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7200000009

第9章 龙场悟道,良知自救(5)

在王阳明来龙场的前一年,苗王起事的普安州发生了战乱,战争的核心仍是香炉山一带。由于水西宣慰司下属的架勒则溪、要架则溪紧邻普安州,朝廷就命令安贵荣出兵征讨,安贵荣也确实发兵配合官军作战,大获全胜,安贵荣就倚仗军功向朝廷上表,希望得到一个“都指挥佥事”的武职,这是个正三品官职,比原来世袭的那个从三品宣慰使级别高一些。在安贵荣看来,这将增加水西土司宣慰府的荣耀,也能借机压制周边的其他土司,尤其是在自己的老冤家——水东土司宋然面前,可以摆摆威风。

想不到朝廷却有自己的打算。

大明朝廷的重臣们早已觉察到安贵荣的骄横,对他留着十二分的心。现在安贵荣上奏求官,朝廷给了安贵荣一个贵州布政使司参议的文职,这样一来就不是升官,而是在“宣慰使”之外另加了一个文官职位,最让安贵荣不满的是,这个官职只是比从三品的宣慰使还低的从四品。

事实上朝廷给安贵荣安排这样的官职,说明朝廷方面对他起了戒心,并用这样的方式示以警告。这一点安贵荣也不是看不出来,可这位大土司生性鲁莽,不但无惧朝廷的警告,反而一连几次上奏求官,言语中也表露出明显的不满情绪。这么一来,朝廷对水西宣慰司更不放心,便准备在水西附近增设卫所,驻扎官军,防备安贵荣。安贵荣得知消息后也针锋相对,打算奏请撤销龙场驿站,切断水西土司和贵阳府城之间的联系……

如果水西土司和朝廷的矛盾按照这种惯性一路发展下去,矛盾将逐渐升级,最终注定要爆发一场血腥战争。好在关键时刻安贵荣想起了王阳明,于是给朝廷上奏“请求”——实际上在安贵荣通知朝廷准备裁撤龙场驿站之前,先写了一封信,派人来询问阳明先生的意见。

这是王阳明有生以来第一次面对一起如此错综复杂的政治事件,更重要的是,这是王阳明第一次抛弃自身对人对事的种种成见,完全凭良知来指引自我意识,对重大事件作出判断。结果阳明先生发现了“良知指引自我意识”的神奇之处:用良知来引导思路时,很多平时看不到的重要内容,此时都清晰地浮现出来了。

比如眼前这件事,表面看来是土司和朝廷之间的角力,如果不用“良知”进行思考,只用王阳明自己的“私欲”来分析,那王阳明就只有两个立场,要么站在朝廷一边反对土司,要么站在土司一边算计朝廷。最终,王阳明显然会站在朝廷的立场上对安贵荣表示出敌意,甚至会把安贵荣请求裁撤驿站的消息抢先上报给朝廷,以表忠心,得到朝廷的奖励。但如此一来,王阳明就等于在朝廷和土司之间起了一个反作用,由于他的介入,将使得土司和朝廷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

可是当王阳明放下自己心里的“私欲”,抛开对皇帝的愚忠,拿出“良知”来分析这件事,却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来。因为“良知”告诉王阳明:土司也好,朝廷也罢,他们都是统治者。土司倚仗强兵的骄横,朝廷想攫取水西土地的贪婪,这两者都是私欲。而心里的良知却引导阳明先生透过“私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一事件,于是他在土司和朝廷两股私欲之间看到了真正值得他关心的内容,那就是:水西境内四十八万百姓的切身利益。

土司和朝廷交战,死伤最多、损失最大的一定是百姓,而阳明先生既不应该站在朝廷一边,也不该站在土司一边,他应该和百姓站在一起,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百姓的利益。

这才是良知。

看清这一点,后面的事就好办了。要想维护百姓的利益,王阳明就必须想办法迫使土司和朝廷同时作出妥协。只有这两股霸道的力量同时让步,战火才能平息,当地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

经过一番深刻思考,王阳明确信朝廷对水西土司的高压态势其实是可以逆转的。因为朝廷表面是个强大的帝国,其实却是财政困窘,皇帝昏庸,外强中干,并不真想打仗。而水西土司是明朝建立以后第一批归顺的土司,这些年一向对朝廷恭顺,在当地又拥有强大的实力,双方把关系闹僵,对朝廷来说只有麻烦,因此朝廷并不愿意和安贵荣闹僵。

同样,安贵荣也不愿意和朝廷闹僵。因为水西土司虽然强大,但毕竟只有“千里之地”和“四十八万百姓”,与大明朝广大的版图、六千万子民和一百八十万军队相比,它是微不足道的。而水西周边又强邻环伺,一旦朝廷下决心征讨水西,只需要发出一道圣旨,再号令各路土司一起对水西用兵,安贵荣势必四面受敌,难以招架,所以安贵荣虽然表现强硬,其实内心里是不敢、也不愿意和朝廷硬碰的。

这么说来,朝廷和土司表面看来都气势汹汹,其实两家谁也不想真的开仗。只要水西土司能够对朝廷继续表现出恭顺的态度,给朝廷一个台阶下,事情就会出现转机。

此时,王阳明已经把整个事件分析透了。当然,他一个小小驿丞,影响不了朝廷的决策。可王阳明正待在安贵荣身边,和这位土司又是不错的朋友,劝一劝安贵荣,他是办得到的。只要王阳明能想办法劝动安贵荣,请他率先向朝廷表示恭敬,主动辞去那个“贵州布政参议”的头衔,再说几句客气话,不提裁撤龙场驿站的事,朝廷方面势必会缓一缓,以求息事宁人。

良知,帮助王阳明透过复杂的表象,看清冲突的本质。当王阳明用这种精妙的思维得出一个深刻而精确的结论后,这件原本难以解决的事忽然变得简单起来,以至于王阳明只要给安贵荣写一封信,就能把整件事搞定。

把整件事想通之后,王阳明就给安贵荣回信,抓住这些贵族老爷性格上的弱点,首先抬出“祖宗”这顶大帽子来唬他说,“朝廷制度定自祖宗,不可擅改,在朝廷且谓之变乱,况诸侯乎?”水西安氏从汉朝开始就在贵州当地做大土司,至今已立千年,全靠着“世守天子礼法,竭忠尽力,不敢分寸有所违”才一直延续到今天。把这一套大道理摆明之后,又向安贵荣强调这水西驿站是他“祖宗”奢香夫人在明朝皇帝的“祖宗”朱元璋洪武年间设置的,一件事牵涉两位“祖宗”,所以不能擅改,一旦撤销驿站,朝廷一定不能接受。贵州地方政府也会出来干涉,连土司内部有权势的族人们都会产生反感,所有人都会责备安贵荣“变乱祖制”,最终可能会导致众叛亲离,对安贵荣没有任何好处。

说了这些劝人的话之后,王阳明又转弯抹角地威胁安贵荣说,“驿可减也,(官军卫所)亦可增也;驿可改也,宣慰司亦可革也”,把安贵荣面临的危机逐一挑明,让他自己意识到来自朝廷的压力比他设想的要大得多,不管朝廷方面是在水西附近增设卫所,还是直接革去他的宣慰司职务,安贵荣都将面临绝境。

“祖制”这个东西虽然迂腐,可是完全建立在血亲关系上的土司政权却最认同;“实力”这个东西虽然霸道,可是依靠军队生存的土司们最信。用“不合祖制”和“实力悬殊”来压服安贵荣,果然特别有效。

估计这两顶大帽子基本上能把安贵荣唬住了,王阳明又提出土司帮朝廷打仗平叛是分内事,不该向朝廷额外讨赏,免得朝廷疑心。最后干脆告诉安贵荣:宣慰使是“守土之官,世有其土地人民”,贵州布政使司参政则是“流官矣,东西南北,惟天子所使”,一个土司可以永远在自己的领地上统治人民,再将这个权力传给子孙,可要是被加封为朝廷官员,就随时会被朝廷调遣,一旦朝廷下令将安贵荣调离水西,他若不去,就是抗旨,会立刻被治罪;如果去了,就是离开了家族世代居住的土司领地,这么一来,则“千百年之土地人民,非复使君有矣”。

王阳明这一句极其中肯的话,把朝廷对安贵荣的“算计”整个摊到桌面上来了。如果不是出于一片至诚,他不会把这些话说给安贵荣听。

说到这里,王阳明已经用一片真心劝住了安贵荣,于是说出自己真正要说的话:“今日之(贵州布政司)参政,使君将恐辞去之不速,其又可再乎?”(你要是愿意听我劝,就应该急着辞去朝廷所封的“布政参议”一职才对,而且态度还要谦虚,要客气,更不能继续向朝廷索要更高的官职了。)

王阳明这封信有理有据,真心实意,彻底把安贵荣给说服了。这位统治着贵州千里之地、四十八万百姓的强人终于放下了架子,很快就上奏辞去贵州布政使司参议的职位,而且对朝廷说了一大套谦恭的客气话。

也正如阳明先生所料,朝廷并不想和安贵荣闹翻,眼看土司服软了,在水西附近设置卫所、驻扎官军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了。

六存天理,灭人欲?

在土司和朝廷的矛盾面前,王阳明用“良知”设定问题,指引思路,再运用“良知”去寻找答案,用智慧解决问题,最终使得安贵荣主动辞去布政参议的职务,同时也赢得了朝廷对水西土司的妥协,于是一场被逐渐激化的矛盾消于无形,水西百姓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王阳明拯救一方百姓的意愿也终于达到了。可他没想到,就在这个危机解决没多久,更大的危机又出现了。

在水西大土司身边还有一水东土司,这两大土司以乌江为界,各霸一方,实力都很强劲。其中势力强大的水西安氏土司被明朝封为宣慰使,势力较小的水东宋氏土司被封为宣慰同知。

水东宋氏居住在贵阳城侧,手下划分为十个长官司,土地人口只比水西土司手下的“十三则溪”略少些,宋氏自己亲领“洪边十二马头”,实力仅比水西安氏低一点。他们在贵阳城里都设有官署,而宣慰府的印信一直掌握在安氏土司手中,由此引发了两大土司历时百年的明争暗斗。加之这两大土司控制的地域互相毗邻,犬牙交错,互相之间为了土地和人口也时有争执,小冲突累积起来,就变成了大矛盾,到了安贵荣这一代,矛盾已经愈演愈烈,渐渐失控。只是两家土司都在朝廷控制之下,不敢直接动武。

同类推荐
  • 读陶丛稿

    读陶丛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陶渊明成果的结集。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审美观出发,对陶诗艺术魅力的探讨,第二辑是陶渊明与阮籍及陶渊明与苏轼的比较。第三辑是关于陶渊明生平、享年、题署以及作品流传和品评的考述。
  • 虚实之间

    虚实之间

    芮成钢是央视最有影响力的新锐主播,承袭了白岩松的正直形象和评论深度,又具备极好的经济专业素养、极强的英语沟通能力,以专访过数百名国际政要的资历,在央视赢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书中信息量巨大,观点新锐全面,不乏幽默风趣,体现了芮成钢独特的人格魅力。
  • 爱情纪事

    爱情纪事

    我是那样钟情于诗,可诗却以她冷静的艺术规律残酷地拒绝着我。我学诗多年,始终不得要领,没有成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诗人,我深为遗憾。我一直以为刁斗会捧献出一部挺不错的诗集呢,可事实击碎了我的良好愿望。我总爱在极其美妙的幻想中生活。
  • 我最亲爱的

    我最亲爱的

    一位名场阅历销年华,每天在最紧张的新闻媒体前线调兵遣将,早识人间哀乐,心事颇有的中年父亲,带着一对古灵精怪,花样百出,黏时让你烦,不理时让你忧的青春女儿。一个屋檐下,三人如何互动过活?“西瓜你个芭乐咧”,看过女儿的“宇宙无敌成绩单”后,父亲这样说。“鸟咧?”染着一头黄发,如今整天只想跟男孩子打篮球的女儿如此回答。自认每天过着惊险生活的老爸,不禁想念起不过几年之前,还爱看鸟爱画画,成天爱黏跟老爸团团转,一身灵气的同一个女儿。怎么会这样?shorttimepassing而已,到底Wherehavealltheflowersgone?
  •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怀旧是从何时开始的?从春天第一片花瓣飘落的时候,从冬日第一个雪人融化的时候,从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从工作第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从一位同路人匆匆转身的时候,从你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怀旧是因为旧时光的无以复刻。往事或许明朗简单,温柔清丽,或许酸涩孤独,伤痛迷惘,但岁月的光线总会把它们一一暖化,镀上一层柔和朦胧的光晕。记忆就如一潭无风似镜的湖水,过往人事皆幻化成条条小船,于湖心平静无声地漂泊着。清晨拉开窗帘,阳光斜射到墙面的贴画。那幅画恰好是凡·高的《向日葵》,冥冥之中还在不停积攒阳光。
热门推荐
  • 狂妻缠人,阁主爬上塌

    狂妻缠人,阁主爬上塌

    木一第一次看到自家老大不要脸的行为,表示相当震惊。“公子姓甚名谁?家住何处?家中是否有妻儿?本阁主即能么么哒又可啪啪啪,娶我怎么样?”被调戏的男子瞬间脸红。此后,某女的日常就是调戏清纯小处男。某日,不正经的阁主看双颊微红的良家妇男,伸出了自己的罪恶之爪,光明正大的占便宜“相公,我看今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实在是做些不可描述的事情的好日子,我们就不要在外面浪费大好时光了吧”“……”“既然娘子这么饥渴,那为夫自然是不好拒绝的。”纯情的良家妇男微笑着把自家媳妇儿拦腰抱起,回房。“???”嗯?怎么好像那里不对劲?!
  • 冷帝夺情之大宫女

    冷帝夺情之大宫女

    他,是君王。而我,不过是侥幸得君宠的宫女。如此的宠爱,到底是为何?后宫尴尬的地位,我只能小心翼翼的过活,在压抑和痛苦中死死挣扎。当另一个他出现。我该如何?是跳脱深宫放手一搏,还是臣服命运?然……我却从未料到,满腔的希望和热情竟会变成这样。握紧双拳,我仰天发誓:商君博,终有一日,我要将你给予我的,十倍奉还!我要将你的宠爱化成利剑,将你这繁花似锦的后宫戳个稀巴烂!
  • 毕业生的生活

    毕业生的生活

    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失业则需要找机会再就业。我们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有时间有理想有斗志,我们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 剑主魔令

    剑主魔令

    我以心为剑,以血养剑,以天地淬剑,以万物蕴剑,得之百年,创剑三式……我动,剑动,一式留神。风起,云涌,乾坤泣血。山崩,地裂,剑主沉浮。一剑出,天下惊,魔令现,万雄伏。“我为剑主,主宰沉浮,号令天下,谁敢不从?”“杀-无-赦……”这不仅仅是玄幻,更是我心中的武侠……
  • 竹山路181号

    竹山路181号

    一个来自小县城的平凡少年,来到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校区,一场意外改写了他原本平凡的人生,谁也不知道前方的该何去何从......
  • 最重生

    最重生

    神剑特种部队天才教官黄宁意外身亡,重生在一名古武家族的弃子身上。当平凡变成牛逼,香艳来袭,黄宁专治不服,左拥右抱,谱写一代传奇。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培根论文集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培根论文集

    《培根论文集》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华,内容包括培根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情于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涪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 将门娇,王爷约不约

    将门娇,王爷约不约

    做为王府三媒六聘八抬大轿请进门的正妃娘娘,被个狐狸脸侧妃骑到头上来,这日子没法过了。可恨夫君婆婆全都拉偏架,老虎不发喵你真当本姑娘病危么!怎么说也是将门天骄,你敢给我一巴掌我就敢把你的手揪下来,你敢踢我一脚我就让你以后都没脚走路!王爷,约不约您说了算,可这掌家的大事,还得交给臣妾做主!
  • 太上洞神行道授度仪

    太上洞神行道授度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族之崛起

    灵族之崛起

    身为奴隶他护主有功身为徒弟他为师父舍身忘死身为领袖他纵横天下一个奴隶的成长历程一个种族的崛起故事一段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看他如何力挽狂澜看他如何坐拥天下看他如何屠魔弑神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责任与私利的两难选择尽在灵族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