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才能跟上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
成功的老板都有一种敬业精神,并且勇于创新。我们都应该像老板一样拥有一种这样的精神。因为敬业的人在工作实践中不满于停留在现在的成绩上,他勇于冲破各种陈规陋习的束缚,改革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旧观念,敢于开创前人不曾想过的业绩,不断更新、丰富、完善原有的技术和本领。
操着一口广东国语,从香港到台湾,富达投信总经理李锦荣的升迁路,就是从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开始的。原本只是香港文华饭店行李员的他,却在不到40岁的年龄,一路直升至外商证券总经理。得到今天的成就,他凭借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就是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态度。
李锦荣回想,十几年前刚踏入香港富达投资时,其实从来没有计划过要当主管,倒是因为刚留学回来,有满腹的创意想发挥。当时他任职于电话行销中心,除了平日与客户联络之外,尽管自己没有信息整合的经验,却初生之犊不畏虎地主动建议改善电话语音系统流程,并获得上级授权。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他不惜利用下班时间,反复与MIS部门、外包系统厂商沟通需求,重新规划流程,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这样不断创新的态度,像个引擎,推动他去改善一些习以为常的制度,同时也提高了他的专业水平,不知不觉中,为他的升迁铺下了一条康庄大道。
在职场工作的人们都渴望着成功,渴望着被肯定。他们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勤奋去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为了成为职场中的精英而奋斗。精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准,而成为普遍意义上的精英又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呢?
一是精英有良好的思维。他们也许不一定拥有高智商,但他们的智商全都高于平均值,并且他们的推理能力是严谨和清晰的。
二是精英勇于创新并具影响力。他们表现出高于平均人群的动力,充满自信,善于令人信服。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冒险精神和打破传统的天赋,在别人犹豫的时候,他们已大胆地走出去。
三是精英能有效整合个人情绪。不屈不挠和坚定不移的精神是度过困难时期和达到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且能在遭遇重大挫折后,从谷底爬出。这对个人情绪的综合管理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四是精英善于驾驭个人生活。许多教导自控的课程指出,养成良好的习惯远胜于学习自律和自控,因为后者往往令人感到挫败。但精英皆强于自律,仔细地计划各项活动,按计划执行而不随意改动,对冲动有着异乎常人的控制能力。
五是精英具备良好的人际技巧。我们常说,“买卖(生意)就是关系”。这就是精英的座右铭。虽然不是所有精英都广受欢迎,可是他们大多数都平易近人,表现亲切,善于与他人沟通,对他人的需求有强烈的兴趣,进而建立长期的友谊。但这不代表他们是软弱的,他们更会不保留地说出个人的想法和观点。
六是精英善于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他们懂得如何把想法转化成实际的行动。他们愿意接受新事物,尝试新想法和方法,勇于放弃失败的方案。请不要将他们与实用主义者混淆,研究发现,精英多已建立个人信仰和价值系统,而且坚定地遵守和执行。
可喜的是,精英思想倾向是可通过测评手段辨认和后天培养的。
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都转化成精英,但我们却可将个人摆放至相对优秀的位置上。所谓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关键在于相对优势。某毕业生盯上了老家几个不错的企业,结果超出她的期望,她得到了多个工作机会,最后选择了一家跨国企业的小分公司,因它能提供较规范的锻炼场所及走向全国舞台的跳板。因此,在职场上是否能成为精英不是最重要的,把自己安放在有相对优势的位置或场所,才是驰骋职场之道。有了想法,需要付诸行动,否则只是空谈。
行动之前不妨看看以下的建议:
一是发挥个人所长。武侠小说中的主角都各有所长,你的所长在什么地方?这个与兴趣有很大关系,在别人感觉是苦差事,你可能却乐此不疲。印度有一位著名交通指挥员,在一个交通枢纽干了一辈子,他把指挥交通的手法转化为舞蹈,而且不断创新。每天吸引了大量本土及外地游客观看,他工作的地点已成为观光点。虽然我们不能断定他是否具有精英的六种特质,但他是交通指挥员中的精英应无可置疑。在判断哪里是你自己的适当位置前,首先自我评估,也可借助一些测评工具,找出个人所长、能力、兴趣等。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个人相对优势。
二是大胆行动并制订计划。如果“买卖就是关系”,那么“行动就是成功”。许多职场人士诉求的是苦于没有机会。小张在新公司上班第一天,部门秘书小姐对小张说有什么不明白的便可问她,很快小张就成为她的小帮工,因为所有文件都经她流转,这促使她很快掌握了部门的状况,得到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对职场新手来说,行动比计划更重要,因为只有动起来才会有所积累,机会才会降临。这不代表计划不重要,良好的计划是免除及减少走弯路的工具,使资源得到更好的运用。不要再蹉跎,在个人长项的基础上,做出职业规划,勇往直前。
在长远的职场路途中,我们需要不断寻找适当位置和建立个人相对优势,不要独力承担,多寻求帮助。现代职场不需我们踏着别人肩膀往上爬,但所有成功人士无一例外都有许多人相助。
总揽全局的思维帮你作出更好的决定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皈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的广场。”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儿,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前部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牙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像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要全面地考虑事物,不能过于片面、过于主观。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对于事物没有太多了解的我们很容易就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而老板胜于我们的地方,往往也是由于他们有统观全局的眼光,可以看到事情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一个造纸工人不小心弄错了配方,导致他被解雇。后来,他发现这批纸吸水性相当好,于是换了一种思路,靠独家生产吸水纸而成了大富翁。开始他灰心丧气,可当思路调整后,竟有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由此可见,看待事物要全面。
正确对待得失。古时有位叫塞翁的老人,丢了一匹马,邻居都叫他去寻找,可他却笑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果然,他丢的那匹马不久不但回来了,还带回一群马。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以一种淡然大度的胸怀看待得与失。失去了不一定是坏事,得到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正确对待成败。举世闻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失败了上千次,可他最终能创造奇迹,就是因为他能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他坚信:“每失败一次就是向成功更近了一步。”其实,他在失败的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坚强的毅力,不懈的耐力,还有失败的教训等。
正确对待宠辱。越王勾践深受战败的耻辱,但他卧薪尝胆,造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因为面对耻辱,他没有倒下,他选择了正确地对待耻辱,他换了另外一种思路。假如没有这次的耻辱,又怎么能让越国日益强大呢?
当今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总因为一次小小的失利,而怨天尤人,抱怨世间的不公,其实不然,一次小小的失利算什么,人生的道路很漫长,将会有更多更大的磨难等着我们。这时,就看我们怎样对待了。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活着,人就不会那么痛苦,一定会有所作为。
小王是校篮球队队员,他的投球技术很好,整个球队没有人能超过他。按理说凭小王这样的条件,理所当然是球队的主力,可事实上在球队比赛的时候,小王往往是坐冷板凳的观战者。因为从教练到队友都不欢迎他上场,他的投球技术只能在平时训练时发挥一下。
造成小王时常坐冷板凳的原因不在教练,也不在队友,而在于小王自己。原来,小王打球时有一个毛病,就是自恃投球技术高超,不管在什么位置得到球,他总要想方设法自己投球。可他的带球、运球技术实在不怎么样,所以小王在不适合投球的位置得到球的时候,十有八九要丢掉。为此,球队的队员们曾经常提醒小王要注意配合,小王却认为队友们是在嫉妒他的投球技术而不屑一顾。教练想尽办法想纠正小王这一缺点,可费尽心思还是无济于事。于是,教练和队友们在重要比赛的时候,只好让小王坐冷板凳了。
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提倡大局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如果队员们为了自己出风头而一味地自我表现,最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输球。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只有在与队友紧密协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有效地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也只有这样,团队的共同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在优秀的团队中才能产生优秀的个体。小王就是没有这种团队意识,才导致了虽然技术高超仍然要坐冷板凳的命运。没有团队意识,就是没有统观全局的思维,不能时刻考虑到团队的变化,不能促进团队的发展。这样只为小利工作的人,是得不到老板的欢迎的,当然,也永远不能当老板。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统观全局的思维。
因此,对待事物看得全面,考虑周密,这是一种大智慧。