄同文集》第6卷,第74—75页。平心而论,在这场“主张信教自由宣言”风波中,一方面,周作人、钱玄同等人虽未能完全感悟到非宗教同盟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必然性,但另一方面,他们坚守个性主义立场,维护个人信仰自由,无疑是值得称道的。

另外一起风波便是著名的女师大风潮。1924年初,许寿裳辞去女师大校长一职,由杨荫榆继任。而杨氏上任伊始,就采取独断专横的家长作风和封建顽固的守旧思想管制学生,设立了舍监来监视她们言行,“见一封信,便疑心是情书;闻一声笑,以为是怀春了;只要男人来访,就是情夫无疑;为什么上公园呢,总该是赴密约”,鲁迅:《寡妇主义》,《鲁迅全集》第1卷,第265页。严重干涉了学生的个人自由。面临这种状况,同学们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奋起“驱杨”,掀起了轰动一时的女师大风潮。在这场风潮中,早期章门弟子坚决站在同学们一边,他们除了分别撰文尖锐揭露杨荫榆的丑恶行径之外,还于1925年5月27日,联名发表了《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向社会各界澄清事实,说明学潮真相,公开表示对学生正义斗争的支持。在这份宣言中,署名者包括周树人、周作人、马裕藻、沈尹默、钱玄同、沈兼士、李泰棻等七人,其中多数是章门弟子,以至于当时陈源便非议说:“我们常常听说女师大的风潮,有在北京教育界占最大势力的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动”。陈源:《粉刷茅厕》,《现代评论》第1卷第25期,1925年5月30日。而据周作人诠释,这里所谓“某籍”指的即是浙籍,“某系”指的就是北大国文系,因为这几位章门弟子都是浙江籍,而且都任教于北大国文系。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下册,第415页。客观看来,陈源所指固然符合事实,但在这场风潮中,鲁迅等章门弟子出于维护学生个人自由的初衷,群起反对杨荫榆,这是无可非议的。其实早在1909年冬,鲁迅、许寿裳、朱希祖等章门弟子便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发起了驱逐道学监督夏震武的“木瓜之役”。章门弟子与近代教育风潮之关系,于此亦可见一斑。

总之,无论是从章门弟子的言论,还是从他们在这两场风波中的表现来看,他们都始终倡导个性解放、主张个人自由,充分地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这一奋斗宗旨。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129页。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人类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4页。从这个意义上说,章门弟子对个人自由的积极维护,无疑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历史观,反映了他们对封建专制的深刻批判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美好憧憬。

在此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新文化派对个人主义的认识也日益深化。郁达夫在总结“中国新文学内容变革的历程”时就说,在“发见了个人”之后,“接着便是世界潮流的尽量的吸收,结果又发见了社会”。郁达夫:《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第10页。揆诸史实,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陈独秀即明确提出了“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口号,陈独秀:《新青年》,《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第186页。并且说:“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陈独秀:《人生真义》,《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第347页。李大钊也指明:“人类的进化,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李大钊:《阶级竞争与互助》,《李大钊文集》下册,第16页。这一时期,甚至胡适也在文章中写道:“十八世纪的新宗教信条是自由、平等、博爱。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新宗教信条是社会主义。”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文存》三集,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8页。由此可见,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迅速传播,新文化派逐渐将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地结合起来,在提倡个性解放的同时也注重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摒弃了原先单纯鼓吹个人自由容易带来的利己主义与无政府主义流弊。

章门弟子也及时地把握到这一思潮的变动趋势。鲁迅即曾表示:“其实,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了然,因为其中本有着许多矛盾,教我自己说,或者是‘人道主义’与‘个人的无治主义’的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鲁迅:《致许广平》,《鲁迅景宋通信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9页。此处所谓的“人道主义”,指的就是对民族、国家、社会的一种责任感,这显然说明他也从“个人的发现”发展到“发现了社会”。后来,他更是进一步反思说:“最初,文学革命者的要求是个性的解放,他们以为只要扫荡了旧的成法,剩下来的便是原来的人,好的社会了,于是就遇到保守家们的迫害与陷害。大约十年之后,阶级意识觉醒了起来,前进的作家,就都成了革命文学家。”鲁迅:《〈草鞋脚〉小引》,《鲁迅全集》第6卷,第20页。今天看来,鲁迅的这段回顾不仅是他自己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章门弟子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

同类推荐
  • 浪漫要学法国人

    浪漫要学法国人

    本书主要从法国的美食、服装用品、文化、艺术等方面介绍了法国人浪漫的生活、工作方式。
  • 难忘的沽河人

    难忘的沽河人

    朋友,你若足踏胶东,就能叫你吃之不尽的享受,就能叫你产生走之不舍的心情。胶东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呀!上有天宫,下有胶东的美称呀!真是不愧为之。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中国回族金石录

    中国回族金石录

    《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所收录的碑记和匾额楹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回族的发展演变和主要特点,从而为研究和编写中国回族通史、回族伊斯兰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参阅资料。然而,分布于全国而未收录进《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的回族碑记还有很多,我们希望各省、市、自治区古籍办和热心人士继续收集、整理这方面材料,为在21世纪初推出《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的续编而共同努力。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热门推荐
  • 世界科技五千年

    世界科技五千年

    总的来说,罗马人更注重实用技术,而希腊人更注重科学理论。科学史家一般认为罗马时代的科学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从此,西方的科学发展从辉煌的希腊时代跌进了中世纪的低谷。而在漫长的中古时代,对世界科技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 惊悚短篇鬼故事

    惊悚短篇鬼故事

    这里有许多短篇的鬼故事,富有灵异色彩,可以看出人心险恶,值得观看。
  • 月痕之异世缘

    月痕之异世缘

    异世的时空中,他能改变着人的一生,也能毁掉不属于他的一切,算天,算地,算别人,到头来才明白算的是自己,心里的他就像命运给他留下的伏线,又是那般的无奈!不经意地来到古代的他,更是卷入了家族中的竞争,不过却收获了许多财富,也有着迥异的兄弟,还有他那宿世的情缘,身逢乱世的他,又该如何选择,心又将归向何处?
  • 悲欢叹

    悲欢叹

    她,穿越而来,却穿越至动荡的战国时期,沦为燕国一位侍女。她,倾城之貌,却不自喜,只怕红颜多薄命。他,历史上的暴虐君主,却对她说,偌大咸阳宫,唯有她真心以对。然而,终有一日,他对她说,不要再见。何种痛,要用再也不见来抚平;什么伤,要以再也不见来忘却。只是,真的再也不见,就能了却一切吗?ps:每天中午12点更新,新人新坑,撒泼打滚求收藏,求票票.
  • 大荒之倾城之恋

    大荒之倾城之恋

    传说,世间有恶灵,附人体而生。恶灵夺人心智,障人耳目。身怀恶灵之人,所闻所见皆如梦如幻,难辨真假。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合情合理,又好像都不合情合理。除非得遇善灵,入其体内抗衡恶灵,再遇恶灵之邪,摄入体内,最后再受到善灵之正的帮助,方能得以解脱。在恶灵得以解脱以后,或还能开启神秘的龙纹印,打开上古的神秘力量之源,成为至高无上的超级强者......玄幻—悬疑—剑气—武魂—属性—功法—秘籍—恶灵—善灵—奇遇本书读者交流群:无忧城(397627068)
  • 大陆圣者

    大陆圣者

    御道仙人遗下的四部绝学宝典,乃是当时之人相互争夺的秘籍,不曾想,在四部绝学宝典中却暗藏阴谋,御道之争实则为南北派系间的均衡。转世之身将会如何改变大陆的局面,混乱还在继续,斗争远未停止,谁才是这片大陆的真正圣者?
  • 花千骨之倾于君心似我心

    花千骨之倾于君心似我心

    上一世的爱恨情仇,恩怨干戈,都随着她的死去,已然不见踪影。而这一世,一切尘缘也将随着她的转世再次掀起。
  • 天启凡尘

    天启凡尘

    天灾纪元,各族战火不断,生灵涂炭,伏尸千里。仇视、嫉恨、爱慕、留恋、恐惧、思念,无数情绪颜色交织在浮世绘。且看龙血少年如何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热血书写人生。
  • tfboys爱只因你的存在

    tfboys爱只因你的存在

    十年之前,你身影小小惹人怜。笑颜浅浅,目光潋滟,此般清澈的少年。你说,你在等十年的坚持。他们笑你,笑你太幼稚。十年之后,你盘旋世界各城市。日光映眼,眉梢间,流动着岁月的影子。你笑,笑彼此十年前的样子。而当年的那些人,又在哪呢?
  • 泣血之歌

    泣血之歌

    或许我的一生早已注定,等我拔出了那把刀,命运的齿轮就已经开始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