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5600000045

第45章 附录(2)

在创作《雷雨》之前,我只是间接读过一点马克思主义的书。当时,我根本不想研究理论的东西,也没有注意其他哲学思想之类的问题。最早,读过李大钊同志写的《庶民的胜利》,他的文章也不甚懂得,我只知道劳动者是好的,靠劳动吃饭是好的。也知道马克思,但是怎样才叫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实在不明白。记得上学时,曾经读过《资本论》,拿起来读第一页,读不懂就放下了。但那时对眼前的社会印象是太深刻了,非常厌恶那个社会,觉得那个社会是不会长久的。我有着许多痛苦,许多苦闷,也不知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难以言传的激愤。记得我父亲对我说:“你整天皱着眉,成天搞些什么名堂,你哪里来这么多苦恼,你这样一个小孩子!”我有一阵子不大爱玩,也不爱说话,我就是对整个社会不满意。跟他们说也没有用处。有时我和父亲谈起这些事,就谈崩了。我父亲有一套固执的思想,他说:“你不要光想改造这个社会。”他也认为这个社会是不好的,但是他只劝我说:“凭着你的良心去做事。”可是,我觉得这个社会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我亲自听过的,看过的,亲自经历的,那么多令人愤懑的坏人坏事,使我感到这个社会非改变不可。我写《雷雨》时,已经清楚地感觉到这个社会是不会长久的。我心中有的是愤恨和不平,这大概就是通常说的正义感和是非感吧!

我当时有一种感觉,好像是东撞西撞,在寻找着生活的道路。人究竟该怎么活着?总不应该白白活着吧,应该活出一点道理来吧!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我是想过的。我曾经找过民主,也就是资产阶级民主,譬如林肯,我就佩服过。甚至对基督教、天主教,我都想在里边找出一条路来。但是,我终于知道这些全部都是假的。我不像有的作家能够早些有机会接近一些人,获得一种信仰,信奉一种思想。所以,在我的青年时代总是有一种瞎撞的感觉。我的那些正义感是从哪儿来的呢?这是读了五四运动之后的新书,读鲁迅和茅盾的作品,读郭沫若的作品,使我受到了教育。觉得要写作就要像他们那样,做点好事。但怎么叫好事,也没有十分明确的奋斗目标。我大概就是属于那种追求进步、追求正义而并不明白“进步”、“正义”的内容究竟是什么的知识分子!

共产党人,我也接触过的。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和我同年级的一位同学,名叫管亚强。我们俩住同屋,当时,他就是CY,搞地下工作。我看他每天都很忙,闹罢课,外出活动。但是,我们很少谈思想问题。偶尔,他也说:“你老是死啃书本有什么用?”恐怕他当学生也是为了隐蔽身份。我记得学校开大会,他就敢于当面指责校长张伯苓,问他为什么不允许学生罢课。自然,最影响我的人是一个南开中学同学,四川人,名叫郭中鉴。他个子不高,瘦瘦的,黑黑的。功课、品行全班第一,我们举他当班长。他沉默寡言,说话行事诚挚恳切。听说,一天,他忽然在校外被特务抓起来了。从此再也见不着他。和我比较近的同学说,他就是个共产党员,在军阀的牢狱里他始终不屈;在法庭上,他奔上前愤怒地把手铐向法官击去!在1927年北伐时被军阀枪毙了。他使我永远难忘,到现在还忘不了他那沉默中的英气。还有,1936年,我到南京国立剧专工作,认识了张道藩的一位秘书。他常跟我说:“现在常谈社会主义,可是你要分清不同的社会主义,德国的纳粹党也讲‘社会主义’,你要分清楚。”他还说:“你现在写东西不讲明阶级,至少也要讲明阶层啊。”我还记得,他在操场上为我一个人低声唱了一首歌,唱完还问我:“这首歌好听不好听?”我说:“好听。”他告诉我:“这就是《国际歌》。”那时,南京白色恐怖比较厉害,他常到我家里来,骂张道藩。据说他是个地下党员。这些人对我都是有影响的。

我没有参加过“左联”。“左联”最活跃的时候,我正在清华读书。像蒋光慈、胡也频这些人物是了不起的革命作家,那些左翼作家写的作品,我也读过一些,有革命热情,写得很动人。但使我敬佩,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是徐特立同志。两次见到他,都是听他讲演。1937年在长沙,几千人听他讲话,他讲的是抗日的大道理。我从来不愿去找什么人,却在一大清早特意跑到徐特立的住处去访问。不巧,他早已外出了,看见他的一个小卫兵。小家伙只有十四五岁。我们谈起来。他说他为徐老打水洗脸,搞点杂务。他说徐老对他很好,还教他识字,他们俩睡在一张床上,他非常爱徐老。这给我印象深刻极了。共产党是真正讲平等的,至今我还记得这个小卫兵的面庞。在《蜕变》里,我写梁专员的那个卫兵就是纪念他的。我还给他起了名字叫朱强林。我记得我曾找剧专校长余上沅说,能不能把徐特立先生请到学校来讲一讲。他说,好啊,好啊!我那时也很糊涂,余上沅是应付我,他怎么能请共产党人来讲演呢!这时,我还接触了许多朋友,像张天翼同志等。从抗战开始,我同共产党人接触越来越多了。1938年,在重庆见到周恩来总理,谈得就更深了,周总理是十分直率的,他给我多年的教育和帮助,是我终生难忘的。

为什么我不去参加国民党呢?蒋介石这个人我看不下去,国民党那套腐败残暴的行为我非常反感。我在《蜕变》里就是写国民党的黑暗腐败,但是,写的范围狭窄了。国民党不是不拉我。1938年我到重庆,顾毓琇就跑到我家里来,他当时是教育部次长。他是以清华同学,也是以剧作家的身份和我交往的。他进门后,闲谈了半天。临行,走到门口,他忽然掏出一份国民党表格。我说:“你拿这个干什么?”我是没有料想到的,太突然了,我变得严肃起来。他只好笑着说:“留给你看看嘛!”我还记得有一次在校长余上沅家吃饭,他的亲戚曾问我:“你怎么会那么喜欢共产党?”我说,“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共产党!”我并不是有什么明确的政治理想。我爱国,我希望人民能过好的生活,希望国家富强,我对黑暗的反动的东西,对坏事情深恶痛绝。至于中国社会究竟会变成个什么样子?我也想得不具体。有时,我想读点马列的书,也读了一些小册子。我记得读《工资、价格和利润》,读起来很费劲,当时苦于找不到人给辅导讲解。

我的思想发生较大变化,是1947年初从美国回来以后。这时由于和党的联系更多了,对党夺取全国胜利的信心是更加坚定了,中国的唯一出路是要靠共产党了。在美国访问期间,我对美国那种资产阶级民主文明感到不是那么回事情,那种社会制度是没有前途的。国民党驻美大使和领事的那些官僚作风确实是讨厌之极。闻一多先生之死,更使我内心痛苦。我想念自己的祖国,我回来了。我觉得国民党是彻底腐烂了。不是我个人如何如何,早些年党已在不断地耐心教育我,觉得我还要求进步,是个进步人士吧,所以帮助我、指导我。1948年底,离开上海到解放区的前夕,我到一个戏剧界老朋友的家里谈了整整一个夜晚,也不知哪里来的这么多话。我说:“人活着是很不容易的事,活着就要做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都不要离开上海,形势就要变化了,将来是大有可为的。”我同一位熟识的京戏演员谈话,就讲得更清楚了。我劝她不要离开上海到什么地方去。我说:“那是死路一条。你是个穷苦出身的京剧艺术家,共产党对你会欢迎的。”当时,上海谣言很多,什么共产党“共产共妻”啦,搞得人们挺害怕。我劝她不要相信这些谣言,不要听信任何人的胡说。她留下来了。当解放军攻打上海时,她还在唱戏。

要说稍稍懂得一些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道理,还是在读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和其他一些马列的书之后,不过这是全国解放之后的事了。介绍我仔细读《国家与革命》的,是遭“四人帮”残酷迫害的“三家邨”撰稿人之一的廖沫沙同志。解放初,他是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我写《雷雨》的时候很年青。那时不怕人说,不怕人批评,没有那么多顾虑,也没有想到一定要达到一个什么社会效果,甚至连主题也没有预先想到它。

说起《雷雨》,我总是提起我的老朋友巴金。我和他认识已有五十年了。他76岁,我71岁。我是21岁时认识他的。那时,他的《家》已经出版了,是很有名气的作家了,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他现在还像从前那样平易近人,我是非常尊敬他的。我尊敬的不只是他的文章,他的为人种种,他的性格是更值得敬佩的。他的作品很多,一部《巴金文集》是他一生勤恳写作的劳绩。近年来,我出国访问,得知他的《寒夜》在国外非常出名,我最近又读了。他写得真实极了,把知识分子的苦恼都写出来了。他的文章越写越好了。似乎他写起来很容易,很流畅,他用的都是很普通的字,完全是白描的手法,像《老残游记》中的白描。几笔便勾勒出一副令人神往的风景、环境,几笔便刻画出生动、深刻的人物。巴金把很深的感情渗透在文章里面。他心中充满了热情。他的激情不是冲击你,而是渗透你,一直渗透到你的心中。他的感情像水似的流动在文章里,是那么自然,那么亲切。他对读者说话永远像对亲近的朋友说话一样。

有人说,《雷雨》表现了作者宿命论的思想,这是不对的。宿命论,或者说是“天意”,周朴园也许有这种思想,这是不奇怪的。一些大资本家,甚至大军阀到了晚年,荣华富贵享受尽了,杀人杀够了,就想皈依宗教。生和死,对人来说是逃避不了的问题,人到晚年,更容易想到它。宗教最迷惑人的地方,也是它最紧要之处就是制造出一套东西,叫你相信人可以不死,叫你永远不死,这是最厉害的。它编出一些道理,让你相信能到极乐世界去,到天堂去。信到入迷的时候,觉得人死了也快活。生死问题,唯物论者、共产党人能够得到正确解决,越是到了晚年,越是拼命抓紧工作。周朴园,我只是写他吃素,没写他信佛,后来他成为天主教徒了。旧本《雷雨》的序幕和尾声写得不好,周朴园衰老了,后悔了,挺可怜的,进了天主教堂了。其他人物,有的疯了,有的痴了。这样,把周朴园也写得不坏了。这种写法是抄了外国的坏东西,外国剧本有这样一种写法。但是,周朴园产生“天意”这类思想却不奇怪。像五四运动时,打倒卖国贼,除了曹汝霖、章宗祥,还有一个陆宗舆。后来,他就搞了很多钱,跑到瑞士做神甫去了。据说,大军阀张宗昌有段时间也是迷信过宗教的。在《雷雨》所写的那样一个特定环境中,某些人物有天意的想法是自然的。鲁妈相信天命就更自然了。穷苦人受了一生一世的苦,想不通,相信天命,从中得到安慰和解脱,是经常有的。不能认为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就是作家的思想,不能说祥林嫂的思想就是鲁迅的思想!

也有人说我曾经受到春秋时老子思想的影响,那可能指的是我在《日出》前面引用了老子《道德经》里的话。对于老子的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一套,我也是很糊涂的,我读得不多,可以说毫无研究。《日出》引的老子那段话只是借用来概括主题,但不是全部的概括,因为后边还引了一大堆《圣经》上的话。全部引语放在前面,也想起到代替“序”的作用。那时我不想写序。我的一个总的想法,就是对那个社会非起来造反、非把它推倒不可,一切都要重新来过。我又不知道该怎么来推翻它。但是要有人,这批人就是劳动者,可又说不清楚是无产阶级。

关于《道德经》上的那段话:“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关于“天之道”,我那时的理解就是应该有的道理,或者说是应该如此的道理。就好像张弓射物,举高了就放低些,低了就举高些。“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了,恰恰相反,它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我是把“天之道”和“人之道”看成是对立的,由此提出贫富之别和贫富对立的问题。但是,我的全部想法还不在这里。我的想法是要毁掉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当时不敢直接说出来写出来,就用了一大串《圣经》上的话。过去,我曾经提醒人们要按照我排列的顺序读那些引自《圣经》的段落。开始,我是要人们惊醒起来。你看这个社会,有些人就是那么贪婪恶毒、荒淫无耻,这是个“不合理的”,“不义的”,“该死的”黑暗世界。然后就说,你看那天“天也无光”,你看那大地上是“空虚混沌”,非要惩罚、毁掉这个社会不可了。那时,我已懂得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是伟大的,受了左派的影响,也受了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就说,不劳动者不得食,“若有人不肯工作,就不可吃饭”。接着,我呼唤团结,还说“我”就是世界的光,跟着“我”就是光明,跟着“我”就能得救。最后一条,是说我们终于看见了一片新天地,整个天地都变了。但是,剧本结尾是陈白露死了,其他一些人物也死了。不是“日出”了,是“完蛋”了。我要说的话都在这个“序”中了。写《日出》的时候,我苦恼极了,不敢讲得那么清楚。国民党的统治很厉害,如果写国民党完蛋了,就通不过。然而,这本老账要算清:你们这个社会将要毁灭,必须重新建立新秩序。审查老爷“枭鸟”的眼睛总在盯住你的。我引用的是《圣经》上的话,你没法驳我。我从《圣经》的《旧约》中,引了不少的段落,他们抓不住把柄。至于老子的话,这些人大概从来没有听到过。

我为什么这么引用《圣经》?我曾经教过一段《圣经》文学,那是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其实我对《圣经》文学懂得不多,但其中有不少非常漂亮的文章和故事。我接触《圣经》是比较早的,小时候常到教堂去。究竟是个什么道理,我自己也莫名其妙。人究竟该怎么活着?为什么活着?应该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那时候去教堂,也是在探索解决这些问题吧?当时我是有闲工夫的。我觉得宗教挺有意思,但对佛教不感兴趣,大约它太出世了。我曾经跟我父亲念过一段佛经,念不进去。对于宗教,我有些好奇心。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我对巴赫的宗教音乐也有过接触。我读了托尔斯泰的《复活》,就非常想看看复活节是怎么回事,也想看看大弥撒的仪式。

同类推荐
  • 生命中那串摇曳的风铃:当代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生命中那串摇曳的风铃:当代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品读如此经典的美文,你收获的将不只是心灵的震颤,更多的是提升人生的境界,以及对生命内涵的深切体晤。每一处饱含情感的文字,都能激发你灵感的火花,带给你心灵的顿悟,让你感受震撼的力量。让智慧滋润成长的每一个足迹。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素怀诗草

    素怀诗草

    我与高升同志相识已经多年。最初,他给我的感觉是气质儒雅、为人谦和,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感到他勤于思考干事练达。近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才思敏锐、心存高远,大气荡然。这部《素怀诗草》小诗集,是他发自心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知感悟。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从政从经的体会、对当代人情世故的诠释,也有对世事国事家事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讴歌和赞叹,表达了对祖国、对事业、对家乡及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 风过的快乐

    风过的快乐

    我们所享用的快乐常常赁于忧愁,快乐地振翅飞升,却又必须负载痛苦的铠甲。但是,我们仍然愿意以快乐慰藉自己,让快乐成为人生的一个亮点,哪怕它即时、简单,稍纵即逝,无论它涉及爱情、艺术,还是涉及财富、地位。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
热门推荐
  • 放浪天堂..more

    放浪天堂..more

    生命应该是自由的以舒展蓬勃的姿态觉醒爱可以拯救平庸琐碎的生活。
  • 穿越之不良丫鬟

    穿越之不良丫鬟

    穿得不错,进了大户人家。虽然是个小丫鬟,好歹也能温饱。其他的么……如玉公子真不少,只可惜浓妆艳抹彩衣娇嗔,一个个的居然都是这庄里的“夫人”?那么庄主大人啊,您老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有这么重的口味啊!。
  • TFboys之你若成风

    TFboys之你若成风

    也许执着的爱一个人会没有结果,也许曾经牢牢抓紧的手也会放开,也许过多的想念也只能成为回忆,但依然要爱,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如果错过就是一辈子。我,爱,你。可是,你爱我吗?
  • 邪武霸君

    邪武霸君

    天生废物的他,却拥有世上罕见的火体之身!一次机缘下,成功开启身体密码!从此修炼事半功倍!阴谋诡计那又怎样,照样称霸一方;敌人再强那又怎样,照样揉虐捏碎!且看王川如何逆天改命,成就宏图霸业……
  • 武魄——传说

    武魄——传说

    这个作家很懒,没有留下作品介绍......
  • 恐怖荒野

    恐怖荒野

    他从坟墓之中醒来,世界分成了阴阳两半儿,那些声音说我们会永远活在诅咒里,恐怖和死亡时刻伴随左右,这是一场死亡恐惧和杀戮的盛宴,渐渐地,你会发现,你分不清自己是人是鬼,在荒野里无限轮回。按照读者的反馈更新,速度每天8000-12000,根据人气爆发,不设限,不太监,鼓励是最大动力源。谢谢
  • 王者争锋

    王者争锋

    我心目中的她是女神。高贵而冰冷的她从不正眼看别人。可是你们谁都想不到,她是我的合租室友!
  • 枭雄的末路

    枭雄的末路

    我不是枭雄,没有狠毒的心肠,也不是英雄,舍己为人只是放屁。我只是一个小人物,自然不会翻云覆雨,只求活得自在!使我与身边亲人兄弟,倶得逍遥!若有阻挡,必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枭雄来了,也要送你到末路!!
  • 度千秋

    度千秋

    她出生卑微,却不甘平庸,她给自己取名为千秋,只祈望这一世能活得轰轰烈烈,千秋万岁后的荣与辱,谁人也不会知晓。结发,束胸,即使是女子,亦能闯出一片天!
  • 烟尘孤星曲

    烟尘孤星曲

    即将十五岁的时候,他成了孤儿。道长说他是孤星,天煞孤星。他不信,可是道长死了。庙堂,江湖,修真界……正邪,佛道,争端启……他为亲朋复仇,向巅峰登顶,他想说:“道长,你算错了。”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