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00800000015

第15章 为艾滋病人点亮心灯

1985年,在纽约,第一所艾滋病医院成立。

1988年,为拯救因核意外而受到辐射伤害的人们,特里萨姆姆亲自前往莫斯科,向苏联政府提出申请,并以最快的速度在切尔诺贝利附近建立了一所救济中心。

其实特里萨姆姆心里始终藏着一个强烈的渴望,那就是为她家乡的穷人做点事情。只是因为社会制度的差异,致使她的这一愿望一直没能得到实现。姆姆的家乡那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而梵蒂冈与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所以她的申请也一直没能得到批准。

一直到1991年,姆姆的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她被允许在她的家乡阿尔巴尼亚建立会院。在接到这一批准的第一时间里。姆姆就欣喜若狂地亲自赶往那里。60多年过去了,这是她第一次回家。紧接着,她花4个月的时间为那里的穷人建起了一所拥有6间房子的收容中心。

从1977年开始。我国的台湾和香港也出现了修女们的足迹。她们在那里开办为穷人服务的处所。

直到1997年特里萨姆姆逝世,仁爱传教修女会已在127多个国家开办了600多所会院,共有修女修士7000多人,其中修女4500人,分别来自111个国家。大多数修女来自印度的中产阶级,有的甚至是出生于婆罗门阶层的贵族小姐。

而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会院里,都有一尊美丽的圣母像,被供奉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这个以特里萨姆姆为领袖的女性修会里,玛丽亚象征圣洁、纯粹、贞洁、顺服与神圣的母性,是特里萨姆姆和所有修女的典范。也是她们热切祈祷的对象。在姆姆看来,女性通往基督的心灵捷径就是敬礼圣母。当有人就女性担任重要圣职的问题来采访她时,她便以耶稣之母玛丽亚来回答道:“玛丽亚可以是最好的司锋,可是她自称是——也一直是——主的侍女。”

从上面的简略看来,特里萨姆姆的仁爱事业似乎进展得非常顺利,好像没有遭遇过任何的拦阻。但实际情况绝不是那么简单。

1980年,特里萨姆姆带着几个修女来到埃塞俄比亚,她打算在这个国家开设一间专为穷人服务的医院。但目空一切的总督理解不了这个美妙的想法,他盛气凌人地对姆姆说:“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正在搞革命吗?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嘛!”

姆姆笑了,她平静而从容地回答道:

我也在搞革命,只不过我的革命成分中只有爱。

姆姆和修女们还来到了印度的山区西姆拉。西姆拉的冬天非常寒冷,而修女们长期生活在湿热地区,根本无法抵御西姆拉的酷寒。最后,异常恶劣的气候,使得姆姆和修女们只好退出了这一块地区。

在斯里兰卡,传教士要获得入境签证简直比登天还难,然而,仁爱传教会的修女们却出乎意料地受到了热烈欢迎。可是这种友好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她们就被驱逐出境了。

类似的遭遇在越南和北爱尔兰也发生过。而在柏林的十架山,一些流氓甚至追逐着这些身穿白色长袍的年轻女孩,凶狠地喊:“滚。滚回印度去。”

而在以色列占领区的那普鲁斯,也有5个修女在那里,她们悉心照顾来自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孩子和老人。只是在那种极端危险和艰难的环境里,她们还要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威胁,起初,巴勒斯坦人还向他们投掷过石块。

只是修女们是不会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挫折,而停止自己奔忙的脚步。特里萨姆姆说:

这个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有贫穷和不公的。只要还有人伸着孱弱的手渴求着爱与同情,那么奔忙的脚步将永不停止。

这世界只有一个国度,那就是上帝的国度。而上帝在人间的国度,其实就是他在天上的国度。个世界没有什么物质和精神的分割,我们只为那一个世界活着,也就是只为上帝的国度而活着。

事实上,印度和罗马与伦敦和纽约的简直有着天壤之别。虽然那里也有人为物质的贫乏所困扰,但更多的情况是:许多生活丰足的人把自己关在舒适的住宅内与外界完全隔绝,甚至到死也不被人所知晓。有的人在死后几天甚至是几星期后,才被冷漠的邻居发现,当然那也是因为尸体腐烂的臭味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

有一次,修女们去探访纽约的一户人家,进门了她们才发现住在里面的妇人已经死去很多天了,而她的邻居甚至连她的姓名都不知道。

关于这些,特里萨姆姆说:

世界上有很多人在渴望着一小块的面包。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渴望着那一点点的爱。西方世界的贫穷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贫穷——不仅是因为孤寂而贫穷,也因为心灵的贫乏和精神的困顿而贫穷。我们从而明白,被人遗弃才是最严重的疾病,才是当今世界的真正贫困。

而在姆姆看来,所有的心灵贫穷者,其实就是另一个饥饿的基督。

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人们不大可能会担心身体的饥饿,可是有很多人却在爱的匮乏中凄凉地死去。长期在英国工作的泰瑞西纳修女说:“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该和什么人接触。”实在有太多寂寞的灵魂亟需安慰。

所以在伦敦和利物浦,修女们不仅为露宿街头的流浪者提供热食,为深居在破陋公寓里的穷人提供暖炉和家具,更要找寻那些心灵寂寞的人,以及那些被人群和社会所遗忘的人,透过访问和其他能使他们接受的方式,修女们尽全力把他们带回人间。比方说举办短程旅游之类的活动。有一次伦敦的仁爱传教会甚至租赁了6辆大巴士,运载了300多人出游。

有一天,特里萨姆姆走在伦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偶然间,她瞥见一个年迈的老人正在街旁低头坐着,姆姆本能地走过去握住老人的手。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老人抬起了头来,姆姆看到他竟然泪流满面。老人说:“我从来没有握过一双这样温暖的手。”

面对这一切,姆姆说:“在英国,人们所受的苦,是寂寞和被人遗弃的苦,和食物无关,却和人的兴致与热情有很大关系。跟加尔各答的穷人比起来,他们是生活在另一种贫困里。在我们看来,这也是基督,是另一个饥饿的基督。假如英国人试图以爱心善待穷人,那么,他们首先必须明白,谁是真正的穷人。否则,他们的爱形同虚设。”

在德国,人们随处可见身穿白色长袍的印度修女,她们奔走在慕尼黑火车站和市中心的玛丽安广场之间。在那里,修女们不仅照料流浪者和街头少年,她们还去探访精神病患者和酗酒者,并为那些寂寞的人举办晚间祈祷。

修女们什么活都做,她们完全不怕苦。而有时,她们却什么都不做。整整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她们只是坐着倾听或安慰——与那些孤寂的人促膝长谈。修女们总有办法把他们找到,尽管他们藏匿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甚至被忙碌的人们所遗忘。有一个柏林记者写道:“有50个完全不被人知道的老人,在首都的高楼石壁间挨日子。可是他们的名字出现在特里萨修女的探访名单上。”

鲁雯娜修女认为,在德国,没有人会真的死于饥饿,因为政府的公共服务做得非常好。可是仍然会有许多人陆陆续续地找到了她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在修女们这里,他们才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是被尊重,并被认可的。

在美国的纽约,仁爱传教修女会会定期为那些孑然一身的人们,提供相聚的机会,使他们在这种社交聚会中和他人接触。因为寂寞的人所需要的,不过就是有人坐在他身旁和他说话,对他微笑而已。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修会能为他们提供的,不过是一顿简单的午餐和一些普通的糕点。但他们却从中获得了很多很多的快乐和满足。因而很多人都特别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在修会还有专门为游民开设的免费食堂,很多人匆匆赶来的目的不是进餐,只是为了感受那种和平与温馨。换句话说,他们不仅需要食物,他们更需要与人接触,被认可、被接纳和被爱。

有一回,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特里萨姆姆探望了一位完全被人遗忘的老人。一进屋,姆姆就看到里面一片狼藉,于是就想帮他收拾一下。可是老人却说:“不用了,修女,就这样挺好。”姆姆不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陪老人坐着,直到他终于改变主意。

房间里有一盏很精致的灯,但是上面落满了灰尘,姆姆问:“为什么不把灯点亮呢?”老人回答说:“为谁点呢?反正没人来看我,而我自己又不需要灯。”

姆姆说;“假如修女们来看你呢?你会点灯吗?”老人回答道:“会,只要听到人声,我就会把灯点亮。”

后来,这个寂寞的老人托朋友带给特里萨姆姆这样的一句话:是你点亮了我生命的灯,直到现在这灯还没有熄灭。姆姆说:“这些人是需要我们认识的。如果我们认识他们,我们就会爱他们,而爱又会引导我们服侍他们。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送送钱就可以了,只有钱还远远不够。最关键的是——他们更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需要我们用心去爱他们。”

仁爱传教修女会是众多的慈善和宗教团体中,最早接受艾滋病人的天主教组织之一。那是1974年3月的某一天,特里萨姆姆前往伦敦的男性庇护之家巡视,她发现那里还有两间空房,就对泰瑞西纳修女说:“把这两个房间留给艾滋病患者吧。”当时,英属诸岛和爱尔兰地区事务由泰瑞西纳修女负责。

这是特里萨姆姆第一次对她的修女,发出救助艾滋病患者的指令。姆姆独特的工作方式就是这样:从来不需要通过开会讨论,即便是做出一个重大的决策。姆姆站在那间空房里说话时的神情,泰瑞西纳修女记忆犹新:“会母突然说了那一句话,犹如灵光乍现。”

于是,泰瑞西纳修女开始在伦敦尝试这件事,只是一开始的时候,事情的进展很不顺利。不过很快,她们就得到了一个人的热心帮助,那是一个戒绝了酒瘾和毒瘤的勇敢的艾滋病人。在他的帮助下,修女们开始收容一些无家可归更不能自理的艾滋病患者。

同时,在纽约的仁爱传教会的修女们,也开始定期到一些医院和疗养院去探望那些来自监狱的艾滋病人——这些病人往往无所依靠,心中充满了愁苦。

1985年,纽约的“艾滋病人之家”终于成立了,它的开办离不开红衣主教奥康诺的极大支持。这是仁爱传教修女会的第一所“艾滋病人之家”。修女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给艾滋病患者一个温暖的家,至少给他们一种家的感觉。在修女们看来,一个相互关爱的美好家庭,对于一个病人所起到的治疗作用,将是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更是药物替代不了的。

多罗瑞丝修女说:“要病人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镇定自若,这非常困难。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他们营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气氛。我们组织大家聚餐、聊天,然后一起祈祷、游戏,病人之间也懂得互相照顾,像兄弟姐妹一样。”奇迹发生了:大部分的病人在其中经历了美妙的改变,一些人之前对家庭排斥和敌对的病人,甚至也开始与家人重建美好关系。

有一个来自波多黎各的病人,起初非常害怕,更无法接受就要死亡的事实。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他亲眼看到别的病人在修女们的照料下,安详地度过最后的时刻,他便逐渐安静了下来。最后,他的母亲来接他回家,他甚至主动要求留下来。他对多罗瑞丝修女说:“我知道,在我临终时你会握着我的手。”

事实就是这么简单。即将死去的病人,因爱而感动,而这爱仅仅就是一次简单的握手,或一杯水或一个温暖的眼神。

多罗瑞丝修女说:“来到这里的大部分病人,起初都非常的沮丧和绝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照料,他们的心就能找到和平。”所以多罗瑞丝修女说:“在这里,只要有爱就可以。”

在修女们看来,爱是对病人的一种心灵治疗。病人们因此而获得了一种珍贵的东西——心灵的和平。而且这种心灵的治疗,不仅改变了被治疗者,也使治疗者领受到了来自上帝的爱与平安。

有一个义工说:“在这里的工作,让我懂得了人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也使我明白了除了今生还有来生。上帝告诉我他爱每一个人。所以,我没有资格去评断他们,或是评断别人。每周一次的义工工作让我的生命更深沉、更丰富,也更能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取得平衡,于是,我找到了和平。”

从此以后,“艾滋病人之家”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修女们为艾滋病人服务的足迹遍及美国印度、巴西、洪都拉斯、西班牙、葡萄牙、海地等等。

修女们在照料那些病人的时候,从来不问他们患病的原因,更不会对他们作任何的评断。她们知道,这是病人的秘密,也是他们最敏感最自尊的地方。而不少人认为艾滋病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惩罚——因为人的自我放纵和毫无节制导致了这个病的产生。特里萨姆姆认为:

没有人可以下这个判断,这是上帝的一个奥秘。我们只看见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他们需要我们照顾,就这么简单。我相信主是在借着艾滋病向我们说话,他让我们有机会表达他的爱和我们的爱。

多罗瑞丝修女长期在“艾滋病人之家”工作,她甚至这样说:“我所接触的艾滋病人都是现代的圣人,是教会的新圣者。他们在耶稣之中逐渐成长,于是他们最后的日子也变得非常美丽。在我看来,他们的故事就是圣人的故事。”

在泰国的清迈,也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所在,叫“仁爱之家”或“圣爱之家”。那里的孩子,欢快地玩耍嬉戏,看上去跟平常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但其实那都是些身染艾滋病的可怜孩子。

在泰国,母亲通常会抛弃那些染上艾滋病的婴儿,因为她们根本无力抚养这样的孩子。而1996年建立的仁爱之家,就是专门收留那些被遗弃的艾滋病婴儿。

有个叫杰弗丽的女子,从15岁起就投身于帮助弱势儿童的事业。几十年来,她在很多慈善组织里做过义工,助养过100多名孤苦的孩子。

后来,杰弗丽从澳洲来到仁爱之家,开始照顾那些可怜的孩子。这几年,杰弗丽亲眼看见病重的孩子因为无法挽救而死去,有的孩子甚至就死在她的怀里。杰弗丽说:“要坚持这个信念,继续做下去的确不容易,但我不会因为其他事情而放弃留在仁爱之家,更不会放弃爱这些孩子。”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政道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 世界十大股神

    世界十大股神

    2007年,中国股市以逼空式的上涨不断改写着各项新的纪录,股指、成交量、开户数屡创新高。在这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过程中,全国上下掀起新一轮“全民炒股”的热潮。殊不知“股票有风险,人市需谨慎”,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1720年炒股赔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其实,技巧和方法因人而异。这本书将通过对世界十大知名股神炒股方法和投资技巧的介绍来告诉大家如何制定一套屡试不爽的炒股圣经。
  • 井冈英豪

    井冈英豪

    为了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继承井冈山的优良革命传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使广大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中记写的英烈,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优秀代表,他们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的事迹生动而又壮烈。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充实井冈山斗争历史读物的内容,而且成为广大青年特别是广大学生的一份精神食粮。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热门推荐
  • 幻想空间

    幻想空间

    这个世界有许多的不公正,有许多地方得不到正义的对待——所以才有我!我的工作?警察呗,虽然我没有证,但是我可是个义务警察!不要钱的哦!我的目标?我想改变这个世界,让他变得更美好!而我也将成为世界最强!我的能力?我能控制影子,所有的影子,他们可是活的哦!我愁什么?我愁情人节,老婆太多管不过来,情人更多,照顾不了,你说,我愁不愁?现代都市,富家子弟,肥男转型,身怀绝技,穿梭空间,扫荡花丛,到处竖棋,争战都市,危机迭起整个世界都在我的空间内,你说,你怎么跟我斗?
  • 吞龙决

    吞龙决

    简介:天生九绝武脉,不能感应元气的林绝,在机缘巧合下获得吞龙诀,从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 洪昭光谈家庭健康(修订本)

    洪昭光谈家庭健康(修订本)

    本书分健康理念篇、健康家庭篇、健康男人篇、健康女人篇、健康老人篇、健康儿童篇以及四大基石篇等七部分内容,对家庭健康作了深入讲述。
  • 仙道奇缘

    仙道奇缘

    杨逍,在高二的时候遇到了命中的她之后,亲密无间的谈起纯纯的恋爱,约定了长大以后一定会永远在一起,然而,当他们长大以后,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了,当她因为身患绝症离开杨逍后,杨逍突然醒悟,要想强大,首先就是要把自己变得更强大,一次奇遇让杨逍走进了修仙的大门,看杨逍如何修仙成功,如何救活他最爱的她。
  • 承天仙途

    承天仙途

    一个在江湖中长大的孤儿,铸就出一个承载天地的时代
  • 强者们

    强者们

    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呵呵,怎么可能呢!)
  • 扑到boss,老公饶命!

    扑到boss,老公饶命!

    “女人,你很大胆?”他嘴角噙着一抹邪笑。“这叫个性!“有性才能有个不是?”他笑着看着身旁疲惫不堪的女人。“我会举报你的!”她愤愤的说。某人赖洋洋的应了一声“嗯”“怪蜀黍,你不准欺负我嘛米!”他咪着危险的眸子“跟我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 女人经典:细节决定女人健康

    女人经典:细节决定女人健康

    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突然出现一个女人,她身材适中,有一头漂亮的长发,白皙的皮肤水灵灵的,几乎吹弹得破,一双美目闪闪发亮,微笑时露出的牙齿洁白整齐。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了,不仅是男性,就算是同性,也忍不住要多看几眼,甚至在心里暗暗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变成那样的美女。回到家中照镜子时,很多女人就会开始挑剔自己,脸上有小痘痘啦、肤色不够白啦、头发没有光泽、牙齿黄、双目无神啦等等,有的心里还埋藏着一些难以启齿的秘密,比如便秘或口臭。
  • 星星的记号

    星星的记号

    东川高中校刊的王牌记者林荩夕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采访校男子排球队:“星阶六人组”。在这支排球队里,集中了六个“骨灰级”帅哥:二传手麦哲文,发球王夏辉一,幻影自由人Ken,超级助攻手阿凉,以及一对无与伦比的组合“龙之翼”:主攻手齐翼和乐正茏。
  • EXO唯美星空

    EXO唯美星空

    女主朴心愿学的化妆师,因为刚刚和男友泽夜分手想来韩国散散心,不料偶然遇见了EXO,他们最后会怎么样呢,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