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00000003

第3章 林逋究竟有没有妻儿

关于“梅妻鹤子”传说的考辨

北宋处士林逋(字君复,死后赐谥和靖先生。967—1028),长期隐居杭州孤山,终身未娶。相传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留下了“梅妻鹤子”的佳话。这个故事,我从小就在古书上读到过。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多权威工具书也都对此作了肯定的叙述。例如:

《辞源》:“〔林逋〕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1988年修订版缩印本)

《中国文学大辞典》:“〔林逋〕不娶无子,所居植梅蓄鹤,人谓梅妻鹤子。”(1997年上海辞书版)

其他还有《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等,其释文内容也大体与此相同。

这众多的权威工具书,可以说众口一词:林和靖没有娶妻,也没有儿子。本文题目中所说的问题,本来应当是不成其为问题的。然而没有想到,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却还是被人提了出来。

当代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在《秋雨散文·西湖梦》中写道:

梅妻鹤子有点烦难,其实也很宽松,林和靖本人也是有妻子和小孩的。

由于余秋雨的说法推翻了近千年来的历史定论,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读者徐如顾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辞海》的注释,撰写了《〈秋雨散文〉中的一处小疏忽》,对此提出了批评。

面对徐如顾的诘难,余秋雨写了《答徐如顾先生》一文(见《咬文嚼字》1999年第2期),他不作正面的回答,而是引用了曹聚仁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出版的《万里行记》中的一段话,把对方的意见挡了回去。曹先生《万里行记》的原文是:

孤山,小小的山冈,连着白堤成为里湖外湖的隔线。山以林和靖得名。林,北宋真宗年间隐士,“为诗孤峭澄淡,居西湖二十年,未尝入城市”。相传他梅妻鹤子,今日孤山,还有鹤冢。其实他是有妻室有孩子的。

引完这段文字以后,余秋雨轻松自在地说:

曹聚仁先生学问渊博,治学严谨,可以信赖。

这算什么逻辑呢?难道“学问渊博,治学严谨”的人,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曹先生在这里除了“他是有妻室有孩子的”一句断语外,没有提出任何证据,也没有进行一言半语的考释,凭什么让人盲目地接受他的观点,去推翻近千年来的历史定论呢?余秋雨不辨是非,将曹先生的观点囫囵吞枣地搬进自己的文章,在受到读者批评后,又把曹先生抬出来作挡箭牌,这样做,实在是有失大家风范的。

不过话说回来,曹聚仁先生毕竟是一位知名的学者,我相信他绝不会信口开河,乱说一气,即使他的观点不正确,也必然有所依据。为了进行深入的讨论,辨明孰是孰非,首先要把他这结论的依据找出来。

按照友人姚献民兄的提示,我查到了清代学者杭世骏《订讹类编》中的一段记载。该书卷二“林和靖有妻子”条说:

林和靖有妻有子。《宋史》谓其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非也。杨升庵云:林洪著《山家清供》,其中言“先人和靖先生”云云,即和靖先生之子也。盖丧偶后不再娶耳。(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3页)

事情总算有了着落。“林和靖有妻有子”说的源头就在这里。其始作俑者是明代的杨慎(号升庵),张扬助成者是清代的杭世骏,而余波所及,在现当代将其奉为推翻历史成说的新观点者,则有曹聚仁、余秋雨两位文化名人。目标既然浮出了水面,论辩也就可以展开了。

先纠正一下杨升庵表述上的一处疏漏。他论定林洪即“和靖先生之子也”,唯一的根据就是林洪在《山家清供》中称“和靖先生”为“先人”。其实,“先人”二字是有歧义的,既可以称死去的父亲,也可以指远代的祖先,仅仅根据这个称谓,不一定能得出林洪就是“和靖先生之子”的结论。经查检,在《山家清供》中,林洪对林和靖的称呼,是“吾翁”而不是“先人”。其“寒具”条云:

吾翁和靖先生《山中寒食》诗云:“方塘波静杜蘅青,布谷提壶已足听。有客初尝寒具罢,据梧慵复散幽经。”(上海古籍版《生活与博物丛书·饮食起居编》第295页)

上引《山中寒食》诗,确是林和靖的作品,今天还可从《和靖诗集》中找到它,只是个别字词略有出入而已。这里,林洪称和靖先生为“吾翁”,“吾翁”即“我的父亲”,毫无疑问,他自然就是林和靖的儿子了。按照常理来推断,一个人在自己的著作中去冒充别人的儿子,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何况对此加以论定的又是明清两代著名的考据家杨升庵和杭世骏。于是,曹聚仁先生便深信不疑地把这个观点接受下来了。

然而,历史的事实是无情的。孤山处士林和靖,确实终身未娶,无妻无子;而冒充他儿子的林洪,则完全是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他的话是不能信以为真的。

证明林逋没有妻儿的材料,通常是根据《宋史·林逋传》:

逋不娶,无子。教兄子宥,登进士甲科。宥子大年,颇介洁自喜,英宗时为侍御史。

《宋史》是元朝末年丞相脱脱等奉旨撰修的,其《林逋传》中“不娶,无子”的说法,必然有所承袭,实际上来自北宋梅尧臣的《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原文云:

天圣(宋仁宗年号,1023—1032)中,闻宁海西湖之上有林君……是时予因适会稽还,访于雪中……先生少时多病,不娶,无子。诸孙大年能掇拾所为诗,请予为序。

这是一条证明林逋无妻无子的极其重要而过硬的材料。

按照年龄计算,梅尧臣(1002—1060)小于林逋35岁,属于林的晚辈,但梅在宋仁宗天圣年间,曾经与虚白上人乘舟冒雪同往西湖孤山拜访过林逋(林卒于天圣六年,即1028年,梅访林之行不会晚于此年),并且还写过一首《雪中同虚白上人访林逋》的诗(集中未见,已佚,但林逋《和靖诗集》中收有《和梅圣俞雪中同虚白上人见访》诗),以致约二十年后,梅尧臣还写了《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诗三首(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定此诗作于仁宗庆历七年,即1047年),以缅怀当年那次难忘的寻访。正因为他同林逋有过这一段忘年之交,所以,林逋的侄孙林大年才会请求梅尧臣为其伯祖的诗集作序。据此可以肯定,序中所说的林逋“少时多病,不娶,无子”,必然是实录之词。如果林逋真有妻室和孩子的话,梅尧臣应当是知道的。退一步说,即使他原先不了解,也一定会在作序之前去询问林大年,绝不会随便写上“不娶无子”四个字,而且写了也不可能为林大年及其族人所接受。

此外,还有几条材料可以一提:林逋的好友范仲淹写过《寄林逋处士》诗,其中有句云:“几侄簪裾盛。”只字未提林逋的儿子,却特意说他有几个侄子做了官,可以称得上“簪裾盛”。对照《宋史》本传所说的林逋“教兄子宥,登进士甲科。宥子大年……为侍御史”,这里恐怕是含有一点言外之意的。《宋史》本传还说:林逋生前“尝自为墓于其庐侧”;林逋死后,州守李谘“为素服,与其门人临七日,葬之”。如果林逋有妻有子,难道还需要生前自己造墓,死后由地方官来为他营葬吗?

现在回过头来谈林洪。这个将林逋称为“吾翁”而被杨升庵、杭世骏断作“和靖先生之子”的人,究竟有没有可能与林逋扯上父子关系呢?据《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的注释,林洪是“宋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字龙发,号可山……理宗淳祐(1241—1252)间以诗名。”宋理宗在位时,已属南宋末年,而林逋则生活在北宋前期(主要是太宗、真宗两朝),两者的时代相距约二百多年。明白了这一点,再要说林洪是林逋的儿子,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其实,冒充林逋儿子的事,只能骗骗隔了两三个朝代的明清人,对于南宋末年的当朝人来说是行不通的。于是,新的花样翻出来了。这个冒牌儿子林洪,又在他的另一部笔记《山家清事·种梅养鹤图说》中,摇身一变,成了林逋的七世孙:

先太祖瓒,在唐以孝旌。七世祖逋,寓孤山,国朝谥和靖先生。(据涵芬楼藏版《说郛》卷二十二引)

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二百来年正好折算成七世。家谱藏在自己屋里,外人无法看到,真伪自然难以判断。殊不知,梅尧臣所作《林和靖先生诗集序》早已流传人间,只要读过的人,恐怕都能毫不费力地识破林洪这个作伪者的手法。请看当时的学者对他的揭露和嘲讽。其一为陈世崇(1245—1309)《随隐漫录》卷三:

林可山称和靖七世孙。不知和靖不娶,已见梅圣俞(尧臣字)序中矣。姜石帚嘲之曰:“和靖当年不娶妻,因何七世有孙儿?若非鹤种并梅种,定是瓜皮搭李皮!”

其二为韦居安《梅磵诗话》:

泉南林洪,字龙发,号可山,肄业杭泮,粗有诗名。理宗朝上书言事,自称为和靖七世孙,冒杭贯取乡荐;刊中兴以来诸公诗,号《大雅复古集》,亦以己作附于后。时有无名子作诗嘲之曰:“和靖当年不娶妻,只留一鹤一童儿。可山认作孤山种,正是瓜皮搭李皮。”盖俗云以强认亲族者为“瓜皮搭李皮”云。

两书所引的诗,虽然字句略有出入,其作者也一说“姜石帚”,一说“无名子”,但所叙事实却是无可怀疑的。特别是《梅磵诗话》写林洪强认和靖亲族,以泉州冒充杭州籍贯骗取乡荐,刊印《大雅复古集》诗,“亦以己作附于后”,其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无赖嘴脸真可谓跃然纸上,结果却只能是演了一场丑剧,贻笑后世。

“可山认作孤山种,正是瓜皮搭李皮。”这样的讽刺,真是够辛辣的。没想到像杨升庵、杭世骏这两位明、清时代著名的考据家,竟然也被林洪的假话所蒙蔽,提出了“林和靖有妻有子”这种完全违反历史常识的怪论,而且后者还把它作为“订讹”的成果收进自己的文集中,实在有点贻笑大方。我想当代的学者,总该动动脑筋,查查史料,辨辨真伪,不要再成为古人嘲讽的对象吧!

同类推荐
  •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写实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报告文学要展现刚性品格、报告文学的时代品性等。
  • 远山朦胧

    远山朦胧

    本书收录了《入世》、《葫芦村往事》、《轻点,隔墙有耳》、《小屋》、《烟忆》、《那颗星……》、《走出大山》、《书的往事》、《丧失》、《旧村》、《少年同窗》、《最后的窖》、《风沙又起》等三十多篇抒情散文,语言凝练、含蓄、质朴、畅达。
  • 中华诗词精典

    中华诗词精典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几千年来,古诗词以其简练的语言、和谐的音韵、绝妙的境界表现着各个时期如画的风景、多彩的生活、丰富的人生以及深刻的哲理。
  • 我心无惧

    我心无惧

    本书是作者亚瑟·本森探讨人性和内心恐惧的一部随笔集。纬度上以人一生中的几个重要年龄段分析不同时期的恐惧感及其成因,经度上引经据典阐述内心恐惧产生的根源,彻底让人们直面恐惧。最后,经纬结合处给出人们战胜恐惧的各种方式和获得宁静的启示。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哲学随笔。
  • 看完烧毁

    看完烧毁

    在日趋庸俗化、功利化的阅读环境中,有质量、有深度的文学性书籍,更值得我们努力像市场推广,《杂花生树》作为一套优质的文化散文丛书,堪称一阵吹进心灵的清风!《看完烧毁》一书,正是这阵清风中,非常雅致的一缕。
热门推荐
  • 做最好的总裁

    做最好的总裁

    天道是天、人、地三才之道当中的常理,总裁扮演“天”的角色,以大公无私的心情,来因应未来的变化。天道尚“无”,所以总裁必须懂得“无为”的道理,来达成“无不为”的理想。身为总裁,应该不多讲大家便能体会,不多做大家便能努力,不多管大家便能自动,不授权大家便能尽责,不紧张大家便能快速,不发威大家便能警惕。“天”从来不做“事”,只求把“人”安顿好。总裁不必去处理“事”,却必须把它交给合适的“人”去处理。找对“人”,让他自由自在、自动自发去解决,则“事”必顺成。
  • 穿越时空—流莺《不相忘》

    穿越时空—流莺《不相忘》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把她带回了宋朝,对于一个只知道宋朝有大清官包拯,诗人欧阳修的她,该怎么走下去呢?她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一首《长相思》一段情一行泪!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 人鱼:哭泣的海岸

    人鱼:哭泣的海岸

    当浪花拍打海岸发出“哗哗--”的声音时,你可曾想过,是谁在哭泣吗?据说,人鱼的鳞片可以打造出最尖利的武器;据说,人鱼的眼睛可以在夜里发出最璀璨的光芒;据说,人鱼的眼泪可以抹去一切疼痛;据说,人鱼的心脏是海洋最深处的那抹蓝。……一切,都是传说,就连人鱼一族的存在都是传说。
  • 最终入侵

    最终入侵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会写简介,就拿金刚经做为开场吧。这是一场强弱悬殊的战争。然而生命的长河中,哪一场战争不是强弱悬殊?神说:你们只不过是圈养的火鸡,你们的科学只不过是中午11点就会有食物从天而降。而我会在万圣节这天终止你们的所谓科学。末法时代,是收割的季节。
  • 长公主是废柴:腹黑邪王丑颜妃

    长公主是废柴:腹黑邪王丑颜妃

    上官影对苏辞云说“每次看到你我都很嘴馋怎么办?”苏辞云咬了咬牙对上官影说“如果你实在忍不住了,就请吃掉我吧。”“吃掉你?我为什么要吃掉你?”“你不是嘴馋吗?”苏辞云问。“可我嘴馋是因为…”上官影说着,朝苏辞云脸上亲了一口…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泰戈尔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泰戈尔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如来惹的祸

    如来惹的祸

    西游本身就隐藏种种意想不到的内幕,而作为西游最大包工头的唐三藏,难道他真的是众所周知的老好人?活佛如来灵山脚下,接引佛祖南无宝幢光王佛望着远方的唐僧师徒四人道:“金蝉子,该你上场了,准备下,别被那唐三藏给识破了。”金蝉子收回目光,嘴角上挑道:“哼!就凭那厮的肉眼凡胎,能识得我佛真身?”接引佛祖:“话虽如此,但面上工作不可免,我等都是顾脸皮的。”
  • 神主的至爱太子妃

    神主的至爱太子妃

    她是惊天废物!宗门耻辱,夜月大陆上妖花曼缔萝的食物。他是绝世天才,蓝洛斯大陆最年轻的法神,大陆顶端的强者,虽温雅却无情。他欲借她五行绝体重塑逆天修为,她却失了心,迷了魂,纤弱的身子跪落在尘埃,只为剜掉记忆,也要遗忘!看着他披着大红的衣袍,迎娶她人,她在桃花林中笑的凄迷绝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神:善良的男人

    鬼神:善良的男人

    相传他一直徘徊在世间,看着人的生老病死,看着朝代的盛衰——相传他是世上最无情的神,但他偏偏确是那个最有情的神。他是一个善良的男人——“因为我喜欢你,也因为我不喜欢你。也可能因为我爱你。”他也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心里竟走进了一个小丫头。她原本该死于非命,遇见他,她获得了重生:他是她的守护神——“大叔!我想看埃菲尔铁塔。”话音刚落再眨眼欧洲都市的夜景出现在了眼前。“大叔!我好像看樱花花瓣四处飞扬的样子。”隔天整个北京的花一夜之间开的正欢。他宠她如骨,却没有发现:她成了他致命的软助。
  • 主宰之巅峰之路

    主宰之巅峰之路

    欲问天下谁与争锋?唯我霸天主宰!执掌万界,掌控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