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700000018

第18章 萤火不是灯 (2)

宇文述啊宇文述,临死时还给杨广挖了一个墓坑。这一家两代人简直是前赴后继地撵着杨广害。正是他的这一不情之请将宇文化及推到了历史吧台的最前沿,一年多后,这个惊艳出笼的杀手就把杨广送上了绞刑架。

这一年对杨广来说是个实打实的灾年,他所有的结局似乎都在这一年定型。这一年,他提拔了两个将军,一个是右骁卫将军李渊,一个是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这两个将军还真都是“不负其职”的象棋高手,后来都结结实实将了他一军,一个废了他的玺,一个要了他的命。

铁打的历史流水的人。

历史是静止的,也是流动的。有人去,更有人来。那边死了五个,这边又崛起来两个:李密和窦建德。

这两个人和杜伏威一起并称隋朝农民军三巨头,就是这个“铁三角”动摇了杨隋大厦的根基,加快了隋朝灭亡的步伐。

李密和窦建德都是同一年在江湖上站稳了脚跟并开始扬名立万,可谓“同科进士”,只不过他们不是考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李密因在荥阳之战中杀死张须陀而声名鹊起,成功地奠定了其在翟让瓦岗军中的重要领导地位。窦建德也因为老领导高士达的战死而独自挑起了大梁,他礼贤下士,优待俘虏,重振军威并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将军称号。

自此开始,这两个人好比是鱼入大海、虎归山林。

李密和窦建德两人的崛起都是因为从事同一项事业:造反。

公元616年的隋朝,人民造反已呈“规模化经营”的燎原之势。全国各地漫山遍野都是称王称霸的造反军团。那时候,造反派首领似乎“官本位思想”很浓,不少人刚打下几座城池就想过把皇帝瘾,忙不迭地建元称帝。仅在发生雁门之围的公元615年和“萤火虫之夜”的616年,就批量产生了好几个“帝王”:王须拔称漫天王;王粲称迦楼罗王;操师乞称元兴王;林士弘称楚帝。

按照正统的历史观理解,这些人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山寨皇帝”。但在“正版皇帝”杨广看来,“水货”也是货,必须毫不留情地彻底剿灭。杨广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造反与反造反”中度过的,朝中所有得力将领都四处出击,镇压农民造反。唐国公李渊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脱颖而出,走上一线军区首长的红地毯的。

公元615年,山西、河北一带民变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起来造反的人像走马灯似的络绎不绝,民部尚书樊子盖奉命在这一带镇压造反运动。樊子盖这家伙是隋朝几个少有的凶狠嗜杀的魔头之一,根据他的杀人手法,取个“樊活埋”的外号一点儿都不冤枉。在处理杨玄感造反案时,他就坑埋了成千上万个无辜的良民。在山西和农民军交手时,他采取的是烧光、杀光、埋光的“三光”政策。当年活跃在汾晋地区的农民军主要是降州(今山西闻喜县)敬盘陀、柴保昌领导的几万人。樊子盖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农民军经常活动的汾河北岸村庄统统点火付之一炬。在交战中,他不留活口,只要是俘虏,一律处死。对那些自首或愿意归顺朝廷的,不分老幼全部活埋。

对一无所有的贫民来说,残酷的杀戮就像重力作用下的弹簧,压力越大,弹得越高。既然当左派是死、做右派是亡,那就只能不左不右,一竿子反到底了。樊子盖以为他的“三光”政策会把造反者清洗归零的,却没想到正是自己惨无人道的做法激起了更大的民愤,更多无家可归者源源不断地加入造反队伍。樊子盖在北方疲于奔命,按下葫芦起来瓢。他带着好几万精兵前镇后压,但对他来说,似乎只见“耕耘”,没有收获。他在,造反者也在。他的队伍没有壮大,造反者倒是扩编了不少,主观上他想天下无“贼”,客观上,“贼”却越来越多。

他很郁闷。他的主人杨广不仅郁闷,而且相当生气。杨广见他天天在北方捉贼,贼数却天天见长。由此,杨广严重怀疑樊子盖的工作能力有问题,于是撤了他的“剿匪司令”职务,将他调离北方战场,同时任命李渊为右骁卫将军、太原留守,对外防止突厥南侵,对内弹压农民起义。

李渊可比一根直肠通到底的樊子盖鬼灵精怪多了。他坐镇山西前线以后,立即摒弃单方面强硬的立场,采取“两手抓”策略。这里的“两手抓”可不是指大家耳熟能详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是指“一手抓着一尊狗头铡,一手抓着一把棒棒糖”,简化成四个字就是“恩威并施”。对待那些以造反为毕生追求的铁杆派,李留守也是四个字:格杀勿论。但对那些俘虏或自愿投降者,李渊一不残杀二不虐待三不活埋,而是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说:“愿钻铡的站左边,想领糖的排右边。”这么一来,结果可想而知,谁也没戴铁头套,谁也不想总造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站到右边,领完糖咂吧着嘴高高兴兴地回家过日子去了。

李渊以活生生的事实证明,在战场上,有时候政治手段比军事手段更有效。从这一点上看,只有两百年历史纵深的美国要好好学习参考李渊的“政治先行”的做法,别动不动就挽起袖子跟人玩儿战争,结果把自己的长袖褂玩儿成了短袖衫不算,还陷在这“克”那“汗”的泥潭里迫不得已猛泡泥巴浴。

给李渊这么穷追猛打外加分化瓦解,敬盘陀、柴保昌的造反军死的死、散的散,好几万人投降了李渊的政府军。最后,两个造反头头输得连短袖衫都没得穿,从此一蹶不振。

太原,古称晋阳,素有“三代京华,五朝别都”之誉。这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古城,在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末期就已经出现,到李渊来这里任留守时,太原就已经具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座城市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其诞生后的一千五百年里,历经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等十数个朝代。每朝每代,它都是兵家你争我夺的军事重镇。

战国初期,赵国以它作为都城。

两汉时期,晋阳是汉朝抗击匈奴的前哨阵地。

唐末,沙陀族酋长李克用以此作为大本营,与实力强大的中原巨无霸朱全忠强强对峙。

公元923年,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又以晋阳为依托,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帝,建立后唐。

“十六国”混乱时期,晋阳先后被称为“五胡”(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氐族、羝族、羌族)的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等小政权国家轮流占据。

这是一座被称为“龙潜”之地的龙城。从这里走出了大大小小的很多皇帝,以至于宋太宗赵光义在攻下太原后,咬牙切齿地下令焚毁晋阳,次年又引晋水、汾水倒灌晋阳废墟,在重建时还特意将房屋布局成“丁”字形,目的就是想破坏晋阳城所谓的“龙脉”,免得它以后又给赵宋找麻烦。

在隋朝,晋阳同样是个军事重镇,是当时全国第三大城市,地位仅次于长安和洛阳。隋文帝杨坚为防御北边突厥侵扰,在登基的第一年就封十三岁的杨广为晋王,驻守晋阳。

可以说,晋阳是杨广最初的“龙兴”之地。几年后,杨广走了。

在杨广离开太原三十年后,李渊来了。两年后,他又走了,走到了长安,挟晋阳“龙气”,搞了个皇帝当当。

当然,两年后,杨广也走了,他是去了天堂,再也没有回来。

公元616年,这个对表弟杨广是多灾多难的年份,对表哥李渊却是六六大顺。在这一年即将画上句号的最后时刻,他领到了太原留守的大印。

太原留守的任命是李渊人生中一个里程碑和分水岭。从此,李渊这只铁蝴蝶在太原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大隋便会掀起飓风。如果说李渊担任山西、河东宣慰使时只是一枚火箭,那么到太原留守时,这枚火箭已经被推上了发射场,捆绑上了动力发射系统,这时候,他已不是大隋的风筝,隋朝的回收轨道已经无法和他对接了。

任职太原后,唐国公李渊的心思起了微妙的变化。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开始生出“造反”的念头。这确实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派一个自己都想造反的人去镇压其他造反者,这比造反本身严重得多。但在一个滑稽的皇帝治理下的滑稽王朝,任何超滑稽的事情的发生都不足为奇。

李渊因为自己的封号是“唐国公”,而太原又有“唐”和“唐国”的古称(唐尧曾定都太原),所以就有了些合理的联想。《大唐创业起居注》中两次提及李渊到太原时的心情,一次是“因私喜此行,以为天授”。另一次是“帝遂私窃喜甚,而谓第二子秦王等曰:‘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

可见,当时的李渊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估计这时候,李渊除了想起四年前去世的老婆说过的“阿婆面即堂主(唐主)”的故事,还记起了十几年前一个相面者的政治预言。当时,一个名叫史世良的相面专家曾对李渊说:“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李渊听了,心里很是得意了一番。

这类看相的把戏在史书上多得数不胜数,而且还都出自正史。李渊的姨父杨坚在没发达的时候,也有个相面人咬着耳朵对他说:“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善记鄙言。”我以为此类记录皆不可信,这些花絮应该都属于无中生有。一个人的长相、骨头怎么可能和将来的人生有必然联系?如果骨头能决定人生,那鲜美的排骨就不会长在猪的身上了。假如一定要说有的话,也无非是那些看相人想凭着好口彩,向被赞者骗一把碎银子外加两个烧饼、三个馒头之类的“口彩补助”而碰巧蒙中而已。

历史也有貌似庄严的时候,所以不必无限度地唯史是尊,批评吸收才是读史之本。

但不管我们信不信,在“龙城”太原,李渊的“人主”梦想已经插上了翅膀。一年后,他就以马踏飞燕的速度占领了隋朝的首都长安,开始了马到成功的国内统一战争。

在山西的敬盘陀、柴保昌农民军红红火火的时候,河北的农民起义军首领魏刀儿的造反事业也是一路飘红。公元615年,他在上谷(今河北易县)和王须拔同时起义,很快就聚集了十余万人。公元616年,他派手下得力干将甄翟儿率军进攻太原,大败太原守军并杀死了隋将潘长文。

太原一战对隋朝廷震动很大,在这种形势下,李渊被派到了太原战场。李渊来到太原后,很快将打击目标对准甄翟儿。

同类推荐
  • 晚清幅匪当道

    晚清幅匪当道

    执戈横槊,山川城郭,听四郊野兽正横行,嗥声恶。卫家国,驱侵略,护儿女,扶老弱,急擂战鼓摇山岳,教兽兵流血灌吾田,尸满壑。穿越到晚清,面对湘淮楚军的三排线列步兵,孙化城与他的幅军反贼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迎面走去,排队枪毙才是男人的浪漫。
  • 吉庄纪事

    吉庄纪事

    《吉庄纪事》,是郭万新继《正说尉迟恭》之后撰写的又一部乡土文化力作。这是一部以吉庄群体性地域生活为描写对象的百年历史纪事,是作者在认真研究地方文献、深入吉庄生活的基础上,以口述实录形式写成的纪实文学。他以平和的心态、质朴的笔墨,再现了一个村庄真实的生活和生存记忆。本书既朴素生动,又不失为一册富有学术研究价值的读本,对所有想了解北方农村生活、了解晋北风土人情的读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它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一个塞外小村庄在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迁后的种种世象和由此所显现的各种人物,而且也可以结合学者方家对中国农村百年研究状况以及他们所持的观点进行纵横对比,不可谓其价值不高。
  • 黄永胜的一生

    黄永胜的一生

    故事记述了湖北咸宁出生的前解放军高级将领黄永胜从参加红军、抗美援朝到后来参加林彪反革命集团,最后病死于青岛,跌宕起伏的一生、
  • 话说中国——民间语言

    话说中国——民间语言

    本书对中华各个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详细介绍。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民族语言研究成果展示厅。这次展示主要是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对我国语言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归纳了我国语言的类型。下面我们将了解普通话的特点和规律,以便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 我的古代乡亲,董卓貂婵和吕布

    我的古代乡亲,董卓貂婵和吕布

    很多年来,写董卓貂婵的小说很多。本作者并没看过这些小说,猜想这些小说大都在演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本小说取材董卓貂婵家乡民间传说,依照家乡风俗人情,并参考“岷州志”,“三国志董卓传”,写出不一样的董卓貂蝉及貂婵的归宿。
热门推荐
  • 职场“钱”规则

    职场“钱”规则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名言套用在职场上便是“不想高薪的员工就不是好员工”。任何一位老板不会无缘无故给你加薪,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获得信任和常识,赢取较高的职位和高薪,你必须拥有提升和加薪的理由与筹码。拥有它,你可以蹲稳“职场马步”,信步职场,成为职场达人;拥有它,你将成为老板的“口袋人才”,提升加薪是迟早的事!!!"
  • 混迹大清的日常

    混迹大清的日常

    俗话说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然而一觉醒来变身康熙傻儿子,囧,造老子的反?嗯,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话说那些个穿越者前辈的黑科技都是怎么背下来的。诶?那什么肥皂到底是怎么做的,土法炼钢,两酸两碱谁能告诉一下是什么东东,啊喂?!等等,这个叫韦小宝的怪蜀黍怎么一副20世纪大混混的屌样;嗯,嗯?!还有一个叫马尔泰若曦的大菇凉,龇牙咧嘴的冲过来了。本王表示压力很大啊,一言不合就串戏的节奏啊。。。。
  • 全后汉文

    全后汉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材逆袭,绝世妖娆四小姐

    废材逆袭,绝世妖娆四小姐

    前世遭背叛,一朝重生,进入废材小姐的人生,为其报仇。丹药?修炼?有她在,还有何难?不过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惹到这只妖孽啊!简直是折磨自己啊!“娘子,听说你叫我妖孽?”“啊,有吗?”苏雨晴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人。“娘子,你觉得我是妖孽,那我不妖孽一下,岂不是对不住这个称呼。”那夜……第二天一早,“嘶,墨轩染你给我等着。”苏雨晴狠狠威胁?“好,娘子你今夜想让我怎么等着,尽管说。”“你,”【本文1v1,绝对宠,放心入坑】
  • 极品都市霸王

    极品都市霸王

    昔日顶级豪门子弟楚天从小家破人亡,被一代邪医收养,习武道、医学,在都市中混的风生水起。一步步解开身世之谜,面对一个个强大的敌人,他铁拳破之,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小青年,成长为纵横都市的极品霸王!霸王身边,怎么少的了各种绝色美女,热情似火的美女学姐,性感妩媚的御姐总裁,知性优雅的女明星,呆萌可爱的小萝莉,九天仙女般的豪门贵女……美女缠绕,艳福无边!这是一个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故事!
  • 阴阳师秘记

    阴阳师秘记

    树大招仙,槐树招鬼,村子里建小学,推倒了村庙,伐了几百年的老槐树,诡异的事情也来了……
  • 山村小狐妹

    山村小狐妹

    a大哥哥你不要欺负小淼好吗?什么?你受不了我身上的香味?那没法了,小妮子代表狐狸精魅惑你!
  • 盛世医妃

    盛世医妃

    她穿越前是一名私家侦探,是发现暗恋的人魏之远一个惊天秘密,不慎滚落楼梯穿越。穿越后为石兰谷神医的唯一徒弟唐雪晴,医术高明。一次绑架,她遇见了他,遇到与暗恋的他长得一样的人东方野,可是物是人非,她渐渐死心了,只想隐身在深谷中,可是命运再次把两人纠葛的一起,他会再次背叛她吗?她陷入深深的抉择中,而他却深深的爱上她,可是二世的冤孽能最终修成正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浪少的校花老婆

    流浪少的校花老婆

    天才,变成废材,被逐出师门,逆天魔体,遇到美女,异大陆征战我的使命!
  • 空穴来风:中国历史中的造谣往事

    空穴来风:中国历史中的造谣往事

    造谣无非是通过一些谎言的传播来达到造谣者的个人目的。中国古人之间的斗争就从来没有离开过谣言这一武器。谣言往往都是一个新闻,新闻的特点就是引发议论的。一些专家胡说的话也被人传播,因为“专家”被认为是“事实”的代名词。只不过有些人是为了说服别人;有些人则是为了解放自己,抒发一下心中的不愤;另外一些传谣的人纯粹就是为了说而说了,在聊天中,不知不觉地,谣言就如同精神癌症一样,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