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2400000005

第5章 如何向上级汇报请示

所谓汇报,是指领导者将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或本地区的有关情况或工作,向上级领导或组织报告的一种常用的工作方法。与上司保持“热线”联系,及时地就某些事做出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更便于中层领导及时准确地理解上司指示精神的实质和更多地把握上面的情况和意图。向上级汇报什么、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汇报等,都是中层领导不可等闲视之的重要问题。

●慎重选择汇报请示的方式

(1)定期汇报请示

下属自己处理好的问题,如果不向上级报告,往往会使上级不了解实情,做出错误的判断。当然,不少事情无需一一向上级报告。但是,原则上可称之为“问题”、“事件”的,还是要向上级提出报告。报告的时机因事情重要的程度不同而异。很重要的事,必须即刻提出报告。至于次要的或日常性事务,可以在一天的工作终了时,提出扼要的报告。有些单位每天有例会时间,由下属向上级提出报告。这个方法值得仿效。有些单位印有工作报告表,每天由干部填写,按时送交上级。没有这种规定的单位,可以利用下班前的几分钟,向上级口头报告当天的工作。上级根据这些报告,能了解情况,可以将它作为拟定计划的参考。

(2)及时汇报请示

松下幸之助先生这样认为:一个人完成工作后是否马上汇报请示,不仅能看出他是否具备有始有终的责任观念,更能看出他是否有不忽视小事的警觉能力。而“一个人如果能完成困难的工作,却不能做平凡的小事,这样的人就不是真正能担当大任的人,更不是企业的灵魂人物”。另外,对于坏消息更要及时报告,以便迅速处理解决。

(3)中途报告请示

如果一件任务完成得很顺利或完成时间很短,就用不着中途报告,不过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就需要中途报告。

①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很长时间,在解决途中就需要向领导报告,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便领导对你的工作有所了解。

②有意外事故发生时,也需要提出中途报告,分析原因,展示过程,并接受以后工作的指示。

口头汇报内容比较简单时,一般采用口头报告的形式,上级急着要知道情况时,一般也采用口头报告的方式。

彼德·德鲁克在他的《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把某些领导分为“读者型”领导与“听众型”领导。“读者型”领导喜欢看书面报告,而“听众型”领导喜欢听口头报告。即使问题较复杂、内容较多,如果你的上级属“听众型”领导,你也应该进行口头报告。

口头报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与领导面对面交谈,汇报工作,就给领导提供了可发问的机会。因此,中层领导在汇报前对领导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最好做好准备,这颇似研究生的论文答辩。

任何领导都不喜欢漫无边际、杂乱无章的汇报,所以汇报者应尽量紧紧地抓住所要阐明的中心问题,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让领导了解到问题的实质,而不必事无巨细,一概汇报,因为此后领导对什么感兴趣,他自会提问。

汇报工作时尽量避免“大概”、“也许”、“可能”、“估计”等这一类词,要准确、斩钉截铁,不能犹犹豫豫、含含糊糊。

汇报请示的问题要有顺序,轻重缓急有所侧重。一般原则是先讲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再讲次要的,先谈结论,然后补充论据。口头报告不仅让上级了解你完成工作的情况,更为你提供了直接让上级了解你的机会,汇报者应该高度重视。

书面报告一般而言,内容较为复杂、很重要、需要归档,如果需要转递报告时,应该采用书面报告的形式。对于“读者型”的领导,中层领导更要采用书面报告的形式。

●博得上级领导满意的汇报方法

汇报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口头叙述事情。

有的人汇报工作,准备十分充分,汇报的过程中叙述也很仔细,可领导听后似乎无动于衷,整个汇报没有取得所期待的效应。

还有的人在直接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心理上没什么压力,而越级汇报工作,心中总有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

然而,另外有些人却不这样,他们不论向哪一级领导汇报工作,都镇定自若恰到好处,每每博得上级领导的好评乃至赞扬。这些事实说明,汇报工作决不是简单的叙述事情。

从一定意义上讲,汇报工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问答式对话,既有说话的技巧,又有心理沟通的艺术,是一门综合学问。掌握这门学问的人,汇报工作时说话既清楚、简练,又分寸得当、逻辑性强,说出的道理令人信服,上级领导一听就明白,且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共鸣。

紧急情况时是这样,平时听取汇报时领导的心理活动也是这样,这就好像我们平时看小说一样,如果你进入了小说描述的情境,有了与小说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之感,当看到扣人心弦的紧要关头时,往往要急不可耐地将书翻到后面,先了解一下事情的结局。

长篇大论,面面俱到,浪费领导的时间不说,关键是还违背了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

在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时,要博得上级领导满意需在心里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1)此次汇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是必须清楚的)

(2)不进行这次汇报自己能否顺利地解决问题?(汇报越重要,越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3)与汇报相关连的情况是否都了解清楚了?

(4)上级领导是否准备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这可使您估计到汇报时将出现的一些障碍)

(5)自己对汇报的良好开端是否有信心?(会遇到什么样的主观和客观的障碍?它们的严重程度如何?)

(6)什么样的汇报开端对自己和对方是合适的,什么样的是不合适的?

(7)在汇报中利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对上级领导产生作用?(援引权威者的见解,谈解决所有问题的重要性。)

(8)上级领导可能向自己提出什么问题?

如果按照上述忠告和建议去做,您的汇报就会显得更加成熟。

●竭力避免不合时宜的汇报方式

领导听你汇报工作,是与你沟通和交流的最体面的方式,也是了解你能力和智慧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汇报工作之前,你一定要了解不合时宜的几种汇报工作方式。

(1)长篇大论,却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没有结论。

有些中层领导见到上级领导,总好像有说不完的心里话,唠不完的知情嗑。汇报起工作来,心底里老暗暗告诫自己:“机会难得,一定得把工作成绩一滴不漏地向上级领导说到。”于是,汇报起来面面俱到,简直是海阔天空,包罗万象。结果上级领导越听越烦,感觉无从回答。

(2)汇报中掺杂个人恩怨:假公济私。

汇报中最忌讳加入个人恩怨恨仇,假借公事的名义,暗中实施打击报复。可以断言,如果汇报工作中假公济私,上级领导察觉后,恐怕会非常讨厌这种小人!

(3)事实与个人推断混为一谈:真假难辨。

(4)语言逻辑混乱:表达不准确。

(5)汇报时间、地点不合时宜:时机不当。

这类问题多出于主动找上领导汇报的时候。作为上级领导,特别是职务较高的领导,工作都比较忙。实事求是地讲,有些领导确实很难时时找到,于是有的人就采取等、堵的办法找领导——上下班时,午休前,回家途中,或领导参加会议、活动期间。

如无特殊情况和紧急事宜,这些时间或地点是不宜汇报工作的。这就犹如普通的人一样,如果夜半更深时还有天天见面的朋友来“侃大山”,就是再要好的,嘴上虽不方便说,心里的厌烦情绪也会油然而生。

实在地讲,汇报工作时,时间、地点、方式不合时宜,不仅会令人讨厌,而且也显得汇报者素质太低。

●请示汇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请示汇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制度,下级领导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是中层领导干部履行职能过程中应行使的权利与义务,是沟通上下级关系、获得上级领导指导、支持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这项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忌讳,主要有:

(1)遮遮掩掩,耍小聪明

有的中层领导将自己分管的单位工作视作自我的“小天地”,自认为能驾驭全局,将请示汇报视作累赘和多余。为此,喜欢个人说了算,大小主意自己拿,长期不向上级或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工作,甚至出了问题、有了漏洞也进行“封锁”,上级找上门来还捂捂盖盖、遮遮掩掩,以防“家丑”外扬。

(2)不管不顾,一捅到底

在正常情况下,按照组织原则和领导程序,应遵循逐级请示汇报的原则。可有的中层领导总认为单位最高领导水平高,权威大,说话灵,为了图省事、走捷径,遇事不经直接分管领导,便找到单位最高领导请示汇报,自觉不自觉地将直接分管领导放在“空档”里。

(3)自做主张,先斩后奏

在一件事情决策之前,明知应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的也自做主张,事后因怕担责任或已经出了漏洞才不得已找到领导汇报,以便让上级领导为其承担责任。这种请示汇报法叫“马后炮”,是推卸责任的不老实做法。

(4)推诿扯皮,拈轻怕重

个别中层领导由于个人主义或本位主义作怪,一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总想推给别人。为“名正言顺”地“卸包袱”、“踢皮球”,便打着请示汇报的旗号,采取孩子哭抱给娘的做法,或言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或言难以单独完成,以便借领导权威性表态把重担子压给人家,达到自己一身轻的目的。

(5)恶人告状,颠倒是非

极少数的中层领导由于思想作风不正,当与同事产生了矛盾、产生了分歧,不是先从主观上找原因,或本着团结的愿望出发,进行谈心交心,以排解矛盾、消除分歧。而是借请示汇报之名,行“恶人先告状”之实,而且汇报的内容往往与事实有较大出入,甚至颠倒了是非。其本意是想通过向领导先奏一本,达到搞臭对方、发泄私愤的目的。

(6)吹吹捧捧,无病呻吟

有个别中层领导不是把自己放在事业上、工作中,而是挖空心思寻求如何取得上级领导好感的途径和手段。其中之一就是假借请示汇报工作名义,接近上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凭察言观色的本领,专拣上级领导爱听的讲,甚至进行无聊的吹捧,搞精神贿赂,企图由此取悦于上级领导进而获取上级领导的青睐。

同类推荐
  • 管理能力训练实训手册

    管理能力训练实训手册

    该书是一本与管理学原理类教材配套使用的实训用书,核心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学生从“知道”、“了解”这类知识性层面转化为“能”的行为性层面。管理学原理类课程倾向于讲理论,从道理上、观念上引导和推动人们对管理的认识,而本书更倾向于对实际能力的训练,强调的是对学生行为的习惯培养,并按照有序训练的原则,对训练内容作出合理安排,使习惯得以定型。本书主要针对有志于管理实际能力提高的学生和企业基层管理者,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提升实际管理能力。
  • 网上开店创业与智富方法大全

    网上开店创业与智富方法大全

    本书是一本帮助初学者和有一定电脑使用经验的用户学习网上赚钱基础知识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创业的准备、在网上开店赚钱、网上赚钱的概念与方法、网上赚钱必备工具、网络经商基础知识、在网上炒股赚钱、当威客赚钱、利用博客赚钱、开展网络服务赚钱、做拍客赚钱、做淘客轻松赚钱、做网络调查赚钱、玩网游赚钱以及网络写手赚钱等知识。
  • 过冬法则:40家杰出企业渡过金融危机的策略

    过冬法则:40家杰出企业渡过金融危机的策略

    具体介绍了40家杰出企业的过冬法则,希望这些企业的过冬经验,能帮助广大企业尽快走出困境。经济观察报投入了大量的采编队伍,对各个行业的知名企业进行了采访,对金融危机下联想、阿里巴巴、松下、阿迪达斯等企业的现状及这些企业在危机下的应对之策等进行了精雕细描,并对此进行了总结。
  • 管人三十六计

    管人三十六计

    《管人三十六计》借鉴三十六计体裁,共六篇,每篇六计,六六三十六计。细嚼每个故事,你将成为卓越的管理者。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是要具有“领而导之”的能力,他要懂得用人学、权力学、驭下学、容才学、激励学和情感学。实际上,管理不是西方人的专利,中国历史中饱含大量关于领导和管理的精辟论述,《孙子兵法》云:“视卒如婴儿,帮可与之赴深渊;视卒如爱子,帮可与之俱死”;“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鹤”。
  •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

    有句古话叫“三个臭皮匠,能胜诸葛亮”。然而,三个臭皮匠到底凭什么能够取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呢?难道仅仅是由于臭皮匠的人数多吗?我想肯定不是,因为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去探究其原因,就会明白三个臭皮匠能胜过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
热门推荐
  • 基因蛮荒时代

    基因蛮荒时代

    一次实验事故,引发了一场全球生物基因突变的灾难。一次太阳耀斑,摧毁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电子文明。地球,进入了一个基因蛮荒时代。林飞,在一次狩猎时被队友暗算,灵魂穿越回末日之前,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PS:人类的遗传基因约有39000个,目前发现和定位的功能性基因不足26000个,这其中42%的基因功能尚未明确。人类基因,还是一个不曾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 焚魔记

    焚魔记

    英雄的鲜血,染红我们的战场!勇敢的少年,离开我们的家园!亲密的爱人,谱写我们的挽歌!让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让永恒的世界走向和平。
  • 大荒神皇

    大荒神皇

    天赋异禀,是异类不详?亦或是天命无双?太古大荒看平凡少年一步步走向巅峰,登上大荒神皇的无上王座
  • 千城辞

    千城辞

    千年浮生,万年未歇。过往无私无企。四季盘旋,春秋夏冬,百年不断。肉身已破,幽魂已残,神心已无。我愿为你去往天涯终生长辞于千城之外。
  • 菁菁年华韶光长

    菁菁年华韶光长

    第一次写小说,不足之处请大家见谅。丁远在和儿子逛街回家途中,看到了高中生的生活,勾起了回忆,回忆起自己青涩纯真、激情澎湃的高中时光。记忆中的青春总是伴随着打架、恋爱、学习,却又多了几分单纯和天真。有人说青春就应该做几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我想说你可拉倒吧,都是普通人,你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我只是以一个平凡人的角度来回忆青春,毕竟生活总是平凡的。
  • 国色天香缘

    国色天香缘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婚夜的一场大火,将她的一切都毁灭了。重生归来,她,变为绝世美人。但面纱底下的真面目,却是心狠手辣的地狱修罗。世人皆说她恶毒,但又有谁知晓她心中的怨愤。且看她左天香如何搅动风云,傲视天下!只是......这个为她倾尽所有的男人又是谁啊??
  • 你的天空我的城

    你的天空我的城

    这片天空,是他翱翔的领地,却是困住她的城池。一个腹黑无赖试飞员和一个肤白貌美的姑娘之间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彼岸天都

    彼岸天都

    嵩山之巅,卓王孙与武林盟主杨逸之一战,天下震动。日曜借预言之力,推断出相思是一位异族女神转世,她用相思的心血将四天令熔铸成湿婆之箭。神秘少年重劫自称看到神谕,相思是唯一能改变荒城命运的莲花天女,相思决然承担起这个使命。重劫劫持相思威胁杨逸之,最终杨逸之沦为梵天的傀儡……
  • 葬天舞曲

    葬天舞曲

    他忘记了一切,尝尽屈辱。记忆的缓慢复苏,他重拾刀刃,再度染血而行。葬天者:一曲之下,普天寂静,一舞之间,葬天无情。
  • 封神修仙

    封神修仙

    神仙非仙,弃神成仙仙者,不滞于物,逍遥天地之间,寿与天地相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