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歌唱家一统天下的西洋歌剧舞台上,寥若晨星地活跃着几位中国歌唱家的身影,他们迷人纯正的美声倾倒了一批又一批歌剧界的权威、乐评家和挑剔的听众。他们在舞台上的位置可能在人高马大的欧美演员中并不十分引人注目,但他们的艺术才华像熠熠闪亮的明星一样,散发出夺目的光芒,迪里拜尔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星。
迪里拜尔曾任芬兰国家歌剧院和瑞典玛尔莫歌剧院终身独唱演员。有人曾说,在三大男高音音乐会和迪里拜尔音乐会中,宁愿选择她,这一点不假。迪里拜尔的演唱以从不出错著称,她被欧洲音乐评论家称为“中国夜莺”、“可遇不可求的华彩美声”,她的演唱“是艺术和技巧的最完美的结合”,有国内的评论家赞誉她是“洛神”。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萨瑟兰的丈夫是非常好的声乐教育家,萨瑟兰就是他教出来的,他曾说,迪里拜尔是当代最好的花腔女高音,“歌剧院多的是,迪里拜尔只有一个”。她在瑞典和芬兰被誉为“国宝”,芬兰总统曾赞扬她是中国的文化使者,为中芬友谊及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集这么高的赞誉于一身,这不仅是迪里拜尔个人的荣耀,更是全世界对中国声乐教育水准的高度肯定。
已故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沈湘和现年95岁高龄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周小燕是一北一南两位中国最著名的声乐教育权威,目前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多位中国歌唱家都得到过他们的悉心传授。迪里拜尔是新疆维吾尔族人,1975年进入新疆歌舞团,1980年考进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沈湘、李晋玮夫妇,1987年以声乐硕士学位毕业,次年便应聘到芬兰国家歌剧院担任独唱演员。1984年迪里拜尔在芬兰第一届“米里亚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1997年获瑞典最佳歌剧演员奖,1998年又获瑞典世界著名歌唱家Birgid Nilsson奖学金。她在几十个国家举行过上百场音乐会,与许多著名指挥及乐团合作过,演唱过几十部歌剧及大量的艺术歌曲和民歌。迪里拜尔演过的歌剧有《弄臣》、《拉美摩尔的露齐亚》、《军中女郎》、《爱的甘醇》、《魔笛》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经典歌剧中的经典角色。迪里拜尔的世界性声誉是经过舞台的千锤百炼得到的,可谓实至名归。
芬兰等国出版过迪里拜尔的很多唱片,收录了她演唱的世界上最具代表性和难度最大的花腔女高音作品和艺术歌曲。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几年前出版的迪里拜尔独唱专辑,里面收录了十五首中、意、法、俄等国名曲,这是我经常听的一张专辑,虽然没有收录迪里拜尔最擅长的歌剧咏叹调,但也稍稍弥补了无缘欣赏她的音乐会、歌剧的缺憾。
迪里拜尔的声音内敛、纯净,纯得像一束光,纤细、透明、温暖又无所不至,这些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集中体现了她的歌唱特色。《塔里木》、《思恋》较多部分集中在中、低音区,迪里拜尔唱得宁静、醇厚,像深蓝色的海水微波荡漾;《威尼斯狂欢节》、《华丽变奏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花腔女高音的擅长,起伏跌宕,高耸入云,让听众充分领略到上界迷离奇幻;特别是《华丽变奏曲》的结尾部分,她的歌声只有一支长笛伴奏,仿佛两只夜莺在对答唱和,非常神奇。迪里拜尔对歌曲的诠释根据不同的内容体现出不同的意境:爱尔兰民歌《夏天最后一朵玫瑰》表现了残红落尽、青春已逝、爱情泯灭的情调,感伤但又雍容华贵;《天鹅》是圣桑《动物狂欢节》里的一首名曲,迪里拜尔的歌声代替大提琴再现了朦胧月光下天鹅孤独地游弋的凄怅;拉赫玛尼诺夫的《练声曲》舒展大方、回肠荡气;《卡迪斯姑娘》俏皮诙谐;《睡梦中的女郎》情真意切……专辑中的每首歌曲都可圈可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乐团指挥汤沐海,他是卡拉扬的关门弟子,曾经指挥过柏林爱乐乐团,两人合作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在国外时迪里拜尔总说自己的根在中国,她是中国的声乐教育家培养的。世界各地闯荡了十几年的迪里拜尔,近年在国内举办演唱会,也担任央视青歌赛的评委,有次她这样回答主持人的采访:“我坐在这儿听歌,他们的演唱水平,让我忘记了他们的业余歌手的身份。”她的谦逊质朴与她的艺术才华一样,同样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