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72600000051

第51章 古诗鉴赏的技法层面

古诗中技法是多样的,要能加以确认,才有助于鉴赏。不妨从赋比兴说起。朱熹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的手法,包括了铺陈与直言。铺陈就是铺开来写,直言则直接道出。比如《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里铺陈刘兰芝的才艺,本当可以是一个好妇人的,但却常苦悲。赋的手法,若与现在的表达方式对应,大致相当于叙述与描写。叙述侧重于过程或事件,描写则为了更形象更生动。再如“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里铺陈刘兰芝的容貌及举止,便多有描写。此种描写,足见阿母的指责毫无道理,只是一味蛮横。赋的手法虽很古老,但却兼顾了叙述与描写。关于叙述与描写的关系,叙述好比一条线,描写则是这条线上点的放大;叙述好比流水,描写则是激起的浪花。比是比喻,兴为起兴。比喻属修辞,兴则是手法之一。起兴多由眼前的物事引发,其作用在于提示或涵盖下文。比如《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由眼前的桑树起兴,再关联到女子的生活,又用斑鸠不要贪吃桑葚来比女子不要沉溺于恋情。比与兴的手法常可连在一起,从而比中有兴或兴中有比。比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兴中有比,喻夫妇别离。

表达方式中,抒情与议论在古诗中甚为普遍。抒情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则多是借景抒情。比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诗人直接抒发人生苦短的感慨,接下来写对人才的渴求,并表明建功立业的愿望。再如杨烔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不想以书生终老窗下,也想从军立功。又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空阻隔却无有穷尽,抒发了一种独立苍茫之感。至如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诗句中,可看出诗人的自信与旷达。议论,大都与主旨有关。所谓卒章显志,即在篇末点明主旨或思想感情。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表明自己的傲岸,而不屈服于权贵。再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不自伤自怜,仍是心系苍生。又如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表达出一种同情,并对为政者有所指责。至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报国情怀,在陆游诗中是反复表现的。

渲染,可以使表现的对象更为突出。比如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里写环境的严酷,月黑与大雪,渲染出将士的杀敌报国。再如《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深秋时的景物特征,渲染出黯然的离情。渲染多是正面的,而烘托则是侧面的。所谓烘云托月,即侧面的表现。比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里写老者少者、耕者锄者都只顾观看,而忘了所做之事,便从侧面烘托出罗敷之美。抑扬,有先扬后抑或欲抑先扬,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比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先写少妇的打扮,浑不知愁,直当看到了春日的杨柳,才生出悔意来。这种手法,就是先扬后抑。再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也是先扬后抑,即先写求贤若渴,再讲所问之事的荒诞,表明那种求贤并不关乎民生疾苦。照应,比如孟浩然的《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访友不遇,是因友人遭贬,从而表达关怀之情。诗中所写与标题照应起来,更好理解。再如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诗中所写也与标题关联,可对照着读。

讽喻,就是多有讽刺。比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写长途运送荔枝,来博得妃子一笑,讽刺统治者劳民伤财,荒淫误国。再如吴融的《华清宫》:“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这也是讽喻,将华清宫中的温暖与宫外的寒冷作对比,讽喻统治者对民生疾苦漠不关心。又如李约的《过华清宫》:“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君王游乐无度,才导致安史之乱的兵变及国势的衰退,仍是讽喻。讽喻中,还有一种反讽。比如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诗中说朝中无事,这才谏书稀少。但此种清平是表面的,仍是反讽之意。讽喻中,多有借古讽今的。比如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之事,讽刺渡江的南宋当局不思收复失地。再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这仍是讥讽南宋当局偏安一隅,不思恢复故国。

不同于讽喻的,还有谐趣。比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中揶揄杨花榆荚没有才思,就有一种谐趣。再如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先写景物之美,引出“天涯何处无芳草”,但关联到墙内佳人,则只有暗笑自己的多情。此种谐趣,不无自嘲之意。又如侯蒙的《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于风筝上,侯蒙写了这首词自嘲。从诗意来看却不自卑,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化用是借用前人成句,再巧妙地化入自己的诗中。比如王安石《桂枝香》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便化用了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再说用典,比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用了四个典故,即庄子梦为蝴蝶、望帝魂化杜鹃、鲛人流泪及良玉生烟,用来表达不同的情境。再如陆游的《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里用了诸葛亮及出师表的典故。又如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明显是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还有联想与想象,比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于送别之地,自然地联想起前人之事。再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剪烛西窗,想象的是将来团聚的情景。

触景生情,情因景而起。比如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尽管花发依旧,但景象萧条,情怀是黯淡的。再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由眼前的草萋萋、花自落及鸟空啼触发情感,诗人的心情是凄清的,表达出凋残荒凉及乱离之感。又如杜甫的《绝句二首》之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风景之美,有阳光明媚春风和暖花草芳香,写出乱离中难得的安适心情。再说借景抒情或移情于景。比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将愁心寄给明月,表达的是对遭贬友人的关切。再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虽有好花开放,但感时伤事,花枝上的露水翻为溅泪。同样,虽有鸟鸣悦耳,但在恨别者听来格外惊心。这都是诗人的情感作用,改变了物态生趣。还有情景交融,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的叫声听来格外凄切,刚歇的骤雨景象惨淡,长亭也与离别相关,从而写出离情黯然。即景即情,不分先后。也有以景语作结的,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那高悬的明月,所要寄托的仍是边愁。

虚实相生,有虚有实,互相结合。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里的“羁鸟”与“池鱼”都是比方,为虚写。接下来写田园生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则是实写,有具体的景象。再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虚实结合,妙在虚写,即做梦的不知梦中之人早已化作白骨了,更能体现思恋的痛苦。再看动静结合,比如敦煌曲子词《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是不动的,但从船上看去则似前来相迎。就手法上看,妙在以动观静,从而化静为动。再如王维的《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汇合在一起的绿萍又被垂杨拂开,可谓静中有动。还有动静相衬,多为反衬。比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用蝉的噪声来反衬林子的寂静,用鸟的鸣叫来反衬山中的清幽。再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手法一样,也是以动衬静。至于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里的以动衬静,还演出一个“推敲”的典故。

小大相形,另成一种映衬。比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边写江流的壮阔景象,一边写生命的缥缈迷茫。而羁旅漂泊的苦况如何,就如天地间一只孤零的鸥鸟。再如《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前所见,浩瀚壮阔,无边无际。但关联起个人身世,则亲朋音讯全无,只剩老病孤舟。又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深秋时节,诗人登高望远,山河宇宙,尽可壮怀激烈慷慨悲歌,却又有对漂泊生活的感叹及老弱多病的嗟伤。杜诗中惯于小大相形,常将个人的孤独愁苦与忧国忧民关联在一起,这才免于叹老嗟卑。小与大的比较中,有小中见大的。比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从兵器与东风上,写出赤壁之战来。再就是以大观小,或化大为小。比如李贺的《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从月宫回望,地上的物事就显得渺小了。

托物言志,所写之物用来寄托心意。比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欣赏菊的傲霜耐寒,并以此言志。再如李贺的《马诗》其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这里所写的马,自有一身傲骨。又如刘一止的《小斋即事》:“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琴弦是直的,棋局是方的,正直或方正,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心志。至如谢枋得的《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诗中所写的梅花,其坚贞是用来砥砺自己的。

对面落笔,即从对方说起。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登高时,会想起还少一人。不说自己思念亲人,而说亲人想念自己,即为对面落笔。再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伴影独坐,也是不说自己思念家人,而说家人思念自己。反弹琵琶,大都出于逆向思维。比如王安石的《钟山即事》的“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本是由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化用而来,但反其意而用之,写出罢相后居于钟山的孤寂苦闷。再如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按常理应当是苦于视线被山遮断,这里反过来说,写的是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区尽收眼底,触目生悲,是为失地而苦。古诗多由意象组合而成。意象有直接组合,而略去关联的。比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便是直接组合意象,写荒僻之地早行的旅况。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各种意象直接组合,写景如画,烘托出人在天涯的背景来。

技法的多种多样,往往还体现在同一首诗中。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有动静相衬,一个“挂”字便化动为静。也有虚实结合,前三句是实写,最后一句则为虚写,极力形容瀑布飞流直下的高度及气势。而“疑是银河落九天”,就笔调上说又显夸张。鉴赏中不仅要能确认,还得各有侧重。

同类推荐
  • 引领青少年的奇妙民风故事

    引领青少年的奇妙民风故事

    孩子们都想要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也喜欢寻找答案,念书或是探索的行动,也是出自于一种好奇心。所有的儿童书籍里都具有探索的架构,其中探索架构最浓厚的,莫过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传说故事,内容包括侦探小说、冒险小说、科幻小说等。
  • 课外名篇

    课外名篇

    读名著,更要读名篇,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篇独到精辟的名师导读实战备考的经典素材。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篇,独到精辟的名师导读,实战备考的经典素材,真材实料打通语文读写。
  • 61个故事学会高效听课

    61个故事学会高效听课

    学生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课来获取。听课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增长知识、接受知识的重要环节,还是发展智力、锻炼观察力、培养思维力、提高记忆力和激发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本书围绕四大听课基础环节,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优秀的学习指导,其中包括符号预习法、问题目标预习法、横纵听课法、摘录式笔记法、表格式笔记法等多种适用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方法,配合61位名人有关学习方法的小故事以及名校师生的经验谈,让中小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高效听课的方法和途径。
  •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在日本排名第一的伊藤考试培训学校,有人从60岁后开始司法考试学习,每天记诵海量法规条文;有人从公司退休后参加学校的短期培训,并且一次通过成功率只有2%的高难度考试。这些奇迹的创造者、“考试之神”伊藤校长首次公开其独创的记忆法,揭示高速记忆的终极秘密。现在,无论你是参加升学、证照还是公职考试,都可以依循“伊藤记忆术”备考,你会发现提高10倍记忆力一点也不难。
  • 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

    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

    本书以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觉醒”课程实施中的课程意识并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主线,以教育观念、课程意识、教师角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课程资源、三维目标、学习方式、教学行为、教师专业化等概念为着力点,以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设计”、“说课”、“教学案例的撰写”、“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等为载体,通过设置“一线心语”、“案例解析”、“专家视点”和“相关链接”等板块比较全面和通俗地阐述了教师观念的更新与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三维目标的整合、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等关乎教师课程意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知识。
热门推荐
  • 纯阳仙图

    纯阳仙图

    新书《万界主宰》,一天两更稳定更新,求支持!
  • 偏偏惹上大BOSS

    偏偏惹上大BOSS

    她不就是两次把大Boss传成同性恋,还搞的全公司人尽皆知,至于吗,不至于。可就是这一次不但赔上了自己的初吻,还赔上自己!!!
  • EXO之无悔的邂逅

    EXO之无悔的邂逅

    ”梦琪,回来吧,我想你了“鹿晗。”梦琪,我相信你,我会等着你“世勋。EXO误会了梦琪,让梦琪从此憎恨他们,他们能不能重新挽回。。。。。。。
  • 猪猪有令:总裁快到碗里来

    猪猪有令:总裁快到碗里来

    她是集团一个小小的秘书。他是集团万众瞩目的男神。她是带着一个拖油瓶的女人,他是外人眼中的单身极品男。全公司的人都知道,总裁喜欢玩制服诱惑······“猪猪,今晚留下来加班。”某男满脸公式化的严肃,淡淡的开口吩咐。诸朱双腿发软,没出息的一哆嗦,感觉腰像断了一样。她不止一次体会过他嘴里“加班”的含义.“给糖豆生个弟弟好吗?”加班进程中,某男循循诱导。“不生!你妈说我生的孩子凌家不会承认。”“我承认!”只因他的一句话,她成了全滨江最幸福的女人,然而······
  • 余生陪你看星辰

    余生陪你看星辰

    回忆是风,说走就走,可它留下的温暖还在。我信你说不走就真的不会走,余生说好的我们一起去看星辰。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与如花的灵魂共舞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与如花的灵魂共舞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至木归元诀

    至木归元诀

    这是一个因远古战争浩劫而破碎的世界,剩下的残缺大陆,被世人分为五大区域,并起名苍灵大陆。少年牧天,自东苍域山脉而出……由此开启一个故事。。本书官方书友群号:530773747
  • 《拽拽校草的霸气女友》

    《拽拽校草的霸气女友》

    晴晴是第一次写哦!写的不一定很好!~~~~
  • 盖亚空间

    盖亚空间

    平凡大学生偶入盖亚空间,在主神的强化下一步步走上巅峰,征战诸天世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血统、武魂、魔法、武技、异能……(目前世界锦衣卫、盗墓笔记、九层妖塔……)
  • 三国之仙道

    三国之仙道

    穿越到三国时期,凌霄发现自己随身携带了《三国群英传Ⅶ》的系统.无论是所谓的点化,还是真仙观的召开,他只是做了一个推动,他只是让这个三国更精彩罢了。不一样的黄巾起义,不一样的董卓,不一样的三国。兵锋直指洛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波才,吸引朝廷兵力的卜己,出师不利遇关张的程远志!这是个将星荟萃的时代,没有人应该被埋没。没有人天生就是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