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00000020

第20章 尚书吏部郎是“很大的官职”吗 (2)

公元265年,司马昭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了相国、晋王的职位,不久便夺取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史称晋武帝。他深知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代魏称帝,完全是由于祖、父两辈早就从政治和军事上为自己的夺权奠定了基础。因此他在即位以后,立即下诏追尊祖父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庙号世宗;父亲司马昭为文皇帝,庙号太祖。这些尊号一经确定,便在整个晋朝传承了下去,无论国君或臣民,都必须把生前没有做过皇帝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称为宣帝、景帝和文帝。以致后来唐代的史官在编纂《晋书》时,也沿用了晋朝对开国以前这三位特殊人物的称呼。既非皇帝,又称皇帝。这便是“[钟会]向司马昭进言”一语在《晋书·嵇康传》中被写成“[钟会]言于文帝”的原因。当然,这种追尊的称号只能用于被尊者死后,并不能改变他们生前作为臣子的身份。所以每当《晋书》需要引述这些历史人物的对话时,双方的称呼就必须同他们当时的官职、爵位相吻合,绝不能想当然地乱叫一气。余先生在今译中将钟会称呼司马昭为“公”擅改成“陛下”,显然犯了生前死后混淆不分的错误。

关于中国历史纪年中的“年”和“载”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寂寞天柱山》的第一章里写道:

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远远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选为自己的归宿地……

这里所说的“唐天宝七年”,一般的读者是不会感到有什么问题的,但在研究古代史特别是专治唐史的学者眼里看来,就会认为余先生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据我所知,出这种差错的人,数量不是很少,而且一般不容易自己发现。在大量的历史普及读物和教辅类参考书中,也没有见到关于这一方面知识的具体而正确的介绍。为了帮助余先生和其他读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今后的写作中避免再出同样的纰漏,我把过去发表在《咬文嚼字》月刊上的两篇文章《唐代纪年为什么一度用“载”?》和《关于唐玄宗改“年”为“载”的馀话》全文转录在下面,以供参考。

唐代纪年为什么一度用“载”?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皇帝纪年所用的量词,一般都作“年”,如:汉武帝太初元年,晋成帝咸和四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明思宗崇祯十二年,等等,但是在唐代,却曾经一度出现过以“载”代“年”的现象,如:

高適《李云南征蛮诗序》:“天宝(唐玄宗年号)十一载(752),有诏伐西南夷。”

杜甫《奉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谨诣阁门,进状奉谢以闻。至德(唐肃宗年号)二载(757)六月一日……杜甫状进。”

以上两例中的“天宝”“至德”年号下,纪年都不用“年”而用“载”,这是什么原因呢?

再看以下两例:

杜甫《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县君〕天宝元年(742)某月八日,终于东京仁风里。”

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谨进前件图如状,伏听进止。乾元(唐肃宗年号)元年(758)七月日某官臣状进。”

为什么同是“天宝”年号,“十一载”称“载”,而“元年”却仍用“年”呢?为什么同是唐肃宗年号,“至德二载”(757)称“载”,而仅仅相隔一年后的“乾元元年”却又改用“年”了呢?

上述现象,绝非作者任意乱用所致。今天的读者,应当弄清发生这一现象的来龙去脉,以消除不必要的疑惑。

先秦时代,用以纪年或表示“年岁”意义的字大致有四个,即载、岁、祀、年。相传成书于汉代的《尔雅·释天》说:“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这里,夏、商两代的纪年用字,姑且存而不论,只谈与本文直接有关的“载”、“年”二字。

《尔雅》的作者没有看到后世出土的有文字记载的上古文物,因此,他认为“唐尧、虞舜时纪年用载”(唐、虞曰载)和“周代纪年用年”(周曰年),其立论的根据只能是先秦时传世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儒家经典)。而详细记载唐尧、虞舜的才德、治政、禅让和纪年的最早文献,只有一部《尚书》。其中《虞书》和《周书》的纪年用字情况统计如下(不用于纪年、不表示“年岁”意义者不计在内):

《虞书》收文2篇,用“载”7次,用“岁”2次;

《周书》收文28篇,用“年”23次,用“岁”5次,用“祀”2次。

以上二例,如果就使用的次数较多而言,那么,《尔雅》的“唐、虞曰载”“周曰年”的说法应当是可以成立的。

秦、汉以后,在表示“年岁”的意义上,“年”字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例如《尚书·虞书》中用了7次的“载”,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据其文意引述时,竟有5处改成了“年”。至于纪年用字,则自秦、汉至唐代前期,完全成了“年”的一统天下,只有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才出人意料地发生了变化。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在即位以后的前30年里,他曾经任用贤相,改革弊政,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使大唐王朝的国力达到了全盛状态。开元三十年(742)新春伊始,他下诏大赦天下,宣布“改开元三十年为天宝元年”。在此后的两年中,纪年仍用“年”字,称为天宝元年、天宝二年。但到天宝三年,他又玩出了新的花样。据《新唐书·玄宗纪》云:“〔天宝〕三载正月丙申(即初一。《旧唐书·玄宗纪》作“丙辰”,误),改‘年’为‘载’。”改字的原因未作说明。后人从《唐大诏令集》所收的《改天宝三年为载制》里,才算了解了个中的奥秘。其文略云:

历观载籍,详求前制,而唐虞焕乎可述,是用钦若旧典,以叶惟新,可改天宝三年为三载。

原来,好大喜功的唐玄宗,以为自己的丰功伟绩已经超越了历代帝王,只有三代(夏、商、周)以前的上古圣君唐尧、虞舜才能与之相比。为了炫耀“至化”“淳风”,必须有不同寻常的举措。但两年前他已经改“开元”为“天宝”,再次改元不仅时间相隔太短,而且在历史上未必能开创新的纪录,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熟悉儒家经典的他,便想到了《尚书》中唐尧、虞舜的事迹和纪年,以及《尔雅·释天》中“唐、虞曰载”的说法,决定下诏“改天宝三年为三载”。从此,直到天宝十五载(756),他在经历“安史之乱”后逃出长安,被迫逊位,这种纪年用“载”的情况始终没有改变。

其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后改元至德,由于兵荒马乱,无暇他顾,纪年只能沿用玄宗旧规,仍然称“载”。至德二载(757)九月、十月,唐军先后收复东、西两京,肃宗返回长安。次年(758)二月,他决定下诏改元。这时,肃宗也许想到,当初玄宗改“年”为“载”以后,不但没有臻于郅治,出现唐、虞那样的太平盛世,反而朝政迅速腐败,国事日非,以致引发了几乎毁灭李唐王朝的“安史之乱”。于是他在改元乾元的同时,宣布将“载”重新回改为“年”。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原来在这“年”字改去又改回的变化中,隐藏着李唐王朝由全盛开始走向衰落的一段惨痛的历史。从此以后,直到封建时代结束,纪年用字便再也没有改变过。

同类推荐
  •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猛虎与蔷薇,前者阳刚,后者阴柔。阴阳两极,刚柔相摩,是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提笔写一个“人”,一撇一捺,左右均衡,人才可以在天地间站稳。作者取材于日常生活所感所思,文字精美,思绪淡然。其内容横跨中西两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古典融合现代的特色,可谓当代《枕草子》。
  • 和心灵一起等待:文摘精品全集(激情卷)

    和心灵一起等待:文摘精品全集(激情卷)

    本书摘取了许多有关于成功励志的精品故事,以此来激励人们走向成功。
  • 古绘诗经名物

    古绘诗经名物

    纵使你被生活逼迫,于无限重复中奔忙;纵使你无暇感慨,甚至不曾为眼前的现实而驻足;纵使你匆匆追求,前方依旧茫然却不敢停下脚步,有种美足以感染你,挤出片刻时光,享受沉淀千年的感动——这就是《诗经》赋予生活的意义。《古绘诗经名物》汲取《诗经》极致之美,辅以古代日本学者渊在宽特为《诗经》所作的百余幅古画。让这些首次面世的古画为您呈现出诗文真实、完整的意境,带您穿越千年,体验图文带来不可抗拒的感动。
  •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本书主要分为五章”从业絮语“”人生感悟“”读书有得“”春秋记忆“”韵满情怀“。
热门推荐
  • 混在京大的日子

    混在京大的日子

    本文低调奢华有内涵!简单的来说,就是逼要装的奢华,要有内涵!至于低调?那是什么,能吃吗?
  •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神兵小将天雪冥晶

    神兵小将天雪冥晶

    北冥雪,在众人眼中,她博学多识,十分坚强,傲慢。可她的内心又有多少人知道。她默默地守护着她心中的那个他。但那个他从不知道她的守护。
  • 天才少年的三国奇遇

    天才少年的三国奇遇

    一位三国发烧少年误入梦幻三国,结实一代仁君刘玄德。展开了无穷尽的仁之路
  • 音魔之召唤通天

    音魔之召唤通天

    “贼老天你是不是被谁捅了一棍子了,这样玩我”尉小帅的人生是个悲剧,穿越前如此,穿越后也是如此。穿越前他是异能者里面的废物,穿越后他是召唤师里的废物。人生最悲惨的不是一出生就是废物,那样反而有了安于现状苟延残喘的借口。人生最悲惨的是,给了你一个高高的起点,然后将你从云端推下来,跌落地面再次成为一个废物。当然最最悲惨的莫过于穿越前是这样,穿越后依然是这样。但是悲剧似乎还没有就此结束,身为召唤师的他竟然意外的被契约成了别人的奴仆…悲剧也就罢了,还要整出连续剧来。人生悲惨如斯!未来何去何从…“天,你要玩我便陪你玩到底,看最后到底谁玩谁?”且看小帅如何坑蒙拐骗,强取豪夺,斗人斗天,如何成就山海大陆上一个关于召唤师的永不磨灭的传说。不太监不11精心制作,期待推荐收藏。在看书的兄弟们跪求你们的支持。推荐,收藏,即使小小的评论都感激不尽
  • 满月欢

    满月欢

    这是一群在阳光下成长的风一样的少年,他们善良、纯朴,身上飘着泥土的清香;他们坚忍、爆烈,骨子里藏着寒梅、秋菊的执著;他们单纯、快乐,像草原上的野马一样无拘无束。当满月盈照山河,他们快乐地如同出笼的小鸟,当弯月斜照人间,他们在朦朦的雾气里徘徊、踟躇。。。一切皆因心中有爱,对她的爱,凤梨,一个凤梨花一样秀雅、端庄、美丽的女子。在坎坷的情路上,她该如何把握青春,逆转爱情,让圆月高照,月满人间。
  • 羽落苍穹

    羽落苍穹

    武当山的小道童易羽,无意中卷入两位准先天强者的争斗,激发无字天书,被卷入五方大陆之中,机缘巧合之下,被西陵易家的三夫人收为继子,卷入西陵城的纷争,从而展开席卷整个大陆的震荡。
  • 龙帝崛起之双龙帝

    龙帝崛起之双龙帝

    少年唐添与少女章月从小被家族的人嘲笑,只因这两兄妹没有龙脉,但在某一天两人意外得到两条王者神龙的血脉。从此两兄妹不凡,他们将嘲笑他之人斩杀,神挡杀神,魔挡杀魔。但在某一天,唐添的妹妹失踪了,唐添为寻找自己的妹妹而前往更高的地方。
  • 误惹帝少:吸血鬼萌妻

    误惹帝少:吸血鬼萌妻

    一个女孩,被绑架到皇宫,得知自己是公主,开始了自己的冒险之旅:“未来,我喜欢你!””你是谁?”未来淡淡的回答。“..........”千子星哭,你不是个人啊喂!
  • 王俊凯:不忘对你的爱

    王俊凯:不忘对你的爱

    ——十三岁那年,我遇见了你,那时的你就像一个注入我生活的新活力,我的世界又多了一丝色彩。说来也可笑,我才那么一丁点大,居然觉得自己喜欢上了你,还真有些对不起你一直甜甜地叫我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