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68900000017

第17章 沈从文的《边城》悲歌

作为“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沈从文对故园湘西始终“怀着不可言说”的温爱。他用细腻的笔触、清新流畅的文字,喃喃地追忆着那一份玲珑剔透的牧歌式的诗情,精心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湘西人情图画:那青山绿水的风光,淳朴正直的百姓,独具苗家特色的风土人情(跳傩、对歌、赛龙舟等),无一不渗透着一种纯真的美丽、生命的力量,这就构成了独特的湘西文化色彩。湘西,是沈从文一生情感的依托,是他创作的源泉和土壤。然而,就在这环境优美与人性淳厚的地方,却颤动着忧郁与哀愁的不绝音响;在那些相互尊重与彼此亲爱的人们中间,却酿造出令人心酸的悲剧。

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作家评判生活、把握生活本质的主动性的结晶。悲剧作品更是灌注着作家深刻、博大的悲剧意识。自觉的悲剧意识绝不是凭借一时激情的情绪反抗,它是作家本着历史使命感,经过反复观察,冷静分析而获得的深刻的危机意识。沈从文不赞成甚至不屑于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诠释对社会的理解,是因为不愿让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更是基于对时代悲剧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时代悲剧必须观照“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要去表现“这个民族真正的爱憎与哀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人群“老老实实的写下去”,让被封建思想不知不觉毒害了的善良人们的人格缺陷自然而然地凸现出来,从而酿出悲剧。所以沈从文总是以客观的、怀着温情的笔调娓娓述说着湘西的故事,即便是悲剧,他也以冷静、容忍的态度加以观照。这就使他笔下的人物始终处在最自然、最普遍的状态,但在这常态中却恰如其分地让你感觉到悲剧的存在,由此渗透出作家更为深刻、博大的悲剧意识。

沈从文的《边城》故事发生在1930年左右,面对中国的内忧外患,作家试图“用作品去燃烧这个民族更年轻一辈的情感,增加他在忧患中的抵抗力,增加一点活力”。因此,《边城》不单为现代文学增添翠翠、天保、傩送等几个文学形象,围绕翠翠和傩送兄弟的缠绵爱情故事,作者向读者展现了“爱者”在爱的纠葛中走向悲剧的原因,揭示了封建社会习俗对人的桎梏和摧残,正如朱光潜所言:“《边城》表现出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那一股沉忧、隐痛。”美丽、纯洁、无人不疼爱的翠翠,她深爱着豪爽、英俊的青年傩送,却只能在似有似无的希望之中等待;而同样深爱着翠翠的傩送,却只能怀着痛苦,愤恨远行。另一个朴实、诚恳的青年天保,也深深爱着翠翠,但由于爱的无望而悲郁,最终落水身亡。更令人悲悯的还是那个忠于职守、对人关切、和善的老渡船夫,他在爱女去世后担负起抚养孙女翠翠的重任。从此,翠翠成了他的宝贝,成为他生命的光彩。老船夫的目标是将翠翠交给一个不会使她委屈的男人,然而,就在对这个目标的追寻中,他被莫名的失望和痛苦所压倒,在那个狂暴的雷雨之夜悄然逝去。这些心地善良的人们,他们对生活的要求是合理的、单纯的,然而却无一能够实现,而且无一不走到相反的一面,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作品围绕大老天保的死展开对悲剧原因的推究。实际上天保的死并不偶然,他是因为爱情失意、悲愤郁积而导致的。由于“走车路”没有结果,“走马路”又比不上弟弟傩送,但天保并没有将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傩送,亲情使他们兄弟之间达成真诚的谅解,替代了可能发生的冲突。

真正引起天保产生悲愤心理的是“走车路”的失败,“走车路”的办法是渡船夫所提议的,诚实、质朴的天保认为渡船夫能决定翠翠的婚姻而按照他的提议去办,不料经媒人两次提亲,老船夫却始终不置可否,由此引起天保的失望、烦恼、愤恨,纷扰不宁的心绪使他决定离开家乡随船队出发,令人不可思议的悲剧终于产生。在天保的亲属看来,置天保于死地的责任无疑是老船夫,傩送就对跟随他的长年说:“老家伙坏,大老是他弄死的。”当二老傩送远行之后,小说又作了交代:“二老下桃源的事,原来还同他爸爸吵了一阵方走的。船总性情虽豪爽异常,可不愿意间接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子,又来当做第二儿子的媳妇,但不知怎么的,老船夫的关心,使二老父子对老船夫皆有了一点误会。船总想起家庭间的近事,以为全与这老而好事的船夫有关。”傩送远行的直接原因是婚事上同父亲的争执,但实质上却是父子俩对老船夫的“误会”,也因为这误会,傩送觉得既无法说服父亲,也无法实现同翠翠的婚姻,因而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远行。当然,将天保的死因归罪于老船夫确实是一个误会。对于老船夫来说,将翠翠托付给天保或傩送任一个,他都是放心的,他之所以对天保“走车路”不置可否,源于对翠翠爱得太深,婚姻大事他希望尊重孙女的意愿,但是翠翠的心里只有傩送,她那少女初恋的羞涩,使她在爷爷转述天保求亲的事时,在似嗔似怪之中表示拒绝,以至老船夫只能对天保的求亲不置可否了。然而,老船夫对翠翠近于百依百顺的爱与温情,却丝毫得不到外界的理解。从老船夫和媒人杨马兵的对话更加看得清楚:“不咧,人家以为你肯了翠翠便无不肯呢”,“不能这么说,这是她的事啊”,“便是她的事,人家也依然以为在日头月下口昌三年六个月的歌,还不如得伯伯的一句话好”。老船夫反复申明:听翠翠自己的,杨马兵一再强调:翠翠听爷爷的。作为老船夫的好朋友,杨马兵尚且不能理解他是出于对翠翠的无限爱心而让翠翠自行决定婚事的心意,更何况其他人。杨马兵认为:父母之命乃儿女婚姻的主宰,相依为命的渡船夫与孙女更是如此,这种认识来源于普通而有力的社会习俗。船总父子“误会”老船夫的原因也是尊奉封建社会婚姻习俗,基于父母之命是儿女婚姻主宰这一定则来看老船夫,认为老船夫“太坏”,翠翠的婚事能做主却偏偏不答应,以至造成天保的死亡。

这就是《边城》的悲剧原因,但《边城》不只停留在对社会揭示的层面上,作品在浓郁的抒情气氛中,冷峻地揭示了:封建习俗的恢恢天网笼罩着一切,它甚至不必通过某种物化的力量,就能渗透人们的灵魂之中,即便是心地善良的人们也不能幸免。像天保、傩送这样令人疼爱的青年也会受到它的侵蚀,最终还是不自觉地被推向悲剧。因而《边城》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揭示旧的社会习俗对人的桎梏和摧残,还表明了即使是善良的人们,仍必须摆脱封建社会习俗,重建自我人格。《边城》的双重悲剧意义不仅表现在天保之死这件事上,在翠翠的身上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翠翠是《边城》的中心人物,天保、傩送是因为对她的爱而走上悲剧道路的,但处在悲剧中心的翠翠,实际上却在悲剧之外:她不知道天保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愤郁积以致落水身亡;她不知道傩送离乡远行也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她也不知道爷爷突然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幸福思虑而心力交瘁。只有当这一切发生之后,杨马兵陪伴她,向她叙述往事时,她才如梦初醒,哭了一个晚上。可怜的翠翠,她被人爱着,他们却不告诉她,他们为她受苦,也同样不告诉她。当翠翠知道这一切时,这一切已是陈迹,这是多么可怕的悲剧!然而在那偏僻的小城,在那封建社会习俗笼罩的时代,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天保、傩送爱她,因为她貌美,是理想中的妻子;爷爷爱她,是在精心安排她的命运而不是鼓励她去争取自己的幸福。翠翠的悲剧揭示了:旧社会制度是妇女身上最沉重的枷锁,在这种制度下妇女无地位没有幸福,无觉悟同样没有幸福。这又进一步展示了《边城》的双重悲剧意义:既揭示社会制度对人的桎梏与摧残,同时又指明善良的人们必须进行思想人格的再造。

沈从文对他的家乡,那湘西的小城;对他的乡亲,那些重义轻利、正直平和的百姓,始终怀着无限的温情。在“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这种真诚的生活态度和创作态度,使他更能接近生活的底蕴,同时,他将作家自觉的悲剧意识、深沉的悲剧情感视为小说悲剧的内在支柱,使得他在把握生活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般问题契入思想,契入人性层次,从而获得深刻的社会危机意识。终于,《边城》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写出自然的凶暴;在写出人性善的同时写出人性的缺陷;在写出人们相亲相爱的同时写出这爱不可避免地酿出悲剧。《边城》在对现实生活的依恋中,哀叹它的缺陷,并萌发更新与再造的追求。同时,它有意无意中透露:不只是在轰轰烈烈的革命中才能完成形象的塑造,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在貌似平静的死水微澜中更能凸现人性的优劣,更能细腻、准确地感受时代的律动,进而揭示更为本质的内涵。只是后者往往更见底蕴与功力罢了。

同类推荐
  • 致我们不愿辜负的未来

    致我们不愿辜负的未来

    15个最暖心的励志故事,有关青春、有关责任、有关未来、有关梦想。千万网友力荐,在迷茫时必读的温暖文字!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会得到未来对他最美的回赠!包括人气网络名篇《青春不怕岁月长》《未来太远,现下就是永远》《一起欣赏这世界全部的漂亮》。关于“暖读”:希望它是可以让你按自己的心情随拾随读的书;希望它是在你等车、排队、疲惫时陪伴你的朋友;希望它是在你开心或悲伤时想起的文字。“暖读”——献给所有时光中的私语者,献给有故事的人。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像夜菊那样绽放

    像夜菊那样绽放

    《像夜菊那样绽放》是《雪殇》作者高宏的心灵感悟随笔,年少的回忆,心情的驿站,挚爱的心思,水样的人生。不管是在阳光户外,还是在黄昏的雨巷,我们可以透过玻璃杯对着浮浮沉沉的茶喃喃轻语,也可以和知己友人一起倾听天籁之音,在作者的笔尖,我们会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是那么的美丽,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徜徉其间,与如茶的女子一起享受茶语时光。
  • 读与行的风景

    读与行的风景

    本书是著名作家贾宏图的散文随笔集。书中包括《背影如山》《将军泪》《爱情是跨越苦难的桥梁》等篇目。每篇文章均是作者读书、写作、与文友的交往中,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真情、真感,意境深远,是一部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三册为诗:诗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五十四首外,另增加了八首。
热门推荐
  • 金融市场典型案例法律研究

    金融市场典型案例法律研究

    本书选取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四大金融市场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及其法院的判决进行介绍,从法律的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 月咏大陆

    月咏大陆

    在茫茫宇宙,有一个星球,这颗星球诞生无数生物,其中有个有个大陆,叫灭怪大陆,主人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1~10猎人10~20猎师20~30大猎师30~40猎尊40~50猎宗50~60猎王60~70级猎帝70~80猎圣80~90猎神90~100猎人王
  • 漫游异界

    漫游异界

    一个被迫成为业务员的宅男,想要依靠努力打工回家之旅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 花满楼

    花满楼

    原本只是家族没落的千金,被迫和邻院的青梅一起参加秀女“选拔赛”。开玩笑,我怎么会去认一个不认识的人当相公。所以说,悲剧又发生了。本来想逃出去的,却到了宫娥的“报名现场”。糊里糊涂做了小宫女。算了,虽然和想象的有点出入,不过,还是逃过一劫了说。哎~说好了是青梅的贴身婢女,咋的又被拖去当伺候太后的宫女?(不要误会,纯属充数的路人甲)算了,反正要伺候青梅的,就当练练手了。可是,又是为什么,我很”努力“的隐形,还是被太后的火眼金睛发现了。就这样吧,反正太后也是个好”奶奶“。但是,我是上辈子挖了皇家的祖坟吗?为什么一个两个都往我这撞?(虽然是我自己惹来的乌龙)真的好想出去啊!!!
  • 这是缘分么

    这是缘分么

    神马情况!我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呗,可是我好好的一个大男人,干嘛会被一堆男人追着不放,一群“饿狼”啊!好歹我在现代也是个世界第一杀手,在这里居然连“饿狼”里面最弱的一只也打不倒。饿狼一号:水泠风。一身白衣逍遥江湖,江湖上的黑白双煞之一,被人称之为白煞,性格清冷,不善交谈,不近人情。饿狼二号:花温然。一身红衣隐匿朝廷,羽稀国三王爷,人称逍遥王爷,妖孽一枚,热情无人能敌,能说会道,只对男人感兴趣。………………
  • 送人游蜀

    送人游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观云梦

    观云梦

    刘云被召唤至东汉末年,灵魂依附于卫仲道的身体之中,忍受着化疗般的痛苦,刘云后悉唯有帮助卫仲道完成它的命运,才能摆脱痛苦返回未来,于是卫仲道在刘云的指引下,踏上了他的死亡之旅……
  • 石器风云

    石器风云

    身处石器时代,一切都是为了生存,高大的剑齿象,凶猛的华南虎,巨大的棕熊,飞奔的犀牛,潜水的巨鳄,都是猎杀对象。石器时代最贵的什么?人口。想要弓箭?可以,拿人口来交换。想要陶器?可以,拿人口来交换。想要盐巴?可以,拿人口来交换。
  • 大药商

    大药商

    北有国医同仁堂,南有西药信宜大药房。鲍国安因参加游行被学校开除,步入上海十里洋行,混迹于洋人、买办间,从小小推销员做起,闯荡出自己的天地。信宜药厂,这个上海滩上响当当的民族西药品牌,与国运同进退,与民族共兴衰。国事家事,情孽姻缘,战乱之中,演绎了一代“大药商”的曲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