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01300000045

第45章 结语:后续的英文词学专著

在刘若愚著作出版之后,美国词学研究的风气较从前为盛。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的《晚唐迄北宋词体演进与词人风格》(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0),是一部有影响的词学专著,大陆曾有文章评介,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有中译本(李奭学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刘若愚为此书写了书评,摘译如下:

近来越来越多的关于词的英文书籍和文章的出版,很是令人欣慰。在本书导言一章,作者首先描述在唐朝文化传承过程中词的出现,并把文人所写的词与上世纪末于敦煌发现的通俗曲进行比较。然后,她提出以“小令”(“小的曲子”如短的抒情诗)形式出现的早期词,是由绝句或四行诗发展而来,而后又发展成为两段的形式。

在第二章里,作者论述领导新词派的两个先驱——温庭筠和韦庄。她将前者的“含蓄之词”和后者的“直率之词”作对比,并把前者的词描述为“意象呈现”后者是“直观表达”。这大体上与传统观念一致,即温庭筠是婉约(孙康宜翻译为“小心地克制”,但我宁愿译为“间接而简明的”)词派的奠基人,韦庄是豪放(“英雄式的狂热”或“强大而自由的”)词派的奠基人。

在第三章里,作者沿着李煜词风发展的轨迹,特别地强调李对两段结构发展的贡献以及他对词的叙述性和描写性元素的引入。抒发情感由一种向另一种的发展变化,通过两段结构的形式得到强调,这是李煜词风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他后期的词很少不是按照这个组织法则来创作的。

第四章主要介绍抒情词人柳永——慢词(“缓慢的抒情词”如较长的抒情词)的主要推动者。特别关注他对“领字”的使用,如引导并列或从属结构的几句诗句的开头音节。作者注意到柳永词的叙述性和描写性元素在抒情表达中的结合,并用这样的话来总结他的成绩:慢词理论经历几百年的发展,相当大程度上由柳永词的有序结构、个性化的华美辞藻及性质影响而成为一种惯例,而柳词的特征被认为是依照小令美学理论而来的例外。(157页)

在最后一章,作者论及苏轼的抒情词及其流派,并与苏自己的诗歌进行对比,这样可以显示出一般的差别。她相信,对苏轼来说词“已成为观察表现生活中的审美体验的非常好的手段”,她也相信,“贯穿诗歌的自我实现标示抒情诗词的最独特的功能”(165页)。她进一步注意到,苏轼是“第一个用很长的序来揭示写作背后隐藏的强烈而热切情感的词人”(166页),并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轼不仅代表开拓传统词人的视野这个长久而持续的过程,而且,向深层次的意象表达迈出重要的一步”(205页)。这最后一章之后就是简短的结语。

当然,上面的概要对本书中许多有创见的评论是不充分的。学习中国诗歌的学生会发现,不论在什么时候反复查阅它都会有收获,特别是有关结构方面的细微之处。

在另一方面,如果,每一首诗或每一位诗人境界的特性不是独一无二的,或者,每一位诗人的典型方法与其外部自然境界和文化境界互相影响,那么,过分关注结构和语言的分析就不能总为我们详尽讨论诗的特色提供足够的空间。

同样,作者倾向于用二分法看事物(例如,“含蓄意思”与“直接意思”,“想像语言”与“抒情语言”,“文人词”与“通俗词”),这固然可以消除对中国抒情诗以及整个诗歌特性的模糊性的误解,不过中国诗包含各种元素的综合——语言的、文化的、文人的、艺术家的——而不仅仅是任何层面上的相反两方面相互争论的结果,更不是严格执著于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作者意识到过于简单叙述和简单分类的不妥,其可取之处是告诉读者不要犯这类错误。

最后,作者重点强调一些相对被忽视的正统词人的创新,像冯延巳、晏殊、欧阳修和秦观,他们的词本身具有内在的审美价值,就像讨论过的那些一样。这样,这本书不是,也不打算是,特定的一个时间跨段间全面的词的体裁历史,它仅是一个对早期词发展的重点部分的导论(或者说用作者自己的术语来讲是“里程碑”)。

密歇根大学的林顺夫教授著有《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姜夔与南宋词》(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8),该书把南宋的格物观念应用在咏物词的研究上,揭示出中国思想史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刘若愚为此书也写了书评,摘要如下:

林顺夫的书主要是关注姜词内在的特征和它的历史背景两个方面。在长长的引言中,作者描绘了姜夔居住的及描写的社会和文化的环境。认为南宋在艺术、文学、哲学方面发生的各种重要的变化并非处于衰落时期,这些因素对丰富而复杂的文化发展有益。引言主要的意思,是说姜夔和他的后学者所写的咏物词说明在13世纪末一个新的诗歌意识发展起来,这个新的诗歌意识包含了“重归自然”,即从以自然为背景到自然被描述成诗歌核心的转变。这个新颖而有趣的论题在第三章中有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章《诗歌的状况和诗歌写作实践》中,林顺夫研究了许多姜夔的词序和词本身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区分了仅提供的信息的序言和那些在它自身被看作是艺术实体,但和词结合起来形成更大实体的序言,所有这些都很明白;然而,一个问题很自然地提出了:如果没有序,当词被实际上演唱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是听众比读者的经验少么?林顺夫没有表明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样就产生了另外一个更深的问题,即关于词和音乐间,主体部分和表演之间关系的问题。可能林顺夫或其他的一些学者会在将来探究这个问题。

第二章标题为《情感的过程》。在这里,林顺夫详细地对比了律诗的结构和那些特定类型的词的结构。受苏珊·朗格的诸如“情感形态学”的诗学概念的影响,林顺夫把每首词的结构看成是情感和认知能力表达的一种形式。由于林顺夫相信一首词的结构体现了情感的过程,而这种翻译看起来已经相当大地改变了情感的过程。第二章以一节对虚词的论述作为结束。

在第三章《重归于物质》中,首先引述罗伯特凯洛和罗伯特斯固对抒情词的定义:“在直接表现中只有一个演员,诗人或他的代言人,或唱,或沉默,或说话让我们听见或偷听到。”(143页)在引述了他们的论述之后,林顺夫讨论了姜夔词独特的抒情性质并评述道:

如果自我为中心被赋予这样的意思:他把自己看成是词写作实践的开拓者和中心,那么可以说姜夔本质上是一个“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家。他有创新意义的不仅在于他反映了周围的世界,而且外部的世界也常常成为他内心情感的直接的提醒物。在这个奇特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过程中,作者与世界在他的实践中联系在了一起。

在这里,“自我为中心”这个词多少有点误导,像林顺夫他自己好像意识到的,因为它模糊了杰奎马瑞丁提出的“自己为中心的自我”和“有创造力的自我”之间,以及作为有经验的诗人所生活的世界和诗歌所创造的世界之间的区别。

继续我们的讨论,林顺夫不同意文艺批评家夏承焘对姜夔词的牵强分类并总结道:

在姜夔的抒情词中,人们通常会听到“情感的声音”,但实际上并未提到“我”。很矛盾地,这些“情感之声”代表了抒情主体所有的情感。以出现在13世纪末的激进的艺术形式为背景,甚至在他的咏物词里,仍然包含有“情感之声”。当然,重大的不同是在作品中要求的想像力,以从抒情主题全部之感情体现转为物体了。

为举例说明他的论题,林顺夫将罗马人杰克森的隐喻和借喻在语言中的作用之区别,用在姜夔后期一些咏物词与有同样体裁的早期作品——也包括姜夔自己的作为对比上。林的解释是如此的令人佩服,但刘若愚不能完全确信。刘认为抒情主体向物体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讲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完全新颖的:在一些晚唐诗中有相似的表达模式,比如李商隐的“泪”。然而,林顺夫当然远远超出了先前的批评家们,他们坚持认为读完所有的咏物词是个讽刺,或认为它们仅仅是个形容。

该书是以《隐退的结束》结尾的。林顺夫详细描述了直至宋朝结束的咏物词的继续发展。这里有一个对姜夔十七首词的翻译组成的附录,但不包括在文章的主体部分。

此书融合了严谨的学识和娴熟的方法技巧。学习中国词的学生应像读那些宋文化史的书籍一样,也来读一读它。

美国之外,加拿大最有代表性的词学家是叶嘉莹教授。叶教授的高足、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方秀洁(GraceS。Fong)博士的专著《吴文英与南宋词的艺术》,在北美也颇受关注。

刘若愚本人也没有停止词学研究的步伐,在其后续的《中国文学艺术精华》一书中还有精彩的论述。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

    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精彩鲜活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都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由智华编著的《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是一本关于中华传世经典国学名句的精彩汇编,也是了解古代文化、传习古代经典、掌握古人智慧的语言宝库和良师益友。随手翻过,珠玑遍拾,不知不觉间激活思维,汲取鲜活的智慧营养。《中华国学句典全读本》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俗语、谚语、对联、谜语等近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言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
  •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长沙市东效一座古代墓葬的横空出世,让“马王堆”成为一个响遍全球的名字。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特别是千年女尸的出现,不仅让国人感到惊奇,而且让世界各国为之惊叹,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的游客与学者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纷至沓来,希望一睹千年女尸的尊容。
  • 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
  • 哈罗!美利坚

    哈罗!美利坚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 思想课堂-道德笔记

    思想课堂-道德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科技之完美人生

    科技之完美人生

    雷君,一个因为学费差点都上不了大学的人,无意中买了个以为是“地摊货”的烂戒指,却没想到改变了他的人生,且看他如何变强,从此美女如云!
  • 异能程序员

    异能程序员

    代码改变世界!一个落魄程序员,在一次奇遇之后,拥有强大异能的他将会如何拯救自己,改变世界?
  •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雪龙"号船在严酷的南极冰海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零经验"救援--身陷险境--抓住时机--脱困突围,在大片式展现的同时,将事件置于人类南极探险史、中国30载南极科考史、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成就和对南极科学考察的巨大贡献等宏大背景下,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汇集280张极其精美的相关图片,让本书极富现场感、震撼感。
  • 天使之翼

    天使之翼

    她原以为爱情不会是生命的全部,在生命里也不过可有可无,可是当她遇见他这样一个花心多情的男人,凭什么要所有女人都围着他转啊!她不屑却不料转身之后,依旧如那些痴狂的人一般,将他视为生命。一个女人你可以用任何东西伤害她,到最后她可能都会原谅你。但是千万不要用爱情来伤害她,她会伤一辈子。用一辈子来恨你……神秘的力量,带给她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可是,当她理想中的男人降临,她却发现,她的心中还是忘不了那个给了她遍体鳞伤,而依旧愿意为她付出生命的男人。三人的感情,三人的纠缠,原来一切,都不过是源于命运,该如何抉择,也许,当真是命中注定,痛过,哭过,笑过,青春的所有飞扬,也许笑与泪,便是最好的见证。
  • 幽灵突击队

    幽灵突击队

    一场爆发在未来的战争,一只以幽灵为名的特战部队,面临着最为困难的任务,他们像幽灵一样在战场中无处不在令敌人胆怯
  • 冷酷面具下的温暖

    冷酷面具下的温暖

    当高冷女王碰上了冷酷王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原本高高在上的洛晓颜,成长路上虽然充满了不幸,但也收获了友谊;爱情和亲情。她和朋友们一路哭过,笑过;被背叛过,也曾经绝望过。但终于拨开迷雾,真相背后却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力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力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力的运动规律、几种比较常见的力、力学的扩展等方面的知识,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更全面地了解力,为学好物理学奠定基础。
  • 薰衣花开

    薰衣花开

    “我若是只蝴蝶,你便是那朵只为我开放的薰衣花,我轻轻的停留在你的身旁,轻吻着你脸颊流下的泪珠,那一刻,我们彼此相拥。”“六月薰梦繁花,爱未央渐下,淡紫色薰衣花瓣飘落身旁,抬头仰望,一袭馨衣芬芳,这冉冉瞬间,两人牵绊爱情,眼眼相望,羞涩点染花香。”夏紫薰害羞地想低下头,却被他那秀发下的额头,暖暖印在柠檬般悄发的额头上,心中似水般涟漪荡漾。爱的仲夏,他深情的看着她,嘴角微笑上扬,倾许梦然不仲盛夏,她微微闭上眼睛。
  • 蝶:重生艳宫主

    蝶:重生艳宫主

    【全书完】曾经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一夕之间失去至亲。阴谋、陷害,姐妹背叛,初恋情人抛离。一场大火让倾国倾城的她从此戴上面具,四年后再次归来已不是当初那个纯真小公主,而是冷艳、孤傲的铁心美人,母亲、哥哥含冤而去,她誓要报复那些曾经害过她至亲的人,夺回应有的权势地位。面具下那张丑陋容貌让她决意此生不再爱,然而那个冷傲邪魅的君主却肆无忌惮的闯入了她心房……
  • 枪擎天地

    枪擎天地

    在这里有寄托着小弟的武侠梦想,所以绝世的武功和神兵利器当然不会少;兄弟的情谊,战友的生死相托,肯定有;惊艳的美女,红粉自己,必须的,要不怎么是主角(但是不会太多)。热血的江湖,霸气的江山争夺,将遇良才,棋逢对手统统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