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700000014

第14章 表演系高材生李渊 (2)

王薄率众占据长白山之后,全国各地的民众迅速跟进,一时间造反者遍地开花,特别是山东地区尤甚。隋朝末期,山东是造反的源头,这一地区人民造反积极性最高,声势最为浩大。在隋末总共的一百三十六次起义中,山东占了三十多起,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影响比较大的起义,除王薄领导的起义外,还有张金称、刘霸道、窦建德、刘黑闼、郝孝德、孙宣雅、孙安祖、孟海公等领导的义军。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山东人民喜欢造反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这个业余爱好,而是没心没肺的杨广欺山东太甚了。杨广对山东总是特别“关照”,营建东都洛阳,开挖大运河,杨广下诏征调了大量的山东民工进行无偿劳动,饿死、累死、病死的民众不计其数。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发生罕见的水灾,洪水淹没了大部分郡县。第二年,走了洪水又来了干旱,全境疫病流行,家家缺衣少食,路上饿殍遍地。

面对满目疮痍,杨广不但不闻不问,反而变本加厉,将山东作为征伐高丽的桥头堡和人力、物力供应基地,在这里增置军府,征兵、养马、造船、运粮。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一切和打仗有关的东西都和山东有关。攻打高丽需要战船,杨广命令在东莱海边日夜不停地赶造船只。工匠由于长时间站在水中工作,许多人腰部以下溃烂生蛆。一个大活人,身上竟然蛆虫翻滚,这是多么残酷和可怕的景象!可是,如果能保住性命的话,即使是那些身体生蛆的人也高呼幸运,因为三百艘战船造完后,生还者只有二分之一。相对于生命的完整,蛆虫在躯体上咬点儿肉喝点儿血,那种不屑真的就跟蛆虫的个头儿一样,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在那个只有死亡不死、君王良心阉割的年代,即便今天不死,这次不死,谁能保证明天和下次,腰上生蛆的“幸运大奖”还会落到你的身上吗?

看完了以上这些,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山东是隋朝的“造反之母”了。

山东之所以比其他地方“倒霉”,是因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便利的海上交通。它上连河北、中连河南、直达涿郡,对进攻东端的高丽来说,这里是最好的战略物资中转站,离前线不远不近,具有弹性很大的战略纵深,而且濒临渤海,水师可从渤海湾直接起航,直扑平壤。

种瓜不一定得瓜,因为有可能瓜还是苗儿的时候就夭折了;种豆不一定得豆,因为有可能瘪塌的豆荚里空空如也。但种下一粒罪恶,收获到的一定是十倍、百倍的反罪恶。杨广就是一个长期播种罪恶的顶级恶霸。他在山东种下了太多的令人发指的罪恶,不得不反的山东人最终点燃了起义的烈火,并将火势吹向全国。

公元613年以前,民众反抗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等地区。但自这年六月杨玄感率军反隋后,造反风潮迅速扩大到江南、岭南、关中、淮南等地,完成了由点到面的重要转变。

杨玄感造反虽然没有成功,但因其身份、地位的极度特殊,对普通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冲击。这一点《资治通鉴》也有记载。杨广在辽东前线听说杨玄感造反后,震动不小。他担心杨玄感会形成气候,急召亲信大臣苏威商议办法,明白人苏威斩钉截铁地说:“玄感粗疏,必无所虑。但恐因此成乱阶耳。”那意思是说,杨玄感为人粗疏,不必为他谋反而担忧,但是,如果其他重量级人物都纷纷效仿他发难,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可见,杨玄感造反的结果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杨玄感之后,民众造反更是如雨后春笋,齐刷刷往外冒。大家都是一个心理:尚书贵族都反得,我反不得?这和中国“造反之父”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一脉相承。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造反军天不怕,地不怕,不管谁的奶酪都敢动。

公元614年,杨广三征高丽回军时,志得意满地从涿郡赶往洛阳,在经过邯郸时,竟然遭到了杨公卿农民军的袭击,抢去了杨广四十多匹心爱的御马!这太不可思议了,八千个农民军居然就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跟御驾亲征的大军玩儿打砸抢,这也太拿皇帝不当干部了。

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倒?当造反军已经牛到敢和国家总舵主面对面掰手腕时,这个国家绝对是已经病入膏肓,寿终正寝只是早晚的事儿了。史籍形容隋末农民造反形势时常用到两个词组:群贼蜂起、多如猬毛。

这两个词用得很有意味,里面藏着两种动物:蜂和刺猬。两者体型都很袖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身上带刺。

对杨广来说,造反者就是一个个刺儿头,在他不以为意的时候,一次次刺得他遍体鳞伤,如鲠在喉。

公元615年,河北、山西一带的民变已经呈炸锅状态,到处是沸水流淌,造反者跟田径比赛似的,你追我赶,此起彼伏。河北上谷(今河北易县)的魏刀儿、王须拔以及在龙门(今山西河津)起事的毋端儿的造反军团都超过了十万人,声势很大。

看着北方满地撒欢儿的造反者,杨广已做不到像以前一样目中无贼了,他倒不是担心造反者会对他的政权构成威胁,而是怕这些人影响他旅游的雅兴。因为他已经决定在这年八月再次北上边境地区旅行,所以必须尽快派一个得力大员去那里稳定局势。

李渊自上次装病成功后一直在弘化郡低调低调再低调,夹着尾巴为官做人,生怕皇帝表弟找自己的麻烦。杨广很快就打消了对他的怀疑,又将他召回宫廷继续担任原职卫尉少卿。公元615年,杨广终于被造反的农民军逼得坐不住了,他想找一个靠得住的将领去北方“剿匪”。可是,一扳指头才发现,身边能独当一面的狠人屈指可数。李浑、董纯和鱼俱罗被自己斩了,吐万绪气死了,杨义臣、樊子盖、张须陀等一帮心狠手辣的角色都在各地一线充当扑灭造反之火的消防队员呢。

“打虎亲兄弟”。想来想去,杨广觉得表哥李渊是合适人选。李渊在地方、中央都干过,熟悉大隋国情,带过兵、扛过枪、射过孔雀、运过粮,最关键的是他妈和自己妈是亲姐妹。身为皇帝的杨广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他怀疑你的时候,血亲的危险指数最高,但他需要你的时候,又会大打亲情牌。他和李渊进行了一次提拔前的组织谈话,说了一通诸如“我很看好你的哟”之类的激励言辞后,任命李渊为河东、山西抚慰大使,立刻北上“缉捕群盗”。杨广的算盘小九九拨得噼里啪啦响,他希望李渊为他荡平那些总在他卧榻之旁舞刀弄枪的一班如狼似虎的造反军。可是,他没想到,自己放走的才是一只真正的老虎。两年后,这只一直匍匐瞌睡的猛虎在他还健在的时候就张口咬掉了他的政治权玺,拥立自己儿子的儿子为帝,让孙子跳级接了爷爷的班。

李渊这次担任的抚慰大使是个实权职务,军政大权一肩挑。他不但可以调动征发河东地区的所有军队,而且对这一地区的官员有任命、罢黜的权力,拥有了这两项权力,在山西地区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哥了。

别看李渊脸长得像个老太婆,但人不可貌相,用兵打仗、沙场厮杀绝对是行家里手。他赴任不久就在龙门和毋端儿领导的农民军进行了一场激战。龙门位于现在的山西省河津市,“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隋唐时期,这一地区的农民起义的头领名叫毋端儿,他在这一带攻掠郡县,影响广泛,聚集起了十几万人的队伍。

这年四月,李渊率领部分军队临时驻扎在龙门城,毋端儿听说后,想给这个政府军代表一个下马威,再顺便抢点儿可用的家当,于是带了好几千人马向龙门逼近。李渊得到情况后,不慌不忙地带了十几个骑兵出城迎敌。这事儿听起来跟故事里的事儿似的,人家几千人,你十几人,怎么打呀?又不是去玩儿行为艺术。可这确是历史事实,《旧唐书》里白纸黑字记得清清楚楚。从这次战斗可以看出,李渊是个胆大心细、智谋出众的文武全才,看来其最终登基为帝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必然性的。

当李渊的十几骑人马出现在毋端儿的面前时,那些农民军面面相觑。他们既惊奇又迷惑,不明白这十几个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一个劲儿地想,这些人到底是来塞牙缝的还是做诱饵的人肉包子?就在他们还在惊疑不定、猜谜的时候,神箭手李渊和他的手下“嗖嗖”放起箭来,“所射七十发,皆应弦而倒”。乖乖隆里个隆,七十发子弹结果了七十个敌人,这命中率,那是相当地可怕。这些游击队哪见过这等凶猛的阵势,吓得掉头就跑。李渊指挥城内兵马乘胜追击。这一仗,李渊俘虏了好几千人,毋端儿变成了“一锅端”。对那些俘虏来的农民军,李渊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对他们进行安抚收编。

在随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李渊带领军队在汾晋地区到处打击造反的农民军,可谓哪里有造反,哪里就有李渊,而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使得这一带造反的队伍急剧减少。李渊果然不愧为“千牛”出身,是把名副其实的“老李飞刀”,刀一出鞘就一鸣惊人。

同类推荐
  •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讲述了宋、明、清三朝,国民精神一步步衰落。赵匡胤开创的宋王朝,将中国带入“崇文抑武”的羸弱病态,缺失了在东亚范围的国际地位,三百年时间,足以对群体国民精神产生致命的打击;以武功孱弱为代价兴盛起来的文化繁荣,最终产生的是扭曲、小器的理学思想,在朱元璋开创的明王朝体制下,禁锢了国民头脑,从而造成精神上的衰落;王朝的一次次毁灭,人们的一次次麻木,中华的血性消泯日甚,当清王朝试图以游牧民族的强悍把持这个帝国时,传统文化内部的腐烂已经无可救药,再也支撑不起一个庞大臃肿的、远远落后于世界的群体。
  • 坦克王牌

    坦克王牌

    江明,字军梁,因从小拥有卓越的军事天赋,且名字发音中带有‘将军’二字,所以人送外号“将军”。江明入学黄埔修习炮兵理论,在黄埔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一次次磨难,淡定而从容的破解腹黑教官层出不穷的阴谋,最终如愿远赴德国留学。随着抗战全面爆发,江明回国请缨参战。在艰难的抗战中,江明凭借其优秀的战争素养和军事指挥才能,取得了优秀的战果。本书主要情节在历史大框架内虚构,在历史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上与历史基本不冲突,望广大书友能够喜欢。
  • 宋王

    宋王

    王者,帝王也!回到北宋,注定身居庙堂,使辽国,战西夏,固社稷,安邦国。万里山河,风云已动;臣子拜服,权倾天下!铁蹄踏燕云,挽弓射天狼,谁与争锋?且看我的帝王之路,我的江山,如诗如画!—————————————————已有二百万字完本作品《逐鹿》,请放心阅读!
  • 百战军神

    百战军神

    被穿越到北宋之初的张冉、在这个江湖内外一片混乱,人命贱如狗的乱世中,非常歹运的穿越成一介配军。他于军中有名的炮灰营中打拼崛起,一路征战,历尽艰险和磨难,不断超越自身,勘破无上天道,终成一代军神的传奇传记!
  • 步步吞天

    步步吞天

    一个小小的酒业推销员赵天,不信神,却撞见了鬼,一下子穿越到了几百年前。可是当他到了那个年代,却发现和自己所知的历史根本就不一样,且稀里糊涂的做了山匪.。。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头,看赵天是怎么力揽狂澜的!
热门推荐
  • 书法绘画(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书法绘画(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猫代

    猫代

    陈末馨十岁那年在写字楼的天台上认识了一个每晚带着黑色猫咪去吹口琴的小男孩。当她的丑陋遭到所有人的唾弃,是他把她从近乎对生活失去信心死亡的边缘重新拉了回来,这种最初美好的情感毫无动摇的保持了八年,十八岁的青春,十八岁的蜕变,家庭的变故带来的是夏小香和那个女人的成功介入。与他的再次相遇,被生活洗礼后再也不像是当初的诚挚和单纯,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感情的背叛,她又该何去何从?是不是生活从来都不曾美好过?还是,陷入了自己为自己设置的圈套,无法自拔。
  • 皇帝的专宠皇妃

    皇帝的专宠皇妃

    一个令黑道闻风丧胆的第一女杀手,因为一次任务而丧失了生命。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眼前的景象令她惊讶——自己正处于一个全是古代建筑的房间里,而自己则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我不是死了吗?为什么我现在是一个婴儿?我穿越了吗?为什么我会有以前的记忆?’一连串的问题在她的脑中浮现。慢慢的她了解了自己的身份——当朝宰相的2千金,有一位姐姐,被众人称为‘第一美女’在她7岁那年,为了自己姐姐的幸福与当朝皇帝立下5之约——5年后她进宫成为皇上的妃子她进宫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 纳兰性德词集

    纳兰性德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与蚁

    龙与蚁

    “呃!我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仪仗队领头那个背斧子的将军——是个女人。”吴鸽子转过来激动地说。车里坐着的隽黎国长公主玉剑柳回答道:“当然了。她是我妹妹!”吴鸽子仔细看看玉剑柳,玉剑柳大大的眼睛,两道剑眉,头发用一根银钗扎住,穿着隽黎的官服,英俊不凡,吴鸽子叹道:“原来如此,你们兄妹俩长得好像!”玉剑柳拔出剑指着吴鸽子道:“仔细看清楚,本大爷可也是个女人!”
  • 战魂归来

    战魂归来

    在这个奇异纷呈的世界,有一块名为战魂大陆的地方。这片好战的大陆上,每时每刻都有着一个又一个的传说诞生,也有无数的强者在战斗中死去…………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自然生存法则演绎得淋漓尽至!
  • 大明盐商

    大明盐商

    古代什么商人最有钱?当然是盐商。古代什么商人和政府联系最密切?当然是盐商。黄金白银在仓库里慢慢氧化,各色美女在豪宅大院里独守空房,哈哈看杨硕在明朝风起云涌的一生
  • 我的蜗牛壳王子

    我的蜗牛壳王子

    蜗牛无论做什么都比别人慢,但无论别人怎么嘲笑,它总会一步一步执着的、坚强的往上爬。因为它知道只要不放弃,就一定可以去到想去的地方。可就算是这样的它,也会有受伤的时候。每当这时它总会躲到壳里疗伤,再重新努力的爬。但若蜗牛没了壳呢?云尚学院的乐灵儿就是这样的一只无壳蜗牛。那这只灵儿蜗牛是会就这样勇往直前,还是找个壳再前进?而现下壳似乎又有两个。是安着天使翅膀,刻着楚陌泽三大字的美型外壳。还是长着恶魔羽翼,雕着墨谨轩大名的酷气外壳呢?
  • 兵制

    兵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隐婚盛宠:调教小萌妻

    隐婚盛宠:调教小萌妻

    她是不良学渣,他是腹黑家教,当逗比千金杠上高冷总裁时。她每天泪流满面的课程——“体力太差,持久不行,每天跟着我跑十公里。”“腰太细,韧带不好,每天练两小时瑜伽。”“书读的太少,文化不高,每天看一部岛国片。”这流氓是在教学还是调教?某女怒了,发誓要把他fire!他却把她逼到床角,暧昧舔唇,“脱了衣服,开始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