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4800000022

第22章 华裔后代无根的尴尬

虽然我不断的给孩子灌输爱国的思想,可是孩子渐渐的对美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我所灌输的思想只是在应付,这些给了我一个不好的信号,我感觉单单依靠家庭的教育,是无法抵挡学校教育和他周围社交圈子的影响。长此以往,在美国长大,全盘接受美国教育的儿子,很可能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美国孩子,他会越来越远离我的设想,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香蕉人,与我心理的距离相差万里。最后,我们将会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美国的教育是相对优点多一些,但中国人在美国的子女在教育方面,面临着许多当地人没有的困难。美国华裔家长在一个和自己成长时迥然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抚养后代,面对的情况远比在单一文化环境中复杂得多,教育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家庭文化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冲突。其实这些华裔的孩子也很可怜,是找不到根的一群人,在孩子未成年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认识不明确。他们生活在一个与父母当年完全不同的崭新环境,他们经常产生疑问,为何自己头发不是金黄的,眼睛不是灰色的,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了疑问。

学校西式教育的燻陶,同学们的潜移默化,使他们从语言到行为,习惯都在全盘西化。而一旦回到家庭,他们又难免接触到有所不同或完全不同的语言,理念和行为。平日越是单单以英语交谈的孩子,就越容易因为身份认同与文化差异问题,出现心理及行为上的偏差,或是厌恶自己的肤色、发色,不承认自己是华人,或是觉得父母英文不好很丢脸等等。尤其在青少年时期,会出现比较强烈的叛逆。

夏老师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我,华裔儿童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尽管他们拥有黄皮肤,黑眼睛,但是因为远离祖籍国家,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经历成长,久而久之对祖籍国的文化,历史,社会现状自然会缺少了解,感到陌生。

他们两个孩子根本不说汉语,也认识很少的汉字,更不要说去写汉字了,对汉语几乎就是个文盲,开始的时候他总是对他的孩子夸夸其谈,时间长了,他也向我们透露很多关于孩子在异国教育的苦水。

夏老师当年为了孩子做了很多很多,他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虽然现在是美国公民,但他说只是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他的心永远是中国心。他在美国的家里悬挂着中国地图,过节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屋里,此外,从他给孩子起的小名就可以看出来,他到底有多爱国:长江,长城,黄河。如果再有多一点的孩子,肯定就会叫黄山,泰山。

为了孩子不忘根,他为孩子做了很多工作,耗尽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上中文学校,学习汉字,每次回国都带着孩子,争取叫孩子交往国内的小朋友。但是后来,他无可奈何的发现,这些似乎都是徒劳的。文化是一种海洋,孩子淹没在了美国文化的大海里,从根上变得不是他所期待的那类人,孩子变成了当地人,他们除了基因是中国人以外,其余的全都是美国的。

但是美国人却认为他们是中国人,因为他们的黄皮肤,黑头发。

夏老师属于在美国发展比较好的华裔科学家,拿到美国的博士学位,当上了重点大学的终身教授,这样的身份回国,也属于衣锦还乡了。所以只要一放假,夏老师的两口子就想带着孩子回国。开始的时候,他们回国的队伍是比较庞大的,全家浩浩荡荡的一起回国,开开心心的在国内呆上一段时间,很多旧相识,老朋友很羡慕他的生活。

但是后来他们却发现,孩子越大,回国就越被动,因为他们从小是在美国长大的,朋友同学都在美国,所喜欢的饮食,喜欢玩的游戏运动也是美国化的。

回到了中国,他们没有熟悉的朋友,也没有熟悉的文化氛围,国内没有任何牵扯他们的东西,在国内除了开始一段时间的新鲜劲头过去后,就归心似箭。

后来孩子们就对父母的回国抱着消极的态度,慢慢的孩子长大了,回国的只剩下夏老师老两口了,孩子们都有很多不回国的借口,随便一找就很多理由:有暑假学校,有功课,要做义务工作。每一个理由夏老师都无法拒绝。

弄得夏老师以前庞大的回国团队到后来只剩下了两个人。两口子回国后,在亲戚面前很没有面子。由于牵挂在美国的孩子,他们在国内呆的也不踏实。

我见过他的几个孩子,从外貌上看,就是夏老师的一个翻版,和夏老师从一个模子出来的,他们要是走在中国的某个大街上,很快就会消失在人群之中,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但是一开口说话就完全不一样了,我要是用汉语和他们说话,他们的反应相当的迟钝,好像很困难,因为要在大脑里去还原成英语,再想想如何回答。最后干脆我就用英语和他们说话,这样大家都省心。

在语言的沟通上都这样麻烦,经过交谈,我发现他们的思想根本和我们是两个世界,完全和我当地的美国学生一样。

也难怪,人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思想上完全被染成了美国的颜色。最后,夏老师的女儿和一个本土的美国帅哥结婚了,生活的非常幸福,彻底的完成了民族的大融合,夏老师再也不忍心叫孩子陪他一起回国了,因为孩子的根和心都在美国了。

这样的事情很普遍,很多华裔后代在青春期子女根本不和父母说话。他们自认为是美国人,但美国人认为他们是中国人。他们为不能生着一张白人脸而恨父母,嫌弃父母穷酸,不入流,不是纯正的美国人。他们中的有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挣扎于对身份的迷惑,在精神上很痛苦,两国人都不认他们。

当然他们的父母也有尴尬,父母希望能够早日入乡随俗,对子女的教育也就格外用心。但是,曾经生活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在他们身上打下深刻烙印。尽管他们也曾经努力寻求适应美国的儿童教育理念和方法,但却很难如愿。

其次,华人的子女一般是在学业上比较优秀,但在社交,组织和领导能力比较差。这和他们小时候的成长过程所受到的各种文化冲突有很大的关系。

这点我深有体会,我认识很多华裔的后代,包括夏老师的几个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习成绩不错,申请的学校都不错,但有一点就是大部分都沉默寡言。

夏老师的孩子尤其明显,只要你不和他说话,他绝对不会开口,好像有什么大事在不断的思考,去他们家做客,他也会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子里,好像外面世界的热闹,与他无关。

这和我周围的美国学生相差甚远,美国学生天生是自来熟,认识不认识,只要见面就有很多话要说。

在国内总是听说美国的学生开朗自信,来到美国教学后,发现确实如此。但这个并不代表华裔的后代在美国接受同样的教育,他们长大了也同样开朗和自信,很多华裔学生反而变得更不喜欢说话了。

同样是水果,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这句话直译的意思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好吃),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难吃),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

它的寓意说明了同样一件事物,由于环境的不同,其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对不同的事物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复制。同时,也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我们的老祖宗对这种现象早就说的入木三分了。

华裔后代接受美国的教育有着更多的困惑,在成长中面对着许多我们所容易忽视的问题,没有亲身经历的家长,无法体会出其中的艰辛,要是想叫孩子接受美国的教育,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这些事情都需要面对。

再次,美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有些问题,先不说他们的教学内容,也不说他们过多的假期,只说学生们在学校里的表现,就会叫华裔的家长头疼。

美国中学生社会问题相当严重,学生中的不良行为有,饮酒,吸烟和吸毒,怀孕,打架斗殴,结帮拉派,校园暴力。国内当新闻的事在美国根本没人当回事,因为这些事在美国早就司空见惯了。黑人之间的冲突一直不少,华裔学生遭受校园暴力的消息最近也不少见。美国中学里的吸毒很严重的。

我记得一篇报道,美国的中学生里有30%吸过大麻。平均第一次有过性生活的年龄在15,16岁。这些事情在学生中是司空见惯的。

许多华裔选择叫孩子在国内接受基础教育,上了高中或者该考大学了,才叫孩子到美国来接受高等教育。这些华裔叫孩子回国接受教育并不完全是因为美国学校里的知识太浅,而是美国校园文化中,有太多和我们传统相左的东西。

首先,在公立学校当中,美国文化中反智主义太严重,最明显的是在中小学。大家最想当的是酷小孩,学习成绩一般即可,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个性。青少年普遍更崇尚体育,而认为学习好是很傻的举动。

酷小孩是不爱学习的,如果你爱学习,大家都认为你是书呆子,嘲笑你孤立你,如果你喜欢学习,但成长环境却不好,要承受很多同辈的不认同,这样孩子会有很多困惑。处于这样的环境,即使家教再好,孩子也会反抗。

第二,在美国从小就被接触大量毒品和性。美国人,受过良好教育的基督教徒的情况好一些。但一般的市民,对性的态度远远比我们的文化传统开放。

孩子在这种文化氛围长大的,他们的父母都这么开放,对他们的影响很深。所以华裔的孩子要从小就开始抵制这些。

在美国的高中里,单身妈妈并不是什么新闻,她们没有心理负担。要在中国,这是不可思议的大事,周围的言论和父母的冷眼,会对她们今后人生留下很深的阴影。

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有同辈的压力诱惑你去尝试,孩子大量的时间都在学校里,周围交往的都是这样的孩子,这对于教育是很大的干扰。

第三,男女不平等。这点中美都有,美国文化从小就宣传女生要性感,风骚,作为女孩子在美国成长的社会氛围不利。而中国学校,尤其是重点学校的女孩子,非常清纯,富有朝气。

美国的妇女过的并不比中国妇女强多少,单身妈妈似乎更多,但美国法律对妇女儿童的保护比我们国内好。她们最基本的生活可以保障,可以申请不错的救济,生活不会过分担心。

同类推荐
  •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思想中国·全球化生存-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收入这个集子的学术报告,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学按照这些报告中的一个报告人丁学良教授的说法,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国家图书馆,也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班级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班级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班级规范管理,就要重视班级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班级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
  • 全脑超能记忆力

    全脑超能记忆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农村治安知识问答

    农村治安知识问答

    本书阐述治安管理法律本意的同时,注意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公民守法应当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引导、告诫公民、组织自觉守法。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热门推荐
  • 买了房子,卖了婚姻:假离婚

    买了房子,卖了婚姻:假离婚

    讲述了异地分居的小两口蔡雅健、曹靖明因为追购房大潮,要在广平市购买第二套住房,然而由于购房令的颁布,二人不得不“假离婚”以实现买房的愿望。但他们复婚的过程却一波三折,上演了一出出闹剧与悲喜剧。
  • 那时汉朝4

    那时汉朝4

    本书讲述从汉武大帝北上,对西域发动汗血马战争写起,到张敞和黄霸较量为止。外戚李广利率军出征,惨胜而归,总算打通西边门户。可当刘彻再度对匈奴用兵,却遭遇一连串的滑铁卢:汉朝将领李陵和李广利先后投降,汉使苏武被囚北海十九年。前线失利,后院又起火。赵人江充,利用巫蛊,逼反太子刘据,制造臭名昭著的巫蛊惨案。这时,刘彻噩梦醒来,托孤霍光,暮气沉沉的汉朝,重获新生……
  • 核桃家园

    核桃家园

    小小核桃乾坤大,里面要啥就有啥。真的,骗你是小狗,这个空间里,不光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弯弯的年龄河,还有你所喜欢的人!父老乡亲的亲情,更有那纯朴的农村小萝莉。当然还有你想不到的珍贵产品。一夜之间长出来的南瓜、西瓜、冬瓜、哈密瓜……有没有北瓜?哦,不光是瓜,还有玉米花生茄子辣椒西红柿,对了,还有东北参,西洋参,哇,还有黄金一般金贵的虫草!而更神奇的是,这个空间是可以升级的!一旦升级成功,它就任你操纵,成为你的自由而富饶的王国!当然了,升级是需要付出劳动的哦!家园群:71570731
  • EXO之异能蓝色生死恋

    EXO之异能蓝色生死恋

    人类,异能者,魔族,蓝瞳,爱与恨的决择。经过重重困难,他与她能在一起吗?
  • 存余堂诗话

    存余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四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四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这童话自1865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不同年纪的读者爱戴,相信是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不合逻辑的跳跃方式去铺排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至少125种语言,到20世纪中期重版300多次,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 空格式幸福

    空格式幸福

    人世间为什么人会有喜怒哀乐,多愁善感呢?因为这就是人生,有很多幸福的瞬间从我们的眼前溜了过去。而我们依然没有发现。爱情到底是什么?多么难以让人揣度的一个神圣的词啊!本书里面的主人公,把人世间所有的百味杂谈全都经历了,爱情逝去了。但是到后来回想往事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一场空格式。
  • 轻松玩露营

    轻松玩露营

    "想跟家人、朋友或恋人一起去露营,第一次难免有些不安或疑惑。本书收录所有相关的实用知识,从选择装备、各式器材的使用方法、还有在营地该如何享受愉悦的露营时光,其实露营可以很简单。走吧!露营去!在晴朗的天空下闲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露营需要什么样的装备?请放心,露营一点也不难!本书收录从出发开始的准备工作至撤收回家,关于露营所有的基本知识,即使是第一次露营也能轻松办到,感受露营带来的无穷乐趣。"
  • 家有男神

    家有男神

    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闪闪发光的男孩,我们称之为——男神。你有没有为自己的男神做过什么傻却执着的事情呢?白小薇有的,她的青春,献给了她的栾炎大神。
  • 一生阴阳路

    一生阴阳路

    我是招魂师,无论你相信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鬼,我都会带你体验,灵异圈的世界。欢迎阅读长篇灵异小说《一生阴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