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01300000006

第6章 斯坦福大学的辉煌岁月

1967年夏天,刘若愚进入位于美国西部加州的斯坦福大学,在亚洲语言学系执教。在这里,他找到了最佳的学术单位作为事业平台和终生依托,登上了事业的顶峰。直到1986年因病去世,他一直在斯坦福执教达十九年,他的名字与斯坦福大学连在一起。

1967年,刘若愚的第二部英文专著《中国的游侠》(T he Chinese Knight Errant)出版,这是他送给斯坦福大学的见面礼。这部书当时在美国也许影响不是太大,但在80年代后,在中国武侠小说研究界声名鹊起,被称为“继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之后第一部综合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学上的游侠的专著”。而在当时,“中国大陆的出版界和理论界,还拿不出一部观点鲜明正确、材料翔实可靠的同类著作来介绍给本国和外国的读者”。

1969年,他的第三部英文专著《李商隐的诗——中国九世纪的巴洛克诗人》(T he poetry o f L i Shang-yin:N inth-Century Baroque Chinese P oet)出版,早在1964年,从发表《李商隐的〈韩碑〉诗》开始,刘若愚便着手李商隐研究了。全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序论》,包括《历史背景》、《传略》、《关于李诗的诠释》、《翻译问题》。第二部分称为《一百首诗的翻译及笺注》,为全书主干部分。第三部分是《批评研究》。全书构成以翻译笺注为主干,包容史实背景、资料考订、批评鉴赏、中西文学比较等,构成李商隐研究的新体系。其译文之准确流畅,分析之深入到位,令中外学术界同行赞叹不已。

1969—1975年,刘若愚受命担任斯坦福大学亚洲语言系主任。学术成就与行政资源相得益彰,刘若愚俨然成为美国汉学界的新一代领军人物之一,于是“东夏西刘”之说,不胫而走。夏志清回忆说:“一九六二年九月开始,我一直在哥大教书;若愚兄一九六七年离芝大而去史丹福任教后,也就在西岸定居。我至今未知是那几位年轻同行,煮酒论英雄,品定我们为‘东夏西刘’的。但此说一出,传遍美国著名学府的留学生间。”

1971年,刘若愚获得约翰·西蒙·古根汉研究基金(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 Fellowships)的奖助。“好风凭借力”,在良好环境的激励下,刘若愚进入学术研究的高产期。

1974年,他出版第四部英文专著《北宋的主要词家》(Major L y ricists o f the N orthern Sung)。这部书用他的诗学观念和方法分析六位北宋主要词家,是其理论观念在词学中的具体运用。

1975年,他出版第五部英文专著《中国的文学理论》(Chi-nese T heories o f l iterature)。在这部书中,刘若愚借鉴艾布拉姆斯(M。H。A brams)的“四要素”理论,又根据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加以改造,建构起认识中国文学理论的系统观点,树立了刘若愚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权威学者的学术地位。

1977年,刘若愚得以荣任斯坦福大学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他继续《中国的文学理论》的研究,撰写完成他最重要的论文《中西文学理论的综合》(Towards a S ynthesis o f Chinese and Western T heories o f L iterature),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1978-1979年度,刘若愚荣获美国人文社会科学国家奖助金(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 umanities)。

在潜心研究的同时,刘若愚把极大的热忱投入教学活动中,并努力为学生编写教材。他在1979年出版的第六部英文专著《中国文学艺术精华》(Essentials o f Chinese L iterature Art)一书,就有一些教材的性质。此书内封面上写着“送给我的女儿美文”(To My Daughter Sarah Mai-Wen)。显然,刘教授喜爱他的学生就同喜爱他的女儿一样。此书囊括中国古今诗歌、散文、小说、戏曲,范围广而选择精,讲解细,确实适合用于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学。迄今为止,新加坡大学中文系还选用此书作为中国文学教材。由于刘若愚教学成绩优秀,1979年,他获得斯坦福大学院长杰出教学成就奖。

面对荣誉的刘若愚,用一首题为《意外》的诗作传达出内心的感受:

不,我不要希腊阳光的温存

和那爱琴海波浪的微笑,

也不要被身体吸收的灵魂

在彩虹般的舞台上飞跃。

我本生自一片肥腴的土中,

但那里如今充满了野草;

这样的荒园与异乡的鲜花,

将作成多么讥讽的对照!

可是,收到了意外花朵的心,

仍不免觉得感激和骄傲,

纵使它在记忆的书页中间,

会被时光把它颜色褪掉。

当刘若愚在学术事业上逐步取得成功,获得鲜花和奖赏的时候,他的祖国正经历着十年“文革”的浩劫,学术园地自然是一派荒原野草。刘若愚手捧着异国他乡的鲜花,内心深处却为故国荒园的野草而悲哀。这就是海外学人的一颗中国心!另有一首《无题》诗,相信也是作于此期之中:

绿洲成海市,大漠何雨洒?

雩舞更难期,恨无同渴者。

绿洲的梦想变成了海市蜃楼般的虚幻,荒园沙漠盼不到及时的春雨,曾皙当年“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潇洒更难期待,诗人陷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之中。这是对个人前途的悲鸣,还是对祖国命运的哀叹?也许是两者兼而有之。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话说中国——古代教育

    话说中国——古代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家颇多,各家自持一言,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以时间为顺序,向您介绍我国历代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 文化视野下的语言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语言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日益兴起的文化语言热,本人在教学中也尝试着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来解读古今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进入21世纪,本人又从语言文化的视角,探析西北回族独特的语言现象。到了2009年,本人主讲的研究生课程“文化语言学”被确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促使本人在文化语言的研究方面更加用心,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书的内容就是这些教学和研究心得的汇集。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热门推荐
  • 向天问天

    向天问天

    向天问天天何在;圣人言曰天无常;君自一日同风起;天地苍穹运我掌;末世将至,乾坤苍凉;何人,与我开天辟地;何人,与我携手辉煌……
  • 古今事通

    古今事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闪婚双宠:首席老公老搞错

    闪婚双宠:首席老公老搞错

    纪慕然做了一个梦,自己小心翼翼地用翡翠杯端给对面的男人。林大公子轻嗅赞道“老婆,你茶艺越来越精了。”仰头一饮而尽,哭着脸说:“你拿走了我的心,我该怎么办?”纪慕然惊道:“你是林二?”‘啪’地一声,四亿元的翡翠杯掉在地上,摔个粉碎。
  • 明月系列之沧海月明

    明月系列之沧海月明

    明朝万历二十年二月末,一个从日本逃回的商人,带回了倭寇将要入侵的消息,朝廷中的官员们为此开始积极的准备。但此时的大明王朝,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却是暗潮涌动。太子未立,官场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朝廷最大的粮仓被烧,神秘杀手现身江湖,永诚商号的商队被劫,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阴谋?故事就从千年运河边的商都临清开始……
  • 一封没有寄出去的情书

    一封没有寄出去的情书

    这是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无意间在信箱看到的。所以重新回忆过去的点滴。是一封信回忆过去为线索的。
  • 弃夫福晋:腹黑王爷追爱妻

    弃夫福晋:腹黑王爷追爱妻

    她是“天听”之女,却倒霉的嫁给了祈王,这现成的福晋是这么好当的吗?夫君不爱,三个小妾不老实!他前脚带着小妾到边疆,她后脚带“球”跑!写休书,是他败绩一件!哪怕他战功彪炳!却偏偏折在她的手!
  • 清晨,在陌生的地方醒来

    清晨,在陌生的地方醒来

    三大洲两大洋,随天涯才女艾敏,奔赴一场最feel的生之旅行。天涯、人人倾心推荐!
  • 生于1980

    生于1980

    这是一部描写80年代后出生的城市独生子女情感生活、心路历程的惊世之作。“我现在要讲述的当然时我的爱情。不过,因为我被人称为缓缓公子,所以我的爱情可能更为荒唐。这是我每次给别人讲述时发现的。当然,我要强调一点,我并不想让你们掉泪。我说过,这只是我生活的一种方式,我记忆的一种习惯。如果你有闲暇和无聊的时光,不妨坐到窗前,一边看着天边的晚霞,一边听着我的讲述。”
  • 我当兵的那些年

    我当兵的那些年

    WJ部队服役的萧云飞,在完成各类任务的时候,因为战友的牺牲而悲痛不已。再一次遭袭击后,受伤晕倒,醒来后却得到父母被杀的噩耗。心有不甘的萧云飞毅然退伍,踏上了为父母,为战友复仇的道路。险恶的人生路,遍布荆棘的复仇之路,冤冤相报何时了,是放过那些仇人,还是将他们尽数消灭……小七书友群:130289784
  • 太上正一阅箓仪

    太上正一阅箓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